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地佐辛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瑞芬太尼静脉全麻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四组(T1组、T2组、T3组、T4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行双盲试验.在麻醉深度监测下行麻醉诱导及维持,维持药物为丙泊酚+瑞芬太尼,术毕前15 min,T1组、T2组、T3组、T4组分别静注地佐辛80 μg/kg、60 μg/kg、40 μg/kg、20 μg/kg,C组静注生理盐水10ml,观察患者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恶心呕吐及躁动不良反应.结果 T1组、T2组的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明显较T3组、T4组和C组延长(P<0.05),T4组和C组VAS评分及躁动情况发生率显著高于T1组、T2组和T3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静脉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地佐辛(40 μg/kg)可预防术毕疼痛及痛觉过敏现象,减少苏醒期的躁动.
作者:罗小玲;欧阳伟子;赵丽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多次机采献血对男性献血者血清钙、磷和甲状旁腺素(PTH)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本站初次男性献血者21例和多次男性机采献血者36例,检测其血清钙、磷和PTH含量.结果 首次献血者与多次机采献血者的PTH分别为(24.63±6.81)pg/L和(37.58±20.12) p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机采献血者PTH随机采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然而血清钙磷含量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H水平会随着献机采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采血机构应该更加重视PTH的检测.
作者:熊恺轩;卢亮;孙革;张艳艳;蓝欲晓;庄乃保;王霞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链脲佐菌素方法建立妊娠糖尿病小鼠模型中不同给药剂量对成模率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40只C57BL/6J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链脲佐菌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一次性腹腔注射等剂量的柠檬酸缓冲液,实验组分别予一次性腹腔注射现配链脲佐菌素溶液20 mg/kg、50 mg/kg、100 mg/kg,之后均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自由进水.分别于妊娠第3、10、18天测空腹血糖与体质量,并观察饮水量与尿量变化,比较孕鼠成模情况.结果 20 mg/kg STZ注射组成模率为40%,50 mg/kg链脲佐菌素组成模率为70%,100 mg/kg STZ注射组成模率为50%.空腹血糖与对照组相比较其高血糖状态持续时间长,且体质量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链脲佐菌素50 mg/kg腹腔注射C57BL/6J孕鼠是建立妊娠糖尿病小鼠模型的佳剂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作者:雷晨;张婕;王琦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E26 transformation specific-1 (Ets-1)、CD,V6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分别检测Ets-1、CD44V6在宫颈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ts-1在宫颈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0%、7.5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04,P<0.01); CD44V6在宫颈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0%、12.5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93,P<0.01).Ets-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的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肿瘤大小、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ts-1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CD44V6的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5,P<0.01).结论 Ets-1、CD44V6在宫颈腺癌组织中呈现过表达,因而,检测两者可反映癌细胞浸润转移的风险.
作者:高荣;李伟;尚培中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分别检测70例骨肉瘤组织及30例骨肉瘤旁组织中Cx43、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Cx43在骨肉瘤组织、骨肉瘤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29%、86.67%,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75,P<0.01);Ki-67在骨肉瘤组织、骨肉瘤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3%、16.67%,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45,P<0.01).在临床病理因素中,Cx43的表达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肺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临床分期、肺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43、Ki-67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6,P<0.01).结论 骨肉瘤组织中Cx43呈现低表达,Ki-67呈现过表达,两者均与临床分期、肺转移有关,因而,检测两者表达情况有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发展.
作者:高飞;李伟;于明克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采用RNA干扰(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技术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整合素β4 (integrin β4)基因表达,观察其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用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siRNA技术沉默癌细胞Integrin β4 mRNA的表达,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未转染Integrin β4 siRNA的乳腺癌细胞组(简称空白对照组)及转染Integrin β4 siRNA的乳腺癌细胞组(简称Integrin β4 RNA干扰组)的Integrin β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ntegrin β4 RNA干扰组Integrinβ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86%(P<0.01)和89% (P<0.0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P<0.05).结论 应用siRNA干扰技术抑制Integrinβ4表达可使MDA-MB-23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降低,提示Integrinβ4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曹颖;吴倩;文建力;童英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标准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吻合口瘘、出血、Roux-en-Y滞留综合征以及碱性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行10~24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瘘、出血、Roux-en-Y滞留综合征以及碱性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 (4/32),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4.4% (1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一杰;何谦;林建泉;刘琦;张诚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下颌骨肿瘤的应用.方法 8例下颌骨肿瘤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扫描和MRI3.0T扫描,进行三维重建配准,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制作肿瘤模型和修复块,术中引导骨肿瘤截骨,术后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8例患者平均随访36个月,均无局部复发,无假体周围感染、松动及断裂事件发生.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下颌骨肿瘤可以明确肿瘤位置,并且减少了手术的操作时间,可以达到更佳的手术效果.
作者:周烨;马立敏;周霞;张宏斌;王捷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讨论软组织肉瘤(STS)中C-KIT,PDGFRα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直接测序分析32例石蜡STS组织中C-KIT的突变(9,11,17外显子)和PDGFRα(12,1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以10例胃腺癌作为对照.结果 C-KIT基因的突变率为37.5% (12/32),突变位点主要在第11外显子.PDGFRα基因未发现有活性的突变,但其中16例在12外显子第567位密码子(P567P)、4例在18外显子第824位密码子(V824V)发现同义突变.结论 约三分之一的STS发生C-KIT突变,C-KIT可能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STS中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作者:徐玮;李惠;孙怡;侯宁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肌间沟-锁骨上入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180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参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成三组,每组60例,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为Ⅰ组、单纯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为Ⅱ组、肌间沟-锁骨上入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组为Ⅲ组,监测三组患者入室时(T0)、手术切皮时(T1)、术中30 min(T2)和术毕(T3)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观察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Ⅲ组患者术中MAP、HR均值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麻醉效果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阻滞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Ⅰ组(83.33%)和Ⅱ组(80.00%)(P<0.05).结论 肌间沟-锁骨上入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是对单纯肌间沟或单纯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弥补,其阻滞成功率高,安全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作者:张力军;谢炜;吴世贵;夏小生;黄沫洪;陈尔标;云非;刘吉生;管晓娣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六阶段培训模式在新入手术室护士洗手配合培训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构建科学高效的六阶段培训模式,即入科培训-观摩-带教-指导-独立配合-考核评价,建立培训制度及机构组织实施.结果 实施后新入手术室护士对培训工作的评价优于实施前,且实施后新入综合考核成绩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 六阶段培训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对手术室新护士洗手配合的培训水平,提高了手术室新护士洗手配合的整体质量,为手术室洗手配合的培训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作者:杨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生在心内科实习中应用概念构图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2013年在我院实习的30名护理实习生,在为期8周的心内科护理实习中应用概念构图教学法.实习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评价学生对概念构图教学法的看法.结果 调查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学生对概念构图教学法实施效果的评价得分低为(3.86±1.04)分,高为(4.64±0.51)分.结论 概念构图教学法是有效的临床实习教学方法,学生对概念构图教学法比较满意.
作者:龚礼敏;张雅丽;章丽丽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心肌细胞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包括两个亚组:nHBO组和sHBO组)和对照组(包括两个亚组:正常组和SCI组),用改良的Allen's法将sHBO组和SCI组的大鼠制成T8-9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仅饲养不做高压氧处理,治疗组行高压氧治疗;14次高压氧治疗后,取出各组大鼠心脏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心肌的显微结构.结果 高压氧治疗的脊髓损伤大鼠与对照组脊髓损伤大鼠心肌显微结构对比可见,其细胞膜较光滑,肌丝排列更规则,心肌组织,肌节、细胞核和间质结构更均匀、清晰.结论 高压氧治疗对脊髓损伤后大鼠继发性心肌细胞损伤的病理形态有修复作用.
作者:张旭;黄怀;陈辉强;古菁;叶水林;陈晓东;张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出血病因构成比及出血方式,分析出血病因与Hp感染的关系、出血病因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结果 175例患者中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EGVB)为常见,占37.14%,其次为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占31.43%,再次为肝源性溃疡(HU)占17.71%.EGVB的出血方式以呕血为主,PHG、HU的出血方式则以便血为主,PHG、HU与EGV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6.510,55.711,P<0.05).与阴性比较,Hp阳性者的EGVB、PHG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U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中,EGVB组与非EGV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481,P<0.05);PHG组与非PHG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04,P<0.05);HU组与非H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468,P>0.05).结论 EGVB、PHG、HU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其中EGVB为严重程度高的出血病因.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定期予以Hp及胃镜监测,是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主要预防措施.
作者:莫钧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笑气是口腔治疗中安全、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的方法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笑气逐渐成为常规方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规范笑气应用,尽量使患者的治疗舒适放松满意,从而构筑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岑丽梅;徐普;翦新春;毛小泉;邢莉;卢明智;王冬霞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8年8月至2013年4月,将在我院消化内科和老年病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213例设为试验组,同期住院的年龄<60岁非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877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伴发疾病、溃疡发生部位及大小、Hp检出率.结果 试验组典型临床症状出现率为12.2%,对照组为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9,P<0.01);试验组伴发疾病率为54.5%,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9,P<0.01);试验组溃疡主要位于胃,对照组溃疡多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1,P<0.01);试验组中溃疡直径≥2 cm者占10.3%,对照组占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0.7,P<0.01);试验组Hp感染率为90.1%,对照组Hp感染率为8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2,P>0.05).结论 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典型临床症状少,伴发疾病多,以胃溃疡为主,溃疡直径大,需要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龙刚;邹茜;黄轶华;俞力军;刘志勇;张金臣;胡敏;陈英;李武雄 刊期: 2013年第23期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导致术后并发症呈增多趋势,因此,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质量和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已成为产科护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术后产妇早期活动锻炼,进行科学的“指导性护理”能有效促进术后产妇下肢静脉回流,减轻下肢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预防和减低产妇呼吸、循环、泌尿、皮肤等系统的并发症具有积极的意义[1].
作者:谢碧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STA-21对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和白介素-17 (IL-17)的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TA-21治疗2周前后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P-Stat3、IL-17的表达.结果 STA-21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周后,P-Stat3和IL-17的水平下降,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06、-4.931,P<0.01).结论 STA-21可通过下调P-Stat3和IL-17的表达而达到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目的.
作者:卢井发;黄雪娇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乙肝(CHB)患者53例、慢性重型乙肝(SHB)患者47例]及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进行检测,比较各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CHB组与SHB组患者IgG、IgA和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SHB组免疫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H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改善组IgG、IgA和IgM水平均明显低于恶化组,且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反映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受损程度,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检测依据.
作者:宋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肌钙蛋白Ⅰ(cTnⅠ)值的变化,探讨窒息新生儿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60例窒息新生儿(观察组)确诊当天和30例无窒息的新生儿(对照组)出生后3d的CK-MB与cTn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重度患儿与轻度患儿的平均血清CK-MB分别为(108.5±17.2)U/L、(70.4±15.3) 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7±1.2) 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患儿与轻度患儿的平均血清肌钙蛋白Ⅰ值分别为(0.38±0.03) μg/ml、(0.22±0.02) 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3±0.01)μ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窒息患儿平均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Ⅰ值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P<0.05);窒息新生儿日龄越小,其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Ⅰ值越高,随着治疗而逐渐下降.结论 窒息新生儿的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之间呈正相关性,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Ⅰ值的变化可作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具有判断病情轻重、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转归的重要意义.
作者:王敏;刘珺凌;薛芳 刊期: 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