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热古丽·阿克木江;陆萍
目的 建立消毒供应中心,加强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淘汰旧的供应模式,按标准建立消毒供应中心,明确职能,规范流程,强化管理.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改建,形成有效规范的清洁、消毒、灭菌循环系统,确保消毒灭菌物品的质量.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更有利于管理和质量的控制,减少污染扩散,简化作业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实现无菌物品零缺陷.
作者:赵秀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使其获得可以达到的高健康水平,从而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在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及时正确的健康指导.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与护理,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全面掌握相关疾病知识,自觉进行饮食、饮水量控制,调整好情绪,以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重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和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丽丽;刘学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颈椎后路手术多采用俯卧位,患者多采用全身麻醉,由于手术时间长,手术难度较大,患者身体的各部分在手术中承受一定的压力,身体的负重点和支撑点明显改变,如果手术体位摆放不当或保护措施不当,会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伤害.因而对手术室护士合理摆放体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安置体位时既要符合手术操作的需要,又不能影响正常的呼吸、循环及神经功能,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而引起压疮[1,2].
作者:于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脑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减少抑郁的发生.方法 收集2009-08-2010-08 7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6例脑中风后抑郁患者中,经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中风后抑郁患者的病情,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中风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瑾;李付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抽取骨科手术病历186份回顾性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100%,一种抗菌药物96例(51.61%),两联用药78例(41.94%),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较大.术前、术中、术后用药时间合理率分别为72.04%、84.95%、68.82%.结论 有差距,应加强宣传引导以期获得更好的结果.
作者:李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对双子宫孕晚期胎膜早破致子宫破裂1例分析如下.女,25岁.停经36+2周,因阴道大量流液伴不规律腹痛7h于2010-06-30T23:30入院.
作者:郑薇;向梅;张炜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本文对子宫动脉栓塞抢救中孕引产产后大出血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2岁.G3P2宫内孕5+月,于2010-11-03下午因计划外怀孕而入院行利凡诺引产术,于2010-11-05T9:30顺娩出一死女胎,15 min后胎盘娩出完整,胎膜不完整,查宫颈无裂伤,给予肌内注射缩宫素20 U.至11:00出血量约120 ml,子宫收缩好,BP 92/60 mm Hg,转送病房观察.
作者:李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介绍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出院时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其寿命.方法 对18例患者进行指导,包括自我疗养,造瘘口和集尿袋的护理,尿液的观察和检查以及家庭护理指导.结果 患者对生活自信,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出院指导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有很重要意义.
作者:陈明婉;许思怡;王淑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在ICU病房,采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是一项常见的操作,通过血气分析反映机体的呼吸和代谢功能,护师是采血的操作者,能快速而准确的采取动脉血,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股动脉较粗易于固定,常作血气分析采血的首选部位.现将在ICU学习1个月,成功采取40次动脉血的方法分享一下.
作者:罗茉莉;郑建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调动非在编护士的积极性,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加强培训,转变非在编护士观念,提高薪酬福利待遇,提供组织关怀工作,发挥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表率作用,护理评优等方法调动护士积极性.结果 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受到患者及家属高度赞誉,收到锦旗44面、感谢信592封,患者满意度98.9%,比2009年提高0.7%.结论 非在编护士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主动为患者服务,夯实基础护理,得到患者及医生认可,提升了自身素质,找到了职业归属感,实现了个人价值,稳定了护理队伍.
作者:冯成梅;林玉筠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临床上做血气分析时常在桡动脉部位采集,此部位易暴露,动脉搏动较明显,采动脉血的成功率高.常规动脉采血后,穿刺部位需加压按压止血5~10 min,如按压时间过短或按压移位时,易造成穿刺周围皮下淤青、血肿、疼痛,加重患者的痛苦.
作者:铁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千分制考核指标参与医院经管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 由经管办每月核算各科室千分值考标指标的分数,用科室应发绩效工资除以1 000分,再乘以各科室该月所得的考核分数即是本科室实发绩效工资额.结果 体现了公正、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医疗质量.结论 千分制考核指标在医院经管方案的应用,即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又有利于医院效益长期、稳步发展.
作者:高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重度哮喘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33例重度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患者经过积极综合治疗,32例症状缓解出院,1例死亡.该患者因为糖皮质激素不敏感,且为过敏体质.结论 依据哮喘指南对哮喘急性发作期作出准确分度,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贾春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儿童外耳道胆脂瘤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1例4~12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均以患耳疼痛、渗液就诊,有血性液17例,CT报告为外耳道软组织样影.12例外耳道内段扩大;8例鼓膜内移;4例侵入中耳.术中见胆脂瘤为黄白发亮或干酪样,13例外耳道骨部皮肤不同程度缺损;10例鼓膜后上象限上皮受损;5例鼓膜穿孔;2例锤骨柄破坏.结论 外耳道胆脂瘤侵袭破坏性强,早期症状隐匿,多在耳痛、感染时发现,应早期发现并及时正确治疗.
作者:刘志印;史霞;张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减少深静脉置管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方法 使用3M透明敷料或无菌方纱,分别对38例和42例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穿刺点的固定保护,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3M透明敷料固定保护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深静脉置管的时间.
作者:曾柳芳;何海燕;梁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视神经脊髓炎(NMO)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激素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者经治疗后,21例疗效显著,占63.63%,总有效率87.87%;采用近视力表对治疗前后的视力进行比较,所有病例治疗后视力显著改善.结论 NMO与MS不同的临床与病理表现,病变仅局限于视神经和(或)脊髓部位,呈进行性或复发-缓解病程,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对NMO急性发作治疗有效.
作者:陈志杰;祁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指导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16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正确及时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以及健康指导性的功能锻炼,从而使患儿提高了骨折后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168例肘部功能全部恢复正常,未发现缺血性肌挛缩畸形和肘内翻等并发症.结论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取正确及时的健康指导性的功能锻炼,为其肘关节的功能恢复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郭建芸;张玉勤;杨志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1 病历摘要女,30岁.孕3产2.因停经86 d,于2010-09-25来我院就诊,要求终止妊娠并收治入院.予以口服流产药.患者既往无过敏史,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检查无异常.于2010-09-26晨空腹顿服米非司酮150 mg(凉开水送服)无不适.
作者:张蕾;刘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对FP与TP序贯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进行疗效观察.方法 人组32例,随机分为两组,第1周期化疗结束后开始放疗,放疗结束后开始第2周期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量至60~70Gy.共行4~6周期化疗.结果 FP组总有效率78.6%,TP组总有效率77.7%.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2,P>0.05),TP组的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发生率高于FP组.结论 两种方案序贯三维适形放疗的有效率相似,TP方案的Ⅲ~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高于FP方案.
作者:崔洁;赵红;冯谢敏;宋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后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对患者舒适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解放军169中心医院住院静脉输液患者,按照随机原则设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拔针,观察组患者采用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观察两组拔针时疼痛感觉、针头回血、滴血、溢液、污染床单被褥、皮下淤血及血管弹性减退的情况.结果 采用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回血、溢液、疼痛、皮下淤血及血管弹性减退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根据患者的需求给患者创造了舒适的治疗环境.结论 采用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提高了患者身心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喜荣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