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洁丹;唐万兵;杨小金;王蕾
目的 通过评价早早孕胶体金法的检测性能,给临床急腹症——宫外孕排除提供及时准确的辅助诊断信息.方法 选取303例临床门诊急诊血清标本,采用早早孕纸条胶体金法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同时采用ECIQ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β-HCG验证.结果 采用胶体金试纸法检测303例标本中,阴性108例,弱阳性89例,阳性29例,强阳性77例,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β-HCG发现胶体金试纸法检测的89例弱阳性性标本中有4例为假阳性,其余结果均一致.两种检测结果经McNemar检验,两种方法优劣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体金试纸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急诊宫外孕初筛的一项辅助指标.
作者:谢晖;马秀芝;张乃键;于小雨;胡静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肺癌患者转移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85例和诊断为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46例及25例同一患者不同分期组的临床病历资料和全血RDW数据.根据患者分期和有无转移及转移程度等进行分组.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RDW与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不同分期肺癌患者中,Ⅲ期和Ⅳ期组全血RDW水平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954.500,P<0.05).(2)有转移组肺癌患者RDW显著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87.500,P<0.05).(3)发生远端转移组RDW显著高于近端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466.500,P<0.05).(4)≥2个远端转移器官组RDW显著高于仅有1个远端转移器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75.500,P<0.05).(5)小细胞肺癌中广泛期组全血RDW显著高于局限期组(U=98.500,P<0.05).(6)相同患者未远端转移前RDW水平显著低于远端转移后(U=3.410,P<0.05).(7)RDW与分期、是否转移、远端转移器官数目有一定的相关性(r=0.287、0.308、0.190,P<0.05).结论 RDW在肺癌患者分期及转移程度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鹏鹏;田甜;王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随机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ACR)作为高血压及糖尿病致肾损伤诊断有效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常德市汉寿县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及糖尿病患者60例,以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为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正常组、微量组及大量组.对所有患者实施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计算,并对所有患者的尿肌酐及微量清蛋白量进行计算,分析其ACR结果.结果 ACR结果和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呈明显相关性,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正常组肾损伤患者ACR阳性率和微量清蛋白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微量组及大量组肾损伤患者ACR阳性率和微量清蛋白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R的敏感程度高于常规微量清蛋白阳性率,且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荷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倍比稀释法在指导实验室筛选质量可靠检测试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标本进行倍比稀释,采用3种不同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比对,并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实施验证.结果 A、B和C3种ELISA试剂检测结果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试剂检测出现全部阳性结果到全部阴性结果的梯度间均存在1个梯度差,PCR试剂检测全部阳性结果大稀释梯度与ELISA(C)试剂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倍比稀释法为实验室筛查与选用质量可靠的检测试剂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方法.
作者:王玉兰;刘培海;王远忠;闫荣军;付汝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尿培养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0日至2015年9月7日尿培养阳性标本1001株病原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及药敏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的1001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771株,占77.0%,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45.7%)、肺炎克雷伯菌(9.1%)、奇异变形杆菌(3.3%);革兰阳性菌164株,占16.4%,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66株,占6.6%.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49.2%和35.2%.结论 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中,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治疗尿路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露萍;刘俊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定量与定性检测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97份临床标本同时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另对2 344份临床标本进行CLIA检测结果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经配对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44份临床标本中抗-HBs≥10 mU/mL有1264例,>100 mU/mL有843例,占抗-HBs> 10 mU/mL比例为66.59%.结论 定性的ELISA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基本可以满足临床的预防性筛查,而定量CLIA具有灵敏、特异、定量等优点,有利于指导临床对HBV感染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监测及为保证机体有足够抵抗HBV感染能力作出判定.
作者:林城;梁坤铃;叶景联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就诊的孕妇进行筛查,根据其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否将其分为试验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对照组(甲状腺功能正常),比较两组产妇甲状腺激素指标变化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两组孕妇孕期和产后TSH浓度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孕期不同阶段TSH差异较大,孕中、晚期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与孕早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血清中TSH浓度高于怀孕初期血清中TSH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比较显示,试验组48例孕妇中7例(14.6%)出现早产,5例(10.4%)出现贫血,8例(16.7%)出现自发性流产,5例(10.4%)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照组112例孕妇中2例(1.8%)出现早产,5例(4.5%)出现自发性流产,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产妇,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密切观察变化可有效减少妊娠不良结局发生.
作者:张雪;陈雪兰;李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γ-谷氨酰转移酶(GGT)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泸州市市妇幼保健院/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80例良性肝病患者,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者,均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AFU、AFP、CEA、GGT联合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AFU、AFP、CEA、GG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肝病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而阴性率显著低于单项检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AFU、AFP、CEA、GGT)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能够提高诊断的阳性率,从而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南;朱跃进;卢祥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锌指样转录因子4(KLF4)、孤儿核受体γt(RORγt)、microRNA-206的表达水平,探讨它们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重症肌无力患者及健康对照者清晨空腹外周血标本,梯度离心得到人PBM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BMC中KLF4、RORγt mRNA、microRNA-206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重症肌无力患者PBMC中KLF4 mRNA为0.594±0.181,健康对照者为0.089±0.025;重症肌无力患者PBMC中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为0.570±0.266,健康对照者为0.067±0.016,重症肌无力患者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肌无力患者PBMC中microRNA-206表达水平为0.053±0.018,健康对照者为0.134±0.056,重症肌无力患者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肌无力患者PBMC中KLF4、RORγt相对表达量与microRNA-206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675,P<0.05,r=-0.806,P< 0.05).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PBMC中KLF4mRNA、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及microRNA-206表达水平下降,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王加平;朱继平;孟晓波;梅燕;秦文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适合于12~14岁青少年血清碱性磷酸酶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标准与指南中的C28-A2推荐方法,收集男、女12~14岁体检人员各40份标本,在经过性能评价验证可靠的检测系统上检测.结果 40例12~14岁男性青少年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为91.0~484.0 U/L,平均(264.2±80.1)U/L,有28例数据落在参考区间外;40例12~14岁女性青少年ALP水平为75.0~364.0 U/L,平均(185.0±92.5)U/L,有23例数据落在参考区间外.试验数据有3例以上的检测结果落在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外.结论 该生物参考区间不适合用于12~14岁青少年,应重新建立该年龄段的ALP生物参考区间,12~14岁男、女性青少年ALP参考区间分别为237.7~292.8 U/L、160.7~225.2 U/L.
作者:陈丽敏;郭明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成人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测和认知行为损害之间的联系.方法 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n=1984]、清蛋白与肌酐比值(ACR)≥30 μg/mg(n=1059)、胱抑素C水平大于1.0 mg/L(n=425)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校正逻辑回归模型中,ACR≥30 μg/mg与低三分位的性能有关,包括雷伊听觉言语学习测试(RAVLT)(比值比1.30、95% CI 1.09~1.56、P=0.006),相当于增龄3.56年;数字符号替换测试(DSST)(比值比1.47、95% CI 1.20~1.80、P=0.001),相当于增龄3.69年;胱抑素C>1.0 mg/L与DSST(比值比1.81、95% CI0.93~3.55、P=0.08)和斯特鲁普测试(比值比1.78、95% CI 0.97~3.23、P=0.06)呈边缘相关.eGFR与认知能力的任何检测无关联.结论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5%的人群是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经ACR和胱抑素C检测发现肾脏病变与降低认知功能相关.
作者:宋雪;史尊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意外损坏的应急处理及其解决方案.方法 电脑老化主板损坏不能正常开机,从而引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检验之星”意外损坏.结果 “检验之星”瘫痪造成不能与实验室前处理-生化-免疫分析仪器设备建立正常通讯.结论 在日常工作中应定期检查设备及其操作电脑查找发现隐患,及时更换实验室老化装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检验之星”软件及数据库等应定期做异地备份保存,建立实验室管理应急预案.
作者:李红;杨洁;张勐;郭婧;范晨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相关自身抗体谱中抗SSA抗体、抗SSB抗体临床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情况,并联合其他免疫指标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抗SSA和(或)抗SSB抗体检测结果阳性并有明确诊断的病例567例,分为SSA(+) SSB(-)、SSA(+)SSB(+)、SSA(-)SSB(+)3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同时观察所有研究对象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指标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pSS患者88例,SSA(+)SSB(+)组59例,占全部pSS患者的67.0%,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SA(+)SSB(+)组中,诊断为pSS患者59例,占29.8%,与其他各组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SA(+)SSB(-)组中,pSS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gA、IgG、C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A(+)SSB(+)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gG、C3、C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A(+)SSB(-)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gA、IgG、IgM、C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A、SSB均(+)对pSS诊断意义较大;单独SSA(+)对诊断pSS作用较差;仅SSB(+)无诊断意义.同时联合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指标对pSS诊断有临床价值.
作者:郭梦洋;刘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对不同类型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分析icaADBC操纵子在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中的检出及与细菌耐药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10月上海市东方医院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77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4种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庆大霉素、链霉素、奈替米星和阿米卡星)药敏试验特征;构建icaADBC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检测77株细菌中icaADBC的分布状况.结果 结果77株表皮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分别为庆大霉素:62.3%,链霉素:61.0%,阿米卡星:22.1%,奈替米星:23.4%.icaADBC操纵子的检出率为20.8%,ica阳性菌株与阴性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分离的icaADBC操纵子阳性表皮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
作者:包裕杰;张雯雁;叶杨芹;奚婷;陈芳莹;范列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诊断为新生儿细菌性肺炎的患儿30例,同时收集非细菌性感染患儿30例,分别采用免疫比浊和免疫荧光方法测定所有患儿血液中CRP和PCT浓度.结果 感染组患儿PCT阳性结果与非感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CRP阳性结果与非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PCT联合应用对新生儿细菌性肺炎的早期诊断有较大帮助.
作者:周兴珍;张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明确Hcy和hs-CRP水平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以明确Hcy是否为鼻咽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中山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并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72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鼻咽癌患者分为鼻咽癌缓解组和鼻咽癌未缓解组.收集入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Hcy和hs-CRP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鼻咽癌缓解组、未缓解组治疗前血浆Hcy和hs-CR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8,P=0.023;t=6.84,P=0.035);与鼻咽癌缓解组治疗前比较,鼻咽癌未缓解组治疗前血浆Hcy和hs-CR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4,P=0.018;t=8.67,P=0.026);与鼻咽癌缓解组治疗前比较,鼻咽癌缓解组治疗后血浆Hcy和hs-CR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5,P=0.030;t=5.34,P=0.047);与鼻咽癌未缓解组治疗前比较,鼻咽癌未缓解组治疗后血浆Hcy和hs-CRP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P=0.072;t=1.84,P=0.064).鼻咽癌患者血浆Hcy与hs-CRP水平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2.结论 血浆Hcy和hs-CRP水平变化与鼻咽癌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均有正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吕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2~2014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制订抗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临床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对临床分离病原菌采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下降尤为明显,对阿米卡星的小抑菌浓度值呈逐年下降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和呋喃妥因耐药率大于90.0%,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013年较2012年明显增加,但2014年与2013年相比增加不明显,甚至有所下降.结论 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并非逐年加重,反而有所改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但未出现继续增加趋势,对两种细菌的耐药性应继续监测.
作者:向瑶;辛力华;王芳;杨朝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在新的专业分类和新的学制背景下,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培养模式的建立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国外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相比较,国内医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现状有待改革.自主学习培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有待解决.
作者:荣海燕;陈兆云;孟存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被确诊为感染性疾病的患儿,根据感染原因将患儿分为病毒感染组(32例)和细菌感染组(40例),检测两组患儿的hs-CRP水平和外周血WBC计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细菌感染组患儿hs-CRP水平为(14.52±2.51) mg/L,WBC计数为(15.11±3.08)×109/L,病毒感染组患儿hs-CRP水平为(3.03±1.01)mg/L,WBC计数为(8.02±2.03)×109/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菌感染组患儿hs-CRP阳性率(90.00%)、WBC阳性率(80.00%)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的hs-CRP阳性率(9.38%)和WBC阳性率(3.13%)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感染性疾病患儿中开展hs-CRP和WBC联合检测,可有效鉴别诊断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吴杏喜;陈金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区成人贫血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直接抽样法,搜集201 4年1月至2015年8月到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贫血的18周岁以上的患者957例,分析性别、年龄及不同海拔高度对贫血患病率及患病程度的影响.将所有数据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2次录入法,并用SPSS19.0统计软件完成所有统计学分析.结果 957例贫血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0∶4.17,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极重度贫血患病率2.2%,重度贫血患病率40.1%,中度贫血患病率38.7%,轻度贫血患病率19.0%.18~27岁组贫血人数多,不同年龄组贫血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拔4000 m以上贫血人数高,与其他海拔高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别与海拔高度对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区贫血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女性贫血人数明显高于男性,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贫血人数也增加.
作者:贾礼华;陈江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