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泽钢;黄跃生;李百姓
目的 了解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迅即发生的心功能和脏器血流量变化规律及关系.方法 将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6只)和烧伤组(30只).烧伤组大鼠制成30%TBSA Ⅲ度烧伤模型,并设伤后10、30 min及1、3、6 h共5个时相点(每时相点6只);假伤组用37℃温水致假伤.检测2组大鼠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 max),并以荧光微球法检测大鼠心脏、大脑、肾、脾、胃、回肠血流量.对LV±dp/dt max与心肌血流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与假伤组比较,烧伤组大鼠伤后心率逐渐下降;伤后10 min,MAP、LVSP、LV+dp/dt max、LV-dp/dt max及心肌血流量均明显降低(F值分别为12.062、12.629、11.066、18.374、9.468,P值均小于0.01),其中心肌血流量由(6.8±0.8)mL·min~(-1)·g~(-1)降至(2.6±0.5)mL·min~(-1)·g~(-1).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各指标逐渐回升,伤后1 h达高值(LV-dp/dt max除外),此后再次降低,伤后3、6 h均显著低于假伤组(各指标F值同前,P值均小于0.01).烧伤组各时相点LVEDP与假伤组接近(F=1.205,P值均大于0.05).(2)与假伤组比较,烧伤组大鼠伤后10 min肾、脾、胃、回肠血流量亦明显下降(F值分别为22.694、20.856、12.653、7.293,P<0.05或P<0.01),但下降幅度不如心脏;伤后1 h或3 h达到低值.烧伤组大鼠各时相点的大脑血流量与假伤组接近(F=1.812,P值均大于0.05).(3)Lv+dp/dt max和LV-dp/dt max与心肌血流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1和0.617,t值分别为4.456、4.222,P值均小于0.01). 结论 严重烧伤后极短时间内(伤后10 min)即可发生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下降,心脏血流量迅即减少是心功能变化的重要原因,心肌损害和心功能下降可能是导致其他脏器血流量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尹泽钢;黄跃生;李百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直到走进会议室坐定,我才明白议题是组建<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就这样,1999年底,我开始面对新的专业和新的挑战.感动,从那时起延至今日.通常一本刊物正式发行前都有试刊期,长则数年.
作者:王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烧伤并发症的防治贯穿于烧伤治疗始终.我国烧伤医学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非常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对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进行了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
作者:张国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烧伤犬休克期经肠道补充高渗盐糖溶液(HEGS)进行复苏后,肠道屏障及脏器功能的变化. 方法 将24只35%TBSAⅢ度烧伤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补液(NF)组、静脉等渗补液(Ⅱ)组、肠内等渗补液(EI)组和肠内高渗补液(EH)组,每组6只.2个等渗补液组于伤后30 min分别通过静脉或肠道给予含50 g/L葡萄糖的生理盐水,24 h补液量为4 mL·kg~(-1)·%TBSA~(-1)(前8 h匀速输入总量的一半,后16 h匀速输入另一半);EH组经肠道输入HEGS(含18 g/L氯化钠、50 g/L葡萄糖),伤后24 h内补液量为2 mL·kg~(-1)·%TBSA~(-1),补液方式同前.测定各组犬肝肾功能指标[血清AL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及肌酐、尿素氮水平]、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伤后24 h肠黏膜Na~+-K~+·ATP酶活性. 结果 各组犬血清ALT活性相近.3个补液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普遍低于NF组;伤后2 h CK-MB活性均明显升高,EH组伤后2~8 h低于NF、Ⅱ组.Ⅱ、EI、EH组血清DAO活性于伤后4 h或6 h起逐渐降低,分别为(3.9±0.6)~(3.6±0.5)U/L、(4.8±0.4)~(2.8±0.8)U/L和(6.4±1.8)~(3.5±0.8)U/L,均显著低于NF组(12.5±0.4)~(9.7±1.1)U/L(EH组与NF组比较,伤后4、6、8、24 h t值分别为10.25、12.44、17.99、16.21,P值均小于0.05).伤后24 h各组肠黏膜Na~+-K~+-ATP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Ⅱ组、EH组、EI组、NF组(前3组与NF组比较,t值分别为10.09、8.32、4.96,F值为26.79,P值均小于0.05). 结论 HEGS对烧伤休克犬的肠黏膜屏障无明显不良影响.与NF比较,HEGS能显著改善伤犬心、肝、肾功能;减少1/2补液量,能达到与肠内或静脉输入等渗盐糖溶液相似的复苏效果.
作者:胡泉;胡森;柴家科;沈小鹏;车晋伟;盛志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褥疮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常见并发症,由于患者呈持续性消耗状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上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2005年4月-2008年12月,笔者单位使用带血管蒂股前外侧肌肌皮瓣修复坐骨结节褥疮9例,报道如下.
作者:魏盼杰;赵耀华;王松涛;张伟;王新茂;袁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2000年,<中华烧伤杂志>从<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分刊,至今它刊载了许多烧伤专业的新技术、新经验,内容丰富多彩.我从中汲取知识营养,深受启迪.杂志伴随并引领着我在烧伤整形临床一线工作和成长……望着书橱中那透着诱人的紫玫瑰色,仿佛散发着紫罗兰芳香的一本本<中华烧伤杂志>,我不由得升起感激之情.
作者:雷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2001年10月-2009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全头皮撕脱伤在外院首次处理失败后转入的肉芽创面患者5例,均为女性,年龄18~35(24±3)岁.其中2例颅骨外露,面积分别为6 cm×3 cm、2 cm×2 cm.术前肉芽创面使用含1 g/L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术中切除坏死头皮,刮除肉芽创面至有新鲜出血创基,使用5 g/L碘伏冲洗,电凝彻底止血,采用自体刃厚皮+猪ADM支架(启东市东方医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复合移植.
作者:苏士杰;陈炯;郑一双;苏国良;施剑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及操作方法测量对象: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涪陵中心医院和武隆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5例烧伤患者.每例患者选择1处呈平面状态的肉芽创面,旁边放置1枚硬币(1999年版,面值1角)并用数码相机(佳能IXUS 860IS型,日本佳能公司)拍照.
作者:李栋梁;李庆霞;彭代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997年8月,我院因工作需要拟建立烧伤整形科,我有幸被派往济南的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烧伤整形专业.1年后,医院成立烧伤整形科,我被任命为科主任.但1年的进修学习,只学到了本专业的皮毛,临床工作中需请教上级医院烧伤专家的问题也不是三天两天就能解决的,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指导.
作者:王忠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用皮瓣修复手部电烧伤创面的经验与不足,以期不断完善. 方法 收集整理2000年1月-2006年12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暨武汉大学同仁医院烧伤研究所收治的425例手部电烧伤患者资料,统计分析其治疗概况及结果,归纳总结行皮瓣移植术患者的皮瓣类型、术后并发症及存在的问题.根据皮瓣修复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受伤7 d内手术组和受伤7 d后手术组,比较2组患者皮瓣成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425例患者中,348例行手术治疗占90.2%,其中209例行不同类型皮瓣移植共248例次,包括远位带蒂皮瓣202例次占81.5%、局部皮瓣19例次占7.7%、游离皮瓣12例次占4.8%、其他类型组织瓣15例次占6.0%.5例因皮瓣撕脱或坏死改用其他方法治疗.8例皮瓣远端少许坏死,经换药或补植小皮片后愈合.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创面一次修复,功能及外观较满意.受伤7 d内手术组(170例次)和受伤7 d后手术组(78例次)患者,皮瓣成活率分别为98.8%(168/170)及96.2%(75/7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6%(18/170)及12.8%(10/78),两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81、0.27,P值均大于0.05). 结论 可用于修复手部电烧伤创面的皮瓣类型较多.合理选择和设计皮瓣、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及术后正确观察与处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谢卫国;王德运;刘杰峰;龙忠恒;李进;蒋梅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内皮素1和NO是否参与严重烧伤后早期心功能的迅即变化. 方法 (1)取31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A组(7只)、烧伤A组(10只)、非选择性内皮素A/B受体拮抗剂PD142893组(7只)和选择性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3组(7只).后3组大鼠制成30%TBSA Ⅲ度烧伤模型,其中PD142893组和BQ-123组伤后即刻分别经静脉给予PD142893(0.1me,/kg)和BQ-123(30 nmol·kg~(-1)·min~(-1)).假伤A组除致假伤外,其余处理同烧伤A组.采用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监测假伤A组和烧伤A组大鼠伤前及伤后10、30、60、180 min时的左心室收缩压(LVSP)、心率、左心室压力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 max);计算4组大鼠伤后10 min上述各项心功能指标较各自伤前值变化的百分率.(2)另取2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B组(4只)和烧伤B组(16只),同前致伤.烧伤B组分别于伤后10、30、60、180 min(每时相点4只)取心脏组织,假伤B组伤后即刻取心脏组织,用ELISA法检测内皮素1和NO含量. 结果 (1)与伤前值比较,烧伤A组大鼠伤后10 min LVSP、心率、LV+dp/dt max、LV-dp/dt max即明显下降(F值分别为7.14、16.40、14.09、14.98,P<0.05或P<0.01).假伤A组大鼠受伤前后4项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F值依次为0.59、0.51、1.03、1.04,P值均大于0.05).(2)与伤前值比较,伤后10 min烧伤A组LVSP下降27%、心率下降14%、LV+dp/dt max下降51%、LV-dp/dt max下降50%.PD142893组伤后10 min LVSP下降14%、心率升高4%、LV+dp/dt max下降31%、LV-dp/dt max下降14%,与烧伤A组相比各指标变化情况显著改善(F值分别为8.10、6.50、23.67、10.39,P<0.05或P<0.01).BQ-123组大鼠心率较伤前升高3%、LV-dp/dt max下降26%,与烧伤A组相比明显改善(F值分别为6.50、10.39,P<0.05或P<0.01);其LVSP和LV+dp/dt max变化百分率与烧伤A组接近(F值分别为8.10、23.67,P值均大于0.05).(3)与假伤B组相比,烧伤B组伤后10、60、180min心肌组织内皮素1含量均升高(F=2.85,P<0.05或P<0.01),NO含量于伤后60、180 min明显升高(F=1.87,P值均小于0.05). 结论 内皮素1可能参与了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心功能的迅即下降,在伤后立即出现的心肌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百姓;黄跃生;尹泽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新疆伊犁地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交通不发达,当地居民外出时多驾乘拖拉机,因拖拉机翻车致伤的患者较多.为此笔者对本单位2001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小型拖拉机翻车后致烫伤的327例患者进行分析,拟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以助于减少和预防该类烫伤的发生.
作者:周玉新;徐立伟;刘兴盛;庞书琴;唐小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GF-B是指能调节细胞增殖、分化、细胞间基质蛋白表达的一类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其特征性表现是能可逆地抑制多种细胞的生长增殖.TGF-β至少有6种亚型,各亚型之间有64%~82%的同源性.
作者:李明勇;邱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男性患者3例.烧伤总面积96%~98%,其中Ⅲ度75%~85%TBSA.致伤原因:火焰烧伤2例、化学烧伤1例.均为头部深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仅在阴囊、下腹部阴毛区、足底(足心及足跟)和脚趾部存有正常皮肤.
作者:李志清;王甲汉;邱学文;黄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严重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通常病情复杂、救治难度大,由于原发病伤势严重,病死率较高,一直是国内外烧伤专业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对本科室1989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7例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以期提高该病的救治水平.
作者:黎明;宓惠茹;荣艳华;胡骁骅;张国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心脏和血管因素在烧伤休克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及防治休克有效措施烧伤休克/缺血缺氧是严重大面积烧伤难以避免并导致组织器官早期损害的关键问题之一.长期以来,针对血容量减少采取以补液为主的抗休克治疗,尽管提出了一系列补液公式,但都未完全解决烧伤休克/缺血缺氧损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大面积烧伤救治水平的提高.
作者:《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