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XN2000血细胞分析仪2种模式检测低值血小板的比较

邓俊;向延根;许靖;吴小梅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计数, 电阻抗, 荧光染色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和比较希森美康XN2000血细胞分析仪中的2种血小板检测通道,寻找合理的低值血小板检测模式。方法选取首次检测血小板计数小于或等于50×109/L的临床血常规标本72例,使用 XN2000血细胞分析仪的电阻抗(PLT‐I)通道和荧光染色(PLT‐F)通道检测血小板;根据血涂片将标本分为血小板无聚集组和聚集组,对无聚集组结果采用配对 t检验、线性回归和Bland‐Altman法偏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聚集组结果与手工血小板计数结果比对。结果无聚集组2种通道的血小板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大,偏差较小,配对 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聚集组结果相差较大,且PLT‐F结果更接近手工血小板计数结果。结论血小板无聚集时可只选择PL T‐I通道检测,仪器有聚集报警时选择PL T‐F通道较准确。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控制方式

    目的:该研究主要介绍质量管理体系(QMS)中的统计质量控制(SQC)。讨论使用“西格玛(σ)度量”确认新检验程序的性能,制订全面质量控制(TQC)策略,选择SQC程序及使用σ级别持续监测质量。SQC只能监测性能,设计得当可警示分析人员存在由不稳定性能产生的额外误差。此外,该研究还描述了质量控制(QC )计划概念、全面 QC计划的备选调整和基于风险的个性化QC计划。后,该研究讨论了持续监测分析性能和试验质量,包括从中间精密度条件下收集SQC数据确定测量不确定度(MU)和从能力验证(PT)/室间质量评价(EQA)调查中确定偏倚。

    作者:章晓燕;王薇;赵海建;王治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叶酸基因多态性和唐氏综合征高危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唐氏综合征高危风险与叶酸基因多态性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679例孕中期妇女血清中甲胎蛋白(AFP)、人类绒毛膜性腺激素(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进行检测;采用分析软件综合计算胎儿唐氏综合征风险性;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受试孕妇进行叶酸代谢相关基因检测,包括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A1298C、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M T RR A66G和RFC1 A80G ;分析2组唐氏综合征风险水平中3种叶酸代谢基因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1)在唐氏综合征的高、低危组中,采用χ2检验MTHFR A1298C、MTRR A66G和RFC1 A80G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仅MTHFR A1298C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危组中孕妇血清β‐HCG的MOM值大于低危组,而AFP和uE3的MOM值小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Logistic回归分析,AFP、β‐HCG、uE3和M T HFR A1298C可能与唐氏综合征高危风险相关(P<0.05),OR值分别为0.076、43.224、0.071和0.306。结论叶酸代谢酶MTHFR A1298C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唐氏高危风险具有一定相关性,而MTRR A66G和RFC1 A80G可能不具有相关性。

    作者:侯书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标准化方法学评价

    糖尿病发病率多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多的国家,因此,尽早发现糖尿病并及时干预尤为重要。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可反映过去8~12周血糖水平,是评价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推荐 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切入点。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颁布的新指南将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并将其作为判断血糖控制效果的评价指标[1]。

    作者:于强;汪咏新;吴新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JNK信号通路活化与BCMA表达对MM细胞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中B细胞活化因子(BAFF)及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表达及作用,JNK信号通路的表达及活化情况,探讨JNK信号通路活化与BCMA表达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MM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单核细胞(PBMCs)中BAFF及其受体BCMA、TACI、BAFF‐R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M细胞中BCMA蛋白的表达及信号通路蛋白ERK、p‐ERK、JNK、p‐JNK、p38及p‐p38的表达及活化情况;采用WST‐1法检测MM细胞的增殖与存活。结果 MM患者PBMCs中BAFF及BCMA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人BAFF重组体(rhBAFF)促进MM细胞的增殖,Si‐BCMA可抑制rhBAFF对MM细胞的增殖作用。除了ERK、JNK及p38的表达外,MM细胞中还有活化蛋白p‐JNK的表达。Si‐BCMA 可下调 p‐JNK的表达,JNK 信号通路抑制剂可下调p‐JNK 及BCMA 的表达。结论 MM细胞中,BAFF通过BCMA促进MM细胞增殖。JNK信号通路活化与BCMA表达相互作用,共同促进MM 细胞的增殖与存活。

    作者:徐光;班永宏;鞠少卿;朱宝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4480例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泉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情况,为今后提高筛查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2015年泉州市各医疗机构递送的不合格血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2015年全地区不合格血片4480例,总体不合格率0.69%。其中2011年血片不合格率高(占1.07%),2015年低(占0.21%),近2年血片不合格率显著下降。县级医院不合格血片占比高,占所有不合格血片的56.00%。血片不合格原因主要为血滴太小未达到8 m m (占38.73%),标本血斑重叠、渗透不均(占37.57%),血片浸水、血斑周围有溶血环(占18.46%)。结论泉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主要原因为血滴太小、未达到8 mm ,标本血斑重叠、渗透不均,血片浸水、血斑周围有溶血环。血片不合格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近2年不合格率显著降低。

    作者:林春妹;林壹明;郑发明;傅清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和胃癌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 P )是医学界常见致病因子之一,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人类与 H P共同进化达60000余年。大量资料表明,HP感染与胃部疾病有紧密联系。目前,HP作为胃癌常见致病因子,占全球胃癌的5.5%[1],HP感染与地理区域、年龄、社会经济状态、教育程度、生活环境及职业等因素相关,以发展中国家为常见,其中80%的感染人群为中年人。相关临床研究报道称,H P是常见细菌感染,感染全世界50%~75%的人口[2],我国人群平均感染率高达58.08%[3]。

    作者:张利红;程静静;夏和先(综述);许华斌(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美国药品说明书中有关造影剂干扰临床检验内容的介绍

    目的:介绍美国上市的造影剂说明书中有关干扰临床检验的关键性信息。方法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录的造影剂说明书为研究对象,检索其中药物干扰临床检验的相关内容。结果美国已上市的造影剂中,钆双胺等6种药物能够干扰临床检验,对检验结果的解释造成不利影响。钆剂可干扰血清中金属离子的测定,而碘普罗胺等碘剂可干扰血液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检验项目。结论合理安排各种医学检查时间,以减少造影剂对临床检验的干扰。

    作者:高良;李天来;刘璐;李海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细胞微粒在颅脑创伤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细胞微粒是各类细胞受到一系列应激(激活或凋亡)时,从细胞质膜上脱落而释放的某些膜性小囊泡[1]。目前为止,微粒没有明确定义,一般认为其直径在0.1~1.0μm,携带有其原生细胞特异性抗原的磷脂囊泡,通过出芽方式释放,来源于多种细胞。现有研究表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肿瘤细胞甚至神经细胞均可释放对应的细胞微粒[2],研究人员可通过其表面的不同抗原决定簇来分析其来源。一般情况下,血液中以血小板来源微粒(PDM Ps )水平高,约占70%~90%。目前研究已证明,细胞微粒主要在循环细胞和血管细胞间的相互交流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可以促进凝血功能、引发炎性反应、传递细胞信号、激活细胞、参加血管新生过程等[3],在多种疾病中起关键作用。近来,有部分研究提示M Ps在颅脑创伤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将阐述微粒的形成、组成,其在凝血方面的作用和在颅脑创伤中的功能,用以基础试验和临床的参考。

    作者:刘慧权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乙型肝炎病毒B、C基因型全基因组序列的克隆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 )B、C基因型全基因组序列克隆。方法从 HBV无症状慢性携带者中筛选B、C基因型,提取病毒核酸,设计引物,应用高保真酶对3200 bp的HBV DNA进行全序列扩增,通过克隆技术构建pGEM‐HBV重组质粒,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 HBV B基因型和 HBV C基因型重组质粒各1株。结论成功构建 HBV B基因型和HBV C基因型的全基因组序列克隆,可为进一步研究HBV分子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提供工具。

    作者:赵建华;陆仁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标本保存方法和时间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测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标本的不同保存方法和时间对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CTH)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试验分3组。1组采集自愿者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标本2例,将离心血浆分别放置4℃冰箱及室温(20±5)℃保存,在不同的时间点取出标本进行检测;1组采集自愿者的EDTA抗凝血标本21例,每7例标本分别在冰浴、4℃冰箱及室温条件下保存,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离心,检测血浆ACTH;1组采集自愿者的EDTA抗凝血标本2例,将标本离心后,放4℃冰箱及室温条件下保存,在不同时间点取出一定量上层血浆进行ACTH检测。结果血浆标本、不同时间点离心的标本、离心后在不同时间点检测的标本,在不同时间点及不同保存方法组间检测结果在24h内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TA抗凝标本检测ACTH时,标本室温或4℃冰箱放置时,在24h内检测结果变化相对稳定。

    作者:林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案例教学法在部分医学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对案例教学法在部分医学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2014~2015连续2年,到该科实习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2组学生的实习带教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通过调查问卷、理论测试、操作技能考核等指标对2种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75%以上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给予肯定,案例教学法组学生的理论测试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法比较,在医学检验专业实习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临床思维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曹向红;彭传梅;王佳;高辉;王杨;李文庆;孔凡斌;董玉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血清胱抑素C联合β2-微球蛋白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对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 )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孕28~40周妊娠糖尿病患者85例(GDM 组)和健康妊娠孕妇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将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者30例作为A组[GFR≥90 mL/(min?1.73 m2)],GFR轻度下降25例作为B组[60 mL/(min?1.73 m2)≤GFR<90 mL/(min?1.73m2)],GRF中度下降30例作为C组[30 mL/(min?1.73m2)≤GRF<60 mL/(min?1.73 m2)],分别检测各组CysC、β2‐MG、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DM 组CysC、β2‐MG、BUN、Cr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CysC、β2‐MG、Cr水平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水平高于A、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CysC及β2‐MG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 肾损伤时血清CysC及β2‐MG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GDM 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对GDM早期肾病的诊断及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宋文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4种立克次体病的疫苗研究进展

    立克次体是一大类专性真核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常呈多形性,革兰阴性。根据第2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立克次体目分为3个科,共16个属。多种立克次体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立克次体可通过媒介昆虫的叮咬、排泄物、气溶胶进行传播。由于与媒介生物联系密切,此类传染病通常与战争、贫穷和落后卫生条件相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立克次体病在我国已大幅降低。现在,立克次体病是一类新发突发传染病,多种立克次体病如Q热、恙虫病等在多个地区仍是临床常见病,有待引起更多重视。

    作者:于永慧;王涛(综述);宋立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20mg阿立哌唑血药水平范围的建立

    目的:建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20 m g阿立哌唑血液中的药物水平范围。方法采用阿立哌唑检测方法测定阿立哌唑在血液中的水平。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1例服用阿立哌唑20 mg/d ,服药1周后,采集血液,采用美国安捷伦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数据采用 x ±1.96 s表示,从而确定其血药水平范围。结果服用20 mg阿立哌唑1周后,患者血药水平范围为90.57~438.67 ng/mL ,女为144.57~438.67 ng/mL ,男性为90.57~429.26 ng/mL。结论成功建立20 mg时血药水平范围,且在相同剂量下,男性低于女性。

    作者:杨娜;孙丽芳;方洁芸;张大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11291例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随访情况分析

    目的:对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以评估筛查系统的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1291例中孕期孕妇血清学产前筛查孕妇的电话随访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91例孕妇中,随访成功8166例,随访成功率为72.32%。低风险组10604例,随访成功7657例,随访成功率72.21%;高风险组687例,随访成功509例,随访成功率74.09%。孕产妇的工作调动频繁、手机更换频率高及当前社会诚信度较低是造成随访成功率低的可能原因。结论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对降低出生缺陷起重要作用。通过随访,可了解筛查的假阳性、假阴性率,监测产前筛查工作质量。

    作者:白秀伟;闪全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在血流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 T )定量检测在血流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该院220例老年住院患者同时送检的血培养和PC 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血清PC T水平与血培养结果的关系及其在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和假丝酵母菌之间的差异。结果血培养阳性率为20.45%,在血培养阳性标本中PC T阳性率为64.44%;在血培养阴性标本中 PC T阴性率为44.00%。血培养阳性患者PC T 中位数为(8.00±17.39)μg/L ,血培养阴性患者 PC T 为(4.46±11.05)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7)。革兰阴性菌组 PC T 为(11.25±23.37)μg/L ,假丝酵母菌组 PC T 为(11.21±13.59)μg/L ,均高于革兰阳性菌组PC T水平(5.42±14.81)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结论定量检测PC T可辅助快速排除和诊断血流感染,与血培养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翁绳凤;吴华;宋洋;王秀明;王艳;杨京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XN2000血细胞分析仪2种模式检测低值血小板的比较

    目的:通过分析和比较希森美康XN2000血细胞分析仪中的2种血小板检测通道,寻找合理的低值血小板检测模式。方法选取首次检测血小板计数小于或等于50×109/L的临床血常规标本72例,使用 XN2000血细胞分析仪的电阻抗(PLT‐I)通道和荧光染色(PLT‐F)通道检测血小板;根据血涂片将标本分为血小板无聚集组和聚集组,对无聚集组结果采用配对 t检验、线性回归和Bland‐Altman法偏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聚集组结果与手工血小板计数结果比对。结果无聚集组2种通道的血小板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大,偏差较小,配对 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聚集组结果相差较大,且PLT‐F结果更接近手工血小板计数结果。结论血小板无聚集时可只选择PL T‐I通道检测,仪器有聚集报警时选择PL T‐F通道较准确。

    作者:邓俊;向延根;许靖;吴小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秦皇岛市机关人员血脂水平与脂肪肝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6541例秦皇岛市机关人员血脂异常与脂肪肝的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在职机关工作人员共6541例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 C )、三酰甘油(T 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测脂肪肝。分析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脂肪肝与血脂异常发病率的相关性。结果秦皇岛地区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检出脂肪肝男1605例,女880例,脂肪肝检出率男(57.3%)显著高于女(23.5%)。男脂肪肝检出率高年龄组为40~49岁组,检出率为60.7%;女脂肪肝检出率高年龄组为50~59岁组,检出率为36.8%。男HDL‐C降低组脂肪肝检出率高,高达79.5%;女T G升高组脂肪肝检出率高,高达58.5%。结论秦皇岛市机关人员的脂肪肝检出率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可为此类人员健康保健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董涛;顾海英;刘亚丽;陆强;印海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ET、PCT和CRP在鉴别诊断细菌性肺炎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内毒素(ET )、降钙素原(PCT )和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诊断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肺炎中的价值。方法将肺炎患者根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49例)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46例),并设对照组(40例),检测3组ET、PCT 和CRP值,将3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分析3个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的ET水平和阳性率高,其次分别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和对照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的阳性率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大于对照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的CRP水平和阳性率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大于对照组。ET和PCT、CRP均无相关关系(P>0.05),PCT和CRP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感染患者时,肺炎患者体内的PCT和CRP的表达差异不大,但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体内的ET水平更高。ET比PCT和CRP在鉴别诊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性肺炎时有更高的特异性。

    作者:张瑾;夏秋风;段秀杰;肖大平;邵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武汉市农村及流动人口两年孕前优生检查结果分析

    武汉市计划生育科技所及各区服务站自2012年3月开展孕前优生实验室检查,至2013年7月30日共接受自愿孕前优生检查服务对象85689例,相关结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致敢;候群杰;王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