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红外荧光标记-免疫磁珠偶联法定量检测结核分枝杆菌ESAT-6蛋白

陈晨;周艳容;明宏艳;王小晋;廖凤兰;朱云枫;王劲

关键词:近红外荧光, 免疫磁珠, 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抗原靶-6, 定量检测
摘要:目的:建立定量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的近红外荧光标记‐免疫磁珠偶联法。方法以近红外荧光染料(Dylight 800)标记靶向ESAT‐6的单克隆抗体,靶向ESAT‐6的多克隆抗体包被在纳米磁珠表面。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磁性分离结合物和游离物,采用便携式高灵敏度低噪声激发式荧光检测仪检测磁性结合物的荧光强度,从而检测待检样品中ESAT‐6水平。结果该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为2.4~750.0 ng/mL ,低检测限为0.48 ng/mL ;10 ng/mL水平加样回收率为96%,50 ng/mL水平加样回收率为95%;批间变异系数(CV)为5.8%,批内 CV为4.3%。该方法检测胸腔积液标本ESAT‐6的特异度为80%,灵敏度为95%。结论该方法检测ES A T‐6的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LA-PDT 联合口服茶多酚对尖锐湿疣患者血清 HIF-1α和 VEG F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茶多酚对尖锐湿疣(CA)的疗效及其对CA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玉田县医院皮肤科收治的CA患者102例,将其分为3组:A组(单纯激光治疗组)、B组(单纯ALA‐PDT治疗组)、C组(ALA‐PDT联合茶多酚治疗组)。另选取32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于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血清 HIF‐1α和VEGF水平,对比分析各组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结果治疗前,A、B、C组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A、B、C组间血清 HIF‐1α和 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A、B、C组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组血清 HIF‐1α和VEGF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 HIF‐1α和VEGF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A‐PDT联合茶多酚治愈CA并防止其复发的机制可能与降低 HIF‐1α和VEGF水平,减少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作者:刘广悦;李艳;曹庆生;李志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湿度和标本放置时间不同对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实验室环境湿度和标本放置时间对同型半胱氨酸(Hcy )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实验室温度(25℃)恒定,在实验室湿度分别为38%、58%和78%的条件下,将Hcy质控血清加入样品杯内,分别检测其在保存1、2、3、4 h后的水平,观察各时间段 Hcy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室温25℃,湿度分别为58%和78%的条件下,与放置1 h时比较,其余各时间段Hcy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湿度38%的条件下,放置3、4 h后Hcy水平与放置1 h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室温25℃,湿度58%或78%时,保存时间在4 h以内对 Hcy检测结果影响不大;湿度在38%时,保存时间在2 h以内对Hcy检测结果影响不大,而保存3 h及以上将会有明显影响,临床上应重视实验室湿度和标本放置时间的关系。

    作者:石建新;朱岩;蒋英;向莹君;林惠玲;蔡应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西门子 ADVIA 212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性能验证及评价

    目的:对校准后的西门子ADVIA 212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方法学性能验证。方法对西门子AD‐VIA 212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分别进行不精密度、正确度、携带污染率、临床可报告范围、仪器模式间比对、生物参考区间及仪器分类与人工分类比对等性能指标的验证。结果该仪器不精密度、可比性、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携带污染率、生物参考区间、不同进样模式间比对、仪器分类与手工分类比对等指标均通过验证。结论该仪器性能良好,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是一种较理想的全血细胞分析仪。

    作者:赵威;田笑;赵丽菲;李美言;邱广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肺心病患者上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

    目的: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慢性肺心病患者咽拭子培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病原菌,回顾分析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1098例老年肺心病伴RRI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培养,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细菌分析软件对患者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大肠埃希菌197株、肺炎克雷伯菌156株,其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4.16%、30.77%。产ESBLs菌株较非产ESBLs菌株有更强的耐药性,两者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及阿米卡星高度敏感,但对三代以下头孢类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结论慢性肺心病合并RRI患者产ESBLs病原菌检出率较高,该类细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呈较高耐药性,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进行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向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腰椎内固定术后C反应蛋白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动态监测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其对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分为感染组(A组,30例),非感染组(B组,30例),术后行CRP动态监测(术后1个月),观察CRP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CRP水平均升高,B组患者在术后3 d达到峰值,14 d时回落至正常水平;A组患者中12例CRP持续升高,18例术后7 d逐渐下降,2周后再次升高。结论腰椎内固定术后,通过动态监测CRP ,能够发现术后早期感染,并可作为判断感染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客观指标。

    作者:赵荣玲;田秀峰;阮慧慧;贺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于W S/T 405-2012行标的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验证

    目的:探讨《WS/T 405‐2012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简称WS/T 405‐2012)是否适用于该实验室所在区域人群及实验室检测系统。方法根据《WS/T 402‐2012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简称WS/T 402‐2012)与WS/T 405‐2012文件要求,选择健康参考个体40例(男、女各20例),采用性能评价符合要求的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液标本,对WS/T 405‐2012中血细胞分析项目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果参与验证的血细胞分析项目测定结果均符合WS/T 402‐2012要求。结论 WS/T 405‐2012规定的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可用于该实验室。

    作者:魏红璐;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探讨

    骨性关节炎(O A )是一种由于老年及可能的其他创伤引起的非炎症性退行性疾病,目前在全球属于常见疾病,患者分布广泛。该病致病因素繁杂,可能的致病机制有多种,其确切致病机制的研究正在进行,现将近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锌离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理论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镇顺;黄皓(综述);赵先英(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孕妇女锌铜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妇女和不孕妇女锌、铜两种微量元素的水平及比值,为不孕症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广济妇产医院与贺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12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于门诊进行产前保健的孕妇(孕3~12周)16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微分电位溶出法检测两组妇女全血铜和锌水平及比值。结果观察组铜元素和锌元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铜/锌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孕妇女与妊娠妇女锌和铜水平及比值有明显差异,但仍在正常值参考范围内。

    作者:唐钧;陈善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脱落细胞学检查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脱落细胞学检测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诊断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良性浆膜腔积液患者200例(良性组)和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110例(恶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 )、糖类抗原19‐9(CA19‐9)及糖类抗原125(CA125)的水平;同时比较恶性组中检出和未检出恶性细胞者血清和积液CEA、CA19‐9及CA125水平。结果良性组患者CEA、CA19‐9及CA125水平均低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中检出恶性细胞者血清和积液CEA、CA19‐9及CA125水平均高于未检出恶性细胞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落细胞学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良性和恶性浆膜腔积液鉴别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安志斌;陈飞;安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A125、CA724、HE4和CEA 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内分泌代谢疾病的增加,近年来卵巢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卵巢癌是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一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肿瘤,并且其病死率位居妇科肿瘤之首。主要原因是卵巢癌早期症状与卵巢良性病变相似,且进展迅速。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仅有不到25%的患者就诊时属于早期[1]。卵巢癌晚期5年生存率仅20%~30%,且术后复发率高达70%,而早期发现卵巢癌并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与有效的化疗,其5年生存率高达90%[2],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改善卵巢癌预后意义重大。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盆腔检查、宫腔镜、阴道超声、诊断性刮宫和血清肿瘤标志物(T M )对卵巢癌进行诊断,可是至今仍没有高灵敏度的特异指标用于卵巢癌早期诊断、发现复发、监测治疗反应和判断预后。由于附件在盆腔内的位置较深,频繁卵巢外扩散使盆腔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受到限制。而卵巢癌患者在亚临床阶段有一些相关基因的变异,产生一些相应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物即为 TM ,近年来发现其出现在血液或其他体液中并可以被检测用以协助诊断。此外,TM 在影像学改变及出现临床症状前数月即升高[3],因此早期 T M 检测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目前, TM已广泛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常用标志物有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等,几种标志物诊断价值并不完全重叠。本文就卵巢癌常用标志物CA125、HE4、CEA及CA724的联合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白珊珊(综述);何雅军(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甘肃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研究

    目的:分析甘肃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SSP‐PCR)技术对300例HBV DNA阳性患者进行 HBV基因分型。结果在300份血清标本中,279份标本被成功分型,其中基因型B 59份,占19.7%;基因型C 169份,占56.3%;混合基因型B/C 47份,占15.7%;混合基因型C/D 4份,占1.3%;未确定型别21份,占7.0%。不同基因型 HBV感染患者间性别、年龄分布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型HBV感染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40.7%)略高于C型患者(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肃地区HBV基因型包括B、C、B/C、C/D型,其中C型为优势基因型。

    作者:何莉莉;张兴旺;王平;张哲梅;居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某市一起诺如病毒引起多个旅游团暴发感染性腹泻的调查

    2015年7月7日至2015年7月9日,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续收到8个旅游团队出现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根据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该疫情初步判定为诺如病毒G2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春梅;邓瑶;李冬梅;吴南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婴幼儿血培养分离细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住院婴幼儿(≤3个月)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血流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该院疑似血流感染住院婴幼儿(≤3个月)血培养阳性标本分离病原菌299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菌株的构成及耐药情况。结果分离的299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169株(占56.5%),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5株(占31.8%),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占9.4%);革兰阴性杆菌120株(占40.1%),主要为大肠埃希菌53株(占17.7%);真菌8株(占2.7%);革兰阳性杆菌2株(占0.7%)。药敏结果显示,除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外,革兰阳性球菌对其他所测试的抗菌药物均呈现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除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高度敏感外,对其他所测试的抗菌药物均有耐药性;真菌对所有抗真菌药物高度敏感。结论住院婴幼儿血液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情况严峻,临床需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吴晓明;钟华敏;关小珊;容莉莉;谢永强;刘海英;庞舒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绞痛、再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5例A M I患者(A M I组)及16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组),另选取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心绞痛组及AMI组患者发病后0~<4、4~<8、8~<10 h的血清HFABP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绘制并分析 HFABP与cTn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 HFABP的诊断效能。结果心绞痛组及 AMI组患者各检测时间段HFABP与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I组各检测时间段 HFABP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在AMI发生后0~<4、4~<8、8~<10 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TnI。AMI发生后8~<10 h若 HFABP>68.6 ng/mL ,再梗死的发生与 HFABP水平呈良好的相关性(r=0.86,P<0.05)。结论检测 HFABP在早期诊断心肌梗死及预测再梗死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彦明;曹越;张健;吴良银;吴勤如;何凤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联合检测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及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价值

    目的: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RBP4与Hcy在PIH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PIH患者40例纳入PIH组,另选取孕检健康孕妇35例作为对照组。在孕20~24周、孕36~40周及产后第4周分别检测其血清RBP4与 Hcy水平,RBP4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cy采用酶循环法测定。结果 PIH组血清RBP4与 Hcy水平在孕20~24周、孕36~40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H组孕36~40周血清RBP4和Hcy水平均高于孕20~24周及产后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RBP4与 Hcy水平升高,可作为PIH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

    作者:汤希凡;秦辛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4项目混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室内质控品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4项混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质控品的应用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ELISA每板加入一孔室内质控品,对4项混合质控品与单项浓度质控品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以选择更适合该实验室的质控品类别。结果4项混合质控品的每个项目检测结果变异系数(CV )值浮动范围均低于单项浓度质控品检测的 CV值浮动范围,4项混合质控品比单项浓度质控品检测的结果更稳定。结论选择4项混合质控品更适合该实验室血液筛查4项的室内质量控制。

    作者:刘玉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C R技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00万人以上患有 RA ,其发病率为0.3%~0.6%。RA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现认为其发病原因有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RA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X射线检查及类风湿因子(RF )检测。随着免疫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自身抗体广泛应用于RA的诊断,主要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P)、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以及其RF分型(IgG、IgM、IgA)。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可以直接从基因水平检测疾病,提供更可靠的特异性的临床诊断依据。

    作者:赵海歌;丑广程;陈占良;王建国;段琳(综述);王淑仙(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习质量调查分析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医学理论转向实践、从课堂迈入工作岗位的第一步[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习是培养检验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影响学生毕业素质和就业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纽带。实习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实习生能否成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开展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习情况的调查,了解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医院对实习生的带教及管理情况等,有助于促进实习生更好地完成实习,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帮助学校和医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2]。

    作者:郝坡;邓晶荣;牟凤林;王静;肖忠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慢病毒载体介导survivin基因siRN A 对裸鼠移植人肺腺癌的体内抗癌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survivin基因小片段干扰RNA(siRNA)对裸鼠移植人肺腺癌的体内抑瘤活性。方法制备表达survivin‐siRNA的慢病毒载体,构建裸鼠移植人肺腺癌模型,将裸鼠分为空白组(PC组)、空白载体组(NC组)、实验组(RNAi组)3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空白病毒载体和siRNA ;siRNA组肿瘤组织局部注射表达survivin‐siRNA的慢病毒载体,观察肿瘤体积及其随时间的生长变化曲线;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 T‐PC R )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信史RNA(mRNA)及其表达的蛋白水平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组方图变化。结果慢病毒载体介导survivin‐siRNA对裸鼠肺腺癌的抑瘤率为46.07%;siRNA组瘤重与NC组和P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C组与PC组瘤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NA组survivin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较NC组和PC组明显降低,抑制率分别为72.00%、53.0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S期细胞百分比则明显减少。结论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iRN A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人肺腺癌survivin基因的表达,有效激发细胞凋亡。

    作者:隋玉飞;刘乃政;司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53和K i-67表达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p53、K 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 P法)检测58份乳腺癌组织标本中p53、K i‐67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53表达阳性率为60.3%,与患者年龄、绝经与否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Ki‐67表达的阳性率为53.4%,与患者年龄、绝经与否、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 TNM 肿瘤分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 p53、Ki‐67阳性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张景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