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旋CT二维和三维重建在骨折中的应用

王会红

关键词:螺旋CT, 二维重建, 三维重建, 骨折
摘要:目的 研究螺旋CT后处理重建所得到的二维和三维图像在诊断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200例患者外伤部位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然后进行后处理多平面重建(MPR MIP)得到的图象.结果 200例患者中累及骨折部位有肋骨、骨盆、膝关节、肘关节、脊柱四肢等,其中有两处骨折在DR图像和轴位CT上均表现阴性,但在二维重建的图像上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线.三维重建图像对关节脱位和骨折成角显示得更加清晰.重建后的二维、三维图像直观显示出骨折的位置、角度,骨折线一目了然.结论 螺旋CT二维和三维重建在骨折的诊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临床医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冠心病的研究现状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分泌性蛋白质,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密切相关,是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个理想指标.作为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等相互作用,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诸多病理生理过程.有多项研究表明,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作用机制涉及抗炎、抑制酶与激素前体的活性等.

    作者:黄晓娇;陈漠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发肺结核影像特征分析——附240例报告

    目的 探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发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包括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皮肌炎.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发肺结核的82例糖尿病患者、17例SLE患者、17例RA患者、5例皮肌炎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并与12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对照.结果 与单纯肺结核相比,糖尿病肺结核病灶多发生在非结核好发部位(P<0.01),多表现为干酪性坏死与空洞样病变(P<0.01),病灶多呈支气管播散(P<0.01),而纤维增殖灶少见(P<0.01).SLE、RA、皮肌炎长期应用激素肺结核表现为粟粒状阴影的明显多见(P<0.01),其中不均匀性粟粒状阴影更是其特征性影像表现,单纯肺结核组未曾见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发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在影像学表现上有明显差别,应引起临床医师在诊断、鉴别诊断上的高度重视.

    作者:孙勤;张青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重症多形红斑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重症多形红斑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重症多形红斑患者采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提出冲击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策.结果 18例患者用药19-27 d,皮疹均完全消退、症状消失获痊愈.结论 大剂量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可迅速控制病情;合理的护理干预避免了因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副作用,改善其预后.

    作者:张燕妮;何荣国;田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3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吉妮宫内节育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放置吉妮IUD、TCu380A和金属单环各300例育龄妇女,分别对三组育龄妇女的累计12个月妊娠率、脱落率、续用率及其他不良反应随访观察1年.结果 三组育龄妇女的累计12个月妊娠率、脱落率和续用率分别为:吉妮IUD为0.3%、1.0%、97.4%,TCu380A为2.3%、7.0%、95.0%,金属单环为3.3%、12.0%、94.0%.其他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经量增多、出血、白带增多和疼痛,吉妮IUD组均低于其他两组.结论 吉妮IUD避孕效果明显,脱落率低、续用率高,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侯胜琼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我院对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术前、术后即刻及随访时测量椎体高度、Cobb角,了解神经功能改变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10-27个月,平均16.5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无一例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重建椎体高度,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加速骨折的愈合,减少内固定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钟斌;邵高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烟酸缓释片对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烟酸缓释片对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方法,对56名血脂异常患者予口服烟酸缓释片单药治疗,前4周每日睡前服用1次,每次1片(0.5g);4周后所有患者调整剂量,增加为每日睡前服用1次,每次2片(1.0 g).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8周检查患者血脂及CRP并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6例患者应用烟酸缓释片治疗4周后,甘油三酯(TG)降低10.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12.2%,CRP降低19.6%;8周后,TG降低27.1%,HDL-C升高16.7%(均P<0.05).CRP降低27.3%(P<0.05).不良反应以潮红(12.5%)和消化道症状(21.1%)较常见,对肝肾功能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烟酸缓释片能有效地调节血脂,尤以降低TG和升高HDL-C效果明显,能较好的降低CRP,耐受性好、安全性高,是控制冠心病高危因素较好的药物,且医药费用低.

    作者:孙敦毅;刘学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正畸门诊14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要求矫治的患者,使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分别拍摄术前、术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均经6-9个月(平均7.8个月)的前方牵引矫治治疗.Ⅲ类错(牙合)畸形纠正,A点前移,上、下颌骨间不调改正,侧貌改善明显.结论 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应用前方牵引可促进上颌发育、前移,抑制下颌向前方生长,能有效改善患者侧貌外形.

    作者:董建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2008年厦门市小学生乳牙龋病抽样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厦门市小学生城乡乳牙龋病流行趋势及口腔保健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照<200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实施方案>中口腔检查的标准,2008年11月至2008年12月对厦门市小学生城乡7岁、9岁年龄组进行口腔健康调查,共916名学生,其中男性465名,女性451名.采用SPASS/PC作频率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厦门地区小学生7岁、9岁年龄组乳牙患龋率为69.32%,dmft均数为3.03,充填率为6.05%.其中近郊小学生乳牙患龋率(79.28%)和dmft均数(3.9)仍高于城市(分别为59.52%和2.16).乳牙患龋率7岁年龄组高于9岁年龄组.本样本中需要治疗牙数2 516颗,完成治疗只有168颗,仅为6.34%.结论 厦门地区小学生乳牙龋病流行程度严重,提示厦门地区小学生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

    作者:黄怀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螺旋CT二维和三维重建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螺旋CT后处理重建所得到的二维和三维图像在诊断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200例患者外伤部位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然后进行后处理多平面重建(MPR MIP)得到的图象.结果 200例患者中累及骨折部位有肋骨、骨盆、膝关节、肘关节、脊柱四肢等,其中有两处骨折在DR图像和轴位CT上均表现阴性,但在二维重建的图像上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线.三维重建图像对关节脱位和骨折成角显示得更加清晰.重建后的二维、三维图像直观显示出骨折的位置、角度,骨折线一目了然.结论 螺旋CT二维和三维重建在骨折的诊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临床医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作者:王会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新生儿肺出血32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1年8月至2009年8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肺出血32例的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肺出血32例,治愈15例,其中早产儿7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母亲患基础病6例,死亡6例.结论 新生儿肺出血应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合理使用机械通气及止血药,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提高救治率.

    作者:周雪玲;吴文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颈椎急性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颈椎急性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8例颈椎急性损伤病变的CT三维重建图像,并与轴位螺旋CT图像比较.结果 18例颈椎急性损伤病变中,无骨折性寰枢椎脱位5例;颈椎骨折13例,其中并有寰枢椎脱位4例,下颈椎体旋转或/和脱位3例.结论 在轴位螺旋CT图像的基础上,利用三维重建图像,有利于颈椎急性损伤的全面准确评价,避免病变的漏诊和误诊.

    作者:陈文清;刘光洪;张武;王澄泉;郑进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加强院内消毒灭菌监测控制医院感染

    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以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采取检查、现场采样的方法对各科室的消毒、灭菌质量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监测方法每月进行监测.结果 共采样985份,合格927份,合格率为94.11%,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值监测合格率为97.87%.结论 院内消毒灭菌效果定期监测与分析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章快芳;傅佩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氧气驱动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氧气驱动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5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氧气驱动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并与2005年至2007年经静脉使用地塞米松及氨茶碱治疗的48例气管哮喘患儿作比较.结果 吸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经静脉治疗组有效率为7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治疗组住院天数为(4.67±1.16)d,明显短于静脉治疗组的(7.81±1.63)d(P<0.01).吸入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氧气驱动联合雾化吸人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婴幼儿哮喘是一种安全、快捷、高效的方法.

    作者:钟和悦;冯宁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脊柱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90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脊柱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采用Tenor脊柱内侧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外伤性骨折90例患者,对以上患者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并对以上患者潜在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康复训练指导.结果 9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对脊柱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前和术后护理,同时预防潜在的并发症以及给予恰当的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聂翠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肝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检测重型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的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重型肝炎患者53例、肝硬化患者36例、正常对照组50例静脉血分别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I、ApoB100水平.结果 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I、ApoB100水平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脂质水平可以反映出肝脏的受损严重程度,是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有用指标.

    作者:梁娟英;钟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32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均予以吸氧、糖皮质激素及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实验组联合BiPAP治疗.分析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生命体征、PEF.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有所增加,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肯定,是一种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

    作者:李喆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利福平粉针剂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福平粉针剂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强化期分别用异烟肼(H)、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加利福平粉针剂和HZE加利福平胶囊方案治疗;观察治疗第1个月和第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X线吸收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1和第2个月末,治疗组强化期末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4.6%和92.3%,对照组为81.6%和92.1%,两组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片病灶吸收率分别为84.6%和84.2%,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5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福平粉针剂治疗初治涂阳啼结核的近期效果与利福平胶囊疗效相当,是治疗肺结核安全有效的药物剂型之一,但其副反应较利福平胶囊小,病人耐受性较好.

    作者:冯通明;陈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加强文化建设,打造医院品牌

    目的 通过对医院文化的关注和建设,进一步提升职工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提高医院发展的软实力.方法 以历史文化为传承、以精神文化为引领、以行为文化为载体、以环境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支持,从五个方面着手,设计载体,开展工作,打造品牌.结果 在不断提升医院文化建设水平的过程中,职工和病员给予了广泛认可,各项工作得到持续发展.结论 医院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已经成为了医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作者:郑步勇;孙剑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异物121例内镜钳取体会

    目的 探讨经内镜钳取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效果.方法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颈部、胸部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或内镜操作中明确诊断为十二指肠降段以上异物,采取内镜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结果 118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7.5%;3例抓取失败,其中2例十二指肠乳头蛔虫缩回胆总管,予驱虫药物治疗,1例异物嵌顿于食管主动脉弓处,予转院手术治疗.85例食管或十二指肠黏膜轻度损伤、糜烂或出血(70.2%),无上消化道穿孔、大出血,纵膈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简单有效,安全可靠.

    作者:邱惠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MTT法测量血链球菌的应用

    目的 探索MTT法用于血链球菌(S.sanguis)活菌计数的可行性及具体应用过程中的实验条件.方法 以菌落形成单位法为标准对照.实验通过改变比色的波长、反应时间、试剂剂量、细菌菌龄等实验条件,获得MTT法的一系列参数,对S.sanguis进行活菌计数,并与菌落形成单位法所测的细菌数量相比较.结果 MTT法与菌落形成单位法的测量结果是一致的,并且对于不同菌龄的S.sanguis均适用.结论 MTT法可以用于检测S.sanguis的活菌数量,并且具有快速、方便等优点.

    作者:王忠朝;范丽苑;蒋俊强;蔡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