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媛;李治锋
目的:评价尿血红蛋白对苄索氯铵法定量测定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EP7‐A2方案,配制不同浓度血红蛋白的尿液标本做剂量‐效应试验,同时收集50例不同隐血程度的尿液标本做临床标本的偏倚试验;尿蛋白定量在DPP罗氏生化工作站采用苄索氯铵法检测,与磺基水杨酸法进行比较。结果剂量‐效应试验显示,当尿血红蛋白浓度达0.2 g/L时即对苄索氯铵法测定尿蛋白产生显著性干扰(P<0.05);临床标本的偏倚试验显示,不同程度的隐血对苄索氯铵法测定尿蛋白产生明显的正干扰。结论重视尿隐血阳性和/或含有红细胞的尿液标本,在采用苄索氯铵法测定尿蛋白时应评价其准确性,必要时使用磺基水杨酸法进行确认。
作者:孙宁娜;李洪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晚期无法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5‐3(CA15‐3)的变化,探讨CD4+ T细胞对患者放疗效果。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3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和30例健康者血清CEA、AFP、CA125、CA15‐3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 T 百分含量及CD4+/CD8+比值。结果 CD4+ T百分含量正常组放疗后CEA、AFP、CA125、CA15‐3水平低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 T百分含量异常组放疗后CEA、CA15‐3低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正常组CD4+T百分含量放疗前后CEA、AFP、CA125、CA15‐3水平有显著差异,该类患者具有放疗临床效果。
作者:朱江;何津祥;何津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致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住院患者CR‐AB院内感染情况,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CR‐AB 130株,主要分布在ICU病房,占57.7%(75/130)。痰液是CR‐AB主要的标本来源,占63.08%。CR‐AB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50.00%以上,但对米诺环素(27.69%)、丁胺卡那霉素(25.38%)、妥布霉素(16.15%)耐药率均低于30.00%,未发现耐多黏菌素的菌株。结论 CR‐AB耐药性较严重,应加强对重点科室的管理,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防止CR‐AB传播。
作者:李金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前人类血型有30余种之多,不规则抗体指除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在日常输血工作中是常见的干扰试验因素[1]。由于未输注完全相配合血型,可产生 M NSs血型系统的不规则抗体,其抗体可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抗M ur抗体属于M NSs血型系统的不规则抗体[2]。国内外研究报道,东南亚部分地区稀有血型抗原的分布频率不相同[3]。现对广西少数民族人群分布较多地区的抗M ur抗体分布频率进行调查研究,有效建立和完善该地区稀有血型的信息档案。报道如下。
作者:陆奉科;莫柱宁;黎海澜;韦海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的方法检测生物检材中的苯巴比妥。方法丙酮∶水(8∶2)对生物检材进行浸泡,然后在pH值为3~4条件下,采用乙酸乙酯进行提取分离,气相‐质谱联用(GC‐MS)对样品进行检测,使用总离子流图(TIC图)中苯巴比妥保留时间及质谱图中苯巴比妥的特征离子碎片定性,应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该方法简单易操作,背景干扰小,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用于苯巴比妥定性的保留时间为8.385 min ,苯巴比妥的特征离子碎片为m/z 204和m/z 232;以m/z 204为定量离子碎片,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回收率为87.3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43%,低检出限(LLOD)为0.005 mg/mL。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法医毒物分析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的检验,效果良好。
作者:解润芳;张秀峰;李慧方洁;王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解脲脲原体(U U )感染与精子质量的相关性。方法580例男性不育患者根据精液解脲脲原体(U U )培养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2组,比较2组精液参数,包括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精子活力、精子形态等。结果阳性组患者精液量、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PR)、不活动精子(IM )、精子中段形态计数和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精液浓度、非前向运动(NP)、正常精子形态计数、精子头部及尾部形态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U感染可对精液常规主要参数产生不良影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进行UU检测,可提高疗效。
作者:冯玲;乔静;周秀琴;冼英杰;颜秋霞;陈润强;陈彩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IFN‐γ释放实验(IGRA)和结核抗体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该院确诊的158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及162例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进行IGRA实验和结核抗体检测,比较2种方法检测2组患者的阳性率结果。结果 IGRA实验和结核抗体检测在肺结核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0.38%(127/158)和50.63%(80/15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6.008和132.662,P<0.05)。IGRA实验与结核抗体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44.94%,IGRA检测阳性率高于结核抗体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6,P<0.05)。IGRA实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0.38%、83.95%、83.01%、81.44%、82.19%,结核抗体检测分别为50.63%、62.96%、57.14%、56.67%和56.88%。结论2种检测方法为肺结核诊断提供有效的实验数据,IGRA实验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费用较高,尚不能大规模应用于临床。
作者:范慧洁;张新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肺炎链球菌(S P )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临床分离的SP ,对年龄、科室分布、标本类型、检出季节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SP主要在春冬2个季节流行;婴幼儿感染为主,其次是老年人;儿科检出标本多,检出率高于59%;痰标本检出菌株量多,血液其次;S P对青霉素G耐药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红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但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未出现耐药菌株,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敏感率均高于95%,氯霉素敏感率也在87%以上。结论该地区S P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红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较高,应加强合理用药管理,但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仍然较高,临床可合理使用。
作者:谢兴凤;张旭;蒋久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应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5‐A2文件对 MP1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定量测定淀粉酶(AMY)的精密度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MP1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对高、低浓度AMY质控品进行检测,计算批内、批间、日间及室内精密度。结果 MP1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检测高、低值AMY批内精密度CV为0.67%和2.50%,批间精密度 CV为0.15%和0.52%,日间精密度 CV均为0%,室内精密度 CV为0.67%和2.43%。结论 M P1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定量测定AMY的精密度性能良好,重复性好,能满足临床实验的要求。
作者:张桂芝;李峰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价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瑞)BS‐800全自动生化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系列文件(EP15‐A2、EP5‐A2、EP6‐A、C28‐A2)和其他相关文献试验方案,在迈瑞BS‐800全自动生化检测系统上对临床常用的14个检验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等项目]进行检测,评估其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等性能,并验证各项目参考值范围,评估检测系统的携带污染水平。结果 BS‐800全自动生化检测系统14个检测项目的5个实验室能力比对验证(PT)/实验室间质量评价(EQA)样品检测,相对偏差(SE%)小于1/2 CLIA′88允许总误差(TEa);总精密度中值范围为1.70~4.23,高值范围为0.37~2.03;携带污染率范围为-0.07~0.14;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2≥0.95);参考区间验证符合率100%。结论迈瑞BS‐800全自动生化检测系统常规项目的分析性能符合质量目标要求。该生化检测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测试标本快速、测试结果准确、性能良好等特点,值得大中型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胡友明;张娟安;周必刚;张新卫;陈汉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检测的差异。方法采用快速血糖仪检测末梢血血糖,同时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静脉血清血糖。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值高于快速血糖仪,血清血糖值比末梢血高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相关性好。结论快速血糖仪监测血糖理想、有效,但应严格规范操作,提高准确性,控制病情。
作者:汤卫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14~2015年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014~2015年共分离出266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来源主要为痰(192株,72.2%)、中段尿(36株,13.5%)、伤口分泌物(24株,9.0%);科室来源主要为 IC U (72株,27.1%)、呼吸内科(48株,18.0%)、神内内分泌科(39株,14.7%)。26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15.8%~19.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7.7%)、氨基糖苷类(12.7%~17.7%)具有较低的耐药率,对哌拉西林(23.7%)、喹诺酮类(23.1%~24.8%)、第3代头孢类(20.3%~26.3%)具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建议加强耐药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龙彦;李彩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期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690例不同妊娠期女性,早期妊娠组(≤12孕周)230例,中期妊娠组(孕12~27周)230例,晚期妊娠组(≥28周)230例。选取同期健康非妊娠女性2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静脉血,检测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游离甲状腺素(FT4)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妊娠期3个组比较,健康对照组TT3和TT4水平低,而血清TSH、FT3、FT4则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和FT4随妊娠周期延长而水平下降越明显,而TT3、TT4、TSH则随妊娠周期延长其水平逐渐升高;健康对照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病率为6.52%,比妊娠期3个组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健康对照组A‐TG和TPOAb阳性率分别为3.91%和3.04%,显著低于妊娠期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女性甲状腺激素水平随妊娠期不同而发生改变,应采用不同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参考值对甲状腺功能筛查进行判断。
作者:孔德华;孙颖;黄玮;程文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蛋白表达及活性水平。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2型糖尿病血糖未控制患者(实验1组)、30例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患者(实验2组)和30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有核细胞GSK‐3β蛋白表达及活性水平,并分析其结果。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GSK‐3β蛋白水平比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实验1组GSK‐3β活性水平比健康对照组和实验2组升高(P<0.05);实验2组GSK‐3β蛋白水平比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实验1组男性GSK‐3β活性水平比健康对照组男性升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GSK‐3β蛋白高表达。经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者GSK‐3β蛋白仍高表达,但活性水平明显下降。2型糖尿病血糖未控制男性患者GSK‐3β活性水平明显增高。
作者:谭婕;吴建华;王江平;邹俊清;明安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价免疫比浊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在类风湿关节炎(RA )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95例RA、105例骨关节炎、52例骨质疏松、42例结缔组织、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05例其他疾病患者,以及9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标本,分别使用免疫比浊法(Latex)、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CCP并比较结果。结果 Latex法检测RA阳性141例(72.30%),关节炎阳性54例(51.42%),骨质疏松阳性15例(28.84%),结缔组织阳性15例(35.71%),系统性红斑狼疮阳性18例(45.0%),其他疾病阳性11例(3.60%),90例健康对照者均为阴性。批内变异系数为1.9%~2.0%,总变异系数为2.0%~2.1%,Latex法试剂线性范围为0.8~100 U/mL。Latex法、CMIA法、ELISA法检测CC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tex法检测CC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线性范围宽,可用于临床。
作者:陈浩全;曾嫚妮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和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该院脓毒症休克患者120例,依据患者预后状况分为病死组和存活组,每组60例,比较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 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检测结果。结果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抗凝血酶‐Ⅲ(AT‐Ⅲ)、P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组 PLT 和AT‐Ⅲ低于中分组和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FIB和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休克患者PLT、AT‐Ⅲ、PT等指标对判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状况有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许洪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 G‐63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检测对骨肉瘤细胞中M A PK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初步明确姜黄素对骨肉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剂量姜黄素处理。MTT法检测5、10、15、20、25、30、35、40、50μmol/L姜黄素作用24、48、72 h对细胞的毒性作用;T ransw ell小室侵袭试验法检测5、10、15μmol/L姜黄素对细胞的侵袭能力,黏附试验法检测对细胞的黏附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5、10、15μmol/L姜黄素作用后MAPK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RT‐PCR法检测对细胞中MAPK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姜黄素(浓度>15μmol/L ,作用时间>24 h)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浓度≤15μmol/L ,作用时间为24 h时,对骨肉瘤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细胞侵袭能力和黏附能力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以15μmol/L姜黄素浓度处理效果明显(P<0.05);姜黄素可明显抑制MAPK基因 mRNA 转录水平,其抑制作用与剂量呈高度依赖性(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调控M A PK基因表达降低人骨肉瘤细胞株M G‐63的侵袭性。
作者:夏晓燕;吴亚;吴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类型与肺腺癌亚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2015年该院3028例非小细胞肺腺癌(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提取DNA后采用突变阻滞扩增系统(ARMS)检测EGFR基因突变。结果3028例NSCLC患者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39.7%,其中第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543例,第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535例,共占89.8%;新分类中浸润前病变与微浸润性腺癌、浸润性腺癌的EGFR基因突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肺腺癌有较高的EGFR突变率,不同分化程度的EGFR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分类表现出与分子诊断的相关性,不同亚型EGFR突变率有差异,EGFR基因突变与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歆;徐韫健;张承和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初诊A S患者作为观察组,36例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的A S患者作为治疗组,12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 Hcy、Cys C和hs‐CRP并进行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Hcy、Cys C和 hs‐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Cys C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清 Hcy、Cys C和 hs‐CRP水平对 AS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功和;吴节荣;周猛;吴松华;杨进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3132例临产妇宫颈分泌物培养鉴定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了解生殖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3132例临产妇,对其宫颈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同时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3132例标本中分离出634例阳性标本,阳性检出率为20.2%;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08株,占16.8%;革兰阴性杆菌295株,占45.7%;真菌242株,占37.5%。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度高。结论临产妇宫颈分泌物菌群分布广,细菌耐药品种有差异。
作者:宦宇;蔡徐山;王东江;吴守乐;王晓青;乐江漫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