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许霖水;府伟灵
有关营养支持的研究在20世纪的后30年进展非常迅速,对患者的代谢改变随之有了更广泛与深入的了解.肠外、肠内营养制剂的研制与应用技术都在不断地进步.因此,营养支持在临床得到重视与较多的应用,对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成为危重症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重症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营养支持的实施并非易事,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此为当前临床营养支持的一个研究重点,需着重研究高分解代谢患者营养支持的时机、能量、给予途径、免疫调理、代谢调理等问题.
作者:黎介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冬虫夏草(以下简称虫草)、昆明山海棠(以下简称山海棠)及两者的复方制剂对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白细胞介素2(1L-2)表达的影响,观察3种中药制剂时细胞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
作者:程代薇;罗志军;邹勇;王朝亮;王玉明;王达利;韩文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烧伤后24 h内行削痂手术,对深Ⅱ度烧伤创面进行性加深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12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在伤后24 h内进行创面削痂手术.分别从手术前、手术后(伤后5~7 d)和未手术创面(伤后5~7 d)获取标本.采用HE染色、Masson's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标记Vi-mentin抗原阳性细胞的方法,对创面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随病程演进,未手术创面炎性反应程度明显加重,组织坏死范围扩大,原来残存的皮肤附件因炎症加重而消失;Masson's染色棕红色范围扩大,亮绿色范围缩小;Vimentin抗原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伤后24 h内削痂创面局部炎症反应较未削痂创面明显减轻,可见新鲜肉芽形成和部分上皮修复,组织坏死范围未见进一步扩大,与未手术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asson's染色亮绿色范围无明显缩小;Vimentin抗原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未手术区(P<0.05).结论烧伤后24 h内削痂,能适时去除创面坏死组织、阻断组织变质性损害的加剧,从而有效改善深Ⅱ度创面的进行性加深现象,对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陆树良;向军;金曙雯;杨丽英;王志勇;乔亮;廖镇江;史济湘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部分液体通气(PLV)用于治疗急性肺损伤、成人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改善氧分压和肺顺应性,国外已用于Ⅱ、Ⅲ期临床试验[1].本研究以吸人性损伤犬为模型,观察部分液体通气后其体内一氧化氮(NO)含量的改变.
作者:熊龙;郭光华;李国辉;曹勇;王言云;王文;刘德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45岁.黄磷致右手Ⅲ度烧伤,烧伤面积为1%TBSA,伤后1 h入院.人院前未作任何处理,人院时右手创面仍冒浓浓白烟.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约20 min,质量浓度50g/L的碳酸氢钠溶液湿敷包扎.伤后第3天行右手切痂植皮术,术后皮片成活好,伤后第12天创面基本愈合.
作者:吴庆云;石强;陈存富;任秋芝;付冬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严重烫伤大鼠肝细胞中胰岛素信号转导缺陷的环节,初步阐明严重烫伤后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的分子基础.方法以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为模型,采用麦胚凝集素-葡聚糖4B亲和层析技术,部分纯化大鼠肝细胞胰岛素受体,通过胰岛素受体结合、受体蛋白自身磷酸化、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放射自显影和外源性底物磷酸化方法,观察烫伤大鼠早期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结合行为、受体β-亚基自身磷酸化和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的变化.结果大鼠烫伤后3 d,肝细胞胰岛素受体大结合容量及亲和力无明显改变;受体β-亚基自身磷酸化能力明显下降;受体TPK活性明显降低,对胰岛素刺激的反应性明显减退.结论严重烫伤后,大鼠肝细胞中的胰岛素信号转导发生偶联障碍,导致胰岛素生物效应受体后缺陷,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分子基础.
作者:张波;许霖水;府伟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烫伤大鼠伤后72 h内肠粘膜环氧合酶(COXs)活性和mRNA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30%TBSAⅢ度烫伤大鼠模型,用底物荧光法检测COX-1、COX-2酶活性变化,RT-PCR法检测COX-1、COX-2 mRNA的表达. 结果烫伤后大鼠肠粘膜内COX-2酶活性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而COX-1酶活性和mRNA表达变化幅度较小. 结论COXs参与了烫伤大鼠肠粘膜损伤的病理过程,两种异构酶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作者:孟德胜;汪仕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真皮基质复合移植后创面的修复情况.方法于6只小白猪背部制作46个皮肤全层缺损创面,同时制作网状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和自体微粒皮.创面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个,分别进行自体微粒皮+异体真皮基质(两者比例为1:4)+异体断层猪皮、自体刃厚皮+异体真皮基质的移植.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移植成活率及创面收缩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移植术后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差别,术后8~20周胶原纤维结构完整、清晰、排列规则、粗细均匀,可见正常的血管组织,炎症反应逐渐减轻,表-真皮间结合良好,钉突横跨基底膜并完好地固定于异体真皮上.移植术后5个月皮肤均较平滑、有弹性、功能好.结论自体微粒皮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复合移植后皮片成活率较高,为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较理想的覆盖材料.
作者:王杨;薛宝升;徐珲;李天威;唐明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手术后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支链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01年1月间,烧伤总面积大于30%、Ⅲ度面积大于10%TBSA、年龄12~50岁的重度烧伤患者50例,分为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伤后3 d内切痂植皮,rhGH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晚皮下注射rhGH(0.3 U/kg),共10 d.分别于术前、术后1、3、7、10、14 d清晨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观察生长激素(GH)、支链氨基酸指标和患者尿3-甲基组氨酸(3-MH)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GH浓度较正常值显著降低(P<0.05),术后3 d起rhGH组血清GH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尿3-MH的排出量均有增加,但对照组显著高于rhGH组(P<0.05).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水平术前及术后第1天低于正常值,rhGH组术后第3天、对照组术后第7天,血浆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水平升高,分别达峰值,之后逐渐降低,自术后第7天开始rhGH组血浆支链氨基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hGH组血中GH浓度与尿3-MH排出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术后应用rhGH,可促进骨骼肌摄取氨基酸,合成蛋白质,降低肌肉蛋白分解速率.
作者:柴家科;郝岱峰;吴焱秋;申传安;盛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0~1999年,笔者单位对320例烧伤患者进行了创面细菌培养调查,检出细菌12种共355株,其主要感染菌种与内地有明显差异,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凯;孙胜;孟平;赵建中;刘文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氢氟酸(HF)烧伤不仅局部(皮肤及呼吸道)损伤严重,还会因氟中毒及低钙血症而致死[1].大剂量补钙是救治HF烧伤的重要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秀玲;彭建宇;阎锋;胡安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缺氧状态下肝细胞糖酵解的改变.方法配制3种不同浓度的低氧混合气体,用以体外培养大鼠正常肝细胞株BRL,相应地设为A、B、C组,每组设1、2、4、8、16 h 5个缺氧时相点.另以正常肝细胞作为对照.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各时相点肝细胞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及培养液中乳酸(LA)含量的变化.结果(1)与正常值比较,A、B组BRL细胞的LDH活性在各缺氧时相点均明显增加(P<0.05),C组细胞的LDH活性从缺氧2 h开始明显增加(P<0.05).(2)与正常值比较,A组细胞的HK活性在1、2、4、16 h时明显升高(P<0.05);B、C两组细胞的HK活性在1 h时明显升高(P<0.05).A组细胞的PFK活性在1、4 h时明显升高(P<0.05);B、C两组细胞的PFK活性在4 h时明显升高(P<0.05).3组细胞的PK活性在各缺氧时相点均明显增高(P<0.05).(3)与正常值比较,A、B两组细胞培养液的LA浓度在缺氧2 h时开始增加(P<0.05),C组细胞的LA浓度在缺氧4 h时开始增加(P<0.05),并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论缺氧可启动肝细胞糖酵解.
作者:马正伟;汪仕良;王凤君;王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间二硝基苯(dinitrobenzene,DB)污染人体,多可引起严重中毒.笔者单位于1996年7月收治1批DB生产车间爆炸引起的烧伤合并DB中毒患者8例.经积极抢救,治愈3例、死亡5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振邦;王玉山;王国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气管切开术后继发性大出血又称致死性大出血,死亡率极高.笔者单位曾救治此类患者10例,仅2例成活,余均死于未能控制的大出血.
作者:肖长辉;曾元临;张红艳;刘月辉;毛远桂;李国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烧伤创面后,其外毒素可引起严重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TSS),目前相关报道甚少.笔者单位曾收治1例该类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陈传俊;于益鹏;李罗珠;孙步梅;陈玉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单位在大张皮片移植术中,应用自制的植皮缝合专用持针切线钳进行缝合固定,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林海涛;朱正鹏;周行军;石团元;龚黎明;罗军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3年1月~1999年12月,笔者单位共收治56例108只耳廓深度烧伤患者,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会军;张捷;蒋永能;赵炳瑜;鲁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烧伤创面的冷疗法(Cryotherapy)自古有之,公元1世纪已有人提出冷疗止痛.所谓冷疗,是置烧伤部位于相对低温的环境中,使烧伤局部因冷却而达至治疗目的.
作者:吴杰裕;肖能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男性患者3例,躯干Ⅲ度烧伤,其中2例伴吸人性损伤.肌肉坏死、肋骨外露面积36 cm×20 cm、20 cm×18 cm,2例发生于侧胸壁,1例在前胸壁.
作者:仇佩庆;王震;陈会林;蒋达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对严重烫伤大鼠休克期肠粘膜机械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预置心导管,30%Ⅲ度烫伤后静脉复苏.观察大鼠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小剂量多巴胺(3μg@kg-1@min-1)持续给药后,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丙二醛(MDA)及乳酸水平的变化,对肠道的病理学改变进行评分.结果多巴胺治疗组大鼠休克期一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小剂量多巴胺能显著降低严重烫伤大鼠血清中的乳酸、MDA、DAO水平,以伤后3~12 h明显;多巴胺治疗组大鼠回肠病理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多巴胺对严重烫伤大鼠休克期肠粘膜机械屏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潘文东;杨正文;周明;李木惠;张道全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