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地区2013~2015年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郭继昌;沈平;陈清华;符嘉慧;刘仕敏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抗体检测, 阳性率
摘要:目的:了解钦州市钦南区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状况,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地区2013~2015年艾滋病实验室 HIV 抗体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IV 抗体检测共3955例,HIV 抗体阳性200例,阳性率5.06%,呈下降趋势。人口学特征显示,HIV 抗体阳性率高的分别为男性9.26%;≥50岁人群为25.36%;农民类人群为30.83%;离异或丧偶类人群为30.86%;文盲类人群16.08%。 HIV 抗体检测标本来源中,转介求询人群阳性率高(38.16%)。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和干预重点人群;HIV 抗体检测可更早、更多地发现感染者,有利于控制流行疫情和制定预防策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街头无偿献血初筛血型错误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初筛血型错误的原因,保障输血安全。方法对该血站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街头60699例无偿献血者的血型初筛结果与复检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52例初筛血型与复检不符(0.25%),以 A 型误定为 B 型的比例高(19.74%),其次为 B 型误定为 O 型(14.47%)。夏冬季初筛错型率比春秋季高。人为因素所致的初筛血型错误占86.84%。结论为减少街头初筛血型错误,应增强工作人员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改善工作环境。

    作者:董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血清肝胆酸及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肝胆酸(CG)及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5例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ICP 组)及85例健康妊娠孕妇(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 CG 、TB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总胆红素(TBIL),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ICP 组血清血清 CG 和 TBA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 、AST 、TBIL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 组血清 CG 和 TBA 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 ICP 时,血清 CG 、TBA 明显升高,可作为 ICP 诊断的敏感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 ICP 的早期诊断及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芸芸;卢立全;王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丹参注射液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高血压合并左室心力衰竭患者的 B 型脑钠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80例高血压合并左室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丹参注射液(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 B 型脑钠肽水平、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 B 型脑钠肽、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N 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 B 型脑钠肽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质量指数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容积指数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显效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 B 型脑钠肽水平,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秦继宝;蒋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药过敏反应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人类 T 辅助细胞(Th)亚群的特征是其产生的细胞因子种类不同[1]。其中以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为主的称为 Th1,主要介导细胞免疫等;分泌 IL‐4、IL‐5、IL‐6、IL‐10、IL‐13等称为 Th2,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2]。Th1和 Th2分别介导2类应答不仅在宿主防御机制中发挥不同作用,也参与不同免疫病理过程。持续 Th1细胞强烈应答可能与自身免疫病等有关。过度 Th2细胞应答,则可能在遗传易感的个体引发过敏特应性。

    作者:顾敏(综述);谢雁鸣(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不同比对标准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 AU5800与罗氏 c701检测结果比对应用

    目的:通过贝克曼 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00分析仪)和罗氏 c7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701分析仪)的血清尿素(BUN)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建立分析模式,验证2台仪器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EP5‐A2文件,验证贝克曼 AU5800的精密度并进行比对分析。分别采用 AU5800分析仪和 c701分析仪对40份新鲜血清 BUN 水平进行检测,计算2台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后以 CLIA′88总允许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2台仪器的可比性,并通过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质量规范,对 AU5800检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AU5800分析仪 BUN检测结果精密度较高,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较小;2台分析仪 BUN 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结果总误差达到“适当的性能规范”。结论 AU5800分析仪和 c701分析仪检测结果可比性良好,为进一步开展其他项目的比对分析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锐华;何谦;周挺;王香玲;王玉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肝素结合样表皮生长因子和 C-erbB-2检测对于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及程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样表皮生长因子(HB‐EGF)和 C‐erbB‐2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及判断病情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因卵巢肿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其中良性卵巢瘤各20例,上皮性卵巢癌40例,Ⅰ期13例,Ⅱ期14例,Ⅲ~Ⅳ期13例。另选取30例志愿者的正常子宫内膜卵巢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HB‐EGF 、C‐erbB‐2的表达情况;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的 C‐erbB‐2表达。结果 HB‐EGF 和 C‐erbB‐2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良性卵巢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erbB‐2在正常子宫内膜低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含量比正常子宫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不同,C‐erbB‐2表达也不同,Ⅰ、Ⅱ期明显低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rbB‐2蛋白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检测 C‐erbB‐2有助于临床评估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作者:杨天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孝感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孝感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以保证血液安全。方法收集2012~2014年孝感市无偿献血者资料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84783例,其中不合格2618例,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3.09%,呈逐年下降趋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不合格率为1.2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率分别为0.72%、0.41%、0.01%、0.71%。结论应对不同人群制定科学的献血招募方式,探索有效的血液筛查方法,减少血液资源浪费,保证血液质量。

    作者:郑军;李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端粒酶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端粒和端粒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在肿瘤临床检测与治疗中已得到广泛研究,但在生殖领域尚属起步阶段。人端粒酶活性(TA)是精子发生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标志物,生殖细胞中端粒酶的检测特别是对原发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灶性精子发生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作者:董雪梅;贺锐;章国平;蒲巍林(综述);杜晓钟(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医院与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探讨医院与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生耐药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培养法分离出 MRSA ,PCR 法检测 mecA 基因并分型。结果189株 MRSA 标本甲氧西林决定因子(mecA)基因检测有178株为阳性,进行 mecA 基因分型,SCCmec Ⅱ型24株,SCCmec Ⅲ型101株,SCCmec Ⅳ型51株,其他2株未能分型,分型结果存在差异。结论 MRSA以 SCCmec Ⅲ型为主,MRSA 的产生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具有相关性。

    作者:万小涛;钟方财;叶帮芬;张有辉;袁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该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102例,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96例和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 Hcy 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分为单纯合并高血压组与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组,2组患者 Hcy 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600±2.759)μ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患者组和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患者组,后者 Hcy水平[(17.220±4.165)μmol/L]显著高于前者[(8.940±2.84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 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筛查高危人群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陈园园;王中全;李文华;任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显色固液双相培养基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固液双相培养基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0例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进行涂片抗酸染色、改良罗氏培养法、固液双相培养法、Bactec 960培养法检测。结果350例痰标本涂片抗酸染色法阳性率为14.8%,改良罗氏培养法为24.0%,固液双相法为35.7%,Bactec 960培养法为40.3%,改良罗氏培养法与涂片抗酸染色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固液双相培养法与改良罗氏培养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固液双相培养法与 Bactec 960培养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罗氏培养法平均报告阳性时间为21.5 d ,固液双相培养法液相平均为13.2 d ,固相为16.4 d ,Bactec 960培养法平均为11.8 d 。结论固液双相培养法操作简便,阳性率高,时间短,适合基层医院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作者:王智存;白广红;施婕;邹远妩;王卓;朱蕾;李晓晓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分析1例 A3亚型致血型正反定型不符

    临床交叉配血中,遇1例正反定型不符交叉配血,终患者血型鉴定为 A3亚型。报道如下。

    作者:李凤莲;田斌;杜丽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某儿童医院感染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调查感染科病房患儿标本细菌培养的情况,了解其病原菌种类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该院感染科收治的3745例患儿,送检各类细菌培养标本4998份,进行病原学统计。结果3745例患儿,以手足口病为主,占37.30%,其次是支气管肺炎、轮状病毒肠炎和细菌性肠道感染;细菌培养共检出细菌784株,主要为副流感嗜血杆菌(16.20%)、肺炎链球菌(14.92%)、卡他莫拉菌(12.88%)、金黄色葡萄球菌(10.59%)和沙门菌属(10.08%);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的阳性率为27.50%,大肠细菌为46.43%,肺炎克雷伯菌为81.40%;可检出2种以上细菌的类型主要是痰培养标本。结论该院感染病房的病原菌分布以嗜血杆菌属、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为主,且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控制耐药细菌传播。

    作者:雷旻;周高枫;王红梅;王和平;张交生;齐利峰;彭宝玲;邓继岿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Westgard 多规则质量控制中22S规则的理解与应用

    目的:探讨 Westgard 多规则中22S规则在单一浓度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条件。方法将22 S规则适用范围拓展到单一浓度质控品的同批检测。结果22S规则可以提高系统误差的检出率。结论22S规则在使用单一浓度质控品时,应适用1个批次的2次检测,以提高系统误差检出的及时性。

    作者:刘长德;马颖;周杏园;吴素芬;翟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缺血修饰清蛋白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缺血修饰清蛋白(IMA )是机体缺血时血清清蛋白末端序列发生改变所形成的生化产物,其可在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与其他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提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的诊断价值,以及对 ACS 的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但 IMA 有诊断时间窗窄、特异性不高的特点,限制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现就 IMA 的临床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葛庆辉;杨丽(综述);徐菲莉(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某院2008~2014年临床输血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2008~2014年临床输血现状,规范输血管理,提高合理使用血液。方法对各种成分输血用量、人均用血量、各血型使用量及不同科室的红细胞、血小板用量进行统计并分析作比较。结果2008~2014年完全采用成分输血,2010年后血小板使用量大,其次是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用量少。用血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人均用血量逐年下降,不同血型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科室用血量有所不同,对输血成分的需求也不同。结论该院2008~2014年临床输血较为科学合理,但仍有改进空间。

    作者:廖悦婷;郭玉嵩;林天平;杨芳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该院200例产前检查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检查的基础上增加免疫检查项目,包含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TORCH 等。比较2组孕妇高危妊娠发生情况,分析2种检查方法的优势及局限性。结果观察组孕妇乙型肝炎阳性率8.0%,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2.0%,梅毒抗体阳性率1.0%,TORCH 阳性率1.0%。经对症干预后,高危妊娠率为2.0%。对照组高危妊娠率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检验项目可为及时有效的医学干预提供充分依据,从而提高孕妇的生育质量,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李艳;黄云平;聂晓辉;张家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CD44v8在膀胱及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 CD44v8在膀胱及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实验组患者膀胱及尿路上皮癌患者7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RT‐PCR)从病理和临床分期2个方面对 CD44v8进行定量分析。对照组20例患者为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结果 CD44v8蛋白在对照组膀胱黏膜上皮无表达,拷贝数小于1×102拷贝/毫升。75例膀胱及尿路上皮癌患者阳性表达26例(34.7%),CT 值均小于35,基因拷贝数均大于1×104拷贝/毫升。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分期(TNM )相关,与肿瘤复发和数量无相关性。结论 CD44v8可作为判断膀胱及尿路上皮癌分级、分期的参考指标,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刘小荣;王永翔;赵立明;赵小东;刘学军;任玉林;李少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生物学变异允许总误差在血脂检测中的质量管理

    目的:探讨生物学变异允许总误差在血脂检测中的质量管理。方法对2015年参加原卫生部脂类正确度验证的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进行σ分值、质量目标指数(QGI)、优先改进措施及性能评定等指标进行评价,对成绩不理想的 CHOL 作原因分析。结果生物学变异设定的质量规范3个层次,当允许总误差处于适当的水平时,TG 、HDL‐C 、LDL‐C 的σ分值已满足6,无需改进。而 CHOL 的分析性能为差,需优先改进正确度。当允许总误差处于佳水平时,4个项目中只有 TG 的σ分值可达到“良”,可进行精密度改进。当允许总误差处于低水平时,TG 、HDL‐C 、LDL‐C 的σ分值远大于6,分析性能达到“优”,CHOL 的σ分值(2.9)已接近3σ水平,应从正确度进行纠正。结论6σ质量理论可反映检测项目的性能,且能有效提高分析质量。

    作者:栗秀芳;钱净;赵滢;杨悦林;曹杰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3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采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HCV‐RNA 3种方法联合检测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西宁地区203例 HCV‐Ab 阳性患者及5例 HCV‐Ab 阴性 HCV‐cAg 阳性的患者,使用荧光定量 PCR 法进行 HCV‐RNA 检测,化学发光法检测 HCV‐Ab ,ELISA 法检测 HCV‐cAg 。结果203例 HCV‐Ab 阳性患者中 HCV‐cAg 阳性例数为67例、HCV‐RNA >1×103 U /L 143例;72例 HCV‐Ag 阳性患者中 HCV‐RNA 阳性例数69例,符合率达95.83%,其中5例 HCV‐Ab 阴性 HCV‐cAg 阳性患者中,HCV‐RNA 阳性3例,符合率达60.00%。结论 HCV‐cAg 、HCV‐Ab 和 HCV‐RNA 3种方法联合检测可用于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同时可有效缩短 HCV 窗口期,降低 HCV 感染的漏检率。

    作者:王春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