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秋岑;周骏;黄海英
目的:对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M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手术前评估手术难易程度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间收治的全部胆道疾病患者中,随机选择11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全部病例均使用LC手术,术前进行MRCP检查。将真性胆囊息肉LC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30 min作为评判标准,手术时间不超过30 min为正常手术,超过30 min为有一定难度的LC手术。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位置、胆囊体积、胆囊管的角度、胆囊壁厚度、胆囊周围的情况、胆囊管的长度、胆囊颈部是否存在结石等情况和LC手术难易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LC手术的难易程度和患者胆囊管的长度、胆囊颈部是否存在结石有一定的相关性,和患者的年龄、性别、胆囊体积、位置、胆囊管的角度、胆囊壁厚度、胆囊周围的情况无相关性。结论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MRCP检测,对LC手术难易程度的预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伟;田宇剑;李界明;吴胜;唐晓明;陈金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慢性跟腱炎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多采用外科手术干预。传统的大切口手术并发症较多,临床更倾向于微创手术治疗。我科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跟腱炎患者采用微创针刺跟腱减压术结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学桥;潘洪阁;王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86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螺钉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二次手术比例、不良反应等相关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为56.3%,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6.3%,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二次手术比例和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颜端国;李茂贵;楼杨勇;冯江;胡炜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是指利用负压吸引方法终止早期妊娠,是妇科常见小手术之一,也是每一个妇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手术,但因其无法在直视下操作,人流术后发生并发症也屡见不鲜,常见并发症为胚胎残留[1]。胚胎残留指人工流产后仍有部分蜕膜或绒毛组织残留在宫腔内,需再次手术清除,胚胎残留导致反复吸宫是术后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损伤、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对生育期妇女危害大[2-4],我们总结本院门诊行负压吸引术终止早孕的1531例患者的手术经验,发现术中B超检查可显著降低术后胚胎残留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红杰;杨冬雪;林秋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宫角妊娠( cornual pregnancy,CP)是指受精卵在靠近子宫与输卵管开口交界处的宫角部着床并生长发育,因孕囊周围血运非常丰富且包绕的肌层较薄,一旦发生破裂,易引起失血性休克[1]。宫角妊娠采用保守治疗效果并不确切,而手术治疗风险较高,甚至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不易被患者接受[2]。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因可有效阻止产科出血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治疗宫角妊娠。本文回顾性分析2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并灌注甲氨喋呤治疗未破裂的早期宫角妊娠患者病例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梅;朱静;程湘;杨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34例观察对象分为非糖尿病足组(NDF)及糖尿病足组(DF)2组,观察随访期间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糖尿病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DF组患者的HbA1c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F女性组与NDF女性组比较,其尿酸水平较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DF组尿微量白蛋白与NDF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清钾、血清钠等生化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可通过观察HbA1c、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及早预测及干预糖尿病足发生。
作者:管凌志;童强;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无痛肠镜检查麻醉前给予小剂量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接受无痛肠镜检查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给予小剂量长托宁静注(小剂量组)、常规剂量长托宁静注(常规剂量组)及阿托品静脉注射(阿托品组),观察3组患者的下镜顺利程度、检查前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总下镜顺利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小剂量组在检查前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方面作用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及阿托品组,且小剂量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及阿托品组。结论无痛肠镜检查麻醉前给予小剂量长托宁可明显提高检查效果,且可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林承雄;李少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盆底动态MRI结合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膀胱尿道解剖学异常与功能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SUI)患者的临床资料,盆底动态MRI正中矢状面上测量H线长度、M线长度、尿道前倾角以及膀胱、子宫、肛直肠连接部越过耻尾线( pubococcygeal line,PCL)的距离,记录尿动力学参数,Pearson's 相关性分析统计分别统计H线、M线长度与尿道前倾角的相关性,H线、M线长度与膀胱颈、子宫、肛直肠连接部越过耻尾线( PCL)的距离的相关性,H线、M线长度与尿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H线、M线长度与尿道前倾角呈正相关,H线、M线长度分别与膀胱颈、子宫、肛直肠连接部越过耻尾线( PCL)的距离呈正相关,H线、M线长度分别与功能性尿道长度、大尿道闭合压、腹压漏尿点压( VLPP)、逼尿肌开启压呈负相关。结论盆底动态MRI结合尿动力学检查能够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SUI)患者膀胱尿道的形态及功能学改变进行较全面的评估。
作者:沈洪君;胡正伟;霍文谦;张克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中,为了彻底清扫淋巴结[1],术中会对肿瘤周缘组织注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指导进展期胃癌淋巴结的清扫,提高淋巴结检获数量[2]。腹腔镜手术需在CO2建立气腹后操作,因此无法直视下用注射器或长针头完成此操作。2012年8月至今我院50例胃癌患者利用一次性输液针与注射器相连,通过鞘卡,在腹腔镜直视下完成胃肿瘤周缘组织的注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家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主要方法,该手术创伤大,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慢,术后疼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科学合理的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4]。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们对本院128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了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秋岑;周骏;黄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头面部外伤导致视神经挫伤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也是临床常见病。多数患者就诊时视力已有明显下降,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就诊时视力较好,仅表现为视野偏盲视神经挫伤,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衡頔;蒋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滤道阻滞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5眼术后1个月内发生滤道阻滞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小梁切除术后滤道阻滞不同部位,在术后1个月内切口粘连不紧密时,内部阻滞的患者通过缩瞳、角膜侧切口将前粘连的虹膜周切口分离,必要时扩大虹膜周切口,恢复周边前后房的交通;中部阻滞的患者重建小梁切口,确保其通畅;外部阻滞的患者术后1个月内结膜瓣、巩膜瓣剥离。结果眼压下降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显著。观察6~12个月,眼压稳定在13~21 mmHg。结论小梁切除术术后1个月内,切口粘连并不十分紧密,采取适当的措施是可以恢复滤过功能的。
作者:蒋炜;韩非;吴燕;邱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肝胆重症监护室主要针对肝胆胰等大手术后病危患者以及急诊收治的肝胆外科的危重患者进行监护。因患者病情较重,病情变化快,有时忽略了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甚至使病情加重。因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13年6月30日至7月30日入住肝胆重症监护室的肝胆外科手术后158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紧张、焦虑等得到明显缓解,患者手术后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方序;邱焱;罗基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置管灌洗引流在重症胰腺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声引导置管灌洗引流。对比分析2组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检查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体温、心率明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白细胞量、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置管灌洗引流在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超;刘海华;沙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用于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78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组( PF组,39例)和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组( Taoxl组,39例)。 PF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Taxol组患者采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2组患者化疗后均全麻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 PF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和骨髓抑制,Taxol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和肾脏毒性。 Taxol组患者的化疗后完全缓解率30.77%,高于PF组的10.26%(χ2=5.032,P=0.025)。 Taxol组和PF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是33.5个月和34.7个月,3年生存率分别为59.6%和7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9,P=0.173)。结论2种化疗方案患者不良反应差别较大,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临床疗效优于顺铂联合5-Fu化疗方案。
作者:肖正华;张晓静;林英;罗堂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正确的诊断、安全有效的治疗和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1]。外科手术学教学是培养外科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外科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时时刻刻以患者的身心健康为本,选择佳的手术方式,是现代外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马翔宇;许斌;熊鸿燕;李亚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悬吊辅助下隐瘢痕法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应用悬吊辅助下隐瘢痕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7例。将银质探针插入腹腔内,用抓钳将其弯成鱼钩状,悬吊固定阑尾,然后行阑尾切除术。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10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10~50 mL,平均20 mL,住院3~8 d,平均4 d。结论悬吊辅助下隐瘢痕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兼具美容效果。
作者:丁闯;陈焰;吴建强;朱信强;张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心上径路吻合法的经验,探讨治疗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TAPVC)的佳手术方法。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共收治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上型)52例,其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1个月至41岁,体质量3.1~77 kg,全部采用心上径路吻合法进行手术。结果1例死亡,51例痊愈出院,术后无出现吻合口狭窄和心律失常的发生,45例患者参加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2年,心功能均正常。结论采用心上径路吻合法治疗心上型TAPVD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是治疗TAPVC(心上型)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炜;周艳荣;陈柏成;陈林;肖颖彬;安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布加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联合引导下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患者32例,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0.6%(29/32),其中置入下腔静脉支架11枚。术中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4/32),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经治疗无效死亡;急性心功能衰竭2例,经抗心力衰竭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另有1例患者于肝静脉破膜、扩张后当天出现血性腹水,予止血、抗感染治疗后好转。随访期间复发率为9.7%(3/31)。结论介入治疗在布加综合征患者中能够以较小的创伤、较快的恢复速度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已逐渐成为该病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崔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 PC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PCCP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3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年龄、骨折类型、术前阿司匹林应用、合并内科疾病等对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及不同血红蛋白( HGB)水平的患者分布情况。结果平均隐性失血量499 mL,占总失血量92.54%,HGB平均下降11 g/L,A2.3型与A3型骨折患者HGB<80 g/L入院时发生率6.62%,术后14.70%,A2.3型(862 mL)、A3型(698 mL)平均隐性失血分别高于A1型(430 mL)、A2.1型(450 mL)和A2.2型(415 mL),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A2.3型与A3型骨折、术前阿司匹林应用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微创PCCP手术显性失血少,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围手术期大量隐性失血的主要影响因素, A2.3型与 A3型骨折是围手术期HGB<80 g/L老年患者的早期预测因素。
作者:黄强;沈杰;王序全;许建中;谢肇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