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孕妇女锌铜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唐钧;陈善昌

关键词:不孕妇女, 锌, 铜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妇女和不孕妇女锌、铜两种微量元素的水平及比值,为不孕症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广济妇产医院与贺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12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于门诊进行产前保健的孕妇(孕3~12周)16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微分电位溶出法检测两组妇女全血铜和锌水平及比值。结果观察组铜元素和锌元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铜/锌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孕妇女与妊娠妇女锌和铜水平及比值有明显差异,但仍在正常值参考范围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 13呼气试验、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癌相关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健康体检的价值

    目的:明确健康人群中血清胃蛋白酶原(PG )和胃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分析其对健康体检的价值。方法利用Luminex 200多功能流式点阵仪检测958例体检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同时对各体检者进行C13呼气试验,分析各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该人群中男性血清PGⅠ水平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PGⅠ、PGⅡ、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242(CA242)水平逐渐升高,而PGR缓慢下降。该人群中男性C13呼气试验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3呼气试验阳性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高于阴性者,PGR低于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PG的分布与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胃癌筛查中的作用有限。

    作者:赵应飞;田雪梅;赵佳;银广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肺心病患者上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

    目的: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慢性肺心病患者咽拭子培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病原菌,回顾分析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1098例老年肺心病伴RRI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培养,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细菌分析软件对患者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大肠埃希菌197株、肺炎克雷伯菌156株,其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4.16%、30.77%。产ESBLs菌株较非产ESBLs菌株有更强的耐药性,两者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及阿米卡星高度敏感,但对三代以下头孢类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结论慢性肺心病合并RRI患者产ESBLs病原菌检出率较高,该类细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呈较高耐药性,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进行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向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信息化建设在危急值报告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危急值报告管理在临床医疗的应用,其中存在的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为了更好地进行危急值报告管理,对其进行信息化建设,并提升其管理水平和管理制度,本文针对信息化建设在500例重症监护室(IC U )患者危急值报告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立树;平龙玉;张曼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西门子 ADVIA 212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性能验证及评价

    目的:对校准后的西门子ADVIA 212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方法学性能验证。方法对西门子AD‐VIA 212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分别进行不精密度、正确度、携带污染率、临床可报告范围、仪器模式间比对、生物参考区间及仪器分类与人工分类比对等性能指标的验证。结果该仪器不精密度、可比性、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携带污染率、生物参考区间、不同进样模式间比对、仪器分类与手工分类比对等指标均通过验证。结论该仪器性能良好,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是一种较理想的全血细胞分析仪。

    作者:赵威;田笑;赵丽菲;李美言;邱广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过敏原检测在儿童反复哮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过敏原检测在反复哮喘儿童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24例反复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3组:婴儿组(0~<1岁)250例,幼儿组(1~<3岁)150例,儿童组(≥3岁)124例。3组患儿均予以过敏原检测,比较其过敏原阳性率及过敏源的分布情况。结果患儿过敏原检测总阳性率为39.69%(208/524),其中儿童组过敏原阳性率(66.13%)高,婴儿组(24.00%)低,3组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牛奶、户尘螨及猫毛皮屑过敏原的阳性率位于前3位,且儿童组户尘螨和屋尘阳性率高,婴儿组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原检测对反复哮喘儿童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快速找到哮喘的病因,而且能够更早地识别可能发展为哮喘的儿童,为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唐满玲;蒋最明;顾敏;纪青;李娟;胡卫;周志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C R技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00万人以上患有 RA ,其发病率为0.3%~0.6%。RA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现认为其发病原因有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RA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X射线检查及类风湿因子(RF )检测。随着免疫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自身抗体广泛应用于RA的诊断,主要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P)、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以及其RF分型(IgG、IgM、IgA)。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可以直接从基因水平检测疾病,提供更可靠的特异性的临床诊断依据。

    作者:赵海歌;丑广程;陈占良;王建国;段琳(综述);王淑仙(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某市一起诺如病毒引起多个旅游团暴发感染性腹泻的调查

    2015年7月7日至2015年7月9日,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续收到8个旅游团队出现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根据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该疫情初步判定为诺如病毒G2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春梅;邓瑶;李冬梅;吴南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脱落细胞学检查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脱落细胞学检测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诊断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良性浆膜腔积液患者200例(良性组)和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110例(恶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 )、糖类抗原19‐9(CA19‐9)及糖类抗原125(CA125)的水平;同时比较恶性组中检出和未检出恶性细胞者血清和积液CEA、CA19‐9及CA125水平。结果良性组患者CEA、CA19‐9及CA125水平均低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中检出恶性细胞者血清和积液CEA、CA19‐9及CA125水平均高于未检出恶性细胞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落细胞学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良性和恶性浆膜腔积液鉴别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安志斌;陈飞;安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冷凝集素对1例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分析

    血常规由于检查方便、快捷是住院患者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之一,也是临床医师先获得的患者检查资料,需要检验人员的规范操作和经验积累。但是,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某些因素可能会干扰血细胞的检测,从而使细胞计数出现异常和错误结果。现报道本科室近发现的1例患者冷凝集素对末梢血血常规测定产生的影响,以提醒同行在日常工作中予以注意。

    作者:盛大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近红外荧光标记-免疫磁珠偶联法定量检测结核分枝杆菌ESAT-6蛋白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的近红外荧光标记‐免疫磁珠偶联法。方法以近红外荧光染料(Dylight 800)标记靶向ESAT‐6的单克隆抗体,靶向ESAT‐6的多克隆抗体包被在纳米磁珠表面。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磁性分离结合物和游离物,采用便携式高灵敏度低噪声激发式荧光检测仪检测磁性结合物的荧光强度,从而检测待检样品中ESAT‐6水平。结果该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为2.4~750.0 ng/mL ,低检测限为0.48 ng/mL ;10 ng/mL水平加样回收率为96%,50 ng/mL水平加样回收率为95%;批间变异系数(CV)为5.8%,批内 CV为4.3%。该方法检测胸腔积液标本ESAT‐6的特异度为80%,灵敏度为95%。结论该方法检测ES A T‐6的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作者:陈晨;周艳容;明宏艳;王小晋;廖凤兰;朱云枫;王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院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的研究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筛选鲍曼不动杆菌(Ab)98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DR‐Ab携带相关耐药基因 OXA‐23、OXA‐24、IMP、VIM、TEM、SHV ;并对耐药基因扩增阳性的产物进行 DNA 序列分析。结果98株MDR‐Ab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73.5%,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5.1%和54.1%,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100.0%和87.8%,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9.8%、91.8%和77.6%,对磺胺甲噁唑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91.8%和100.0%,对多黏菌素和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分别为14.3%和11.2%,对四环素、米诺环素、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6.1%、4.1%;98株MDR‐Ab耐药基因检测,各有70株携带OXA‐23和 TEM 基因,53株携带VIM 基因,41株携带IMP基因,未检测到OXA‐24、SHV基因;DNA 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OXA‐23、TEM、IMP和 VIM 4种基因分别与 NCBI序列的同源性为98%、98%、99%和99%。结论该地区临床分离MDR‐Ab耐药情况比较严重,耐药基因的携带以OXA‐23和 TEM 为主,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导致 MDR‐Ab耐药的重要原因,临床医务人员对Ab感染患者应尽量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光荣;卢灵峰;向成玉;杨葵;邓正华;刘靳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葡萄膜炎患者检查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的重要性

    部分出现葡萄膜炎的患者其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检测为阳性,对于眼部疾病症状先于脊柱关节病变症状出现的患者,在临床诊断时 H L A‐B27应当作为一项排除强直性脊柱炎的筛查指标,从而可以早期发现强直性脊柱炎并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本文对眼部病变先于脊柱病变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检测 H L A‐B27的重要性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刘薇;李嘉(综述);吴振彪(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腰椎内固定术后C反应蛋白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动态监测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其对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分为感染组(A组,30例),非感染组(B组,30例),术后行CRP动态监测(术后1个月),观察CRP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CRP水平均升高,B组患者在术后3 d达到峰值,14 d时回落至正常水平;A组患者中12例CRP持续升高,18例术后7 d逐渐下降,2周后再次升高。结论腰椎内固定术后,通过动态监测CRP ,能够发现术后早期感染,并可作为判断感染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客观指标。

    作者:赵荣玲;田秀峰;阮慧慧;贺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探讨

    骨性关节炎(O A )是一种由于老年及可能的其他创伤引起的非炎症性退行性疾病,目前在全球属于常见疾病,患者分布广泛。该病致病因素繁杂,可能的致病机制有多种,其确切致病机制的研究正在进行,现将近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锌离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理论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镇顺;黄皓(综述);赵先英(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习质量调查分析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医学理论转向实践、从课堂迈入工作岗位的第一步[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习是培养检验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影响学生毕业素质和就业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纽带。实习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实习生能否成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开展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习情况的调查,了解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医院对实习生的带教及管理情况等,有助于促进实习生更好地完成实习,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帮助学校和医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2]。

    作者:郝坡;邓晶荣;牟凤林;王静;肖忠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4种检测方法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 .TB)、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试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免疫球蛋白M (IgM )与免疫球蛋白G(IgG)联合检测,以及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涂片4种肺结核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临床初次诊断为结核病,且尚未用药的住院患者516例,对所有患者行T‐S PO T .T B、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试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 IgM 与 IgG 联合检测和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涂片检测,计算并比较各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T‐SPOT .TB的灵敏度(88.76%)高于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试验(45.74%)、结核分枝杆菌抗体IgM 与 IgG联合检测(72.87%)、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涂片(1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T‐S PO T .T B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辅助结核病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同时联合其他检测方法可提高诊断率,满足不同的临床需要。

    作者:喻容;胡发莉;石国民;彭雪峰;马小华;石燕;聂英;陈拥军;吴佳玲;向延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甘肃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研究

    目的:分析甘肃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SSP‐PCR)技术对300例HBV DNA阳性患者进行 HBV基因分型。结果在300份血清标本中,279份标本被成功分型,其中基因型B 59份,占19.7%;基因型C 169份,占56.3%;混合基因型B/C 47份,占15.7%;混合基因型C/D 4份,占1.3%;未确定型别21份,占7.0%。不同基因型 HBV感染患者间性别、年龄分布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型HBV感染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40.7%)略高于C型患者(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肃地区HBV基因型包括B、C、B/C、C/D型,其中C型为优势基因型。

    作者:何莉莉;张兴旺;王平;张哲梅;居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诊检验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0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脑外伤组和心肌梗死组,各50例,均给予心肌酶谱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结果心肌梗死组C K水平升高者47例,其灵敏度为94.0%;脑外伤组C K水平升高者50例,其灵敏度为100.0%。两组患者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升高,且两组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急诊检验中采用心肌酶谱检测,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效率,临床意义较大,可考虑将其列为急诊检验的常规项目之一。

    作者:罗京资;胡汉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某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LVA 基因分型及流行状况研究

    目的:通过构建适合临床实验室常规应用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菌株同源性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分型方法,建立昆明地区临床分离MRSA菌株的MLVA基因分型基础数据库,分析医院MRSA感染流行情况。方法收集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室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分离的111株M RS A菌株,对7个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产物电泳分析,归类各菌株的基因型别。结果 VNTR09‐01位点测序结果显示9 bp的重复子,重复规律性不强、易突变;111株分离株被分为25个基因型别(A~Y ),其中G、A、B为主要型别,分别占47.7%、13.5%、8.1%;呼吸内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和乳腺科存在MRSA集中流行趋势。结论 MLVA分型方法可推广应用于本研究中7个VNTR位点多态性检测,部分科室存在MRSA同源菌集中流行情况,值得高度关注。

    作者:陈扬;胡大春;崔颖;王林;刘德华;邵剑春;穆士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表皮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膜的形成情况,分析其生物膜形成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住院患者血标本分离出的表皮葡萄球菌62株,采用生物膜形成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试验检测细菌生物膜,并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利用生物膜形成试验检出生物膜阳性菌株23株,检出率为37.1%;PCR扩增试验检出icaA基因27株,检出率为4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同时阳性的菌株为14株。生物膜阳性菌株对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生物膜阴性菌株,其中对庆大霉素、青霉素G、苯唑西林、左旋氧氟沙星、头孢西丁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均敏感。结论两种方法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生物膜阳性菌株耐药率普遍高于生物膜阴性菌株。

    作者:叶杨芹;包裕杰;马珂;张雯雁;奚婷;陈芳莹;宗明;范列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