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萍;刘红凌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和甲胎蛋白(A F P)水平,探讨两者单项和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50例肝病患者,其中病毒性肝炎组39例、肝硬化组112例和P H C组99例(Ⅰ期19例、Ⅱ期17例、Ⅲ期39例和Ⅳ期24例),对各组患者PIVKA-Ⅱ和AFP的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期PHC组PIVKA-Ⅱ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各期PHC组AFP水平均高于肝硬化组,Ⅲ期PHC组AFP水平高于病毒性肝炎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PIVKA-Ⅱ和AFP检测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4、0.788,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92.PIVKA-Ⅱ 检测肝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81% 、84.11%,其灵敏度高于AFP,两者并联检测灵敏度提高到86.87%,串联检测特异度提高到97.35%.结论 PIVKA-Ⅱ在PHC筛查、诊断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是一项优于A FP的肿瘤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肝癌的诊断效能.
作者:罗丽丹;张斌;李江;胡小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近5年来院内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化,为临床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WalkAway 96 PLUSNC50板,对2012-2016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用W H O N E T 5.6软件进行耐药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该院共分离出4828株大肠埃希菌,其中50% 以上的标本来自尿液,其次为痰液(16.05%)和血液(13.40%).5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均大于67.7%.对头孢唑啉、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51.6% ~72.0%,对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37.5% ~55.1%,对头孢他啶耐药率24.6% ~36.3%,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均小于25.5%.结论 大肠埃希菌主要引起泌尿道感染,其次呼吸道和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有增加趋势,对其他临床常用的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临床应注意抗菌药物的选择.
作者:赵珂;夏鹏程;张志军;赵书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足细胞相关分子在尿液中的表达在临床诊断患儿肾脏损伤中的研究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3月深圳市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住院患儿85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于该院门诊体检且尿常规结果 均排除血尿及蛋白尿的18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试验组和健康对照组尿沉渣中nephrin,podocin及podocalyxin(PCX)的表达.根据尿常规结果将试验组分为血尿组、蛋白尿组及混合组(血尿合并蛋白尿组),并观察试验组中血清胱抑素C(CysC)和血肌酐(Scr)水平与PCX的相关性.结果(1)试验组nephrin,podocin及PCX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49、6.271、9.650,P<0.05).(2)混合组与蛋白尿组和血尿组间podocin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5、6.115,P<0.05).(3)PCX阳性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PCX阴性组,血清Scr在PCX阳性组与阴性组中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9,P>0.05).结论 肾脏受损时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和PCX mRNA水平表达异常增加,这可能是血尿发生的分子机制,联合检测血CysC有助于早期发现肾损伤.
作者:肖伟伟;谢媛媛;杨军;罗书立;马东礼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黄芪片联合金水宝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常规及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 A M-1)水平、尿蛋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5年3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收治的2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180例),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联合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又分为B组(60例)、C组(60例)、D组(60例)3组,B组采用黄芪片治疗,C组采用金水宝胶囊治疗,D组采用黄芪片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的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sICAM-1水平、血肌酐、尿素氮、尿酸、三酰甘油、胆固醇等,每周监测血糖,治疗90 d后,比较4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各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尿酸、三酰甘油、胆固醇、血清sICAM-1水平及UAER均无明显差异,采用不同的方式治疗后,B、C、D 3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尿酸、三酰甘油、胆固醇、血清sICAM-1水平及UAE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以D组改善为明显,通过对各组治疗的有效率进行计算,D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7%,其次为C组(90.0%)、B组(86.6%)、对照组(76.7%),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黄芪片联合金水宝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肾脏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其血清中尿蛋白及sIC A M-I水平,从而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齐学林;黄晓红;刘春梅;马亚萍;董晓玲;李晶 刊期: 2018年第14期
健康人体中的肠道菌群与机体免疫状态相关,肠道菌群失衡可引发多种疾病.该文从膳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肠道菌群与机体疾病、肠道菌群失衡与慢性肾脏疾病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许英;王姝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对2014年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一起流行性出血热(E H F)疫情的病例血清标本及患者居住地周围捕获的动物鼠的鼠血、鼠肺组织开展汉坦病毒病原学检测及病毒的分子进化研究.方法 采用汉坦病毒IgG和IgM抗体检测试剂对2例患者及56例密切接触者开展血清学和核酸检测.对于核酸阳性的标本进一步分型确定其基因型别.在此基础上,对M片段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并构建进化树.结果 2份送检的患者血清Ig M抗体均为阳性,所有密切接触者血清Ig M和Ig G均为阴性,汉坦病毒核酸全部为阴性;在捕获的8只鼠标本中,3只鼠检出汉坦病毒核酸,阳性率为37.5%,基因分型结果为汉城型(S E O)型.M片段测序及系统发生情况表明该地鼠携带的汉坦病毒位于汉城病毒(SEOV)所在的支系,进化上同武汉分离株WuhanRf02、江西分离株JiangxiXinjianRn-07-2011D亲缘关系近.结论 通过对病例标本及居住地动物鼠进行病原学检测与分析,发现该次出血热疫情很有可能是由SEO型汉坦病毒经鼠造成向人传播.因此,通过加强对该地区汉坦病毒宿主动物的监测对于EHF的防控十分重要.
作者:戴莹;刘力;胡兵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过敏性哮喘患儿外周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4(TIM4)及过敏原特异性IgE(sIg E)水平检测对预测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45例过敏性哮喘患儿分为轻、中、重度哮喘组3组,随机选取30例同期健康儿童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IM4阳性细胞占单核细胞百分率及sIgE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TIM4阳性细胞百分率及sIg E对过敏性哮喘严重程度的预测效能.结果 重度哮喘组外周血T IM 4阳性细胞百分率和血清sIg E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哮喘组患儿外周血TIM4阳性细胞百分率和血清sIg E水平均较轻度哮喘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个月后,中、重度哮喘组患儿外周血TIM4阳性细胞百分率和血清sIgE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外周血T IM 4阳性细胞百分率在1.935时,其约登指数大,为0.7778,其对中、重度过敏性哮喘诊断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84.78%,对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的阳性预测值为0.7500,阴性预测值为0.8667;血清sIg E水平在158.5 U/L时,其约登指数值大,为0.7815,其对中、重度过敏性哮喘诊断的灵敏度为81.48%,特异度为82.61%,对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的阳性预测值为0.7333,阴性预测值为0.8837.两个指标联合检测对中、重度过敏性哮喘诊断的灵敏度为92.59%,特异度为95.65%,对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的阳性预测值为0.9259,阴性预测值为0.9565,提示二者联合检测对预测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的价值高.结论 动态监测过敏性哮喘患儿外周血中T IM 4阳性细胞百分率及sIg E水平有助于判断过敏性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二者联合检测对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的预测价值更高.
作者:赵静;车治萍;金晶;顾猛;李林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感染患者厌氧菌分布及药敏分析,为临床相关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北京积水潭医院2013年7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感染患者370例,采集患者脓液标本,分离培养厌氧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结果 37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感染患者中,颌下间隙感染228例,咬肌间隙感染70例,咽旁间隙感染36例,舌下间隙感染20例,颊间隙感染16例;370例患者共检出厌氧菌134株,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卟啉单胞菌46株,普雷沃菌36株,梭杆菌20株,消化性球菌16株,似杆菌10株,其他6株,其中前3种约占76.1%;主要厌氧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而对万古霉素、甲硝唑、亚胺培南及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 北京地区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厌氧菌分布以卟啉单胞菌、普雷沃菌及梭杆菌为主,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值得临床上借鉴.
作者:许朗;鲁大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血清中乙酰肝素酶(HPA)及白细胞介素-10(IL-10)与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内分泌科符合条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5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分为6组,每组25例,患者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成5组:G1期(A组,eGFR≥90 mL·min-1·1.73 m-2,G2期(B组,90 mL·min-1·1.73 m-2>eGFR≥60 mL·min-1·1.73 m-2),G3期(C组,60 mL·min-1·1.73 m-2>eGFR≥30 mL·min-1·1.73 m-2),G4期(D组,30 mL·min-1·1.73 m-2>eGFR>15 mL·min-1·1.73 m-2)和G5期(E组,eGFR≤15 mL·min-1·1.73 m-2);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观察血清中HPA、IL-10的水平、相关生化指标、血压以及体质量指数.结果 在相关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以及收缩压方面,糖尿病患者A、B、C、D、E组显著高于健康组,而HDL-C和空腹C肽(C-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程、收缩压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方面,糖尿病5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r指标方面,B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UN、UA以及Cr水平方面,C组显著高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5组和对照组对比HPA和IL-10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上升,其中C组HPA和IL-10水平多,其次是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若2型糖尿病情况恶化,患者血清中H PA和IL-10水平呈上升趋势,可能H PA和IL-10与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恶化有密切关系.血清中H PA和IL-10的水平变化趋势相同,说明它们之间可能构成了相互关系,也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炎症有关.
作者:卢葵花;黎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和趋化因子CXCL13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该院73例临床确认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pSS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由专科医师对pSS患者进行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评分.采用流式细胞方法检测T h17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CXCL13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结果 pSS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CXCL13、IgG、IgM及Ig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S组中,ESSDAI评分结果与Th17细胞、CXCL13、IgG呈正相关(r=0.58、0.66、0.48),且外周血Th17细胞与CXCL13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5,P<0.05).结论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液中T h17细胞、CXCL13水平及IgG检测有助于疾病活动性的判断;T h17细胞、趋化因子CXCL13在pS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柏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评估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肌红蛋白(MYO)与肾功能的关系,探讨两者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1-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科住院患者共205例,分别检测hs-cTnT,MYO和肌酐(Cr)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依据eGFR数值将患者分为5期.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计算各期患者的hs-cTnT和MYO的中位数、小值和大值,分析两者与Cr、eGFR的相关性,并对不同时期的hs-cTnT、MYO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1~5期hs-cTnT水平分别为13.48(4.13~61.01)ng/L、18.83(8.60~230.40)ng/L、29.38(7.35~636.20)ng/L、49.16(8.93~556.20)ng/L、78.71(8.64~793.00)ng/L;M Y O水平分别为21.00(5.00~160.00)g/L、24.00(11.00~104.00)μg/L、45.00(11.00~507.00)μg/L、71.50(5.00~1000.00)μg/L、106.00(17.00~1000.00)μg/L.hs-cTnT、MYO分别与eGFR呈负相关(r=-0.487、-0.589,P<0.05),与Cr呈正相关(r=0.459、0.589,P<0.05).各期hs-cTnT及MYO随肾功能水平下降而逐渐升高.各期hs-cTnT、MY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TnT、MYO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早期发现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肾脏疾病的进展而明显增加,提示两者可作为监测肾功能的指标.
作者:丁红梅;储楚;杨瑞霞;凌芸 刊期: 2018年第14期
肝豆状核变性(W D)是一种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所致的结节性肝硬化和大脑基底神经节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为主的变性疾病.血清游离铜的增多可能是部分患者在驱铜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加重的重要因素,然而游离铜是以离子状态存在于血清中且含量相对较低,如何将血清中的游离铜进行可靠分离并精确测定,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方法.本文拟对血清游离铜检测的临床意义、血清游离铜测定前样品的处理及检测技术方面进行总结阐述.
作者:孙长龙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客观评价CysC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就诊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电生理检查(N E T)诊断结果 ,将其分为不伴周围神经病变组(65例)与伴周围神经病变组(57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A1、A2、B1、B2组.另从同期体检健康者中选取60名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对入组对象行血清CysC检测、NET检查,观测各组检测结果.结果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型糖尿病不伴周围神经病变组(P<0.05);B2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A1组、A2组、B1组,B1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A1组、A2组,A2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A1组(P<0.05);血清CysC水平-50% 、-75% 、-100% 组的正中神经潜伏期与-25% 组对比有显著差异;血清CysC水平-100% 的腓肠神经神经传导速度(SCV)与-25% 、-50% 、-75% 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水平-25% 、-50% 、-75% 、-100% 周围神经神经病变发生率分别为30.00% 、41.46% 、41.46% 、63.33%.结论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CysC水平呈现为高表达,且血清CysC水平可影响运动传导波幅、腓肠神经SCV,故血清CysC水平可用于周围神经病变程度的预测.
作者:李新亮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住院和门诊诊治的S L E患者65例,根据疾病活动情况分为S L E活动组和S L E非活动组,另选取46位同期来该院查体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SLE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GS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补体C3、C4水平;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1)SLE活动组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和CD8+淋巴细胞计数高于非活动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补体C3、C4水平和CD4+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活动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SLE患者血清GSH水平与hsCRP、Hcy及CD8+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53、-0.65、-0.51,P<0.05),与补体C3、CD4+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64、0.62,P<0.05).结论 活动性SLE患者血管内GSH水平显著降低导致氧化还原态失衡,使hsCRP和Hcy水平升高和CD4+/CD8+淋巴细胞倒置,形成炎性状态.
作者:彭可君;夏洪娇;刘剑荣;胡建康;廖永强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Ig A/C3比值对Ig A肾病辅助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肾脏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 A肾病患者80例、其他肾小球疾病患者12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中的Ig A和C3水平,计算血清Ig A/C3比值对Ig A肾病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Ig A肾病患者血清Ig A/C3比值显著高于非Ig A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IgA肾病的敏感度为79.41%,特异度为68.36%,ROC曲线下面积为0.758,截断点为2.28;肾脏活检组织病理Ig A免疫荧光染色越强,Ig A/C3比值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g A/C3比值与Ig A肾病患者的组织病理学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g A/C3比值与Ig A肾病患者的病理改变程度和病情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传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白细胞介素(IL)-4、IL-8、IL-10水平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相关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8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T N F-α、IL-4、IL-8及IL-10水平,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T N F-α、IL-4、IL-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血清IL-10水平低于Ⅱ级,而血清T N F-α、IL-4、IL-8水平高于Ⅱ级,且心功能Ⅳ级患者血清IL-10水平低于Ⅱ 、Ⅲ级,而血清T N F-α、IL-4、IL-8水平高于Ⅱ 、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而血清TNF-α、IL-4、IL-8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10水平降低而T N F-α、IL-4和IL-8水平增高,且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而上升,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相关指标,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罗吉;刘溯;杨宇红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收集和检测健康人群血清,建立常用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志物的血清拉曼光谱检测体系.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南昌市第一医院就诊的高龄慢性肾脏病患者300例以及同龄健康者500例进行研究,将慢性肾脏病人群分为研究组,健康人群分为对照组.检测常规肾功能标志物及利用拉曼光谱分析,建立数学模型预测结果 精度,进行拉曼光谱谱线分析,进行常规肾功能检查和拉曼光谱分析,统计分析诊断敏感度以及特异度.结果两组总蛋白、总胆红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葡萄糖、肌酐以及三酰甘油PLS建模预测的RMSEP值和相关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经拉曼光谱分析,其谱线均主要于544、724、933、1004、1127、1219、1368、1442 cm-1及1607 cm-1处呈现特征峰,研究组544、724、933、1004、1368、1442、1607 cm-1处平均特征峰值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127、1219 cm-1处特征峰值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曼光谱分析血肌酐、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肾功能检查(P<0.05),清蛋白指标检出结果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拉曼光谱诊断敏感度90.66%,特异度92.60%;G F R检查诊断敏感度81.33%,特异度88.20%,血清拉曼光谱分析诊断高龄慢性肾脏病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要明显高于GFR(P<0.05).结论 血清拉曼光谱分析能发现早期慢性肾脏病,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对于评价高龄慢性肾脏病人群肾功能具有独特优势,在进一步验证并优化调整模型后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熊声贺;樊斌;胡文雨;熊隆信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SELEX技术筛选获得癌胚抗原(CEA)特异性核酸适配子,为建立CEA适配子检测方法和肿瘤靶向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构建长度为88 bp的随机ssDNA文库,体外筛选人血清CEA特异性适配子,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特异性适配子结合蛋白.结果 经过优化体外筛选条件,经12轮筛选,获得特异性核酸适配子,经SDS-PAGE证实了其识别并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为人血清CEA.结论 经体外12轮筛选,证实了所获得的CEA适配子可特异性地与人血清CEA蛋白结合,为后续建立CEA特异性检测平台提供基础,也为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制提供一定的思路.
作者:邢福军;查成喜;王小萍;韩跃武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肝)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状况与其实验指标的关系,并且探讨造成慢性乙肝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纤维化程度的不同分为S1~S4期,其中S1期患者65例,S2期患者29例,S3期患者10例,S4期患者4例.检测患者血液中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单胺氧化酶(M A O)等各项实验室指标具体数值,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集患者空腹血液,检测患者定量五项、患者HBV-DNA载量.结果 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与患者肝脏纤维化期数呈负相关;Ⅳ 型胶原、透明质酸、球蛋白以及单氨氧化酶(MAO)等指标与患者肝脏纤维化期数呈正相关.患者血小板、Ⅳ型胶原、MAO以及透明质酸是可以用于判断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越低且胶原水平越高,其肝脏纤维化程度越高,血小板、透明质酸以及Ⅳ 型胶原可以用于判断慢性乙肝病情的程度,M AO活性联合检测可反映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作者:许同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循环肿瘤细胞(CTCs)富集和鉴定方法 .方法分别用羧基磁珠制备EPCAM、CK82种免疫磁珠,分成EPCAM组、CK8组、2种磁珠均等混合检测的EPCAM/CK8组3组,对循环肿瘤细胞进行富集,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结果 EPCAM组、CK8组、EPCAM/CK8组检测值分别为12.4±7.3、9.8±4.2、21.6±5.9个肿瘤细胞,检测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CAM与CK8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CTCs检出效率.
作者:任慧子;陈健;丁世凯 刊期: 201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