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烫伤大鼠肠粘膜前列腺素水平与前列腺素转移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

孟德胜;汪仕良

关键词:烧伤, 肠粘膜,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转移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烫伤大鼠肠粘膜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I2(PGI2)、血栓素A2(TXA2)水平和前列腺素转移因子(PGT)mRNA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以30%TBSA Ⅲ度烫伤大鼠为模型,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肠粘膜中PGE2、PGI2、TXA2的含量,用原位杂交检测PGT mRNA表达. 结果大鼠肠粘膜PGE2、PGI2水平在伤后12 h升高,随后明显降低(P<0.05~0.01);TXA2水平在伤后24、48 h明显高于正常水平(P<0.05); PGT mRNA表达在伤后有增加的趋势. 结论烫伤后肠粘膜PGE2水平降低及TXA2水平升高,可能是肠粘膜损伤的机制之一; PGT对伤后PGs水平具有调节作用.
中华烧伤杂志相关文献
  • 介绍一种体表蒸气烫伤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烧(烫)伤动物模型的制作对于研究机体严重烧(烫)伤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烫伤实验器具存在重复性差、深度不易控制、面积不恒定、不规范等缺点.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采用硅橡胶材料,自行设计、研制成动物体表蒸气烫伤模型喷气盘,并多次应用于实验,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年云;陈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异种移植中的排斥反应及其对策研究进展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同种异基因器官供体远不能满足受体的需要,异种移植有可能解决这一矛盾.非灵长类动物,特别是猪,因其易于饲养,且器官大小及免疫学、生理学特性与人类有一定的相似性,作为适的异种移植器官供体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1,2].但由于人类和猪两种源间存在巨大的抗原差异,针对异种移植物的免疫应答比对同种移植物更加强烈.本文现对近年来有关异种移植排斥机制及其防治策略作一简要回顾.

    作者:解志杰;吴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儿烧伤672例治疗体会

    笔者对本单位不同时期救治的烧伤患儿治疗方案进行对比,为进一步提高诊疗技术提供参考.

    作者:蔡玉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烫伤大鼠创面皮肤中神经肽P物质的变化

    目的观察皮肤创面神经肽P物质(SP)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来源. 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检测烫伤大鼠皮肤创面、创周和远处未损伤皮肤内含SP的神经分布密度的改变及其神经肽的分布,运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其mRNA表达情况. 结果烫伤后15 min在皮肤创面、创周和远处未损伤皮肤含SP的神经分布密度明显下降(P<0.05),烫伤后6~12 h达到低值,以后逐渐恢复.相比之下,在创周恢复过程中SP出现较早;在创面和创周的真皮层,SP免疫反应阳性的的巨噬细胞样大细胞从局部血管中游出,烫伤后12 h该细胞与局部含SP的神经关系密切,伤后24 h该细胞染色增强、破碎并释放大量SP免疫反应阳性的颗粒状物质,而后这些细胞在烫伤后48 h消失.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伤后6 h相同大小细胞内表达编码合成P物质前体的前速激肽A(PPTA)mRNA. 结论皮肤烧伤后,SP不仅从皮肤内神经末梢释放,也可能从局部炎性细胞合成释放.

    作者:王波涛;陈璧;胡大海;汤朝武;徐明达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面部深度烧伤13例治疗体会

    笔者采用厚中厚皮片大张分区植皮或全面部整张植皮修复面部深度烧伤13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谷云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苯丙酸诺龙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及代谢的影响

    严重烧伤后发生的高分解代谢使机体蛋白储备减少.苯丙酸诺龙作为雄性激素衍生物的蛋白同化激素,能够调节能量代谢、改善负氮平衡,但其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鲜有报道.本研究中,笔者初步探讨了苯丙酸诺龙对烧伤大鼠创面愈合及合成代谢的影响.

    作者:岑瑛;王怀胜;罗旭松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腕部电烧伤后肌腱自发断裂二例

    例1 男,34岁,工作时被高压电烧伤双腕掌侧,伤后3 d入院.烧伤深度为Ⅲ度,部分创面深及肌层,按笔者提出的腕部电烧伤分型方法[1]可归为Ⅰ型.立即行急诊手术,切除焦痂以及坏死的屈指浅肌腱、旋前方肌,保留受损的屈指深肌腱;正中神经有1 cm已变性,亦予以保留.右腕部创面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左侧腕部创面用尺动脉腕上皮支岛状皮瓣修复,创面Ⅰ期愈合.

    作者:沈祖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烫伤大鼠肠粘膜下调蛋白质组的分离及鉴定

    目的对烫伤后大鼠肠粘膜下调蛋白质组进行分离鉴定,探讨其在严重烫伤后肠粘膜损害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大鼠Ⅲ度烫伤模型,利用高分辨双向电泳(2-DE)对肠粘膜组织进行蛋白质分离,用Image Master 2D Elite图像分析软件对差异蛋白质中的下调蛋白质组进行鉴定. 结果烧伤后6、12 h两组明确下调的蛋白质点数为34,进行鉴定及分析的蛋白质22个;与线粒体有关的下调蛋白质有线粒体乌头酸酶、丙酰辅酶A羧化酶、肝脏F1ATP酶重链A、肌钙蛋白-1、短链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P-电子转移[传递]黄素蛋白α亚基等6种;参与代谢的下调蛋白质有磷酸丙糖异构酶1和细胞溶质环氧化物水解酶;与细胞骨架蛋白及基质蛋白有关的下调蛋白质有纤维单元素、类动力蛋白-5、肌钙蛋白-2和碱性肌浆球蛋白轻链3共4种;参与调控的下调蛋白质有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核因子1-B2、BRCA1、雌二醇安息香酸盐转录因子、G-蛋白β-2亚基、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等6种;与免疫调控有关的下调蛋白质有T细胞受体-V-δ6和Ig重链V区蛋白1. 结论在大鼠烫伤后肠粘膜表达下调蛋白质中,以与线粒体有关及参与激素和细胞因子调控的蛋白质数量居多,说明大鼠烫伤后早期损伤发生机制与线粒体功能改变以及激素、细胞因子表达调控紊乱关系密切.

    作者:王晓军;孙永华;丁勤学;冯喆;曹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进一步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以下称烧伤),创面分别外用rhEGF、肝素加rhEGF及等渗盐水.比较不同方式处理创面后的愈合时间,测定创面愈合率、创面含水量、羟脯氨酸(OHP)含量及Ⅰ/Ⅲ型胶原比例,进行细胞DNA周期分析和组织学检查. 结果外用rhEGF可使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缩短2 d,增加创面OHP含量(P<0.05),降低Ⅰ/Ⅲ型胶原比例(P<0.05),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加速细胞DNA复制(P<0.05).加用肝素后可使创面愈合时间进一步缩短2 d,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伤后第7天用药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外用rhEGF能明显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加用肝素后效果更加显著,但早期使用rhEGF效果不明显.

    作者:郑军;黄晓元;韦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氯化镧对大鼠创伤组织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化镧对创伤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防治瘢痕的可能性. 方法选用50只成年SD大鼠,在其背部近四肢关节处各制作1个切口.其中1个切口不作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切口两侧皮下各注射三蒸水、50 mmol/L氯化镧以及0.2 mg/ml的抗转化型生长因子β1抗体(注射量均为0.25 ml),相应设为模拟对照组、氯化镧组和抗体组.用药后14、28 d,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原位末端酶标记(TUNEL)法,检测伤口组织标本中成纤维细胞凋亡情况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 结果与两对照组比较,用药14 d后,氯化镧组及抗体组伤口成纤维细胞凋亡明显增强(P<0.05~0.01),前者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增高(P<0.01). 结论提示氯化镧具有一定的防治瘢痕作用.

    作者:钟晓春;戴育成;曹勇;李国辉;李洁;吴燮卿;刘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36例头皮移植覆盖中小面积烧伤肉芽创面疗效观察

    中小面积烧伤Ⅲ度肉芽创面的覆盖,临床上常用四肢或躯干皮肤作为供区,但供皮区愈合后常留下不同程度的痕迹、色素沉着甚至瘢痕,与周围正常皮肤明显不同,影响体表美观.1998年1月~2002年11月,笔者单位在136例住院患者的深Ⅱ~Ⅲ度烧伤肉芽创面上,应用患者自体头皮(头皮无烧伤或Ⅱ度烧伤愈合后)行邮票或大张皮移植,效果满意.

    作者:邓津菊;刘琼;叶兰萍;刘军;司小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应用颈前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瘢痕11例

    面部瘢痕挛缩可影响容貌美观及面部各器官的正常位置,应用游离植皮及游离皮瓣修复均难获得理想的效果,而带颈阔肌的扩张皮瓣因其难以转移至面部较远的区域,亦存在一定局限性.1999~2001年,笔者单位应用不带颈阔肌的颈前部扩张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瘢痕挛缩1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养群;李森恺;黄渭清;唐勇;杨明勇;周传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38例烧伤患者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临床资料:138例烧伤患者,其中男92例,女46例;成人79例,儿童59例;轻度烧伤66例,中度烧伤47例,重度烧伤21例,特重度烧伤4例.采集住院1周后患者创面的分泌物,行细菌培养,采用药敏试剂纸条(法国梅里埃生物试剂公司)和TBA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仪进行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

    作者:田宜肥;侯哲;伍新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深入研究烧伤后早期脏器损害机制及防治策略

    在20世纪60年代烧伤休克液体复苏问题初步解决后,国内外烧伤学者开始关注严重烧伤后早期脏器损害,并注意到脏器在伤后一定时间内仅表现为功能变化,病理学上缺乏特异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多采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较全面地研究细胞内外体液成分、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变化,即从研究严重烧伤后脏器组织学的改变,发展为研究组织细胞生物学的变化.目前认识到,烧伤早期脏器损害与烧伤休克复苏密切相关,是烧伤后机体防御反应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的结果.

    作者:廖镇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应用胶体Cr32PO4防治烧伤增生性瘢痕82例

    1999~2001年间,笔者单位应用胶体Cr32PO4局部注射防治烧伤增生性瘢痕,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赵孟君;游贵方;林拓;温必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羊膜联合角膜缘移植治疗早期化学性眼烧伤13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6~43岁,平均25岁.单眼烧伤10例,双眼3例;Ⅲ度烧伤9例,Ⅳ度4例;酸烧伤3例,碱烧伤10例.开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伤后3 h~5 d.术前视力:光感1眼,手动/眼前5眼,指数/眼前4眼,0.02~0.08者6眼.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

    作者:王效武;李晋春;李冰;冯克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救治大面积烧伤合并法乐四联症一例

    患者女,24岁.因煤气爆炸致面颈、四肢、躯干火焰烧伤,6 h后入院.伤后因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行气管插管.入院时患者意识清楚、体温37℃、心率120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07/80 mm Hg(1 mm Hg=0.133 kPa).两肺呼吸音粗,左肺底可闻及细小湿啰音,心率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3~4级收缩期杂音.

    作者:贺肖洁;陈国贤;韩春茂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严重烫伤并发胃十二指肠穿孔一例

    患者男,38岁,双手、双下肢、臀部被热液烫伤,5 h后入院.查体:体温36.5℃,呼吸25次/min,脉搏96次/min.血钾4.40 mmol/L,血钠142 mmol/L,白细胞14×109/L,血红蛋白16.3 g/L.患者口渴、尿少,无消化道溃疡既往史.诊断:(1)烫伤总面积45%,其中Ⅲ度15%TBSA.(2)休克.

    作者:晁生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烫伤大鼠肠粘膜前列腺素水平与前列腺素转移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烫伤大鼠肠粘膜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I2(PGI2)、血栓素A2(TXA2)水平和前列腺素转移因子(PGT)mRNA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以30%TBSA Ⅲ度烫伤大鼠为模型,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肠粘膜中PGE2、PGI2、TXA2的含量,用原位杂交检测PGT mRNA表达. 结果大鼠肠粘膜PGE2、PGI2水平在伤后12 h升高,随后明显降低(P<0.05~0.01);TXA2水平在伤后24、48 h明显高于正常水平(P<0.05); PGT mRNA表达在伤后有增加的趋势. 结论烫伤后肠粘膜PGE2水平降低及TXA2水平升高,可能是肠粘膜损伤的机制之一; PGT对伤后PGs水平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孟德胜;汪仕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脱细胞异体(种)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皮混合移植16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8.70±9.82)岁,烧伤总面积(57.23±16.31)%,其中Ⅲ度(31.28±8.23)%TBSA,观察部位27处.大腿、小腿以冷冻异体皮覆盖8例13处.上臂、前臂以甘油异体皮覆盖2例2处.前臂以戊二醛猪皮覆盖5例10处,新鲜猪皮覆盖1例2处.

    作者:李宗瑜;邵铁滨;杨心;黄丽滨;王成刚;曲滨;李宜姝;苏海涛;张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