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脓毒症预后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刘涛;陈洪卫;梁冬雨(综述);侯彦强(审校)

关键词:脓毒症, 标志物, 综述
摘要:脓毒症是由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诱发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现已成为危重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人们发现与脓毒症有关的标志物达178种,其中多数的标志物是炎症过程的中间产物,部分标志物是导致脓毒症的促炎因子。虽然尚未发现一种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的适用于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其中许多标志物对脓毒症的预后判断却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可以预测器官功能障碍的进展情况,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和评估治疗效果,而且有利于防止脓毒症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和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近几年来与脓毒症关系较为密切的部分预后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肿瘤患者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继发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采用 K-B 法进行药敏试验,按 CLSI 2012标准判定药敏结果,用 WHO-NET 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从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共分离非发酵菌172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多,占45.9%,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别占36.0%和10.5%。药敏试验表明,5种非发酵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表现为高度耐药或多重耐药。结论非发酵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重视非发酵菌感染和耐药性监测,并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廖学峰;李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游离 DNA 动态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游离DNA的动态变化与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54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分为轻度17例,中度21例和重度16例,分别采集发病后1、3、7、15 d 脑脊液2 mL,提取游离 DNA,采用荧光定量 PCR 技术检测游离 DNA 水平。结果脑出血组中游离 DNA 水平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颅内压异常组高于正常组;颅内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结论脑脊液游离 DNA 水平对于诊断脑出血颅脑损伤有一定诊断价值,而且有助于监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牛家峰;贾磊;李雪;厉宗祥;李庆;周德宝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凝血及抗凝血指标检测在肝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肝病患者凝血及抗凝血指标的变化,探讨凝血及抗凝血指标在评价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其对肝病治疗和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188例肝病患者和62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结果188例肝病患者 PT、APTT、TT 均延长,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IB 在急性肝炎组中结果偏高,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组中结果降低,其中慢性肝炎组 FIB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各肝病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TⅢ在各组肝病患者中均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肝病患者进行凝血及抗凝血功能的检测,可以间接反映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预测肝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厚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新型标志物循环 microRNAs 的研究

    冠状动脉疾病(CAD)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很常见的健康问题。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国高居第一位[1]。快速、准确的诊断AMI 对它的治疗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在过去20年中,AMI的生物标志物的发展在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心肌肌钙蛋白是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诊断 AMI的生物标志物。近年又发现了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 MicroR-NAs(miRNAs)能够在入院时就能可靠地排除或诊断 AMI 患者[2]。在过去的几年发现组织中 miRNAs 表达水平与心脏病有关,miRNAs 在血清、血浆、尿液以稳定的形式存在,不受RNase 的干扰。在 AM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的冠状动脉疾病、心脏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心肌肥厚和心肌病患者中已发现了循环的 miRNAs 的浓度变化[3-6]。

    作者:杨立顺(综述);沈兴娅(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兰州地区 HBsAg、HBeAg、HBeAb、HBcAb 与 HBV DNA 的相关分析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载量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HBsAg、HBeAg、HBeAb、HBcAb 的相关性。方法724例 HBV 感染者分别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 HBV DNA 载量,运用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 HBsAg、HBeAg、HBeAb、HBcAb 水平。结果兰州地区慢性 HBV 感染者 HBsAg 水平与 HBV DNA 载量呈正相关关系(r=0.342,P <0.05),HBeAg 水平与 HBV DNA 载量呈正相关关系(r=0.463,P <0.05),HBeAb 水平与 HBV DNA 载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 =-0.227,P =0.001),HBcAb 水平与HBV DNA 载量变化无相关性(r=-0.062,P =0.366)。结论兰州地区慢性 HBV 感染者 HBV DNA 载量和 HBsAg、HBeAg均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提示临床上应把 HBsAg、HBeAg 与 HBV DNA 结合起来观察,能更准确判断患者的传染性程度。

    作者:李彩东;吴斌;陈锡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临床分离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从医院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使用 VITEK2-compact 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045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627株,占60.0%;非发酵菌402株,占38.5%。分离前4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7.7%)、铜绿假单胞菌(20.2%)、肺炎克雷伯菌(14.5%)、鲍曼不动杆菌(6.5%)。53.3%的大肠埃希菌和29.6%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于3.0%。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低于30.0%。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以作为临床治疗产 ESBLs 细菌和非发酵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一种经验性治疗方案。

    作者:江艳;何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孝感市基层医院检验科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探讨

    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中国城乡卫生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和城市普通居民,其中乡镇卫生院更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中枢环节,是广大农村居民的就医首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据2001~2009年卫生统计年鉴报告,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有农村乡镇卫生院49694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00所[2]。这些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直接关系着城乡底层居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危[3]。检验科作为这些基层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的技术水平、检验质量、服务质量与这些医院的医疗质量密切相关[4]。本文对本辖区所属13所基层医院(11所乡镇卫生院及2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这些基层医院检验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作者:刘曙平;周伟;丁雪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AFP、AFP-L3、DKK1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3种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分泌型蛋白Dickkopf-1(DKK1)单独或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PHC 组、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 AFP 水平;采用亲和吸附层析法检测 AFP-L3水平,计算 AFP-L3在 AFP 中比例;采用 ELISA 试剂盒检测血清标本中 DKK1水平。结果单独检测 PHC 患者的3种肿瘤标志物,AFP、AFP-L3、DKK1灵敏度分别为60.9%、76.8%、69.6%,特异度分别为88.7%、91.5%、95.8%。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是91.3%,特异度是87.3%,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FP 、AFP-L3、DKK1的联合检测能提高 PHC 血清学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 PHC 诊断方面比目前大多数传统的组合方法更准确。

    作者:薄维波;秦继宝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 PTH 和 SF 检测的临床价值与β2-MG 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不同时期血清铁蛋白(SF)和甲状旁腺素(PTH)的变化特点与血β2-微球蛋白(β2-MG)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不同肾功能时期 SF、PTH 和β2-MG 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并将各期 SF、PTH 和β2-MG 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代偿组患者 SF、PTH 和β2-MG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失代偿组、肾功能衰竭组和尿毒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145例患者 PTH 与β2-MG 呈正相关(r=0.92,P <0.05),SF 与β2-MG 亦呈正相关(r=0.92,P <0.05)。结论检测血清 PTH、SF 及β2-MG 水平对了解慢性肾脏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自生;秦文燕;陈博;佘有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和铁蛋白(Ferritin)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51例肺癌(肺癌组)、10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肺良性疾病组)及5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 NSE、CYFRA21-1、CEA、CA125、CA153、Ferritin 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患者6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小细胞肺癌的 NSE 水平高于鳞癌和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鳞癌和腺癌 CYFRA21-1水平高于小细胞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种肿瘤标志物中 NSE 的灵敏度高,为82.8%。6项肿瘤标志物中3项阳性时,肺癌组阳性率较高,假阳性显著降低。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和阳性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有关。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可提高早期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首选 CEA、NSE 和 CYFRA21-1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作者:贺望娇;范柳青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2007~2012年武汉市某企业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华润武钢总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鲍曼不动杆菌(ABA)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 API 微生物培养鉴定系统对临床各科送检标本进行 ABA 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通过 WHONET5.6软件分析菌株的耐药性。结果近6年来,本院共分离出 ABA 791株,ABA 在病原菌中的分离率为7.8%。ABA 检出以痰液(80.4%)及咽拭子(10.9%)标本为主,该菌株临床分布比较广泛,重症监护病房(18.8%)、干部病房(17.6%)、呼吸内科(13.3%)和神经外科(12.3%)的患者感染率较高。2007~2012年耐药率小于50%的抗菌药物包括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性有升高的趋势,尤其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升高为明显。结论ABA 耐药情况较为严重,2007~2012年 ABA 临床分离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性有升高的趋势,动态监测该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变迁,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医院内感染,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刘金花;黄文红;吴小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脓毒症预后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是由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诱发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现已成为危重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人们发现与脓毒症有关的标志物达178种,其中多数的标志物是炎症过程的中间产物,部分标志物是导致脓毒症的促炎因子。虽然尚未发现一种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的适用于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其中许多标志物对脓毒症的预后判断却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可以预测器官功能障碍的进展情况,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和评估治疗效果,而且有利于防止脓毒症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和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近几年来与脓毒症关系较为密切的部分预后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刘涛;陈洪卫;梁冬雨(综述);侯彦强(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几种联合试验检验1例双克隆 IgG-2K 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体会

    M 蛋白是浆细胞或 B 淋巴细胞单克隆恶性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球蛋白,其本质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的片段。因其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MM)、巨球蛋白血症及恶性淋巴瘤,都是以 M 开头的疾病,故称为“M 蛋白”。本院1例直肠癌术后2年的住院患者,检验科实验室血清及尿液蛋白电泳检查出“M 蛋白”,经过进一步试验终确诊为1例双克隆IgG-2K 轻链,现将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杨辛;范君;吴颖稚;张庆五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控界限设定的讨论

    目的:讨论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统计质量控制程序中质控图控制界限的设定问题。方法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血清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3个项目每月质控数据作正态性检验并与累积数作比较。结果30组数据中有18个正态性检验不符合,30组均数 t 检验有2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因此短期内计算出的均数和标准差不能直接应用为质控图的控制限。结论临床实验室定量检测室内质量控制图控制限的设定应当按照 CLSI 的 C24-A3文件指导,使用稳定时期大量质控数据得到的标准差估计值或6个月累积值作为新批号的标准差,并定期评估。

    作者:冯志刚;刘肖瑛;林佩娜;黄明兰;徐名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腹股沟疝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关系分析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清楚,而患儿鞘状突未闭是目前较为公认的发病原因之一[1]。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是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手术给患儿带来较多的并发症,如阴囊血肿、输精管损伤、睾丸萎缩等,且术后约4%左右的患儿会出现疝复发[2]。所以寻找新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是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新方向。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能够诱导鞘状突闭合[3]。本研究通过检测腹股沟疝患儿疝囊CGRP 受体及 HGF 受体的密度,旨在探究 CGRP 和 HGF 对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玲;余宗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IL-1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乳腺癌患者血清和T细胞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 CD3+ CD4+ IL-17+ T 细胞百分数;ELISA 法测定血清 IL-17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 CA153和 CA125的水平,并分析 IL-17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 CD3+ CD4+ IL-17+ T 细胞百分数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IL-17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IL-17水平与CD3+ CD4+ IL-17+ T 细胞百分数及 CA153水平均呈正相关;血清 IL-17水平与 CA125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IL-17水平与乳腺癌有关。

    作者:陈光辉;陈建安;陈慧;曾今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尿酸水平观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尿酸(UA)水平的情况。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5例作为Ⅰ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Ⅱ组,同时随机抽取健康体检人群74例作为Ⅲ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 Hcy、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与Ⅲ组(对照组)比较,Ⅰ组及Ⅱ组患者的Hcy、UA、TC、TG 水平均明显升高,而 HDL-C 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Ⅰ组与Ⅱ组相比,Hcy、UA、TC、TG水平均明显升高,而 HDL-C 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 Hcy 和 UA 水平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0.658,P <0.05)。结论2型糖尿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Hcy 和 UA 水平显著升高。高 Hcy 和高 UA水平是2型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端;汪宏良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基于工作过程的《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重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本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省级重点骨干专业,在长期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把“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2],构建以临床检验岗位作业流程、项目检验和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块课程结构,将《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与项目检验实践教学进行有机地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建军;曹薇;张立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心肌酶谱与 cTnI 联合检测对 AMI 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 (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 AMI 患者87例,随机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AMI 患者血清中心肌酶谱与 cTnI 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肌酶谱灵敏度为86.20%,特异度为92.00%,cTnI 灵敏度为89.70%,特异度为96.00%。结论心肌酶谱与 cTnI 联合检测能达到协同作用,从而提高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减少对患者的误诊和漏诊。且 cTnI 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出现时间早、灵敏度和特异度高、诊断窗口时间长等优点,对 AMI 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骈桂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概率。方法选择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 FT3、FT4和 TSH 水平,并选择6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FT3、FT4和 TSH 水平的检测结果平均值分别为5.09 pmol/L、17.32 pmol/L 和2.81 mIU/L。对照组的血清FT3、FT4和 TSH 水平的平均值分别为4.99 pmol/L、17.24 pmol/L 和2.71 mIU/L,糖尿病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86例糖尿病组中共有29例患者 TSH 异常,异常率为33.7%,对照组为14.8%,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患者中,女性的 TSH 异常率为42.1%,高于糖尿病患者中男性的 TSH 异常率(17.2%)。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检测十分有必要,尤其是女性患者,以利于早期筛查和防治。

    作者:马智鸿;武红玉;朱利国;李跃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