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OCT凝血仪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结果分析及临床应用

苏屿;黄涛;蔡坤

关键词:POCT, 国际标准化比值
摘要:目的 评价罗氏CoaguChek XS POCT凝血仪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的准确性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STA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和罗氏CoaguChek XS POCT凝血仪分别检测80例患者的INR.比较两种类型凝血仪检测INR的相关性及偏倚.评价罗氏CoaguChek XS POCT凝血仪检测INR的精密度.结果 罗氏CoaguChek XS POCT凝血仪与STA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患者的INR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0.957 6,P>0.05).两种方法检测患者的INR,结果比对均合格.罗氏CoaguChek XS POCT凝血仪的精密度CV值为4.5%.结论 罗氏CoaguChek XS POCT凝血仪测定的INR,符合临床实验室的质量要求.能够满足口服抗凝药患者的INR监测.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儿童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C)在儿童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Cys-C浓度的变化.方法 对40例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几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的血清Cys-C、血清肌酐(SCr)和尿素(Urea)含量进行分析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儿童肾病综合征组的血清Cys-C、Urea和SCr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儿童肾病综合征组经激素治疗前Cys-C、Urea和SCr的阳性率分别为85.0%、52.5%和35.0%,治疗后分别为27.5%、20.0%和17.5%.儿童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前Cys-C较Scr和Urea浓度已显著增高(P<0.01),儿童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后有20%患者的Cys-C浓度较激素治疗前增高.结论 测定血清Cys-C对诊断早期儿童肾病综合征病比Scr和Urea更具临床意义,使用大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会影响Cys-C的浓度测定.

    作者:潘虹;李定富;刘梦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做好细菌耐药监测,正确合理选择抗生素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抗菌药物在医疗机构、动物养殖场中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抗菌药物与细菌耐药在自然环境中微妙的平衡关系,不规范的预防性用药,细菌必须产生更强的耐药来保持这种矛盾的稳定,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抗菌药物,将加速细菌耐药的产生,促进微生物耐药性的流行.这些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治疗成本,缩短新药的应用周期,增加新药的研究开发的难度.

    作者:符生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1例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3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严格按照纳米白蛋白紫杉醇的应用程序和方法,总结药物的保管配制、输液速度、不良反应及处理、相应的护理措施等方面的体会.结果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表现为粒细胞减少,本组有2例患者出现Ⅳ度骨髓抑制,18例出现Ⅱ~Ⅲ度粒细胞减少.其他不良反应中,20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2例肝功能异常,2例出现神经毒性.经对症治疗和得当的护理,均得到缓解.结论 应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毒副作用轻微.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个性化”的得当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汤德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158例急性白血病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的比较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和免疫学分型的吻合性.方法 采用形态学进行FAB分型和流式细胞仪对158例急性白血病病例进行免疫表型分型.结果 FAB分型的104例AML中,免疫分型为单纯型AML完全吻合率达63.5%,变异型部分吻合率为30.8%,其中M3型吻合率高;FAB分型的46例ALL中,免疫分型为单纯型ALL完全吻合率达41.3%,变异型ALL部分吻合率为45.7%,吻合率低的为L1型;杂合型免疫分型为双表型吻合率为66.7%.结论 本实验表明急性白血病在分型诊断时,将形态学及免疫学二者相结合,相辅相成,联合诊断可以极大地提高白血病免疫分型的准确性.

    作者:张云宁;曹锋;陈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左侧输卵管妊娠(胎囊型)一例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及时准确诊断甚为重要[1].宫腔内见有假孕囊及胎囊型异位妊娠比较少见.1 病例简介患者女,34岁,停经50 d,无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小便妊娠实验阳性,原有右侧输卵管妊娠手术史,于2011年6月26日来院检查B超.

    作者:蒋卫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妊娠糖尿病母亲体质指数的变化对胎儿预后不良的影响

    目的 了解妊娠糖尿病(GDM)母亲妇女孕期体质指数(BMI)的变化对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间在我院产科住院的176例单胎GDM孕妇,测量其身高和孕早期及分娩前体重,进行BMI分组: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分娩后立即测量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 Apgar评分,并记录是否存在畸形、死产和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出生24h内静脉血糖.并计算孕早期和孕期母亲BMI增长幅度(△BMI),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 超重组及肥胖组GDM妇女的剖官产发生率、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和先天畸形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组及肥胖组GDM妇女的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也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孕期△BMI≥6 kg/m时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低血糖、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先天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BMI<6 kg/m2组(P<0.05).结论 GDM母亲BMI异常增高对胎儿预后不良有重要影响.

    作者:徐力堃;何柳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孕期妇女TORCH感染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孕期妇女TORCH感染状况,为优生优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 705例孕期妇女血清中TORCH-IgM,对其中1 396例孕妇同时进行TORCH-IgG抗体检测;检测67例妊娠不良结局孕妇血清中TORCH-IgM,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CMV-IgM阳性率为3.10%,TOX-IgM阳性率为0.96%,RUV-IgM阳性率为0.70%,HSVI-IgM阳性率为5.06%,HSVII-IgM阳性率为1.55%,TORCH-IgM总阳性率为11.41%;CMV-IgG阳性率为90.47%,TOX-IgG阳性率为5.87%,RUV-IgG阳性率为64.47%,HSV- I -IgG阳性率为84.31%,HSV-Ⅱ阳性率为7.38%; 67例妊娠不良结局孕妇血清中TORCH-IgM总阳性率为34.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ORCH感染是导致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孕期妇女有必要同时进行TORCH- IgM和TORCH-IgG检测.

    作者:巫翠云;邱梅花;潘在兴;邱春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保鲜袋集尿法在男性截瘫患者尿失禁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上为解决男性截瘫患者的尿失禁,大多采用留置尿管或用阴茎套外接尿袋的方法,其中对截瘫较久的患者常用的是阴茎套外接尿袋的方法.但前者易造成尿路感染及膀胱充盈功能下降等[1],后者可引起阴茎糜烂,且不易固定,需不时更换,引流欠通畅,易发生尿液污染被褥衣物现象[2].另外还有用便壶及容器集尿、自制各种假性尿器等方法,但容易在倾倒及卧床时发生漏尿,效果均不理想.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用保鲜袋集尿法替代常用的阴茎套外接尿袋的方法优势明显,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作者:唐红波;陈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8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50 mg口服,3次/d,疗程为3周,对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0.91%,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经检测神经系统的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薛松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CysC和RBP联合测定在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肾损伤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inC,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RBP)联合测定在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肾损伤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照组60例,为健康体检无肾脏病史,且尿蛋白定性为阴性者;试验组为27例肿瘤化疗患者,检测BUN、Crea、CysC、RBP四个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UN浓度对照组为(3.4± 1.12)mmol/L,试验组为(4.44±1.38)mmol/L;Crea浓度对照组为(69.04±20.77)μ mol/L,试验组为(80.33±26.23)μmol/L; CysC浓度对照组为(0.85±0.13)mg/L,试验组为(1.70±0.49)mg/L; RBP浓度对照组为(48.21±14.3)mg/L,试验组为(82.59±14.08)mg/L.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ysC和RBP对检测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肾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永卿;陈婷;杨瑶;符先先;蔡丽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HLA-B27在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椎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HLA-B27检测在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椎炎(A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48例确诊AS患者、78例可疑AS患者、35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2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HLA-B27抗原检测,并将前两组结果与X线照片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AS组和可疑AS组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AS组(风湿性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x2=87.6,P<0.01;x2=63.0,P<0.01),并且AS组明显高于可疑AS组(x2=10.3,P<0.01);HLA-B27检测与X光照片在AS组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7,P>0.05),但可疑AS组HLA-B27的阳性率明显高于X光照片(P<0.0l).结论 在AS的早期诊断中,检测HLA-B27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巫翠萍;覃西;赵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50例健康体检者和16例EDTA所致血小板聚集患者的EDTA-K2抗凝静脉血与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的血小板数,同时采末梢血进行手工血小板计数.结果 50例健康体检者不同时间段的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手工计数血小板的结果分别与EDTA-K2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例EDTA所致血小板聚集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手工计数血小板的结果分别与EDTA-K2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计数血小板的结果与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EDTA-K2抗凝血血小板数逐渐减低,枸橼酸钠抗凝血与手工法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EDTA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可导致血小板检测数值假性减低,用枸橼酸钠抗凝血在一定条件下代替EDTA-K2抗凝血进行血小板计数,可避免因假性血小板减少所造成的误诊.

    作者:郭家权;黄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三尖瓣环多位点应变率成像对高血压病患者右室早期舒张功能检测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在高血压患者右室早期舒张功能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Ⅰ组32例(左室心肌正常组)和高血压Ⅱ组18例(左室心肌肥厚组),同时选取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三组进行传统的脉冲三尖瓣口血流(PW)及瓣环平面4个不同位点的SRI和多普勒组织(DTI)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三尖瓣环4个不同位点的SRe均降低、SRa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Re/SRa<l位点检出率高血压Ⅱ组(心肌肥厚组)>高血压Ⅰ组(心肌正常组)(P<0.05).高血压组3种检测方法比较,SRI检测SRe/SRa<1的总检出率(87.50%)大于DTI的Em/Am<l(78%)尤其在Ⅰ组中表现更为明显,检出率为SRI> DTI> PW(P< 0.05).结论 SRI优于传统PW和DTI检测法,特别是对高血压患者右室早期舒张功能异常的判断更为敏感、准确.

    作者:吴玮;彭波;丁琳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脂心康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脂心康颗粒的佳制剂成型工艺.方法 以成型率及溶化性的综合评价为指标,筛选脂心康颗粒的辅料及制备工艺.结果 优先佳方案为:浸膏:糊精为1∶2,乙醇浓度为85%,乙醇用量为4%.结论 优选出的制剂成型工艺科学合理,所制的颗粒质量较好,成型率、吸湿性及流动性较好.

    作者:李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分子诊断学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分子诊断学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并成为生命科学具有活力的学科前沿领域,随着分子诊断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它在临床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疗效的评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分子诊断学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新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韦柳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168例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 分析唐氏综合征(DS)患者染色体核型,为推测DS患儿的再生风险提供产前诊断依据,预防患儿的再出生.方法 对我院遗传室就诊的294例患儿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及核型分析.结果 发现唐氏综合征患儿168例.其中单纯型21三体156例,易位型8例,嵌合型4例.结论 DS是造成小儿先天智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展细胞遗传学诊断分析可精确检出DS,并可为推测DS的再生风险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许邦发;韩慧;谢中琼;黄海燕;符生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用于严重脓毒症行小容量液体复苏的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7.5%高渗盐水(HS)联合6%羟乙基淀粉130/0.4(HES)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行小容量液体复苏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脓毒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HS+HES组35例,输注7.5% HS 4 ml/kg和6% HES 130/0.4 500 ml,再输平衡盐液;HES组35例,输注6% HES 130/0.4 500 ml,再输平衡盐液.比较两组复苏6h、24 h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乳酸、尿量以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 复苏6h后,HS+HES组MAP、PaO2/FiO2、动脉血乳酸清除率明显优于HES组;动脉血浆乳酸HS+HES组较HES组明显下降;24 h后,HS+HES组MAP、PaO2/FiO2、动脉血乳酸清除率明显优于HES组;HS+HES组输液量少于HES组;HS+HES组尿量多于HES组;MODS发生率HS+HES组少于HES组.结论 在严重脓毒血症中应用高渗盐水联合6%羟乙基淀粉130/0.4行小容量液体复苏效果好、更安全,减少MODS的发生率.

    作者:伍敏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双下肢多发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本文报告1例双下肢多发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的抢救及护理过程.通过入院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通过抗休克、光量子血疗、激素、呼吸支持疗法、高压氧治疗、保护脑组织功能等治疗,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地促进患者脑功能、肺组织及骨折的愈合.

    作者:谢妙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超声波与C臂X线定位在建立经皮肾镜碎石术通道中应用的比较

    目的 探讨超声波定位与C臂X线定位在建立经皮肾镜碎石术通道中的价值.方法 将106例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按肾积液情况分为轻、中、重度积液组,每组随机再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超声波定位和C臂X线定位的方法建立经皮肾镜碎石术通道,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造瘘时间,计算BMI.结果 肾轻度积液患者超声波和C臂X线定位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造瘘时间分别为(1.18 ± 0.41)次、(8.27 ± 4.67) min、(16.36 -1.43) min和(2.09-1.22)次、(17.18±4.40) min、(16.55±1.37) min.肾中度积液患者分别为(1.19±0.48)次、(7.41±3.27) min、(14.56±1.74) min和(1.93±1.24)次、(15.85±4.43) min、(16.63±1.36) min.肾重度积液患者分别为(1.07±0.26)次、(6.87± 1.46) min、(13.80±0.94) min和(1.47±0.92)次、(13.93±3.15) min、(13.93±0.79) min.结论 超声波与C臂X线定位在建立经皮肾镜碎石术通道中安全有效,超声波定位法可以缩短操作的时间、更容易掌握,更适合在经皮肾镜碎石术通道建立中应用.

    作者:黄兰珍;袁道彰;吴伟江;邹伟波;陈伟光;廖秀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定量脑电图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

    目的 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在CO中毒急性期对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急性CO中毒患者,均于就诊后24 h内行QEEG检查,进行功率谱分析.功率谱按频率分为6(1.0~3.9Hz)、θ (4.0~7.9 Hz)、α(8.0~12.9 Hz)、β(13.0,-24.9 Hz)4个频带,计算出各个频带的绝对功率值及(δ+θ)/(α+β)值.以两个月内发生DEACMP的30例患者为DEACMP组,同时随机抽选两个月内未发生DEACMP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δ+θ)/(α+β)值作为观察指标,进行两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 DEACMP组的(δ+θ)/(α+β)为(8.514±1.827),对照组的(δ+θ)/(α+β)值为(4.273±1.046),DEACMP组的(δ+θ)/(α+β)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EEG作为一种简单快速、客观量化的脑功能检查手段,可预测DEACMP.

    作者:陈玉宝;张琼;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