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耘;任雯
目的:通过比较白血病患者与健康人群人类X射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1(XRCC1)基因多态性和超甲基化水平,探讨XRCC1与白血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和甲基化特异聚合酶联反应(MSP)的方法检测150例白血病患者(病例组)和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XRCC1基因多态性和启动子区超甲基化水平。结果在各型白血病中XRCC1基因rs1799782、rs25487、rs25489位点基因型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病例组各亚组的XRCC1基因超甲基化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和白血病易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XRCC1基因在白血病中可能不存在超甲基化现象。
作者:柴晓静;李娟;陆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对高血压肾病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与 Hcy、NGAL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黄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和心血管内科门诊高血压患者103例,分为大量蛋白尿组36例,微量蛋白尿组35例,尿蛋白正常组32例。另外,在体检中心随机选择33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述纳入研究者的血清 Hcy、NGAL水平及 UAER。结果大量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血清Hcy和NGAL水平均高于尿蛋白正常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血清Hcy和NGA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正常组和对照组血清 Hcy和NGA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肾病患者UAER与血清Hcy、NGAL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92、0.658,P<0.05)。结论监测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 Hcy和尿液NGAL水平有助于了解其病情变化。
作者:陈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结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探讨癌胚抗原(CEA )、CA19‐9、CA125在直肠癌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选择合适的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方法对93例直肠癌患者、97例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使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CEA、糖类抗原(CA)CA19‐9、CA125水平的检测。结果直肠癌组各项肿瘤标志物测定值阳性率均高于直肠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组各项肿瘤标志物测定值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66.6%,显著高于任一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CA19‐9、CA125联合检测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是较理想的检测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祯;徐晓莉;徐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该院分娩的孕妇76例。其中,38例为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38例为健康孕妇(健康孕妇组)。采集上述孕妇空腹静脉血,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 Hcy水平,离子捕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酸的水平,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维生素B12水平,并对两组孕妇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妊高征组血清 Hcy水平比健康孕妇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的水平比健康孕妇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Hcy、叶酸水平的检测有助于指导妊高征患者的治疗。
作者:陈湘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样本经过不同抗凝预处理后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EDTA‐K2、肝素、枸橼酸钠(1∶4)和枸橼酸钠(1∶9)4种临床常用真空抗凝管采集5例糖尿病患者的静脉血,在Beckman Coulter AU5811全自动生化仪上测定即时HbA1c值,以及抗凝血在4、25℃保存时,12、24、72 h的 HbA1c值,将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种抗凝预处理的全血,即时HbA1c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抗凝剂在4、25℃保存时,12、24、72 h后的 HbA1c检测结果间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测HbA1c时,使用不同抗凝预处理,在25℃以下保存72 h以内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应用于临床诊断。
作者:李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联合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α‐抗胰蛋白酶(α‐AT)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住院及就诊的原发性肝癌、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Beckman DxI800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AFP水平;用Beckman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FU、α‐AT水平;用GP73酶联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 GP73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GP73、AFP、AFU、α‐A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GP73、AFP、AFU、α‐AT 水平明显高于肝炎和肝硬化患者(P<0.05);血清GP73、AFP、AFU、α‐AT水平单一检测时的灵敏度分别为75%、72%、23%、67%,特异度分别为95%、95%、100%、97%。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和100%。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73联合AFP、AFU、α‐AT检测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
作者:黄华;梁红梅;胥慧;周庭雄;王建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一种无创、快速、简单和价廉的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HPSA)试验,对幽门螺杆菌(Hp)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8~9月消化科收治的94例慢性胃炎或者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HPSA)和尿素14C呼气试验,同时对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记录所有结果并进行对照分析。数据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3及 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HPSA)与尿素14 C呼气试验一致性比较,Kappa=0.82,P<0.05说明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HPSA)与非侵入检测“金标准”尿素14 C呼气试验有较好的吻合性。结论检测Hp用HPSA和尿素14 C呼气试验效果相同。
作者:叶铭坤;梁栋伟;邓健能;龙喜雄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闽北地区呼吸道7种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状况,供临床诊疗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3572例呼吸道感染病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常见7种呼吸道病毒,包括甲型流感病毒(IA ),乙型流感病毒(IB ),腺病毒(AD),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1、2、3型(P1、P2、P3)。结果在3572例患者中,病毒检测阳性例数509例(单一病毒感染502例,双重感染7例),阳性率14.25%。其中RSV(9.38%)、P3(2.32%),IA(1.09%)的感染率居前3位。阳性检出患者的大年龄12岁,小年龄2个月。结论 RS V感染居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之首,其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性,好发于冬春季;婴幼儿及儿童免疫力低下,是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重点人群。
作者:吴志耘;任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 )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在肺炎患儿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该院住院治疗的97例肺炎患儿,所有患者在入院前1周均未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采用瑞士罗氏e601、7600全自动分析系统检测47例细菌性肺炎患儿、5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及48例健康儿童血清PCT及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PCT[(6.42±1.75)μg/L]、CRP[(35.85±41.36)mg/L]均高于病毒性肺炎组患儿血清PCT [(0.33±0.12)μg/L]、CRP[(28.97±36.4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CRP对儿童肺炎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作者:屈英晓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托吡酯对学龄期癫痫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癫痫组)。将5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患儿,给予口服丙戊酸钠治疗。B组:28例患儿,给予口服托吡酯治疗。另选择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且结果正常的儿童36例作为对照组。评估治疗前后A组和B组患儿认知功能。结果癫痫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组患儿治疗前后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治疗前后操作智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言语智商、总智商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与托吡酯相比较,丙戊酸钠治疗学龄期儿童癫痫时对患儿认知功能影响更小,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静;徐新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以岗位胜任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1]。医学检验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为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从事检验工作技能型、应用型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医学检验专业基本岗位胜任能力包括两大模块,其一是常规检验技术操作能力,其二是形态学的辨认能力,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常规的检验工作绝大部分都由自动化的仪器来完成,形态学检验的金标准是人眼显微镜下观察,是检验仪器无法替代的,因此敏锐的形态学辨认和诊断能力已成为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能力。为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形态学检验的岗位胜任能力,笔者对医学检验形态学检验系列课程进行融合,对教学方法和方式、实验考核体系进行改革,并且建立了形态学检验的课程网站,通过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费嫦;张荔茗;李树平;胡荣;米华;王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 T )对脑损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并与其他炎性指标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该院因严重脑损伤入院的患者,入院5 d后发生感染者为感染组,未发生感染者为未感染组。于入院2 h内及入院后第3天采集血样,检测PC T水平,考察PC T对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并与白细胞(WBC )计数、中性粒细胞数(N)和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重症脑损伤后5 d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2.9%(41/179)。合并感染组与未感染组间PCT、WBC、N 和hs‐CRP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PCT、WBC、N和hs‐CR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80、0.78、0.82,PCT+WBC+ hs‐CRP组合的诊断价值高,AUC为0.87。PC T对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较高,具有一定的诊断准确性。结论 PC T 对重症脑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与WBC和 hs‐CRP联合应用则诊断准确性更高。临床工作中对 PCT 升高尤其是WBC、hs‐CRP也升高的脑损伤患者,应考虑使用抗菌药物干预。
作者:韦巍;陈金月;曾清;冯春晓;李敏;李明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稀释末梢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患者末梢血按一定比例与稀释液充分混匀后分别在即刻、5、30、90 min等不同时间点用Sysmex PocH‐100i血球分析仪检测各血细胞参数,利用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即刻与5、30、90 min各时间点PLT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0 min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测定值与即刻、90 min的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0 min内的检测结果偏差小,较为稳定。结论稀释末梢血标本放置时间过短会对血细胞分析结果有影响,应在采集标本后放置5~60 min的时间段内进行测定。
作者:黄汝英;罗玉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抗核抗体(AN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CCP)表达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8例老年RA患者(RA组)、50例非RA患者(非RA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ANA、抗‐CCP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RA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ANA、抗‐CCP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RA组抗‐CC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P<0.05),而ANA阳性率RA组与非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患者的ANA、抗‐CCP阳性率高于稳定期(P<0.05);合并抑郁的患者ANA、抗‐CC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抑郁者(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 ANA、抗‐CCP的阳性均是老年RA患者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 RA患者 ANA、抗‐CCP表达明显升高且与病情活动性及抑郁情绪相关。
作者:裴文意;蒋浩明;袁海燕;侯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IgE水平与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84例轻、中度哮喘患者作患者组(进一步分为缓解期组和急性发作期组),另外随机选取8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人群的血清IL‐17、ECP、IgE水平。结果患者组IL‐17、ECP及免疫球蛋白(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缓解期患者相比,急性发作期组血清ECP、IgE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E与ECP水平呈正相关(r=0.432,P<0.05),IL‐17与ECP、IgE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但在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与ECP、IgE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7、0.349,P<0.05)。结论测定血清IL‐17水平并联合检测IgE和ECP有助于哮喘病情的判断及指导治疗。
作者:史姗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比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细菌培养法在徐州地区妊娠晚期妇女B群链球菌(GBS )定植筛查中的应用,并了解GBS的耐药情况。方法采集本地区妊娠晚期妇女的阴道拭子和肛门拭子,同时进行荧光PCR检测和细菌培养法检测,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各项性能指标。对细菌培养法阳性者做药敏试验。结果484例标本中,荧光 PCR技术检测GBS阳性53例,阳性率11.0%,灵敏度为100.0%;细菌培养法检测GBS阳性31例,阳性率6.4%,灵敏度59.6%。两组之间阳性率和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药敏结果显示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的敏感率是100.0%;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71.0%、64.5%和58.1%。结论徐州地区妊娠晚期妇女GBS的定植率不低,PCR是一种更为快速的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度的方法。临床应积极开展GBS的常规检测。本地区GBS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避免更多GBS耐药株的出现。
作者:王静;刘杰;王淑贞;马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胸痛患者83例,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临床后诊断分为非缺血性胸痛(N IC P )组29例和ACS组54例。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hs‐CRP、cTnI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Youden指数评价3个指标及其组合模式对ACS的诊断价值。结果 ACS患者血清hs‐CRP、cTnI、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NIC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CP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hs‐CRP ,D‐二聚体和cTnI 3项单独检测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564、0.631、0.639。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1%、58.7%、53.2%。结论 hs‐CRP、D‐二聚体、cTnI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以诊断 ACS。联合检测hs‐CRP、D‐二聚体、cTnI可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指导临床早期诊断ACS有一定价值。
作者:朱继文;戴宝平;朱小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评价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 )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用速率法检测对照组和疾病组(其中包括急性白血病患者,淋巴瘤患者,脑肿瘤患者,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LDH。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组脑脊液中 LDH水平为(28.68±9.29)U/L,高于无CNSL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患者中脑转移组脑脊液LDH水平为(125.20±115.24)U/L,高于无脑转移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肿瘤患者中脑膜癌病组脑脊液中LDH水平为(77.37±128.15)U/L,高于原发性脑肿瘤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炎患者中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LDH水平为(54.48±84.60)U/L,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中LDH水平为(43.54±32.05)U/L,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中LDH检测对CNSL、淋巴瘤脑转移及脑膜癌的早期诊断、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秋菊;梁贤明;卢鑫鑫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2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总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T3)、血清总甲状腺素(T4)水平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血清T3水平[(1.524±0.456)nmol/L]低于对照组[(1.722±0.257)nmol/L],研究组血清T4[(102.17±26.01)nmol/L]高于对照组[(88.71±16.47)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间的血清TSH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性别人群间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比较显示,TSH、T4两个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T3水平与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临床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这有益于医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孙丽婷;奴尔艾合麦提·吐地;刘建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对心源性哮喘和肺源性哮喘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普洱市人民医院52例有心衰病、冠心病史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患者,48例确诊肺源性哮喘患者及作为对照的3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上述人群血浆NT‐BNP及 Hcy水平,各组之间相互比较。结果心源性哮喘组血浆NT‐BNP、Hcy水平明显高于肺源性哮喘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 NT‐BNP、Hcy水平检测可用于快速鉴别诊断心源性哮喘和肺源性哮喘,且对病情监测、临床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春显;马小龙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