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刃厚皮加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头部肉芽创面五例

苏士杰;陈炯;郑一双;苏国良;施剑武

关键词:自体刃厚皮, 猪脱细胞真皮基质, 修复, 肉芽创面, 全头皮撕脱伤, 治疗方法, 有限公司, 盐水纱布, 庆大霉素, 颅骨外露, 临床资料, 复合移植, 东方医学, 研究所, 启东市, 面积分, 止血, 支架, 生理, 切除
摘要: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2001年10月-2009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全头皮撕脱伤在外院首次处理失败后转入的肉芽创面患者5例,均为女性,年龄18~35(24±3)岁.其中2例颅骨外露,面积分别为6 cm×3 cm、2 cm×2 cm.术前肉芽创面使用含1 g/L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术中切除坏死头皮,刮除肉芽创面至有新鲜出血创基,使用5 g/L碘伏冲洗,电凝彻底止血,采用自体刃厚皮+猪ADM支架(启东市东方医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复合移植.
中华烧伤杂志相关文献
  • 五例大面积烧伤并发高钠血症相关情况分析

    高钠血症是大面积烧伤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2006年1月-2009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了5例由其他医院转入的烧伤并发高钠血症危重患者,我们对其临床特点、高钠血症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为高钠血症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宁方刚;荣艳华;杜伟力;王成;温春泉;赵筱卓;张国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胎儿表皮干细胞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的表达

    端粒酶不仅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在多种干细胞中亦有表达,该酶活性与干细胞维持自我更新的潜能密切相关.表皮干细胞(ESC)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皮肤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1-3]).目前有关端粒酶在人ESC中的表达特性尚不十分清楚.

    作者:王联群;蓝蔚;黄培信;林尊文;刘德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重视烧伤并发症的防治与研究

    烧伤并发症的防治贯穿于烧伤治疗始终.我国烧伤医学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非常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对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进行了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

    作者:张国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股前外侧肌肌皮瓣修复坐骨结节褥疮九例

    褥疮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常见并发症,由于患者呈持续性消耗状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上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2005年4月-2008年12月,笔者单位使用带血管蒂股前外侧肌肌皮瓣修复坐骨结节褥疮9例,报道如下.

    作者:魏盼杰;赵耀华;王松涛;张伟;王新茂;袁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简介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内皮素1与一氧化氮对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心功能迅即变化的影响

    目的 了解内皮素1和NO是否参与严重烧伤后早期心功能的迅即变化. 方法 (1)取31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A组(7只)、烧伤A组(10只)、非选择性内皮素A/B受体拮抗剂PD142893组(7只)和选择性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3组(7只).后3组大鼠制成30%TBSA Ⅲ度烧伤模型,其中PD142893组和BQ-123组伤后即刻分别经静脉给予PD142893(0.1me,/kg)和BQ-123(30 nmol·kg~(-1)·min~(-1)).假伤A组除致假伤外,其余处理同烧伤A组.采用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监测假伤A组和烧伤A组大鼠伤前及伤后10、30、60、180 min时的左心室收缩压(LVSP)、心率、左心室压力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 max);计算4组大鼠伤后10 min上述各项心功能指标较各自伤前值变化的百分率.(2)另取2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B组(4只)和烧伤B组(16只),同前致伤.烧伤B组分别于伤后10、30、60、180 min(每时相点4只)取心脏组织,假伤B组伤后即刻取心脏组织,用ELISA法检测内皮素1和NO含量. 结果 (1)与伤前值比较,烧伤A组大鼠伤后10 min LVSP、心率、LV+dp/dt max、LV-dp/dt max即明显下降(F值分别为7.14、16.40、14.09、14.98,P<0.05或P<0.01).假伤A组大鼠受伤前后4项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F值依次为0.59、0.51、1.03、1.04,P值均大于0.05).(2)与伤前值比较,伤后10 min烧伤A组LVSP下降27%、心率下降14%、LV+dp/dt max下降51%、LV-dp/dt max下降50%.PD142893组伤后10 min LVSP下降14%、心率升高4%、LV+dp/dt max下降31%、LV-dp/dt max下降14%,与烧伤A组相比各指标变化情况显著改善(F值分别为8.10、6.50、23.67、10.39,P<0.05或P<0.01).BQ-123组大鼠心率较伤前升高3%、LV-dp/dt max下降26%,与烧伤A组相比明显改善(F值分别为6.50、10.39,P<0.05或P<0.01);其LVSP和LV+dp/dt max变化百分率与烧伤A组接近(F值分别为8.10、23.67,P值均大于0.05).(3)与假伤B组相比,烧伤B组伤后10、60、180min心肌组织内皮素1含量均升高(F=2.85,P<0.05或P<0.01),NO含量于伤后60、180 min明显升高(F=1.87,P值均小于0.05). 结论 内皮素1可能参与了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心功能的迅即下降,在伤后立即出现的心肌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百姓;黄跃生;尹泽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自体刃厚皮加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头部肉芽创面五例

    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2001年10月-2009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全头皮撕脱伤在外院首次处理失败后转入的肉芽创面患者5例,均为女性,年龄18~35(24±3)岁.其中2例颅骨外露,面积分别为6 cm×3 cm、2 cm×2 cm.术前肉芽创面使用含1 g/L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术中切除坏死头皮,刮除肉芽创面至有新鲜出血创基,使用5 g/L碘伏冲洗,电凝彻底止血,采用自体刃厚皮+猪ADM支架(启东市东方医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复合移植.

    作者:苏士杰;陈炯;郑一双;苏国良;施剑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三氯乙烯烧伤中毒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救治体会

    患者男,32岁,不慎掉入蓄有体积分数25%三氯乙烯(约90℃)的池中约1 min,致头面颈、躯干及四肢烧伤.伤后患者即出现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伤后1 h在当地医院行液体复苏等治疗.伤后5 h患者出现昏迷,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尿量逐渐减少,血肌酐和血尿素氮逐渐增高.伤后26 h转入笔者单位.

    作者:李志清;黄磊;邱学文;王甲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大面积硫酸烧伤伴重铬酸盐中毒一例

    患者男,19岁,工作时不慎跌人蓄有80℃、体积分数40%硫酸的电镀液池中30 s,致全身多处烧伤,伤后1 h入院.查体:体温36.8℃.呼吸25次/min,脉搏102次/min,血压10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口唇微青紫,球结膜充血.双下肢肿胀发冷、足背动脉不能触及,尿少呈酱油色.

    作者:夏俊星;向军;孙珍;徐正鹏;廖镇江;郇京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成体大鼠心肌细胞微管解聚对线粒体分布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 了解成体大鼠心肌细胞微管解聚对线粒体分布、线粒体活性及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方法 分离培养成体SD大鼠及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乳)鼠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加任何刺激因素)、大(乳)鼠微管解聚剂组(用含终浓度8μmol/L秋水仙碱的培养液培养,作用30 min).(1)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和乳鼠心肌细胞聚合态β微管蛋白表达量.(2)取2组大鼠心肌细胞,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色素c表达量;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聚合态β微管蛋白、电压依赖型阴离子通道(VDAC)分布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线粒体内膜电位;噻唑蓝法测量细胞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ATP、腺苷二磷酸(ADP)、腺苷一磷酸(AMP)含量及能荷. 结果 (1)聚合态β微管蛋白表达量:大鼠微管解聚剂组为0.52±0.07,较大鼠对照组1.25±0.12明显减少(F=31.002,P=0.000);乳鼠微管解聚剂组为0.76±0.12,较乳鼠对照组1.11±0.24显著减少(F=31.002,P=0.000),但明显高于大鼠微管解聚剂组(F=31.002,P=0.009).(2)细胞色素c表达量:大鼠对照组为0.26±0.03,明显低于大鼠微管解聚剂组(1.55±0.13,t=-24.056,P=0.000).(3)免疫荧光染色:大鼠对照组心肌细胞微管多呈线性管状、与心肌纤维平行分布;VDAC着色显示线粒体呈颗粒状与微管同向分布.大鼠微管解聚剂组微管正常排列规律被破坏,表现为免疫荧光强度减弱,微管结构不清晰、连续性丧失、粗糙;线粒体分布散乱.(4)线粒体内膜电位:大鼠对照组荧光强度为1288±84,明显高于大鼠微管解聚剂组(331±27,t=26.508,P=0.000).(5)细胞活性:大鼠对照组吸光度值为1.75±0.11;大鼠微管解聚剂组为0.81±0.07,较前者明显降低(t=17.348,P=0.000).(6)能量代谢:与大鼠对照组比较,大鼠微管解聚剂组心肌细胞ATP含量下降,ADP、AMP含量上升,ATP/ADP值与能荷均降低. 结论 在正常成体大鼠心肌细胞内,微管与线粒体分布方向一致.微管解聚后心肌细胞线粒体排列紊乱,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漏出,线粒体内膜电位下降、能量供应降低,细胞活性下降.

    作者:党永明;房亚东;胡炯宇;张家平;宋华培;张一鸣;张琼;黄跃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内皮细胞微粒与创伤脓毒症关系研究进展

    脓毒症是烧(创)伤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居高不下,可达30%~70%.脓毒症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但目前认为主要由过度炎性反应、微血管栓塞和内皮细胞功能失调这三方面因素造成.活化或凋亡的内皮细胞能释放带有来源于该细胞标记的内皮细胞微粒(EMP),这种微粒具有一系列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作用.

    作者:唐佳俊;郇京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肠内输入高渗盐糖溶液对严重烧伤犬肠黏膜屏障及脏器功能的影响

    目的 了解烧伤犬休克期经肠道补充高渗盐糖溶液(HEGS)进行复苏后,肠道屏障及脏器功能的变化. 方法 将24只35%TBSAⅢ度烧伤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补液(NF)组、静脉等渗补液(Ⅱ)组、肠内等渗补液(EI)组和肠内高渗补液(EH)组,每组6只.2个等渗补液组于伤后30 min分别通过静脉或肠道给予含50 g/L葡萄糖的生理盐水,24 h补液量为4 mL·kg~(-1)·%TBSA~(-1)(前8 h匀速输入总量的一半,后16 h匀速输入另一半);EH组经肠道输入HEGS(含18 g/L氯化钠、50 g/L葡萄糖),伤后24 h内补液量为2 mL·kg~(-1)·%TBSA~(-1),补液方式同前.测定各组犬肝肾功能指标[血清AL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及肌酐、尿素氮水平]、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伤后24 h肠黏膜Na~+-K~+·ATP酶活性. 结果 各组犬血清ALT活性相近.3个补液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普遍低于NF组;伤后2 h CK-MB活性均明显升高,EH组伤后2~8 h低于NF、Ⅱ组.Ⅱ、EI、EH组血清DAO活性于伤后4 h或6 h起逐渐降低,分别为(3.9±0.6)~(3.6±0.5)U/L、(4.8±0.4)~(2.8±0.8)U/L和(6.4±1.8)~(3.5±0.8)U/L,均显著低于NF组(12.5±0.4)~(9.7±1.1)U/L(EH组与NF组比较,伤后4、6、8、24 h t值分别为10.25、12.44、17.99、16.21,P值均小于0.05).伤后24 h各组肠黏膜Na~+-K~+-ATP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Ⅱ组、EH组、EI组、NF组(前3组与NF组比较,t值分别为10.09、8.32、4.96,F值为26.79,P值均小于0.05). 结论 HEGS对烧伤休克犬的肠黏膜屏障无明显不良影响.与NF比较,HEGS能显著改善伤犬心、肝、肾功能;减少1/2补液量,能达到与肠内或静脉输入等渗盐糖溶液相似的复苏效果.

    作者:胡泉;胡森;柴家科;沈小鹏;车晋伟;盛志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脉相承的记忆

    10年前,我刚刚跨入烧伤医学的门槛.这是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我尝试着去做一块海绵,不断在汲取中成长.临床、科研、教学,在成长道路中总有很多方向,该如何选择把握并凝练,我确实有过深深的迷惘.

    作者:李晓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华烧伤杂志》大事记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数码照相结合Photoshop软件测量平面创面面积

    1 临床资料及操作方法测量对象: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涪陵中心医院和武隆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5例烧伤患者.每例患者选择1处呈平面状态的肉芽创面,旁边放置1枚硬币(1999年版,面值1角)并用数码相机(佳能IXUS 860IS型,日本佳能公司)拍照.

    作者:李栋梁;李庆霞;彭代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我们共同走过

    <中华烧伤杂志>是我国烧伤学科权威刊物.她记录了我国烧伤医学事业发展的历程,凝聚了烧伤学术界几代人(专家学者、编辑人员)的智慧、心血和劳动,也寄托了烧伤界同仁的希望.难忘老一辈的谆谆教导,喜看年青一代在成长进步.

    作者:王玉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严重烧伤家兔不同病理期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差异

    目的 了解严重烧伤家兔在休克期与高代谢期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差异.方法 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烧伤组和假伤组,每组10只.将烧伤组家兔造成30%TBSA的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伤后即刻复苏;6 h后静脉注射5.1 mg/kg丙泊酚,分别于注药后1、3、 5、 10、15、20、30、45、60、90 min于左侧颈外静脉取血1.5 mL;1周后重复上述注药及标本采集过程.假伤组家兔除致假伤外,其他处理同烧伤组.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集中检测2组家兔血浆丙泊酚浓度,采用3P97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拟合药代动力学模型并求算参数. 结果 烧伤组家兔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二房室模型,假伤组符合三房室模型.休克期,与假伤组家兔中央室分布容积[Vc,(3.1±1.5)L/kg]、曲线下面积[AUG,(25±7)mg·min·L~(-1)]、消除相半衰期[tl/2β,(113.4±93)min]、总清除率[CLs,(110±50)mL·kg~(-1)·min~(-1)]比较,烧伤组Vc[(8.8±4.2)L/kg]与AUC[(44±10)mg·min·L~(-1)]增大(t值分别为3.191与3.668,P值均小于0.01),tl/2β[(339±258)min]延长(t=2.932,P<0.05),CLs[(40±30)mL·kg~(-1)·min~(-1)]降低(t=-3.013,P<0.05).高代谢期,烧伤组家兔CLs[(180±40)mL·kg~(-1)·min~(-1)]显著高于假伤组[(90±30)mL·kg~(-1)·min~(-1),t=-3.013,P<0.05].与本组休克期比较,烧伤组家兔高代谢期Vc[(4.1±1.3)L/kg]与AUC[(24±5)mg·min·L~(-1)]显著减小(t值分别为2.979与3.766,P值均小于0.01),分布相半衰期[t1/2α,休克期为(16.1±13.1)min、高代谢期为(8.3±2.5)min]、t1/2β[(55±19)min]明显缩短(t值分别为9.065与8.795,P值均小于0.01),而CLs则显著增加(t=4.238,P<0.01). 结论 严重烧伤家兔休克期与高代谢期丙泊酚药代动力学差异较大,休克期以Vc、AUC增大,t1/2α、t1/2β延长,CLs降低为特点;高代谢期以CLs显著增加为特点.

    作者:胡清刚;郝建华;柴家科;杨红明;孙雪峰;李平;李萌萌;刘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华烧伤杂志》单篇文献被引频次大于或等于20次统计表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患者关注更换敷料时伤口是否疼痛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胸腹四肢严重高压电烧伤合并肠外置一例

    患者男,44岁.被10 kV高压电击伤胸腹及四肢,伤后8 h转入笔者单位.查体:患者意识清楚,呼吸21次/min,心率72次/min,血压123/78 mm Hg(1 mm Hg=0.133 kPa),尿液为深酱油色.下腹壁全层缺损面积6 cm×5 cm,有肠内容物溢出;小肠从创口疝出并嵌顿,呈粉红色.

    作者:王成刚;李宗瑜;杨晓辉;黄丽滨;彭伟;杨大威;牟彬;朱应来;李素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