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身多发骨折并发ARDS抢救成功1例

曾宪博

关键词:多发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左胫腓骨骨折, 胸腔闭式引流, 内上髁骨折, 创伤性休克, 锁骨骨折, 肋骨骨折, 胫骨平台, 股骨髁上, 粉碎骨折, 肺挫裂伤, 多处骨折, 对症治疗, 血气胸, 抗休克, 显示, 维族, 抗炎, 患者
摘要:1 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维族,因车祸导致全身多处骨折入院,X片显示:左锁骨骨折,左1~10肋骨骨折,并发左肺挫裂伤,血气胸;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左股骨内上髁骨折,左胫腓骨骨折,右胫骨平台粉碎骨折,并有创伤性休克.入院后抗休克、抗炎、补液对症治疗,胸腔闭式引流,左股骨髁上、跟骨持续……
实用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通过手术治疗,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获得满意疗效.但仍有5%~20%的患者因多种原因出现某种并发症,从而影响手术的疗效.我院自1992年8月~2001年12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9例,其中24例出现不同并发症,我们结合文献就其原因和对策进行讨论.……

    作者:蒋尧传;唐志宏;辛桂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早期康复训练促进手指皮瓣术后的感觉恢复

    目的:观察手指末节掌侧皮肤缺损皮瓣移植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46人198指掌侧皮肤缺损的病人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在感觉训练前和训练过程中,按照国际标准分别评定手的感觉等级及两点辨别觉,康复组89人(112指)术后2周开始康复治疗,对照组仅行一般处理.经过康复一个疗程(6~8周),进行第二次评定,以后每一疗程评定一次,共4~5次.结果:89人康复训练组手的感觉功能优良率达到96%,有效率为99%.结论:经过感觉康复训练组手的感觉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

    作者:兰秀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三种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74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优点.方法:从284例中随机抽取三种方法治疗的病例各58例,共计174例,分三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为A组,桡侧交叉或平行克氏针固定为B组,双侧交叉克氏针固定为C组,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10~28月,骨折完全愈合,参照邱耀元、葛宝丰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疗效评定,A组:优45例,良13例.B组:优48例,良10例.C组:优52例,良6例.结论:1、三种方法骨折愈合率无差异.2、A、B二组肘内翻、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且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5).3、C组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高于A、B二组,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且此类神经损伤均在3月内恢复.此类骨折的治疗一旦实施手术,双侧交叉克氏针固定可推首选.

    作者:陈德权;王洪俊;秦增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1994年5月~2001年10月,我科应用股前外侧岛状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大面积皮肤缺损10例,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4例,拇指外伤性缺损再造拇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景盛;张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应用Smith-Peterson切口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是骨创临床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保守治疗还是早期手术治疗以及手术入路的选择问题争论颇多,我院自1997年~2001年5月应用Smith—Peterson切口早期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9例,均选用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师玉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卡锁环肌腱缝合法在伸指肌腱修复中的作用

    目的:以改良Kessler法作为参照,研究卡锁环缝合法在修复伸指肌腱中的抗拉力作用效果.方法:术中随机对50根断裂伸指肌腱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卡锁环(Locking loop)法和改良Kessler法进行修复,然后进行屈指活动抗拉力测试观察.结果:两组肌腱出现拉松和缝线拉脱的例数分别为:卡锁环法组2,0,改良Kessler组7,5.结论:卡锁环法抗拉力作用显著,适合于伸指肌腱的修复.

    作者:罗志强;黄德山;孙贤德;卢和平;李长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逆行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逆行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逆行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瓣转位加中厚皮片,一期修复胫骨远端骨、软组织缺损9例.结果:9例肌骨瓣及游离皮片全部成活,胫骨远端缺损区3~6个月获骨性愈合.结论:逆行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瓣修复胫骨远端骨、软组织缺损成活率高,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倬;申永平;薛峰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治疗骨折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我院自1998年1月~2002年7月,先后应用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治疗各类骨折患者48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并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中,男39例,女9例,年龄大78岁,小19岁,平均41.5岁.骨折类型:股骨头骨折5例,桡……

    作者:陈雷;刁晓明;程立军;叶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3例患者接受该方法治疗,其中,男16例,女7例.骨折类型: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9例,Ⅳ型5例,Ⅴ型4例.Ⅰ、Ⅱ型在“C”臂机监视下闭合复位,“T”型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或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固定.Ⅲ、Ⅳ、Ⅴ型采用踝前小切口,以螺钉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结果: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16例,良:5例,可:1例,差: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针道感染3例,螺钉松动2例.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是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尤其Ⅲ、Ⅳ、Ⅴ型)的较好方法.

    作者:李小鑫;吕福润;付万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21例分析

    我院自1991年8月~2002年1月收治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2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18~71岁,平均39.8岁.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14例,普通钢板内固定3例,钢丝内固定1例,梅花型髓内针固定3例.发生内……

    作者:金正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加长型Gamma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包括同侧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临床上称为复杂股骨骨折.这类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处理起来彼此矛盾,比较棘手.我院从1998年8月~2002年3月,应用国产加长型Gamma钉治疗了12例复杂股骨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孔德明;仝超;刘文章;牛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组织工程软骨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软骨细胞在纤维胶内体外生成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将4—10×107cells/mL细胞/毫升的软骨细胞植入纤维胶,在体外培养2个月后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细胞在纤维胶内产生大量的软骨特异性Ⅰ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结论:纤维胶内的软骨细胞可在体外培养的环境下生成大量透明软骨基质.

    作者:张永红;高岩;GB Stark;DJ Schaeler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及原理.方法:1998年7月~2002年7月,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28例,其中Evans Ⅲ型6例、Ⅳ型19例、Ⅴ型3例.手术以后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等为观察指标.结果:28例患者经0.5年~4年随访,优良率为85.8%.无一例死亡,未出现假体下沉、松动等现象.结论: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但远期疗效仍需继续观察.

    作者:索鹏;石亚萍;梅汉尧;陈永源;王浩杰;周永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颈椎单开门手术治疗椎管内占位病变

    目的:探讨通过颈椎单开门手术治疗椎管内占位病变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通过颈椎单开门手术治疗颈椎管内占位病变患者9例.结果:术后无一例出现颈髓损伤或损伤加重.全部病例获得随访6个月~5年,在术前并发颈髓损伤的6例中,除1例由术前的B级(Frank分级)恢复至C级外,其余的均恢复正常.结论:颈椎单开门手术对椎管显露充分,能处理各种椎管内病变,用来治疗颈椎管内占位病变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陈建;沈宁江;林明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髌骨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髌骨骨折临床较常见,治疗方法较多,本文就我院1994年~2001年间治疗10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02例中,男65例,女37例,年龄18~68岁,横行骨折59例,粉碎骨折43例,新鲜骨折95例,陈旧骨折7例.1.2 治疗方法1.2.1 丝线环扎荷包法 术中复位后,用10号粗丝线荷包……

    作者:张守敏;高月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15例,其中男14例,女1例,平均年龄37.8岁,左侧7例,右侧8例,其中开放性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8例.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12.7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无感染、髓内钉断裂、锁钉断裂等发生.结论:带锁髓内钉扩大了髓内钉的手术适应证,是治疗粉碎性股骨干骨折的理想选择.

    作者:金卫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行走诱发试验在腰椎管狭窄中的应用

    腰椎管狭窄症为骨科常见病,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并结合CT,MRI,脊髓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做出.临床上患者常常主诉症状较多,而临床检查体征不明显.腰椎管狭窄症多为中、老年人,影像学检查病变牵涉多节段,所以在手术治疗中往往不能准确判断,做出准确的定位,使手术扩大化或手……

    作者:张军华;文益民;葛宝丰;曾述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可吸收线内固定治疗肘内翻

    我院1993年10月~2002年8月采用截骨矫正,可吸收线内固定治疗肘内翻畸形1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19例,女16例;大年龄为12岁,小年龄为5岁,平均8岁.手术时间:1年以内4例,2年……

    作者:郑明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关节镜监视下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髌骨粉碎骨折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粉碎骨折的方法.方法:15例髌骨粉碎骨折在关节镜下复位,达到关节面平整,然后经皮用可吸收缝线行张力带固定.结果:15例髌骨粉碎骨折全部经临床随访,平均15个月.日常生活均无疼痛,12例屈膝120°以上,3例90°~110°,X线检查示骨折愈合良好,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表现.结论:关节镜下治疗髌骨粉碎骨折,使关节面平整,减少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经皮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有利于早期活动,减少关节僵直的发生,不用第二次手术取出.

    作者:许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胸腰段脊柱脊髓重度损伤及相关解剖学研究

    目的:了解腰段脊神经的解剖特点及这些解剖特点在胸腰段脊柱脊髓重度损伤时的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通过20例局解研究观测腰段脊神经与椎体平面之间的关系,脊神经的形态及移位情况.随访143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病人,对比观测环行减压和单纯椎板减压的效果.结果:腰段脊神经与椎体平面有相对固定关系,L1脊神经到L5脊神经逐渐增粗,它们在冠状面上虽可向对侧移位但不超过中线.环行减压组有8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结论:胸腰段骨折行环行减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脊神经,避免过分牵拉加重损伤.

    作者:张蜀华;田江华;卫小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