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逆行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瓣的临床应用

李宏倬;申永平;薛峰铭

关键词:比目鱼肌, 肌骨瓣, 修复
摘要:目的:探讨逆行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逆行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瓣转位加中厚皮片,一期修复胫骨远端骨、软组织缺损9例.结果:9例肌骨瓣及游离皮片全部成活,胫骨远端缺损区3~6个月获骨性愈合.结论:逆行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瓣修复胫骨远端骨、软组织缺损成活率高,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实用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法西脉记忆髓针固定胫骨骨折24例体会

    西脉记忆合金胫骨髓针固定法,由于顺行穿入,进针点定位不易掌握.自断端穿出时,易出现髓针扭转,而不是理论要求的背靠背.2001年10月~2002年10月我们采用自己总结的改良法固定胫骨骨折2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彦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行走诱发试验在腰椎管狭窄中的应用

    腰椎管狭窄症为骨科常见病,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并结合CT,MRI,脊髓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做出.临床上患者常常主诉症状较多,而临床检查体征不明显.腰椎管狭窄症多为中、老年人,影像学检查病变牵涉多节段,所以在手术治疗中往往不能准确判断,做出准确的定位,使手术扩大化或手……

    作者:张军华;文益民;葛宝丰;曾述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通过手术治疗,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获得满意疗效.但仍有5%~20%的患者因多种原因出现某种并发症,从而影响手术的疗效.我院自1992年8月~2001年12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9例,其中24例出现不同并发症,我们结合文献就其原因和对策进行讨论.……

    作者:蒋尧传;唐志宏;辛桂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AF内固定加脊髓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目的:通过AF内固定及脊髓前外侧减压即时减除脊髓压迫,促进脊髓功能恢复.方法:采用AF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同时行脊髓前外侧减压,双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31例中,压缩的椎体高度,完全恢复11例,恢复90%8例,85%3例,80%5例,恢复70%3例,恢复65%1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8例术前A级,术后7例无恢复,1例恢复到B级;10例B级术后恢复到C级8例,D级2例;9例C级恢复到D级7例,E级2例;4例D级均恢复到E级.结论: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可靠,结合彻底的脊髓前外侧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减少了病残率.

    作者:李福如;张艳珍;高文平;周志琪;梁建全;卢汉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家庭病房髋部骨折牵引治疗的护理

    家庭病房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疾病治疗和健康保健模式.护理工作走向社会,走向家庭,使一些不愿住院,不需要住院或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接受住院的病人得到治疗和护理,是开展社区医疗服务的方向.我骨科家庭病房多年来实施家庭病床的治疗与护理,收……

    作者:郑爱荣;王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及原理.方法:1998年7月~2002年7月,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28例,其中Evans Ⅲ型6例、Ⅳ型19例、Ⅴ型3例.手术以后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等为观察指标.结果:28例患者经0.5年~4年随访,优良率为85.8%.无一例死亡,未出现假体下沉、松动等现象.结论: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但远期疗效仍需继续观察.

    作者:索鹏;石亚萍;梅汉尧;陈永源;王浩杰;周永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卡锁环肌腱缝合法在伸指肌腱修复中的作用

    目的:以改良Kessler法作为参照,研究卡锁环缝合法在修复伸指肌腱中的抗拉力作用效果.方法:术中随机对50根断裂伸指肌腱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卡锁环(Locking loop)法和改良Kessler法进行修复,然后进行屈指活动抗拉力测试观察.结果:两组肌腱出现拉松和缝线拉脱的例数分别为:卡锁环法组2,0,改良Kessler组7,5.结论:卡锁环法抗拉力作用显著,适合于伸指肌腱的修复.

    作者:罗志强;黄德山;孙贤德;卢和平;李长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三种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74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优点.方法:从284例中随机抽取三种方法治疗的病例各58例,共计174例,分三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为A组,桡侧交叉或平行克氏针固定为B组,双侧交叉克氏针固定为C组,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10~28月,骨折完全愈合,参照邱耀元、葛宝丰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疗效评定,A组:优45例,良13例.B组:优48例,良10例.C组:优52例,良6例.结论:1、三种方法骨折愈合率无差异.2、A、B二组肘内翻、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且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5).3、C组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高于A、B二组,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且此类神经损伤均在3月内恢复.此类骨折的治疗一旦实施手术,双侧交叉克氏针固定可推首选.

    作者:陈德权;王洪俊;秦增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收治脊柱胸腰段骨折72例,均采用后路减压,Dick或RF系统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完全或基本恢复占95.8%,神经功能有Frankel一级以上改善,不完全截瘫占90%,完全截瘫占53.1%.随访3~38个月,无螺钉折断、后退及脊柱矫正度丢失.结论:开放复位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景贵;高昀;萧文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国产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掌指骨骨折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国产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切开复位,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掌、指骨骨折,术后外固定0~2周,然后去除外固定,进行早期主动性手部功能训练.定期随访摄片,骨折愈合时间为6~10周,骨折愈合后2~3个月取出钢板螺钉.结果:55例患者均获满意疗效,功能恢复优良(96%).结论:国产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掌、指骨骨折可提供稳定可靠的内固定,又可进行术后早期功能训练,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手部功能早日康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固定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金国;方阳;杨国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加长型Gamma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包括同侧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临床上称为复杂股骨骨折.这类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处理起来彼此矛盾,比较棘手.我院从1998年8月~2002年3月,应用国产加长型Gamma钉治疗了12例复杂股骨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孔德明;仝超;刘文章;牛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骨科重症病人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治

    目的: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近8年来21例脂肪栓塞综合征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脂肪栓塞综合征并非少见病,对骨科重症病人应高度警惕其发生.21例中,1例死亡,其余20例治愈.结论:动脉血氧分压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是一个可靠的敏感的指标;及早纠正低氧血症和早期应用大剂量激素是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关键.

    作者:韩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内移桡神经的体会

    我们自1995年5月至今对65例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病人采用先将桡神经内移至肱骨内侧,而后采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有效地避免了桡神经在术中或术后及取内固定时损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兆生;刘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多发骨折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65岁.车祸致伤髋部伴疼痛活动障碍3h,于1995年3月18日在当地医院住院,经补液6000mL,15h后血压回升,休克被纠正,仍口渴,于次日下午转我院,查体BP105/75mmHg,骨盆挤压试验阳性,右下肢短缩5cm,足背感觉消失,足下垂,X片示左耻骨支骨折,左髋臼骨折并股骨头……

    作者:陆景华;徐恒旭;王建龙;张雄文;贡炳宏;赵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清创术对手部创面细菌分布的影响

    目的:了解清创过程对开放性手外创面常见污染细菌种类的影响.方法:200例开放性手外伤,于急诊室、手术室刷洗创面后、清创后、关闭伤口前分四次取材,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急诊室、手术室刷洗创面后、清创后及关闭伤口前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71.5%(143/200),74.0%(148/200),33.5%(67/200)及25.50%(51/200).术后伤口感染率为3.5%(7/200).结论:开放性手外创伤面菌种分布广泛,彻底的清创及保持手术室常用器具的清洁是降低术后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宏;王欣;陈青山;章伟文;陈德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L—梯形加压钢板治疗儿童股骨粗隆部骨折

    目的:探讨儿童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996年2月~2002年2月,对12例(13个肢体)儿童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部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L—梯形加压钢板(L—TCP)内固定治疗.其中6个肢体为粗隆间骨折,7个肢体为粗隆下骨折.结果:12例(13个肢体)随访12~72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5~5个月.粗隆下骨折1例术后6个月去除钢板乘车时摔伤发生再骨折.余均完全康复,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L—TCP内固定治疗儿童粗隆部骨折方法简单,固定准确稳定,可尽早行功能活动及恢复基本生活能力,愈合快,并发症少.

    作者:程仙甫;夏秀春;张晋华;臧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氯胺酮麻醉护理体会

    氯胺酮麻醉又称分离麻醉,因其诱导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临床常用于小儿中小手术的麻醉.现将我科一年来氯胺酮麻醉用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蛙式石膏外固定术患儿139例进行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何富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误诊7例临床分析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一种发生于关节、腱鞘或滑囊的慢性滑膜疾病,临床上比较少见.少数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而误诊.本院自1993年~2001年共诊治本病67例,其中误诊7例,报道如下.……

    作者:沈延东;郑慷;章慧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胸腰段脊柱脊髓重度损伤及相关解剖学研究

    目的:了解腰段脊神经的解剖特点及这些解剖特点在胸腰段脊柱脊髓重度损伤时的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通过20例局解研究观测腰段脊神经与椎体平面之间的关系,脊神经的形态及移位情况.随访143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病人,对比观测环行减压和单纯椎板减压的效果.结果:腰段脊神经与椎体平面有相对固定关系,L1脊神经到L5脊神经逐渐增粗,它们在冠状面上虽可向对侧移位但不超过中线.环行减压组有8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结论:胸腰段骨折行环行减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脊神经,避免过分牵拉加重损伤.

    作者:张蜀华;田江华;卫小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凹槽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2例

    自2000年10月~2001年4月,应用凹槽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2例.并经随访,骨折均愈合,功能恢复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6~72岁,平均43岁,左侧5例,右侧7例,10例并有腓骨骨折.其中小……

    作者:陈石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