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 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与肌电图分析

田江华;张登峰;梁炳生

关键词:腕管, 临床, 正中神经, 及时治疗, 早期诊断, 肌电图检查, 压力增高, 神经受压, 神经卡压, 疗效判定, 鉴别诊断, 性疾病, 手功能, 症状, 受损, 缺血, 价值, 管内
摘要:腕管综合征亦称腕正中神经挤压症,为常见的神经卡压性疾病.各种因素所引起的腕管内压力增高,致使正中神经受压、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如不及时治疗,常造成手功能受损.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肌电图检查对于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判定均有重要价值.我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对30 例腕管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实用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防治

    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髋关节疼痛,改善患髋功能和调整肢体长度.本文对术后引起髋关节疼痛的常见病变的防治予以综述.

    作者:米坤龙;卫小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方法 分析60 例70 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结果 全部病人的合并症经术前处理相对稳定,全部平稳渡过手术期.结论 高龄病人手术风险较大,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葛品芬;高琴;郭建栋;刘亚芬;顾莲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0 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与肌电图分析

    腕管综合征亦称腕正中神经挤压症,为常见的神经卡压性疾病.各种因素所引起的腕管内压力增高,致使正中神经受压、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如不及时治疗,常造成手功能受损.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肌电图检查对于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判定均有重要价值.我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对30 例腕管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田江华;张登峰;梁炳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腓骨钢板结合胫骨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

    自2001年8月至2005年6月我科采用腓骨钢板内固定结合胫骨撬拔复位、植骨、松质骨螺钉、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有移位并合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12 例,获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海源;帅克宁;张明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防治体会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之一,其中伸直型居多.临床治疗此种骨折常见的方法是手法整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如果治疗不当极易发生肘内翻畸形,严重影响或丧失肘关节活动功能.我院从1995~2004年共收治87 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通过临床观察认为形成肘内翻的主要原因是骨折远端向尺侧移位及尺侧骨皮质被挤压、塌陷、嵌插导致远折端向侧方倾斜所致.因此通常在治疗值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时,如何降低和预防肘内翻畸形是值得重视并研究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库尔班·木萨;吾斯曼·亚森;吾斯曼·牙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髁支持接骨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

    目的 探讨用髁支持接骨板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本组13 例均为AO分型的C型骨折,骨折复位后用髁支持接骨板对股骨髁及股骨近段支撑固定,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病例经过18~24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采用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分,优良率达61.5%.结论 用髁支持接骨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可提供牢固稳定的固定,有利于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张雄文;王建龙;徐恒旭;陆景华;杨聪林;奉永泉;莫炳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椎管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与护理

    脑脊液漏是椎管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有导致椎管内或颅内感染的危险.宝丰县中医院从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共进行各种椎管内手术391 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9 例,经过治疗均治愈,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朱国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手术探查对处理断指再植动脉危象的意义

    目的 探讨手术探查在断指再植术后超敏期(再植术后48~96 h)出现顽固性动脉危象时的意义.方法 将拇指近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在超敏期出现顽固性动脉危象的171 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探查组(治疗组)87 例和保守治疗组(对照组)84 例.治疗组在出现顽固性动脉危象后积极予急诊手术探查,术中找出动脉痉挛或/和血栓形成段、予切除后行动脉端端吻合或取前臂静脉移植修复指动脉.对照组予罂粟碱30 mg肌注;尿激酶2万单位加入20 mL生理盐水静脉推注,半小时后如无缓解重复推注;安定镇静及镇痛药止痛等保守处理.观察再植指体成活情况.结果 治疗组成活78 例,成活率89.7%;对照组成活41 例,成活率48.8%,二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在断指再植术后超敏期出现顽固性动脉危象时,手术探查有重要的意义,不能轻易放弃.

    作者:魏鹏;王欣;陈宏;王晓峰;薛建波;周黎明;黄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空心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我院自1997年2月至2005年5月,早期采用折断式空心加压螺纹钉,中期采用双头空心加压螺纹钉,近期采用钛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这三种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分析如下.

    作者:俞伟忠;李云峰;刘延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微创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多发生于中老年及骨质疏松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已得到大家的公认.我院自2003年至今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邦荣;周龙;应江炜;张峰;徐荣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三种下蹲试验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意义

    目的 检查我们设计的膝关节下蹲试验对半月板损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运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研究2001年6月至2005年8月我院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218 例,其中男性147 例,女性71 例,平均年龄27.3 岁(15~49 岁).分别进行三种下蹲试验(小腿中立、内旋、外旋并下蹲),依膝关节的疼痛部位来判断半月板损伤部位,并与麦氏征和核磁共振影像和关节镜下所见为对照.结果 所有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下蹲试验阳性率97.3%.与核磁共振的符合率为94.2%,与麦氏征的符合率为93.0%,与关节镜的诊断符合率为95.7%.其中内旋下蹲试验对内外侧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1%和91.2%.外旋下蹲试验对内外侧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6%和90.8%.中立下蹲试验对内外侧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准确率为78.6%和69.4%,但对半月板后角的诊断准确率为88.6%.总体假阳性率2.7%,假阴性率1.8%.结论 三种下蹲试验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与麦氏征和核磁共振的诊断符合率高,虽然准确率低于关节镜检查,但是简便、无创、经济和无并发症.

    作者:张文涛;黄英;卢世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清理碘伏液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

    目的 探讨化脓性膝关节炎经关节镜下清理并置管联合碘伏溶液灌洗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26 例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包括炎性滑膜组织的清除、脓性分泌物、脓胎及浆液纤维渗出物的清理)联合碘伏灌洗3 d,同时结合全身性抗生素的应用及系统的术后康复训练,通过对上述病人膝关节治疗疗程及功能恢复的情况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26 例均获随访,均一次性治愈,无复发病例.根据Lysholm评分标准,优16 例,良8 例,可1 例,差1 例,优良率为92.3%.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联合碘伏灌洗治疗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具有创伤小、清创彻底、灌洗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关节炎症的消除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曾红俊;杨红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4年9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1 例,与同期保守治疗的19 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经皮椎体成形术组与保守治疗组相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症状缓解较早,早期可开始下床活动(P<0.01),所有病例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后凸Cobb角矫正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后未见明显伤椎高度丢失.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要掌握其应用的适应证.

    作者:梅盛前;陈其昕;徐利明;兰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后路行椎管侧前方减压治疗早期胸腰椎骨折

    目的 探讨早期胸腰椎骨折合并椎体脱位和骨块移位致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了39 例早期胸腰椎骨折病例,应用早期后路切开减压、滑脱椎体复位、L型骨凿复位凸入椎管内的骨块加AF和USS系统内固定.结果 39 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46%恢复至术后的85%,椎体后缘高度由术前的90%恢复至术后的95%,椎管内无移位骨块,滑脱椎体复位,瘫痪恢复按ASIA分级,A、B级中有5 例无变化,余均有改善.结论 应用早期后路切开减压、滑脱椎体复位、L型骨凿复位后凸入椎管内的骨块加AF和USS系统内固定能使骨折椎体复位,椎管有效减压,便于脊髓和脊柱功能良好恢复.

    作者:谢鹤展;陈爱萍;谢合群;叶应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可吸收螺钉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体会.方法 运用国产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21 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解剖复位,骨性愈合.在愈合过程中骨折无移位现象发生及伤口红肿、渗液现象的出现.结论 国产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对人体无不良反应.

    作者:朱文骏;车坚;吴俊;吴亮;肖裕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四种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目的 比较四种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34 例急性胸腰椎骨折分别采用Dick、Steffee、RF和AF等四种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结果 34 例经1年以上随访,Dick、Steffee、RF和AF治疗胸腰椎骨折均有明显的复位固定作用,RF和AF在矫正后突畸形、恢复伤椎高度上较Dick和Steffee更好.结论 RF和AF复位固定效果优于Dick和Steffee.

    作者:王勤业;罗亚平;冯夏莺;管志海;徐忠良;汤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腿皮下绦虫1 例报告

    人绦虫病,以感染猪绦虫为主.绦虫通常寄生在人的肠道,而存于皮下者较为少见.我科曾治疗1 例,介绍如下.

    作者:曹兴;刘筑;田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化脓性关节炎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化脓性关节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6 例膝化脓性关节炎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术后持续冲洗引流、早期功能锻炼,再结合全身使用抗生素等治疗,通过定期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6 例患者均治愈,无一例复发.4 例慢性膝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22 例急性膝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Neer评分,优15 例,良5 例,可2 例,优良率90.9%.结论 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术后持续冲洗引流、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膝化脓性关节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方法简单、疗效明显的优点.

    作者:林瑞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上肢长骨干复杂骨折

    目的 评价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shape memory alloy encircling fixer,SMAEF)治疗上肢长骨干复杂骨折的疗效,并与动力加压接骨板(dynamic compressive plate,DCP)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2001年6月至2004年12月入院的上肢长骨干复杂骨折75 例,分别采用SMAEF(38 例)与DCP(37 例)进行内固定治疗.经6~30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愈合时间、伤口感染率、骨不连发生率和疗效优良率.结果 SMAEF组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DCP组(P<0.05),两组的伤口感染率无差异.SMAEF组骨愈合时间显著短于DCP组,骨不连发生率也低于DCP组(P<0.05).根据综合评定标准,SMAEF组疗效评定优良率高于DCP组(P<0.05).结论 SMAEF具有良好的抗弯曲、抗扭转作用,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SMAEF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和较少应力遮挡效应等优点,是治疗上肢长骨干复杂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袁艾东;李文锐;李文虎;蔡广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脂肪栓塞综合征7 例分析与治疗体会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drome,FES)是重大创伤、多发性、复合型骨折以及大手术的早期并发症,并常与休克、颅脑损伤、胸肺损伤等多器官损伤并发,临床上易误诊,漏诊,从而带来极严重的后果.我院自2001年11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7 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孝华;吴元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