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链球菌溶血素O的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鉴定

陈鸿恩;梁海琦;肖士宾;李富勇

关键词:重组链球菌溶血素O抗原性, 溶血活性, 表达, 纯化, 生物活性
摘要:目的 重组表达链球菌溶血素O(SLO),纯化后验证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合成目的基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酶切连接的方式构建SLO-pET28a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验证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中,经诱导表达条件优化,采用镍亲和柱和分子筛纯化SLO.分别检测重组SLO和天然SLO对试剂盒校准品的响应情况和与临床样本匹配程度.结果 成功构建了SLO-pET28a-BL21 (DE3)菌株,在OD600=0.8时,25℃,0.4 mmol IPTG诱导,大于90%目的蛋白会可溶性表达.纯化后SLO纯度大于95%.重组的SLO与提取的SLO对试剂盒校准品的响应相当,与临床样本的匹配程度一致.结论 重组SLO的生物学活性与提取相当,为检测血清中的抗链球菌溶血素O奠定了基础.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同型半胱氨酸与鼻咽癌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明确Hcy和hs-CRP水平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以明确Hcy是否为鼻咽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中山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并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72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鼻咽癌患者分为鼻咽癌缓解组和鼻咽癌未缓解组.收集入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Hcy和hs-CRP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鼻咽癌缓解组、未缓解组治疗前血浆Hcy和hs-CR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8,P=0.023;t=6.84,P=0.035);与鼻咽癌缓解组治疗前比较,鼻咽癌未缓解组治疗前血浆Hcy和hs-CR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4,P=0.018;t=8.67,P=0.026);与鼻咽癌缓解组治疗前比较,鼻咽癌缓解组治疗后血浆Hcy和hs-CR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5,P=0.030;t=5.34,P=0.047);与鼻咽癌未缓解组治疗前比较,鼻咽癌未缓解组治疗后血浆Hcy和hs-CRP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P=0.072;t=1.84,P=0.064).鼻咽癌患者血浆Hcy与hs-CRP水平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2.结论 血浆Hcy和hs-CRP水平变化与鼻咽癌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均有正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吕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嗜肺军团菌momp基因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目的 构建真核重组质粒GFP-momp作为核酸疫苗,已构建的原核重组质粒pET-momp表达的蛋白作为蛋白疫苗,二者联合免疫BALB/c雌性小鼠,观察其免疫原性.方法 (1)以嗜肺军团菌DNA作为模板,扩增得到momp基因,并克隆至pEGFP-C1载体获得重组质粒GFP-momp.鉴定正确后,将其转染到NIH3T3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momp的表达.(2)选取BALB/c雌性小鼠60只,平均分为4组,即磷酸盐缓冲液(PBS)组(A组)、空质粒pEGFP-C1组(B组)、DNA疫苗组(C组)、联合疫苗组(D组).以重组质粒GFP-momp作为DNA疫苗,重组质粒GFP-momp和MOMP蛋白作为联合疫苗,第1天A组肌肉注射PBS 50tμL,B组注射pEGFP-C1 50 μg,C、D组各注射GFP-momp 50 μg;第14天各组以相同剂量追加免疫1次;第21天A、B、C组用相同剂量再追加免疫1次,D组注射10 μg纯化的MOMP蛋白.借助对各试验组小鼠的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等指标的动态检测,来评价DNA疫苗与蛋白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 扩增出831 bp的momp基因,构建重组质粒GFP-momp,转染入NIH3T3细胞并在细胞内表达出绿色荧光蛋白.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ELISA测定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抗体滴度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L杀伤活性试验结果显示,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杀伤活性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构建mom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NIH3T3细胞中得到表达,并进一步得出嗜肺军团菌momp基因诱导产生的DNA疫苗和DNA-蛋白疫苗均能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具有免疫原性.

    作者:窦娇莹;杨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清胱抑素C和尿α1-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早期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尿α1-微球蛋白(α1-MG)的意义.方法 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128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研究,以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作为甲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作为乙组;同时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Cys-C、肌酐(SCr)、尿素氮(BUN)、α1-MG水平.结果 乙组血清Cys-C、尿a1-MG水平明显高于甲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血清SCr及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Cys-C阳性检出者37例,占57.81%,明显高于SCr的14例(21.88%)和BUN的12例(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Cys-C、α1-MG水平与血清SCr、BUN呈正相关性(r=0.791、0.702、0.987、0.751,P<0.05).结论 早期检测血清Cys-C、尿α1-MG可有利于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

    作者:黄双旺;沈素晶;宋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胎膜早破孕妇降钙素原水平检测及诊断作用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田家炳院区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梅州市人民医院田家炳院区体检的健康孕妇4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对2项指标的特异性及敏感度进行对比,并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孕妇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孕妇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早产、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与健康对照组孕妇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降钙素原在胎膜早破诊断中的特异性及敏感度与C-反应蛋白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是胎膜早破的重要诊断指标,其具有较高特异性及敏感度,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桂扬;贝玲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尿液中沙眼衣原体、淋球菌、解脲脲原体感染分析

    目的 检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尿液中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感染状况,并进一步了解CT、NG、UU病原体在深圳市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集疑似泌尿系统感染的609例患者(其中男305例,女304例)尿液,并选取其中108例患者同时采集尿液、分泌物,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NG、UU.结果CT、NG、UU在分泌物及尿液中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感染UU阳性率高,为42.04%(256/609);CT+NG+UU感染患者感染率为0.33%(2/609);CT+UU感染是双重感染中高,为2.63%(16/609).男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分别为:29.18% (89/305)、14.10% (43/305)、52.45% (160/305);女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分别是:3.29%(10/304)、2.63% (8/304)、31.58% (96/304).<20岁者CT、NG、UU阳性检出率为64.00%,20~29岁者为63.16%,>29~39岁者为63.34%,>39岁者为75.00%.结论 采用尿液和分泌物检测CT、NG、UU的检出率基本一致;CT、NG、UU的感染率后者明显高于前二者,混合感染以CT+ UU感染率高;男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均高于女性.

    作者:罗艺;徐文莉;张洪德;李康;廖长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表皮葡萄球菌icaADBC操纵子检出与细菌耐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关系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对不同类型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分析icaADBC操纵子在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中的检出及与细菌耐药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10月上海市东方医院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77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4种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庆大霉素、链霉素、奈替米星和阿米卡星)药敏试验特征;构建icaADBC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检测77株细菌中icaADBC的分布状况.结果 结果77株表皮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分别为庆大霉素:62.3%,链霉素:61.0%,阿米卡星:22.1%,奈替米星:23.4%.icaADBC操纵子的检出率为20.8%,ica阳性菌株与阴性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分离的icaADBC操纵子阳性表皮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

    作者:包裕杰;张雯雁;叶杨芹;奚婷;陈芳莹;范列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ARCHITECT i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HBsAg的性能评估

    目的 对ARCHITECT i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进行使用前的性能评估.方法 以ARCHITECT i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定量检测项目HBsAg进行精密度、符合率、检出限、携带污染率检测.结果HBsAg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均小于5.1%,精密度、符合率、检出限及携带污染率均符合ARCHITECT i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性能要求.结论 ARCHITECT i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HBsAg的精密度、符合率、检出限及携带污染率均达到性能要求,同时能满足临床实验室检测要求.

    作者:左芳;刘更夫;尚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绿色通道对提高血气分析标本周转效率的影响

    目的 调查急诊绿色通道对缩短血气分析标本周转时间(TAT)的作用,分析影响TAT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所有血气分析标本的TAT,比较分析绿色通道标本和其他来源标本的实验室前TAT及实验室内TAT.结果 绿色通道、门诊急诊和住院急诊标本实验室前TAT均值分别为8.64、38.81和59.24 min,实验室内TAT均值分别为6.20、6.60 min和15.60 min,绿色通道标本实验室前和实验室内TAT均值都明显小于门诊急诊和住院急诊标本;在标本接收高峰期,绿色通道标本相对于门诊急诊和住院急诊标本,实验室内TAT缩短的值和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结论绿色通道可缩短血气分析标本的TAT,尤其在标本接收高峰期,绿色通道对提高标本周转效率的作用尤为明显.

    作者:严碧勇;沈凌炜;王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被确诊为感染性疾病的患儿,根据感染原因将患儿分为病毒感染组(32例)和细菌感染组(40例),检测两组患儿的hs-CRP水平和外周血WBC计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细菌感染组患儿hs-CRP水平为(14.52±2.51) mg/L,WBC计数为(15.11±3.08)×109/L,病毒感染组患儿hs-CRP水平为(3.03±1.01)mg/L,WBC计数为(8.02±2.03)×109/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菌感染组患儿hs-CRP阳性率(90.00%)、WBC阳性率(80.00%)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的hs-CRP阳性率(9.38%)和WBC阳性率(3.13%)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感染性疾病患儿中开展hs-CRP和WBC联合检测,可有效鉴别诊断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吴杏喜;陈金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胶体金法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用于宫外孕鉴别诊断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通过评价早早孕胶体金法的检测性能,给临床急腹症——宫外孕排除提供及时准确的辅助诊断信息.方法 选取303例临床门诊急诊血清标本,采用早早孕纸条胶体金法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同时采用ECIQ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β-HCG验证.结果 采用胶体金试纸法检测303例标本中,阴性108例,弱阳性89例,阳性29例,强阳性77例,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β-HCG发现胶体金试纸法检测的89例弱阳性性标本中有4例为假阳性,其余结果均一致.两种检测结果经McNemar检验,两种方法优劣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体金试纸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急诊宫外孕初筛的一项辅助指标.

    作者:谢晖;马秀芝;张乃键;于小雨;胡静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作为高血压及糖尿病肾损伤诊断有效指标的可行性

    目的 探讨随机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ACR)作为高血压及糖尿病致肾损伤诊断有效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常德市汉寿县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及糖尿病患者60例,以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为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正常组、微量组及大量组.对所有患者实施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计算,并对所有患者的尿肌酐及微量清蛋白量进行计算,分析其ACR结果.结果 ACR结果和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呈明显相关性,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正常组肾损伤患者ACR阳性率和微量清蛋白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微量组及大量组肾损伤患者ACR阳性率和微量清蛋白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R的敏感程度高于常规微量清蛋白阳性率,且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荷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平顶山市某三甲中医医院临床用血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中医医院临床用血的趋势与特征,为临床用血合理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以来的临床用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年来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人数持续增长,年均增长12.7%,总用血1300人次,总用血量为4595 U,人均用血量3.5U.40岁以上的输血患者明显增多,>60岁的老年人群更是占总治疗人次的58.2%(757/1300).病种多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肝病、恶性肿瘤及其他肿瘤;其次为接受产科输血的21~50岁的育龄妇女,占23.5%(306/1300).2014年主要血液成分品种占比为:悬浮红细胞44.1%,新鲜冰冻血浆47.9%,血小板7.0%.成分输血率99.0%.红细胞用量多是妇产科,占35.9%(609/1696),血浆用量多是肝病患者,占66.1%(1638/2479),血小板主要用于血液病患者.冷沉淀和凝血因子等其他类血液制品用量很小,与其他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血患者的年龄段、所患疾病种类和所用血液成分种类较为集中,临床用血有其自身特征.随着临床输血治疗的深入开展,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应该加强成分输血,使各类血液成分的使用更加合理.

    作者:李胜国;许东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链球菌溶血素O的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鉴定

    目的 重组表达链球菌溶血素O(SLO),纯化后验证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合成目的基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酶切连接的方式构建SLO-pET28a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验证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中,经诱导表达条件优化,采用镍亲和柱和分子筛纯化SLO.分别检测重组SLO和天然SLO对试剂盒校准品的响应情况和与临床样本匹配程度.结果 成功构建了SLO-pET28a-BL21 (DE3)菌株,在OD600=0.8时,25℃,0.4 mmol IPTG诱导,大于90%目的蛋白会可溶性表达.纯化后SLO纯度大于95%.重组的SLO与提取的SLO对试剂盒校准品的响应相当,与临床样本的匹配程度一致.结论 重组SLO的生物学活性与提取相当,为检测血清中的抗链球菌溶血素O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鸿恩;梁海琦;肖士宾;李富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男性精液参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男性精液参数与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东莞康华医院生殖中心第1周期长方案IVF-胚胎移植的371个周期,分析不同妊娠结局中男性精液参数的差异.结果 临床妊娠组和未妊娠组精子密度、活率、活力和精子正常形态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液参数对IVF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比较有限.

    作者:徐艳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光滑念珠菌三唑类药物耐药机制

    由于HIV感染、器官移植和肿瘤等免疫力减弱患者的增加抗真菌药物的不恰当使用,侵袭性真菌感染人数逐年增加,已经对临床各类疾病的治疗造成巨大威胁.临床标本中光滑念珠菌在非白色念珠菌中分离率高.临床分离出的所有假丝酵母菌中,光滑念珠菌三唑类耐药率高.我国约14.3%的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11.6%的氟康唑与伏立康唑交叉耐药;2.3%的菌株对所有抗真菌药物不敏感;没有发现三唑类与棘白菌素交叉耐药的菌株[1].本文就光滑念珠菌三唑类耐药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张博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自身抗体及免疫指标结果分析

    目的 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相关自身抗体谱中抗SSA抗体、抗SSB抗体临床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情况,并联合其他免疫指标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抗SSA和(或)抗SSB抗体检测结果阳性并有明确诊断的病例567例,分为SSA(+) SSB(-)、SSA(+)SSB(+)、SSA(-)SSB(+)3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同时观察所有研究对象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指标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pSS患者88例,SSA(+)SSB(+)组59例,占全部pSS患者的67.0%,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SA(+)SSB(+)组中,诊断为pSS患者59例,占29.8%,与其他各组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SA(+)SSB(-)组中,pSS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gA、IgG、C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A(+)SSB(+)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gG、C3、C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A(+)SSB(-)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gA、IgG、IgM、C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A、SSB均(+)对pSS诊断意义较大;单独SSA(+)对诊断pSS作用较差;仅SSB(+)无诊断意义.同时联合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指标对pSS诊断有临床价值.

    作者:郭梦洋;刘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表达及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血清β2-微球蛋白在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的表达,及其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增生患者、健康人群各34例,根据前列腺癌患者个体差异给予相应内分泌给药.取静脉血检测β2-微球蛋白、血清PSA水平,观测比较3组对象的测定结果,分析前列腺癌患者β2-微球蛋白与PSA之间的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健康人群组β2-微球蛋白分别为(105.34±22.14)、(35.27±2.52)、(18.34±0.65)mg/L;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健康人群组血清PSA分别为(3.02±0.63)、(1.91±0.30)、(1.85±0.41) ng/mL;前列腺癌组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血清PSA呈正相关(r=0.867,P<0.05);前列腺增生组、健康人群组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血清PSA无相关性(r1=0.185,r2=-0.075,P>0.05);前列腺癌经内分泌药物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PSA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血清PSA呈正相关(r1 =0.752,r2=0.692,P<0.05).结论 血清β2-微球蛋白可作为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诊断和内分泌治疗效果监测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钟巧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倍比稀释法在医学实验室试剂筛选应用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倍比稀释法在指导实验室筛选质量可靠检测试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标本进行倍比稀释,采用3种不同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比对,并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实施验证.结果 A、B和C3种ELISA试剂检测结果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试剂检测出现全部阳性结果到全部阴性结果的梯度间均存在1个梯度差,PCR试剂检测全部阳性结果大稀释梯度与ELISA(C)试剂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倍比稀释法为实验室筛查与选用质量可靠的检测试剂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方法.

    作者:王玉兰;刘培海;王远忠;闫荣军;付汝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生物标志物检测和认知损害之间的联系

    目的 观察成人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测和认知行为损害之间的联系.方法 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n=1984]、清蛋白与肌酐比值(ACR)≥30 μg/mg(n=1059)、胱抑素C水平大于1.0 mg/L(n=425)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校正逻辑回归模型中,ACR≥30 μg/mg与低三分位的性能有关,包括雷伊听觉言语学习测试(RAVLT)(比值比1.30、95% CI 1.09~1.56、P=0.006),相当于增龄3.56年;数字符号替换测试(DSST)(比值比1.47、95% CI 1.20~1.80、P=0.001),相当于增龄3.69年;胱抑素C>1.0 mg/L与DSST(比值比1.81、95% CI0.93~3.55、P=0.08)和斯特鲁普测试(比值比1.78、95% CI 0.97~3.23、P=0.06)呈边缘相关.eGFR与认知能力的任何检测无关联.结论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5%的人群是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经ACR和胱抑素C检测发现肾脏病变与降低认知功能相关.

    作者:宋雪;史尊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医学检验专业自主学习培养模式探讨

    在新的专业分类和新的学制背景下,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培养模式的建立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国外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相比较,国内医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现状有待改革.自主学习培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有待解决.

    作者:荣海燕;陈兆云;孟存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