杨超;刘海华;沙娜
细胞形态学是临床检验中技术较高的一门科学,与病理学检查相同,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对血液疾病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8例血液病患者的血液和骨髓涂片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提高临床诊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中,为了彻底清扫淋巴结[1],术中会对肿瘤周缘组织注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指导进展期胃癌淋巴结的清扫,提高淋巴结检获数量[2]。腹腔镜手术需在CO2建立气腹后操作,因此无法直视下用注射器或长针头完成此操作。2012年8月至今我院50例胃癌患者利用一次性输液针与注射器相连,通过鞘卡,在腹腔镜直视下完成胃肿瘤周缘组织的注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家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选择性开窗减压手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患者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术前根据患者症状、查体与影像学检查准确定位病灶,进行选择性开窗减压手术治疗;采用JOA评分法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于术后近期(6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患者52名,应答率100%。于术后中期(24~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患者47名,应答率90.4%,平均随访时间30.4个月。 JOA术前评分为(6.93±0.52)分,术后近期JOA评分为(11.98±0.72)分,其中40例(76.9%)达到优,10例(19.2%)达到良,2例(3.9%)达到可,优良比例达到96.1%。术后中期JOA评分(12.06±0.46)分,其中36例(76.6%)达到优,10例(21.3%)良,1例(2.1%)可,优良比例达到97.9%。术后近、中期JOA评分与治疗前JO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近、中期JOA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开窗减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等特点,在LSS高龄患病者这一群体中的疗效满意,是适合这一群体的治疗方法。
作者:全必春;余建民;肖启平;欧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 ICL)植入治疗高度近视早期的并发症及处理情况,并探讨其原因。方法观察在我院行ICL/TICL植入术的患者46例(92眼),在虹膜周切手术和ICL植入手术中及术后半年出现的并发症,记录并发症处理方法以及处理后的情况。结果无1例瞳孔阻滞性青光眼发生,术前虹膜周切后有8眼眼压升高,ICL植入术后有7眼眼压升高,均未超过28 mmHg,未做特殊处理;术前 YAG 激光虹膜周切组虹膜出血及色素播散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手术虹膜周切组(P<0.05),术中晶体损伤2眼,1眼行透明晶体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TICL旋转2眼,术后视觉干扰主要表现阴影及眩光各1例,术后视觉心理改变1例。结论 ICL植入治疗高度近视早期并发症少,基本可预防和控制,术后患者满意度极高,该手术方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吴燕;罗涛;蒋炜;邱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114例胃癌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8例行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观察组56例行“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 Roux-en-Y吻合术,对2组患者并发症及术后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RBC、HGB、TP、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中并发症、术后腹泻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倾倒综合征及腹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 Roux-en-Y吻合术疗效明显优于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
作者:陈强;唐小兵;安涛;周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身体功能训练是近几年由美国传入我国,受到了运动训练的专家们关注与研究,认为该训练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协调、灵敏、平衡性等运动能力,有利于预防运动损伤[1]。然而,由于运动负荷的增加与身体机能的不适应,难免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运动损伤。本文就如何在运用运动解剖学知识,了解人体结构的基础上,寻求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身体运动机能,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探讨如下。
作者:杨杰;杨飞;黄文砚;胡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枢椎脱位是常见的上颈椎疾患,由于寰枢椎正对口咽后方,手术入路仅能通过经口方式来进行[1]。口腔为有菌环境,为Ⅱ类手术切口。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尤其重要,我科对采用经口入路行寰枢椎脱位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新军;侯天勇;徐耀琴;方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肝胆重症监护室主要针对肝胆胰等大手术后病危患者以及急诊收治的肝胆外科的危重患者进行监护。因患者病情较重,病情变化快,有时忽略了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甚至使病情加重。因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13年6月30日至7月30日入住肝胆重症监护室的肝胆外科手术后158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紧张、焦虑等得到明显缓解,患者手术后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方序;邱焱;罗基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6~20岁青少年颈椎钩突的影像学扫描和三维重建,探讨钩突-横突孔间距的发育规律和增龄特征,为青少年颈椎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无外伤、神经症状和体征的青少年66例,行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0.625~1.25 mm),范围C1~T1,将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并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椎钩突-横突孔间距在性别与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发育总体随着年龄和椎序的增长呈递增趋势,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颈椎钩突-横突孔间距与椎动脉型、神经根型等颈椎病的发病率有着密切相关。
作者:王星;王威;史君;张少杰;张志峰;李志军;张元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悬吊辅助下隐瘢痕法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应用悬吊辅助下隐瘢痕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7例。将银质探针插入腹腔内,用抓钳将其弯成鱼钩状,悬吊固定阑尾,然后行阑尾切除术。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10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10~50 mL,平均20 mL,住院3~8 d,平均4 d。结论悬吊辅助下隐瘢痕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兼具美容效果。
作者:丁闯;陈焰;吴建强;朱信强;张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雏菊叶龙胆是否对坐骨神经损伤后有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其中是否有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参与。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25只,右侧坐骨神经离断后显微镜下缝合。造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雏菊叶龙胆25 mg组、50 mg组、75 mg组和甲钴胺组5组。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射,其他组相应剂量的雏菊叶龙胆及甲钴胺注射,1、3、5周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及腓肠肌肌细胞截面积,免疫组化分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阳性细胞比率。结果雏菊叶龙胆50 mg、75 mg组与对照组、甲钴胺组神经传导速度相比有明显差异,雏菊叶龙胆25 mg组与75 mg、50 mg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25)。3周时对照组、甲钴胺组、雏菊叶龙胆25 mg、50 mg、75 mg组腓肠肌肌细胞截面积分别为:(455.06±29.38)μm2、(679.03±81.48)μm2、(465.31±71.55)μm2、(670.24±91.26)μm2、(669.28±78.54)μm2,对照组、雏菊叶龙胆25 mg组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周时各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免疫组化可见雏菊叶龙胆25 mg组和对照组与雏菊叶龙胆50 mg、75 mg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雏菊叶龙胆可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中有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参与。
作者:刘鑫;藏金月;辛娟娟;马天怡;霍东升;蔡志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主要方法,该手术创伤大,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慢,术后疼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科学合理的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4]。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们对本院128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了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秋岑;周骏;黄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正确的诊断、安全有效的治疗和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1]。外科手术学教学是培养外科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外科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时时刻刻以患者的身心健康为本,选择佳的手术方式,是现代外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马翔宇;许斌;熊鸿燕;李亚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结肠镜检查中,掌握一种快速、安全的结肠镜检查方法,是完善和发展大肠疾病诊疗工作的基本前提。目前,结肠镜检查的插入方法分为双人操作法和单人操作法,其中单人操作法在国际上已成为结肠镜插入法的主流趋势[1-2]。我院在国内开展单人操作法已十余年,并在西部地区多家医院通过进修医师培训进行了技术推广,培训中的一个难点是从结肠镜双人操作法到单人操作法的技术转变,现就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甘涛;吴俊超;杨锦林;王一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正常跗管结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对40例健康志愿者(男20例,女20例)行高频超声(12 MHz)检查,从短轴切面与长轴切面动态观察跗管内肌腱、神经与血管声像图表现,测量跗管与胫神经短轴切面面积,并比较男女间差异。结果高频超声声像图能清晰显示跗管解剖结构。肌腱、神经和血管在声像图中表现为不同特点,易于鉴别。跗管短轴切面面积:男性(7.61±1.00) cm2,女性(6.61±1.07) cm2(P<0.01)。跗管内胫神经短轴切面面积:男性(9.59±0.75) mm2,女性(8.91±0.74) mm2(P<0.01)。结论高频超声声像图能清晰显示并准确测量跗管结构,准确掌握跗管结构正常声像图解剖特点,有助于提高跗管病变的超声诊断效率。
作者:华兴;陈光兴;何芸;郭燕丽;邓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临床护理中主要适用于需长期输液及输注化疗药物等情况,不仅能解除反复静脉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还能保护外周静脉[1]。但我们在临床中发现PICC存在一些并发症,如穿刺失败、脱落、静脉炎等。特别是在输注化疗药物时,由于化疗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强,操作不当可致局部软组织及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引起给药静脉及临近组织出现红、肿、热、痛、血管硬结等化学性静脉炎,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2]。因此探索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式,对这类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我科自2011年10月以来,开展喜辽妥联合镇痛灸治疗静脉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彩云;王林娟;刘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的康复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201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9~2013)、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VIP,1989~2013),全面收集有关脊髓损伤大鼠运动训练的相关文献。按照Jadad量表评价纳入研究文献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国内外文献287篇,经过排查,纳入文献11篇。 BBB评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训练组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不训练组, BBB评分[加权均数差(WMD)=1.87,95%CI(1.50,2.33),Z=10.02,P<0.00],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对脊髓损伤的大鼠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黄志翾;饶莹;曾茜;周旭旭;林晓莹;梁楠;张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三维数字化人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等多个领域[1]。其优点在于三维立体的人体解剖模型可以进行任意平移、旋转和拉伸,可以从任意空间角度、任意方位进行观察,远远优于传统、枯燥的二维解剖图片,这将为古老的发展了近几百年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和研究进行一场巨大的、跨时代的革命。
作者:吴毅;谭立文;罗娜;张绍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 PC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PCCP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3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年龄、骨折类型、术前阿司匹林应用、合并内科疾病等对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及不同血红蛋白( HGB)水平的患者分布情况。结果平均隐性失血量499 mL,占总失血量92.54%,HGB平均下降11 g/L,A2.3型与A3型骨折患者HGB<80 g/L入院时发生率6.62%,术后14.70%,A2.3型(862 mL)、A3型(698 mL)平均隐性失血分别高于A1型(430 mL)、A2.1型(450 mL)和A2.2型(415 mL),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A2.3型与A3型骨折、术前阿司匹林应用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微创PCCP手术显性失血少,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围手术期大量隐性失血的主要影响因素, A2.3型与 A3型骨折是围手术期HGB<80 g/L老年患者的早期预测因素。
作者:黄强;沈杰;王序全;许建中;谢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长期缺氧对紫绀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肠道菌群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法洛四联症患儿10例设为缺氧组,健康同龄儿童10例为对照组。核磁共振波谱仪(1 H-NMR)检测禁食后清晨尿液马尿酸含量。结果缺氧组与对照组的马尿酸含量分别为(47.15±32.88) mg/L和(346.698±13.555) mg/L,有显著性差异,P=0.002。结论长期慢性缺氧会影响婴幼儿肠道菌群代谢。
作者:仁国;孙国林;彭晓波;马瑞岩;肖颖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