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祯;徐晓莉;徐笛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IgE水平与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84例轻、中度哮喘患者作患者组(进一步分为缓解期组和急性发作期组),另外随机选取8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人群的血清IL‐17、ECP、IgE水平。结果患者组IL‐17、ECP及免疫球蛋白(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缓解期患者相比,急性发作期组血清ECP、IgE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E与ECP水平呈正相关(r=0.432,P<0.05),IL‐17与ECP、IgE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但在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与ECP、IgE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7、0.349,P<0.05)。结论测定血清IL‐17水平并联合检测IgE和ECP有助于哮喘病情的判断及指导治疗。
作者:史姗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 )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在肺炎患儿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该院住院治疗的97例肺炎患儿,所有患者在入院前1周均未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采用瑞士罗氏e601、7600全自动分析系统检测47例细菌性肺炎患儿、5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及48例健康儿童血清PCT及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PCT[(6.42±1.75)μg/L]、CRP[(35.85±41.36)mg/L]均高于病毒性肺炎组患儿血清PCT [(0.33±0.12)μg/L]、CRP[(28.97±36.4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CRP对儿童肺炎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作者:屈英晓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该院血培养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和探讨双份血培养法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集疑似血流感染患者的血液标本共2033份,1425份标本采用单份血培养法,608份标本采用双份血培养法进行检测。标本置Bact/Alert3D全自动血液培养仪进行血培养,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培养阳性的标本共251份,检出率为12.3%(251/2033)。其中,单份血培养法检出率为11.9%(169/1425);双份血培养法检出率为13.5%(82/608)。血培养共检出216株病原菌(同一患者多次培养出同一病原菌计为1株)。其中,革兰阳性(G+)球菌占65.7%(142/216),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占20.8%(45/216),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阴性(G -)非发酵菌占8.8%(19/216),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真菌占3.2%(7/216)。双份血培养法的病原菌检出率高于单份血培养法的检出率( P<0.05),单份血培养阳性和双份血单瓶阳性检出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大(>40.0%),双份血培养双瓶阳性检出的病原菌以G-非发酵菌及真菌常见。结论双份血培养双瓶阳性与单份血培养阳性、双份血培养单瓶阳性检出的主要病原菌类型不同。双份血培养对提高病原菌检出率和污染菌鉴别有一定作用。
作者:黄有平;李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人群中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2012~2013年中山地区进行G6PD活性检测的新生儿、育龄人群和有相应临床症状的疑似患者。采用紫外速率法检测上述人群红细胞中G6PD活性。结果在受检者中共检出G6 PD缺乏1030例,检出率为4.37%(1030/23595);男性中的检出率为9.42%(513/5447);女性中的检出率为2.85%(517/18148)。结论中山地区是G6PD缺乏症的高发地区,应注意在育龄人群和新生儿中进行该疾病的筛查,以降低G6 PD缺乏症的发病率及预防其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李曼;温冬梅;张秀明;徐全中;徐胜男;萧金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自身抗体阳性分布情况。方法对132例已经确诊为ITP的患者临床资料、自身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ITP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率为28%,抗核抗体谱(ANAs)阳性率为12%,阳性率与性别有关,与初诊时血小板计数无关。对照组全部为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T P患者可伴随自身抗体阳性,应动态观察,密切随访。
作者:李佩芳;庞文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该院分娩的孕妇76例。其中,38例为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38例为健康孕妇(健康孕妇组)。采集上述孕妇空腹静脉血,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 Hcy水平,离子捕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酸的水平,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维生素B12水平,并对两组孕妇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妊高征组血清 Hcy水平比健康孕妇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的水平比健康孕妇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Hcy、叶酸水平的检测有助于指导妊高征患者的治疗。
作者:陈湘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脐带血ABO及Rh(D)血型鉴定结果,探讨临床准确检测新生儿脐血ABO、Rh(D)血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分娩的脐带血标本和母亲血标本各4189份,采用微柱凝胶卡法和试管法检测新生儿脐带血,Rh(D)阴性进行确认试验及其他抗原分型,疑难血型鉴定1年后随访,血型鉴定结果与母亲血型对比,并分析是否符合遗传规律。结果新生儿ABO血型百分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O、B、AB型,Rh(D)阴性检出率为0.33%;Rh(D)血型阴性抗原表型主要为ccdee(占68.75%)与Ccdee(占25.00%),母亲与新生儿各种表型所占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同型显性遗传给新生儿的百分率A、B、O、AB型分别为58.68%、47.55%、46.92%、21.88%,Rh(D)阳性为99.69%,Rh(D)阴性为5.56%,符合遗传规律,夫妇双方认同。结论新生儿脐带血临床常用血型检测方法可控制抗原抗体减弱所致误差,检测结果准确。
作者:周慧盈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评价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 )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用速率法检测对照组和疾病组(其中包括急性白血病患者,淋巴瘤患者,脑肿瘤患者,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LDH。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组脑脊液中 LDH水平为(28.68±9.29)U/L,高于无CNSL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患者中脑转移组脑脊液LDH水平为(125.20±115.24)U/L,高于无脑转移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肿瘤患者中脑膜癌病组脑脊液中LDH水平为(77.37±128.15)U/L,高于原发性脑肿瘤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炎患者中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LDH水平为(54.48±84.60)U/L,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中LDH水平为(43.54±32.05)U/L,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中LDH检测对CNSL、淋巴瘤脑转移及脑膜癌的早期诊断、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秋菊;梁贤明;卢鑫鑫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CYP2C19倡2及CYP2C19倡3是中国人中主要的引起CYP2C19酶活性缺失的基因突变。该研究通过检测昆明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及汉族脑梗死患者中这两个突变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探讨两类人群CYP2C19基因遗传多态性特征,为昆明汉族人群脑梗死患者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基础信息。方法用PCR‐RFLP和AS‐PCR 方法,对2012年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体检的107例昆明地区健康汉族人群和105例住院脑梗患者,进行CYP2C19倡2及CYP2C19倡3两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检测。结果昆明地区汉族健康人群中,CYP2C19倡2等位基因频率为30.4%,CYP2C19倡3等位基因频率为3.3%。CYP2C19倡1/CYP2C19倡1、CYP2C19倡1/CYP2C19倡2、CYP2C19倡1/CYP2C19倡3、CYP2C19倡2/CYP2C19倡2、CYP2C19倡2/CYP2C19倡3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3.0%、42.1%、4.7%、8.4%和1.9%。昆明地区汉族脑梗人群中,CYP2C19倡2等位基因频率为33.8%,CYP2C19倡3等位基因频率为5.2%。CYP2C19倡1/CYP2C19倡1、CYP2C19倡1/CYP2C19倡2、CYP2C19倡1/CYP2C19倡3、CYP2C19倡2/CYP2C19倡2、CYP2C19倡2/CYP2C19倡3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1.9%、30.4%、7.6%、17.1%和2.9%。同时携带2个突变等位基因者(CYP2C19倡2/CYP2C19倡2或CYP2C19倡2/CYP2C19倡3)的频率在健康人群和脑梗死患者中分别为10.3%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明地区汉族人群CYP2C19遗传多态性有自己的分布特点,这些差异化信息对该研究人群的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具有参考价值。昆明汉族脑梗死患者中同时携带2个突变等位基因(CYP2C19倡2、CYP2C19倡3)的频率近健康人群的2倍。可以建议昆明汉族人群依据个体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实施个体化预防性抗血小板治疗,以降低预防性抗血小板治疗效果不佳而发生的脑梗死风险。
作者:李穗雯;胡大春;罗晓惠;邵剑春;赵丽芝;舒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该地婚检人群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婚检时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和艾滋病咨询检测,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进行有针对性的婚育指导。结果2010~2014年自愿参加婚检并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和梅毒抗体检测97859例,婚检率95.12%(97859/102880);其中梅毒筛查阳性率0.68%(664/97859);艾滋病检筛查阳性率为0.31%(300/97859)。对筛查阳性者转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认定确诊并纳入传染病系统管理。结论对准备结婚的人群在婚检时同时进行艾滋病和梅毒的筛查,对筛查结果为阳性的人群进行专门的婚育指导并进行确诊和治疗,纳入系统管理,对预防这两类疾病的母婴传播和平行传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俊;张素琼;何梓静;陈世新;林隆;张金莲;张三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对心源性哮喘和肺源性哮喘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普洱市人民医院52例有心衰病、冠心病史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患者,48例确诊肺源性哮喘患者及作为对照的3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上述人群血浆NT‐BNP及 Hcy水平,各组之间相互比较。结果心源性哮喘组血浆NT‐BNP、Hcy水平明显高于肺源性哮喘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 NT‐BNP、Hcy水平检测可用于快速鉴别诊断心源性哮喘和肺源性哮喘,且对病情监测、临床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春显;马小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稀释末梢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患者末梢血按一定比例与稀释液充分混匀后分别在即刻、5、30、90 min等不同时间点用Sysmex PocH‐100i血球分析仪检测各血细胞参数,利用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即刻与5、30、90 min各时间点PLT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0 min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测定值与即刻、90 min的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0 min内的检测结果偏差小,较为稳定。结论稀释末梢血标本放置时间过短会对血细胞分析结果有影响,应在采集标本后放置5~60 min的时间段内进行测定。
作者:黄汝英;罗玉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血细胞分析仪是对外周血异常标本的筛查工具,对于异常结果检验人员要复核、修正。笔者通过对3例血常规异常结果的分析,旨在探讨ADVIA212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在血常规复核中的应用及意义。
作者:李洪文;曹青凤;曹贤;付裕;张洪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评价Roche M odular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缺血修饰清蛋白(IM A )的方法学性能。方法使用IM A检测试剂盒,在Roche Modular P800上检测IMA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要求,评价该检测系统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和抗干扰能力。结果 IM A低、中、高值样本的批内 CV和批间CV 分别为2.23%、3.39%、5.53%和2.58%、3.45%、5.67%,结果均小于说明书声明的10%;线性方程为Y=0.991 X+1.139,r2=0.999,结果表明清蛋白‐钴结合线性良好;高、低浓度标本在干扰物为血清样本时,试验结果均在±5%范围内,表明该方法的抗干扰性能良好。结论该检测系统测定IM A的分析性能良好,可以满足医学实验室和临床诊疗的需求。
作者:刘兰民;李德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本院2014年度骨科伤口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VITEK‐2 Compacts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骨科伤口感染标本中共分离到864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51株(52.2%),革兰阴性菌398株(46.1%)。革兰阳性菌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33株(27.0%);革兰阴性菌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94株(10.9%),阴沟肠杆菌63株(7.3%)、鲍曼不动杆菌58株(6.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和利奈唑胺均敏感率均为100.0%。革兰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大于50%。结论该院骨科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为革兰阴性菌中的主要致病菌,细菌耐药形势仍很严峻,应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耐药菌的增多与传播。
作者:王彤;王立新;白雪;王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室间质评(EQA)是对实验室检测能力的验证,也是对众多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性的评价,有利于对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互认,节约医疗资源[1]。但随着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检验科相应开展的新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这些特殊或新检测项目在EQA活动中尚未开展,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将尚未开展EQ A的临床检验项目与其他临床实验室的同类项目进行比对,或者用其他方法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2]。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对血清糖化清蛋白(GA )和α‐L‐岩藻糖苷酶(AFU)设定两套实验,验证其室间一致性和项目正确度。
作者:王静;孙艳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以岗位胜任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1]。医学检验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为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从事检验工作技能型、应用型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医学检验专业基本岗位胜任能力包括两大模块,其一是常规检验技术操作能力,其二是形态学的辨认能力,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常规的检验工作绝大部分都由自动化的仪器来完成,形态学检验的金标准是人眼显微镜下观察,是检验仪器无法替代的,因此敏锐的形态学辨认和诊断能力已成为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能力。为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形态学检验的岗位胜任能力,笔者对医学检验形态学检验系列课程进行融合,对教学方法和方式、实验考核体系进行改革,并且建立了形态学检验的课程网站,通过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费嫦;张荔茗;李树平;胡荣;米华;王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一种无创、快速、简单和价廉的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HPSA)试验,对幽门螺杆菌(Hp)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8~9月消化科收治的94例慢性胃炎或者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HPSA)和尿素14C呼气试验,同时对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记录所有结果并进行对照分析。数据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3及 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HPSA)与尿素14 C呼气试验一致性比较,Kappa=0.82,P<0.05说明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HPSA)与非侵入检测“金标准”尿素14 C呼气试验有较好的吻合性。结论检测Hp用HPSA和尿素14 C呼气试验效果相同。
作者:叶铭坤;梁栋伟;邓健能;龙喜雄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2010~2014年靖江市无偿献血者血液5项检测的不合格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议以降低血液的不合格率,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方法用穿越管理软件统计2010~2014年靖江市无偿献血者血液5项检测情况。结果共检测55592例,不合格率为3.19%(1772/55592),项目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谷丙转氨酶(ALT)、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不合格率分别是2.06%,0.49%,0.40%,0.15%,0.08%。ALT、抗‐TP筛查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献血前宣传与征询工作,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选择灵敏度高兼特异性好的试剂等措施,来提高血液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任锡良;杨秋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抗凝和溶栓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该院心内科住院的110例AMI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其血浆hs‐CRP、Fib、D‐D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110例AMI患者中66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至24 h血浆中hs‐CRP、Fib、D‐D水平均升高(高于阈值);44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至24 h血浆中的hs‐CRP和Fib水平升高,而D‐D不升高。结论 hs‐CRP的检测对AM I的诊断、治疗有一定价值,是判断心肌损伤又一较好标志物,治疗24~48 h与治疗12 h内的患者血浆hs‐CRP水平相比能更好地反映AMI患者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Fib经治疗后其水平降低缓慢,不能用于 AMI患者的疗效观察;D‐D的水平对诊断 AMI无确定阴性预测值,不能成为AMI的筛选排除指标,但D‐D阳性AMI患者的D‐D水平可作为疗效监测指标。
作者:蒋灵霓;顾永林;李宇林;夏红安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