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娟;唐艰音
2000年11月~2002年11月我科抢救了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84例,危重者31例,占36.9%.我们参照文献[1]推荐的急救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救治,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冠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肥胖婴儿在气质维度及分型方面是否与正常婴儿存在不同.方法应用Carey的RITQ对64名5-11个月的肥胖婴儿及1:1配对的64名正常婴儿进行测试.结果肥胖组在活动水平、注意分散度二个维度分值显著低于正常组,提示肥胖组活动量小、不活泼、注意易分散、坚持性差、缺乏耐心.气质类型两组相近.结论肥胖在一定程度上对婴儿的心理行为发育产生了不良影响,应引起重视.
作者:郑红;史雪川;张毓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老年人烧伤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与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18例老年烧伤原因与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及有效的创面处理. 结果治愈15例,死亡3例;在治愈的病例中,经综合治疗后创面均得到及时修复,精神障碍得到及时控制,平均2周左右精神症状逐渐消失,出院后未见复发现象. 结论老年人烧伤后极易发生精神障碍以及其它并发症,其治疗的关键,是重在早期预防与治疗,不仅能降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和提高控制率,且能促进创面早期修复.
作者:陈啸;周荣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芬太尼用于锁骨开放内固定手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 50例锁骨骨折病人被随机分为芬太尼异丙酚组(Ⅰ组n=25)和颈丛神经阻滞组(Ⅱ组n=25),Ⅰ组静注芬太尼2ug*kg-1、异丙酚2~3mg*kg-1作为诱度量在20~40s内注入,待病人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然后用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6~9mg*kg-1*h-1,维持,根据患者的麻醉深度作调整.必要时静脉追加异丙酚30~50mg.Ⅱ组用1.2%利多卡因20ml在患侧作颈丛神经阻滞.分别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前后的血压、脉博、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并发症.结果Ⅰ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但诱导后SBP、DBP、HR、SPO2降低.而Ⅱ组用药后HR增快,手术中5例有疼痛现象,要加镇痛药或改麻醉方法. 结论芬太尼、异丙酚用于锁骨开放内固定手术,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颈丛神经阻滞.
作者:张坤全;田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996年一2001年,我科采用B超引导下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治疗单纯性肾囊肿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杭庆雨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的镇静、镇痛的效果、以及拮抗手术牵拉反应和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妇科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I组(异丙酚)和Ⅱ组(度非组),每组2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异丙酚组先予芬太尼0.05mg+异丙酚50mg静注,继以异丙酚2mg/gk/h静滴持续至术毕前10min.度非组予度冷丁50mg+非那根25mg单次从莫非氏管静脉滴注.结果两组病人在用药后的镇静评分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I组明显比Ⅱ组少(P<0.05).I组在用药后5min、 10min的SBP、DBP下降明显,与用药前比较P<0.05.Ⅱ组在用药后10-20min对呼吸抑制较明显,心率明显增快,HR、SPO2与用药前比较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其镇静、镇痛效果好,能拮抗手术牵拉反应,对循环呼吸的影响较轻.
作者:符永健;徐秀华;朱坚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水平、给予及时抢救、降低病死率.方法对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92例患者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对它们的初发症状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半数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起病时可无胸痛、而以上腹痛、意识障碍、休克、胸闷气急为主要表现,个别牙痛突出,因而误诊率高;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不仅心脏并发症多,且脑血管疾病和肺部感染、并发症也相当常见,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结论对老年患者出现的急性腹痛和意识突然改变以及牙痛,应常规立即作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抢救、降低死亡率.
作者:章自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血栓性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适时地运用抗血栓药物则是防治这类疾病的核心措施[1],新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抗血栓药物不断出现,必然给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新的曙光.现综述如下:
作者:杜伟;金志泽;时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男性,33岁,因遭受抢劫被他人用砖块砸伤头部,当时昏迷时间约15分钟.2小时后来院就诊行头颅CT检查示:左颞部硬膜下血肿,(量约5ml).入院查体:GCS评分: 15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应灵敏.未见脑脊液鼻漏、耳漏. 四肢肌力正常.
作者:杨彦龙;晋玉秦;第五飞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色努式矫形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和适应症.方法对我院1996年至2001年12月共收治26例特发性脊柱侧凸进行分析,均给予色努式矫形器治疗.结果经平均18个月随访,除1例中止治疗半年后,侧凸加重改为手术治疗外,其余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平均矫正角度12°.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我们认为对于Pisser征为0,侧凸角度大于20°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应尽早给矫形器治疗.
作者:林志伟;林明侠;欧阳一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本文对腰椎间盘脱出症病人使用硬膜外注射的方法进行诊治,旨在了解硬膜外注射方法在腰椎间盘脱出症诊治中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黄维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院1999.1.1~2002.12.31期间共收治32例35岁以下的胃癌患者作临床分析.32例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明确胃癌.分析青年人胃癌的特点,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争取早期检查诊断及手术治疗.
作者:陈轶;吴克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对咽喉部刺激性强,病人心血管反应明显,并对通气有一定程度影响,但手术历时较短,对麻醉处理要求较高.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非气管插管条件下简便安全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艳峰;姬保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院从1990年2月至2002年7月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70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丘;王宇田;赵建农;刘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盆腹膜炎的病因,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2003年3月收治的30例急性盆腹膜炎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急性盆腹膜炎,其中22例为女性生殖器的严重感染波及盆腔腹膜,1例为盆腹膜异位卵巢畸胎瘤破裂并感染, 4例为陈旧性宫外孕并感染,3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穿孔.22例生殖器感染病例中有4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总的误诊率为36.7%.结论急性盆腹膜炎因病情急、重,病因复杂,容易误诊,因此加强对妇科急腹症的认识,并注意与外科阑尾炎的鉴别及加强与外科的联系,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2年12月,对12例快速心律失常住院患者,在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时,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杨大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炎消黄油是在中药四黄散的基础上研制成的一种外用中药油剂,该药具有抗感染、消除炎症,去腐生肌,促进组织再生功能[1].本院从1997年10月至2002年6月收治28例,用炎消黄油湿敷治疗,创面愈合快,感染率低,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廖定雄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国产辛伐他汀(京必舒新)与合资辛伐他汀(舒降之)治疗高脂血症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39例高脂血症患者(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56土10a),用京必舒新20mg,p.o,qd,×4wk,另38例高脂血症患者 (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55+9a)用舒降之20mg,p.o,qd×4wk,结果京必舒新降低TC,TG,LDL-C为28.1%,17.2%,26.7%及升高HDL-C20%;舒降之降低TC,TG,LDL-C为29.8%,23.3%, 32.3%及升高26.7%,2组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2组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影响比较,差别亦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国产辛伐他汀(京必舒新)与合资辛伐他汀(舒降之)均为有效的调脂药物,疗效相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相同.
作者:许锦荣;莘筑;凌云;陈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0年来我科甲状腺大部切除术860例采用假被囊内术式,现就其优越性及能所减少的部分术后并发症结合文献,浅谈体会.
作者:王连东;王淑敏;贺鹏;尚宪荣;徐光玉;尹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用真丝线段、NBCA、游离钨丝圈栓塞38例AVM病人.结果病灶完全栓塞达解剖学治愈者6例;畸形血管团减少大于80%者15例;畸形血管团减少50%-80%者9例;畸形血管团减少小于50%者8例.结论脑动静脉畸形(AVM)经导管栓塞术可成为治疗脑AVM的主要手段.
作者:陈健龙;陈宝智;刘健;王宇田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