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癌全切除术围术期常规化监测甲状旁腺激素的临床价值探讨

王晓妹;朱文秀;宋博;乌音

关键词:甲状腺癌全切除术, 甲状旁腺激素, 低钙血症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化检测甲状旁腺激素(PT H ),血清钙、磷对甲状腺癌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行甲状腺癌全切除术患者36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PT H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血清钙、磷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术后发生低钙血症(PHC)患者16例,发生率为44.4%,其中PTH术前检测、甲状腺腺叶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30 min下降幅度大于70%13例,占92.85%。结论甲状腺癌全切除术围术期常规化连续监测PT H ,血清钙、磷水平,可以早期预测和减少骨饥饿综合征及甲状腺术后PHC的发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oapresta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CRP的可行性探索

    目的:探索Coapresta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可行性。方法测定Coapresta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CRP时的准确度、线性、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及两仪器(Ottoman全自动特定蛋白即时检测分析仪与Co‐apresta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相关性。结果 Coapresta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CRP时的3个批号试剂平均回收率为106.0%,准确度良好;批内精密度小于10%,日间精密度小于15%;携带污染率0.32%;Ottoman全自动特定蛋白即时检测分析仪与Coapresta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血浆CRP结果相关方程为Y=0.0012 X+0.489,相关指数 r2=0.9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两仪器测定血浆标本CRP结果高度相关;Coapresta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CRP时的线性为0~200 mg/L。结论 Coapresta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CRP时批内精密度较好,携带污染率低,与Ottoman全自动特定蛋白即时检测分析仪高度相关,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作者:解学龙;陈昌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科室新进仪器Astep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结果对临床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方面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84例住院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全血标本,在Astep特定蛋白分析仪上检测hs‐CRP ,同时进行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eu)计数,并与其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WBC和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hs‐CRP升高程度更为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小儿组,WBC与Neu正相关;在成人组,WBC与Neu正相关,Neu与hs‐CRP正相关。结论在Astep特定蛋白分析仪上检测的hs‐CRP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情况,与WBC及Neu结合能更好地为临床判断病情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秦旭;黄鑫;欧阳慧;候芳;王燕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肌酸激酶同工酶 MB活性大于总肌酸激酶活性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生化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活性大于总肌酸激酶(CK)的原因。方法对该院2015年1~9月同时检测血清CK和CK‐MB的16262例门诊标本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现CK‐MB活性大于总CK的标本24例,其中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患者14例、肿瘤患者4例、风湿病患者1例、妊娠期妇女3例、儿科患者2例。结论当体内出现大量CK‐BB和巨CK时,会影响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的活性,从而造成CK‐MB的假性增高。虽然免疫抑制法检测简单迅速,但存在局限性,临床需结合检测原理和患者病情加以鉴别,避免误诊。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SYSM EX CS5100全自动凝血仪性能评估和参考区间的验证

    目的:验证SYSM EX CS5100全自动凝血仪的系统性能,确定该检测系统是否稳定、准确、可靠。方法从精密度、准确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可比性、可报告范围、检测下限、参考区间的验证等方面对SYSM EX CS5100进行验证。结果精密度、准确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可比性、可报告范围、检测下限、参考范围等验证全部通过。结论 SYSM EX CS5100凝血仪是一个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携带污染率低,相关系数好,可比性好,检测范围宽的检测系统。

    作者:潘俊均;徐名烤;林佩娜;雷亚利;杜华;隋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

    按工作性质及其先后顺序,可将医学统计工作分为实验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实验设计是开展某项医学研究工作的关键,包括医学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医学专业设计的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样本含量、获取样本的方法、分组原则、观察(检测)指标、统计方法等。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各种试验、检测或调查,要求资料完整、准确、及时、有足够数量、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等。整理资料包括原始资料的检查与核对、对资料进行分组与汇总等。分析资料即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变化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5例DN患者为疾病组,根据病情轻重以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UAER)及尿蛋白由高到低分为A、B、C 3个亚组,另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清Cys C、RBP、尿素(UREA)、肌酐(Cr)、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结果(1)病例组各亚组的Cys C、RBP、Cr、UREA、FBG和 HbAl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组患者Cys C和RBP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36%和32%,比UREA和Cr高;(3)病例组患者Cys C和RBP与24 h‐UAER呈正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ys C和RBP是反映肾小球损伤的重要指标,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一定预警价值。

    作者:夏木西卡马尔·买买提明;热孜万古力·阿帕尔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儿童抗核抗体不同稀释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血清稀释滴度对儿童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分析(A N A‐IIF )结果的影响,探讨降低血清起始稀释度必要性。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10例健康儿童系列稀释度血清标本抗核抗体(ANA ),并与特异性 ANA 线性免疫(ANA‐LIA)结果相比较;同时分析一组ANA‐IIF阴性的临床患儿标本ANA‐LIA结果。结果健康组标本随着稀释度从1∶80、1∶40、1∶20逐步减低,ANA‐IIF阳性检出率有所上升,分别为7.3%、9.1%、1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阳性分别为7.3%、15.5%、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0例健康体检儿童中8例标本检测出特异性ANA,阳性率为7.3%。8例IIF法稀释度1∶80阳性者中,特异性ANA阳性者2例;稀释度1∶40、1∶20新增的4例荧光ANA阳性标本中,有1例特异性ANA阳性。若视ANA‐IIF(1∶80)或ANA‐LIA任一阳性为ANA阳性,ANA阳性率从7.3%上升到12.7%。29例ANA‐IIF(1∶80)为阴性的自身免疫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患儿临床标本中,特异性ANA‐LIA检测出5例阳性(17.2%)。结论降低儿童血清起始滴度并不能明显提高ANA‐IIF阳性检出率,反而增加了非特异的弱阳性,因此,临床实验室不需改变儿童ANA常规标本稀释滴度,联合特异性ANA‐LIA的检测有利于ANA的发现。

    作者:庞舒尹;陈奕豪;刘海英;陈曲波;蔡莉;彭小芳;高飞;代玉梅;刘云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华南地区汉族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了解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在华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芯片技术对359例人群的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统计男女间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野生型CC多见占54.9%,突变型CT占33.1%和TT占12.0%,野生型与突变型在男女人群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的频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群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 HFR C677T的多态性分布在男女人群间有差异,也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发生相关。

    作者:吴自强;徐韫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医学检验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

    医学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扎实医学知识、国际交流、国际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双语教学有助于医学生更全面有效地获取国内外新的动态,为今后的工作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从学习者、师资、教材和授课方式四个方面浅谈对双语教学的个人看法。

    作者:谢珊艳;杨荫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31例布鲁杆菌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分析

    目的:总结布鲁杆菌病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布鲁杆菌病提供经验。方法对31例布鲁杆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31位患者中有羊或其肉制品接触史者26例(83.87%),虽无直接接触,但居住牧场附近1例(3.23%),喝羊奶者4例(12.90%)。发热、乏力、多汗、关节疼痛是布鲁杆菌常见临床表现,并发症较多。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减少4例(12.90%),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20例(64.52%),单核细胞百分率升高22例(70.97%),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下降16例(51.61%),嗜酸细胞百分率下降14例(45.16%),嗜碱细胞百分率升高5例(16.13%)。红细胞沉降率升高15例(48.39%)。肝功指标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分别占70.97%、41.94%、58.06%,前清蛋白降低18例(58.06%)。结论布鲁杆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容易误诊,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者应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和实验室结果考虑布鲁杆菌可能。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血吸虫病实验诊断的研究现状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肝脏纤维化,终可导致患者继发门脉高压征等严重后果,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死亡[1‐3]。据报道,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有血吸虫病流行,受到不同程度感染的人群达2亿[4]。血吸虫病的控制和消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进一步加大传染源控制力度[5‐6],提高诊断能力。目前血吸虫病实验诊断可分三大类,分别为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和核酸诊断。本文就近几十年来发展的血吸虫实验室诊断的研究现状介绍如下。

    作者:王雪峰(综述);蔡爱玲;周明莉(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持续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非肥胖者的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非肥胖者的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41例重度OSA合并有冠心病(CAD)的患者,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28 kg/m2)和非肥胖组(BMI≤28 kg/m2),所有患者均接受24周的CPAP治疗。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水平,比较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非肥胖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平均水平出现明显下降,从治疗前(141.8±156.5) pg/mL下降到(106.7±167.2)pg/mL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平均水平出现升高的趋势,从治疗前(32.2±24.5)pg/mL 升高到(86.3±174.4)pg/mL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能有效降低重度OSA合并CAD非肥胖者的NT‐proBNP水平。

    作者:邱志辉;陆冬晓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在职业健康检查中的价值

    目的:了解长沙市职业健康检查人群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增高情况,分析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增高者体检结果异常的分布情况。方法统计分析职业健康体检人员22135例血细胞分析结果和体检异常表现情况。结果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或)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增高者中,大部分存在心电图异常、脂肪肝等变化,小部分为反应性和克隆性增高,同时不明原因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亦占较大一部分比例。结论建议进行大量试验及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在职业健康检查中的意义。

    作者:刘燕萍;王艳;文岚;黄非凡;田斌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液基细胞学联合人乳头瘤病毒DNA 检测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液基细胞学(TCT )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 检测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00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液TCT检测、HPV‐DNA检测,并进行病理活检进行对照,分析TCT与HPV‐DNA联合联合检测方法的临床使用价值。结果500例患者经病理活检发现,慢性炎症208例,轻度宫颈上皮内瘤112例,中度宫颈上皮内瘤63例,重度宫颈上皮内瘤53例,鳞状细胞癌(SCC)42例;TCT 检测分析可知,阳性患者275例,阴性患者225例,其灵敏度为73.0%,特异度64.6%,阳性预测值69.1%,阴性预测值69.5%,准确度69.0%;HPV‐DNA检测分析可知,阳性患者254例,阴性患者246例,其灵敏度为71.5%,特异度71.7%,阳性预测值73.2%,阴性预测值69.9%,准确度71.6%;联合检测的阳性患者244例,阴性患者356例,其灵敏度为91.5%,特异度97.5%,阳性预测值97.5%,阴性预测值91.4%,准确度94.4%,5项评价指标均高于TCT 和 HPV‐DNA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HPV‐DNA检测均能够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但是TCT与 HPV‐DNA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值得在临时床上使用。

    作者:张立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2014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该院2014年1~12月收集的临床分离菌进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4年版标准判断。结果临床分离菌共774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9.4%,革兰阴性菌占70.6%。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为30.2%和77.2%。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对主要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屎肠球菌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2.3%),出现少数耐利奈唑胺的粪肠球菌(0.9%)。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阳性分别为59.5%和31.8%。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小于2.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4.5%和17.9%,鲍曼不动杆菌对两者的耐药率分别为71.9%和75.0%。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增加明显。结论细菌耐药性严重,尤其是多重耐药菌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加强感染控制措施是当务之急。

    作者:黎七绮;牛司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男性不育患者精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浓度对精子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的质量与精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30例不育男性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浓度,根据精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浓度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大于1000 ng/m L为A组,250~1000 ng/mL为B组,小于250 ng/mL为C组,对各组精浆中的精液基本参数和生化指标(酸性磷酸酶、枸橼酸、锌和果糖)进行测定。结果(1)A、B、C三组间,精液密度和精子活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浓度与精液密度(r=-0.43)和精子活动率(r=-0.37),精液体积及正常精子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C三组间,酸性磷酸酶、柠檬酸和锌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浓度与磷酸酶(r=-0.19)、柠檬酸(r=-0.17)和锌(r=-0.23)的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三组间果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水平与精液密度、精子活动率及生化指标参数(酸性磷酸酶、柠檬酸和锌)呈显著负相关,提示精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对精子的质量有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

    作者:何碧英;彭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血清胱抑素C、NGAL 、内皮素-1联合检测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胱抑素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内皮素‐1联合检测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中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31例(高血压组)和健康体检者55例(对照组),依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将高血压组分成非高血压肾病组和高血压肾病组,观察各组血清抑素C、NGAL、内皮素‐1水平。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胱抑素C、NGAL、内皮素‐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伴随血压增幅而显著增高。高血压肾病组血清胱抑素C、NGAL、内皮素‐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胱抑素C、NGAL、内皮素‐1单项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通过联合检测上述三项指标,方法简单,能做到早期预防控制高血压患者肾脏的损伤和预后。

    作者:刘宏;李静;李存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两组,超敏肌钙蛋白组(37例)采用超敏肌钙蛋白T进行诊断,肌钙蛋白组(37例)采用肌钙蛋白I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患者应用相应诊断措施后的临床效果。结果74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所有入选患者都已完成诊断,肌钙蛋白组入选患者超敏肌钙蛋白T的浓度为0.7890μg/L ,肌钙蛋白I的浓度为0.7298μg/L ;超敏肌钙蛋白组超敏肌钙蛋白T的浓度为0.0690μg/L,肌钙蛋白I的浓度为0.013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超敏肌钙蛋白组的阴性预测值为85.87%,阳性预测为94.66%,特异度为97.89%,敏感度为82.67%,肌钙蛋白组的阴性预测值为98.43%,阳性预测为86.76%,特异度为88.67%,敏感度为97.54%,通过两组患者的比较,肌钙蛋白组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等高于超敏肌钙蛋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的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诊断,两者均有高敏感度等临床实用价值,而且还能提升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忠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PC T 、CRP及WBC检测对新生儿感染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 )、C‐反应蛋白(CRP)和WBC检测对早期新生儿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该院出生且小于7 d的健康新生儿31例(健康对照组),以及因血清PCT、WBC和CRP增高而转入新生儿科,诊断为新生儿感染的6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其中36例为轻度感染(PC T 正常组),25例为重度感染(PC T 增高组);比较治疗前3组新生儿WBC、PCT和CRP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与PCT增高组PCT、CRP、WB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与PCT正常组的CRP与WB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感染性疾病中,CRP和WBC均增高,但两者常受诸多因素影响;PC T则在重度感染时快速上升,早期轻度感染不显著,而三者的联合测定则能够更早期、更准确、更灵敏地反映新生儿早期感染性疾病。

    作者:张洪福;邱振华;车伟坤;杨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2014年肺炎克雷伯菌(K PN )分离株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使用西门子医学诊断公司的M/W‐96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鉴定仪对临床 K PN 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细菌药敏结果根据2012版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M100‐S22文件判读。结果8486例送检标本共检出KPN 291株,其中KPN药敏株(DS‐KPN)213株,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株(MDR‐KPN)2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s‐KPN)48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N)10株。不同标本KPN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痰标本构成比高(P=0.000);不同病房KPN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呼吸病房构成比高( P=0.000);K PN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率、敏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低。结论 K PN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相对较低,其多重耐药株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必须引起临床和院感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

    作者:孙敏;徐永成;仲伟一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