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钙素原与传统炎性标志物在疾病中应用价值比较

方堃;杨平;李桂才;赵政;蔡志龙

关键词: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摘要: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与传统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在不同疾病中应用价值。方法检测并分析141例不同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者外周血 PCT、CRP及WBC水平。结果不同疾病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健康者,不同疾病患者PCT阳性率高于CRP、WBC阳性率(P<0.05)。PCT与CRP、WBC存在正相关,但与CRP的相关性较好,与WBC相关性较差,并且在不同疾病中的相关性有所差异。结论 PCT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CRP联合检测能较早地发现全身感染及炎症,也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痰培养阳性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痰培养阳性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变化情况。方法按病原菌菌种将116例痰培养阳性者分为5组,以痰培养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hs‐CRP、WBC等指标检测,比较各组间各指标水平和异常检出率。结果与阴性组比较,5个痰培养阳性组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以白假丝酵母菌组水平高;除流感嗜血杆菌组外,其余4个阳性组WBC、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以肺炎链球菌组升高明显。5个阳性组均有很高的hs‐CRP升高检出率。肺炎链球菌组WBC升高检出率为64.7%,与流感嗜血杆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培养阳性者由于细菌感染或定植,大多会出现炎性反应。

    作者:李洁云;唐荣德;苏群志;陈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人附睾蛋白4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 E4)在辅助诊断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68例肺癌患者、4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者血清HE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细胞角蛋白碎片21‐1(Cyfra21‐1)水平,评价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健康对照组、肺部良性疾病组血清 HE水平低于肺癌组(P<0.05);对肺癌的诊断灵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yfra21‐1、NSE、HE4,特异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E4、Cyfra21‐1、NSE ,准确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yfra21‐1、HE4、NSE;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于NSE、Cyfra21‐1联合检测,但特异度相对降低(P<0.05)。结论 HE4对肺癌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与其他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作者:王欣;王碧;谢国强;樊星涛;方珊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痰标本不动杆菌科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本院不动杆菌属细菌的耐药性及科室分布特征。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全院送检的3352例痰标本分离出的212株不动杆菌属细菌进行药敏实验检测,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性特征。结果3352例痰标本中,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200株,洛菲不动杆菌12株,检出率分别为6.0%和0.36%。鲍曼不动杆菌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平均耐药率为83.7%,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敏感率为69.0%,耐药率12.0%。洛菲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低,平均耐药率为28.6%。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检出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脑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且多重耐药菌株所占比例高于其他科室(P<0.05)。结论痰标本中分离的不动杆菌属菌株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重症监护病房、脑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株占有很高的比例。对于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联合用药治疗很有必要,其中舒巴坦起重要作用。

    作者:陆玲娜;袁长青;周利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技术在M蛋白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分型技术在M蛋白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球蛋白定量、血清及尿蛋白电泳、血清及尿本周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及其他试验,对2例患者标本进行检测和确认。结果结合实验室检测及患者临床体征,1例患者确诊为血清单克隆Ig A‐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1例患者确诊为血清Ig M‐λ型巨球蛋白血症。结论随着电泳技术发展,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技术在M蛋白鉴定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应加强其临床应用。

    作者:杨辛;林洁;吴颖稚;张庆五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降钙素原与传统炎性标志物在疾病中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与传统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在不同疾病中应用价值。方法检测并分析141例不同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者外周血 PCT、CRP及WBC水平。结果不同疾病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健康者,不同疾病患者PCT阳性率高于CRP、WBC阳性率(P<0.05)。PCT与CRP、WBC存在正相关,但与CRP的相关性较好,与WBC相关性较差,并且在不同疾病中的相关性有所差异。结论 PCT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CRP联合检测能较早地发现全身感染及炎症,也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方堃;杨平;李桂才;赵政;蔡志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静脉采血真空管使用顺序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真空静脉采血管使用顺序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门诊患者,按实验设计要求,一次穿刺采集多管静脉血标本。采血管使用顺序为:生化项目专用真空管(A管)→生化项目专用真空管(B管)→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的真空管→生化项目专用真空管(D管)。对A、B、D管标本钾、钠、氯检测结果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A、B、D管间钾、钠、氯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规范操作进行一针多管法静脉血标本采集时,电解质检测结果不受采血管使用顺序的影响,含抗凝剂真空管不会导致抗凝剂携带污染。

    作者:黄汝英;罗玉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粪便隐血试验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和应用

    目的:探讨邻联甲苯胺法和匹拉米洞半定量法在粪便隐血试验(FOBT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上消化道出血确诊患者和200例健康者,同时采用邻联甲苯胺法和匹拉米洞半定量法进行FOBT检测,分析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邻联甲苯胺法灵敏度高(97.5%),但假阳性率也高(16.0%)。与邻联甲苯胺法相比,匹拉米洞半定量法灵敏度略低(80.5%),但假阳性率也有所降低(1.5%)。结论邻联甲苯胺法易受到多种因素干扰,易出现假阳性结果,但灵敏度较高。匹拉米洞半定量法灵敏度较低,但假阳性率也相对较低。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阳性检出率及检测结果准确性。

    作者:文永;徐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北京市昌平区42日龄婴儿血常规指标参考值范围的建立

    目的:建立北京市昌平区42日龄婴儿血常规指标参考值范围。方法采集400例体检健康的42日龄婴儿末梢血标本,采用XS‐800i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血常规项目检测,并计算参考值范围。结果除血小板压积外,该地区男、女性42日龄婴儿其他血常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及煤炭总医院3月龄婴儿参考值范围相比,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与北京儿童医院1~3岁儿童参考值范围相比,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而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偏高。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北京市昌平区42日龄婴儿血常规指标参考值范围,填补了本地区的空白。

    作者:张霆;韩旭春;赵燕芬;李全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洗板次数与浸泡时间对ELISA 法 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洗板次数与浸泡时间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平行试验的方法,改变洗板次数和洗板浸泡时间,对阴性对照、阳性对照、质控品及临床标本进行ELISA法HBsAg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只改变洗板次数的情况下,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及质控品光密度值(O D值)均值均随洗板次数增加而降低;弱阳性标本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阳性标本阳性率随洗板次数增加而降低。只改变洗板浸泡时间的情况下,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及质控品OD值均值均随浸泡时间增加而降低;弱阳性标本OD值也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降低(P<0.05),弱阳性标本阳性率也随浸泡时间增加而降低。结论洗板是ELISA操作中的关键步骤,人为改变洗板次数和浸泡时间均会影响检测特异度和灵敏度,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洗板操作。

    作者:闫朝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检验医学教育与专业岗位设置模式改革探讨

    国内检验医学在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后,硬件设施与发达国家没有什么差距,但在内涵建设上仍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人才培养及专业岗位设置方面,很有必要借鉴成功经验。国内检验医学高等教育的历史并不长,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正式建立,先是3年制专科教育,随后设置了旨在培养检验医师的5年制本科教育。然而,2012年国家教育部将高等院校的检验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改为4年制,命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将检验医学专业的高等教育定位于培养检验技术人员。然而,国内检验医师的培养途径尚未完全明确。虽然随后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及检验人员报考执业医师的相关规定中有所体现,但实施起来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任碧琼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多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钙离子(Ca2+)、C反应蛋白(CRP)、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补体C3、C4联合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病(HDCP)的诊断价值。方法以HDCP确诊患者作为HDCP组,以未合并 HDCP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血清Ca2+、CRP、UA、Hcy及补体C3、C4水平,分析各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 HDCP的诊断性能。结果 HDCP组与对照组血清Ca2+、CRP、UA、Hcy及补体C3、C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符合率及正确诊断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但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UA和Hcy水平随着 HDCP患者病情进展逐渐升高,而血清Ca2+、补体C3和C4水平逐渐降低,且 HDCP患者各亚组间不同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合检测血清Ca2+、CRP、UA、Hcy及补体C3、C4水平对 HDCP的早期诊治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强;刘世平;苟莉;王逊;王凡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GenoType棆MTBDRsl试验检测喹诺酮类抗结核药耐药性准确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GenoType? MTBDRsl试验检测喹诺酮类抗结核药耐药性的准确性。方法检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采集以GenoType? M TBDRsl试验作为喹诺酮类抗结核药耐药性检测诊断性试验的文献,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 M eta‐Disc1.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终纳入16篇文献,共17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GenoType? MTBDRsl试验检测喹诺酮类抗结核药耐药性的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和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96、17.50、0.20、108.46和0.9349。结论 GenoType棆 MTBDRsl试验对喹诺酮类抗结核药耐药性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可作为喹诺酮类抗结核药耐药性检测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崔喆;胡文飞;韩璐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IC U )送检标本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分离自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IC U患者临床标本的52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占90.4%。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2.0%和25.2%;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8.1%和74.9%;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86.0%。结论分离自IC U送检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邓健康;郭晓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进展

    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激素,对促进骨骼、神经系统、生殖器官的发育极为重要。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引起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导致胎儿出生后智力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是妊娠期常见病,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不足,进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如流产、早产、新生儿死亡及胎盘早剥相关等。及时发现和治疗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可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熊娟(综述);刘纯珊(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MPV和NT-proBNP与急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平均血细胞板体积(MPV)、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急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319例急性心衰患者和238例健康者进行MPV和NT‐proBNP检测,分析MPV、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心衰患者MPV、NT‐proBNP水平高于健康者(P<0.05)。急性心衰患者NT‐proBNP与MPV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P<0.05)。结论 MPV和NT‐proBNP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心衰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作者:陈秋莹;王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北京市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检出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市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检出情况。方法采用美国雅培公司C I8200型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体检人群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检测。以TC>5.72 mmol/L和(或)TG>1.7 mmol/L作为高脂血症诊断标准。结果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总检出率为35.4%。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人群高脂血症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脂血症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应以男性和60岁及其以上人群为重点,提出必要的生活干预建议,以预防高脂血症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孙琰;刘宏涛;钱文红;田生;祁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UmAlb)与肌酐(Cr)比值(UACR)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12月于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尿蛋白定性实验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纳入对照组。测定受试对象UmAlb与尿Cr水平,计算UACR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UACR水平高于健康者,尿蛋白阳性患者UACR水平高于尿蛋白阴性患者(P<0.05)。结论 UACR水平升高提示早期肾损伤,是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敏感、可靠的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齐龙;王曦辉;周琼仙;高金全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宫颈病变 PCNA 、Ki-67表达检测及其与 HPV 感染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Ki‐67表达水平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140例,其中宫颈癌36例,CIN74例,以慢性宫颈炎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组织标本 PCNA、Ki‐67表达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宫颈组织 HPV感染情况。结果宫颈癌组、CIN组PCNA、Ki‐67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宫颈癌组、CINⅡ~Ⅲ组PCNA、Ki‐67阳性率高于CINⅠ组(P<0.05)。宫颈癌组、CIN组PCNA、Ki‐67过表达检出率高于对照组,CINⅡ~Ⅲ组PCNA、Ki‐67过表达检出率高于CINⅠ组(P<0.05)。PCNA表达强度与 HPV感染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06,P<0.05),Ki‐67表达强度与 HPV感染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5,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及不同CIN分期病变组织 PCNA、Ki‐67表达水平差异较大,不同CIN分期病变组织HPV感染率亦存在较大差异,可联合检测HPV、PCNA、Ki‐67等指标对早期宫颈癌、CIN进行辅助诊断。

    作者:董永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淮安地区婴幼儿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淮安地区人巨细胞病毒(HCM V )感染婴幼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确诊的HCMV感染患儿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尿 HCMV DNA检测结果,以及合并症及临床指标分布特征。结果72例患儿尿HCMV DNA检测阳性率为90.3%(65/72);72例患儿中,合并肺炎60例(83.3%),合并肝炎34例(47.2%),合并血液系统损伤14例(19.4%),合并神经系统损伤3例(4.2%),合并两种及其以上并发症28例(38.9%)。结论 FQ‐PCR是检测HCM V感染的良好方法。HCM V感染患儿易出现肺炎、肝炎、血液系统损伤等临床表现。采用FQ‐PCR对疑似HCMV感染患儿进行 HCMV DNA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治。

    作者:李芬;张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基质γ‐羟基谷氨酸蛋白(MG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健康者和不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CHD患者血清MG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GP对CHD的诊断价值。结果 CHD患者与健康者之间,以及不同CACS水平CHD患者之间血清MG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S与血清MGP水平呈正相关(P<0.05)。MGP诊断CH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7,诊断阈值为70.69 pg/mL ,诊断灵敏度为58.80%,特异度为83.70%,约登指数为0.425。结论 CHD患者血清MGP水平存在明显异常,血清MGP水平与CACS呈正相关。MGP对CHD的诊断价值明显,对疾病的临床预防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许健;曾庆娜;黄山;张春阳;陈洁;冯勤颖;田禾;刘志琴;王荣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