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黄玲;黄菁;虞玲;夏敦年;龚希平

关键词: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联合检测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 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SBP 组)30例、单纯性腹水肝硬化患者(非 SBP 组)30例及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采用干式免疫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 PCT 水平,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 CRP 的水平。比较 PCT、CRP 及 PCT+CRP 在诊断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分析 PCT 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非 SBP 组比较,SBP 组患者血清 PCT 与 CRP 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在诊断肝硬化合并 SBP感染中,PCT、CRP 及 PCT+CRP 的敏感性分别为93.3%、90.0%和96.6%,特异性分别为90.0%、75.0%和95.0%。结论联合检测血清 PCT 和 CRP 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肝硬化合并 SBP 患者早期诊断更具有临床价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建立血清锂危急值的初步探索

    建立实验室危急值时,应考虑体现临床救治过程中与生命体征密切相关的检验项目,尽量做到合理有度[1]。锂盐中毒时会引起神经、心血管、代谢和内分泌、消化、泌尿和血液系统等多方面的改变[2],严重者可昏迷,并伴有心、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美国有74.7%的实验室将血锂浓度作为危急值需要及时传报[3]。因而建立血清锂的危急值是合适的,有利于指导临床工作的开展。而如何建立合理地危急值,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和资料检索作出了初步的探索,为进一步通过实验室研究和临床沟通更为合理的确定危急值奠定基础。

    作者:杨曹骅;陈静宜;文国学;吴尚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57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2013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标本来源和科室来源的分布及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规范用药及防止耐药性增加。方法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和判断标准(CLSI2010年版)进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579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011年分离到39株(占2.2%),2012年187株(占10.5%),2013年353株(占15.4%)。科室分布情况,以 ICU(271株)、呼吸科(104株)为主。各类标本分离阳性率来看,以痰(5.55%)为主,其次是伤口分泌物、脓液。耐药情况,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40.1%)低,可作为首选药物之一。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徐倩;郭卫真;刘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879例女性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DNA定量分析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查和 DNA 定量分析法在女性宫颈病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参与对比的879例妇女用宫颈刷取材,进行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 DNA 染色。对巴氏染色片做液基细胞学检查,并对 DNA 染色片进行全自动扫描诊断。结果对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病变程度在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意义不明以上病例和全自动 DNA 倍体分析系统检测见异倍体细胞部分病例,建议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28例妇女做了病理活检。以细胞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出细胞 DNA 定量分析法在 ASCUS 以上宫颈病变的检出率。结论细胞 DNA 定量分析法与液基细胞学检查组合应用,能明显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对我国女性宫颈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雪梅;徐薇;耿建祥;张秀梅;仲玉英;蔡为民;梅静;徐海燕;赵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442株大肠埃希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442株大肠埃希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为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 WHONET5.5及 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2株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中段尿、分泌物,产 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61.3%。442株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敏感性较好,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高。产 ESBLs 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非产 ESBLs菌株。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为严峻,产 ESLBs 大肠埃希菌常表现出对多种不同类型抗菌药物耐药,治疗大肠埃希菌重症感染首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作者:范雪莲;林海标;黄惠伦;王淑媛;赖兆新;谭少葵;容永忠;王建兵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日本血吸虫重组质粒pGEX-Sj32的构建及其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Sj)重组质粒 pGEX-Sj32并研究其在大肠埃希菌 BL21中的表达效率。方法从该实验室保存的 BL21(pET28α-Sj32)重组菌中抽提质粒 pET28α-Sj32,PCR 扩增 Sj32抗原编码基因,定向克隆入穿梭载体 pGEX-1λT,构建重组质粒 pGEX-Sj32。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 BL21(DE3),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 和 Western blot 进行鉴定。结果 PCR 成功扩增出 Sj32编码基因,并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 pGEX-Sj32;SDS-PAGE显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8×103的重组蛋白,薄层扫描分析显示表达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1%;Western blot 显示重组蛋白可被日本血吸虫感染兔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日本血吸虫重组质粒 pGEX-Sj32,该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 BL21中得到了高效表达,且表达蛋白具有特异的抗原性。

    作者:谭建蓉;李文桂;张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MQ-2000PT糖化血红蛋白仪性能评价与临床应用

    目的:对国产全自动 MQ-2000PT 型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仪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测试 MQ-2000PT 型糖化血红蛋白仪的精密度、准确度、标本携带污染率及线性范围。结果 MQ-2000PT 批内、批间精密度小于5%;该仪器与日立7600免疫比浊法高度相关,Y =0.9659X +0.1551,r=0.9959,r2=0.9919;经不同范围值的测定,仪器在4%~17%范围内线性良好,Y=0.9659X +0.1551,r2=0.9994;仪器的携带污染率为1.22%。且上述结果均与仪器厂家指标相近。结论国产 MQ-2000PT 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仪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性价比高的特点,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熊俊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国产两步法抗-HCVELISA试剂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

    目的:比对分析国产抗-HCV ELISA(两步法)试剂的检测结果。方法利用上述国产试剂和进口试剂同时检测孝感地区无偿献血者样本6163例,并对检测结果呈反应性的样本采用第3代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 3.0)进行确认。结果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检测呈反应性的样本分别为36例和35例,同时检测呈反应性的样本为30例,经 RIBA 方法确认为阳性的样本分别为26例、25例和25例,阴性7例、9例和2例,不确定的样本分别为3例、1例和3例。结论选用国产抗-HCV ELISA 试剂(两步法)试剂搭配进口试剂检测抗-HCV 可以减少漏检和提高样品检出率。

    作者:邓曦;杨毓明;郑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microRNA在肺癌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肺癌是癌症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癌症死亡总数的23%[1]。肺癌主要分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0.4%,小细胞肺癌(SCLC)占16.8%。NSCLC 可进一步分为腺癌、鳞癌、大细胞肺癌、支气管肺泡癌。近10年来,尽管放化疗技术和手术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肺癌的病死率基本保持不变。目前,肺癌的早期诊断存在困难,患者被确诊时多已进入中晚期阶段。早期癌瘤一般有80%~90%的治愈率,而晚期癌的5年生存率一般均极低,早发现、早诊断是肺癌治疗的关键。因此,国内外学者都期待找出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的方法。

    作者:宋银丹(综述);张艳亮;段勇(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宝鸡地区2184例儿童骨碱性磷酸酶结果的分析

    目的:评价骨碱性磷酸酶对儿童佝偻病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的临床价值,通过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了解该地区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来宝鸡市中心医院体检的2184例儿童,按年龄分成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期4组,采集指血,采用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末梢血中骨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2184例受检儿童中,临床佝偻病(NBAP>250 U/L)的检出率为10.1%,且年龄越小检出率越高;亚临床佝偻病(NBAP 200~250 U/L)的检出率为65.5%,说明宝鸡地区大部分儿童处于亚健康状态;春冬季检出率高于夏秋季;NBAP 检出率无性别差异。结论儿童为生长发育较快时期,易引起维生素 D 缺乏,儿童骨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对维生素 D 缺乏引起的佝偻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预防应从围产期开始,及时检测儿童骨碱性磷酸酶水平,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乔正梅;葛君琍;赵秋剑;张利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女性宫颈细胞中HPV感染基因型别的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宫颈细胞中39种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基因型别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434例女性宫颈细胞标本中提取39种 HPV DNA,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其细胞进行39种 HPV 基因型别的检测,并对其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434例女性宫颈细胞标本中检出 HPV 阳性者175例,总的 HPV 感染率40.32%(175/434)。其中单一 HPV 感染105例,阳性检出率为24.19%(105/434),多重 HPV 感染70例,阳性检出率为16.13%(70/434)。单一 HPV 感染中 HPV18型为31例,阳性检出率为17.71%(31/175),是主要的感染型别;其次是 HPV16型,共12例,其阳性检出率为6.86%(12/175),HPV52型,为11例,其阳性检出率为6.29%(11/175)。多重 HPV 感染中,HPV6+54型、HPV18+52型和 HPV51+68型各2例,各占多重感染的2.86%(2/70),它们是多重 HPV 感染的主要型别。结论HPV16型、18型、52型、6+54型、18+52型和51+68型感染是女性宫颈细胞的主要感染类型。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适合临床开展 HPV 分型诊断和行 HPV 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随着 HPV 检测型别的增加,HPV 感染率也随之增加,其基因组合型别更趋多样化。

    作者:龙秀荣;夏林;耿建祥;王宏景;王旭波;蔡为民;仲玉英;梅静;赵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不同抗凝剂和温度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和温度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用肝素钠和 EDTA-K2抗凝管分别采集医院体检人群血液标本0.5 mL:即刻或在不同温度下放置不同时间,分别推片自然干燥后,瑞-姬氏染色镜检,计数每张血片中的异常红细胞(包括棘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球形红细胞、锯齿状红细胞等)百分数(%)。结果肝素钠和 EDTA-K2抗凝管血液标本,异常红细胞百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素钠和 EDTA-K2抗凝管血液标本在不同温度下放置不同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肝素钠和 EDTA-K2抗凝血液标本在不同温度下放置不同时间,对红细胞形态有较大影响。

    作者:李霞;王进;周锐;彭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国家标准的性能评价

    目的:按照国家标准(YY/T0654-2008)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性能评价。方法按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国家标准(YY/T0654-2008)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ADVIA 2400进行杂散光、吸光度的准确性、吸光度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吸光度线性范围、标本携带污染率、加样准确度与重复性以及总蛋白(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尿素氮(BUN)等项目的重复性等检测。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ADVIA 2400杂散光检测值为6.2;吸光度在0.5和1.0处的误差分别为0.0029和0.0075;吸光度的稳定性为0.00052;吸光度的重复性(CV)为0.12%;吸光度线性范围0.0002~3.3057;标本携带污染率0.1%;加样准确度和重复性符合要求;重复性(CV)TP 为0.6%、ALT 为1.2%、BUN 为1.2%。结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各项检测均满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国家标准(YY/T0654-2008)。

    作者:曹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深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和预存耐药变异的研究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临床慢性 HBV 感染患者的 HBV 基因型和预存耐药变异情况。方法应用 PCR 结合反向点杂交法检测244例临床慢性 HBV 感染血清样本的基因型和预存耐药变异情况。结果244例慢性 HBV 感染症状的患者中,共发现有3种 HBV 基因型,其中 B 型143例,占58.6%;C 型100例,占41%;D 型1例,占0.4%;244例慢性 HBV 感染症状的患者中,有38例检出 HBV 预存耐药变异,预存耐药变异的总检出率为15.57%,其中与拉米夫定耐药相关的为22例(9.01%),与阿德福韦酯耐药相关的为16例(6.56%)。结论深圳地区 HBV 基因型以 B、C 型为主,慢性 HBV 感染者其预存耐药率较高。对慢性 HBV 感染者进行 HBV 基因分型及预存耐药检测,对预测疾病进展及指导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灿峰;徐传彬;黄雪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16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方法收集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6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其分布情况以及16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75.3%);ICU 病区检出率高(49.3%),其中多重耐药菌占81.2%(65/80);ICU 病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 ICU 病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加强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和 ICU 病区的消毒隔离,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俞善春;葛冰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婴幼儿腹泻感染轮状病毒情况分析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季节性变化和儿童感染轮状病毒年龄分布情况。以便了解轮状病毒感染规律,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方法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结果由表1轮状病毒检测发现第四季度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度,第一季也有显著的升高趋势。呈秋季冬季节性分布。年龄分布趋势由表2可见2岁以内患病儿童轮状病毒阳性率较高,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的抵抗力也逐渐加强,感染轮状病毒的机会逐渐减小。结论轮状病毒感染致腹泻、呕吐、发热,由于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致酸中毒,不及时纠正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所以临床上要注意在高发季节,年龄较小的腹泻儿童检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非常重要。

    作者:刘佩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在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在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该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241例中老年体检者,测定腰椎正位骨密度,根据不同骨密度分为正常骨量组(n=66)、骨量减少组(n=58)、骨质疏松组(n =63)、严重骨质疏松组(n =54),检测所有入选者的空腹血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TRAC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对生化指标值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TRACP5b、B-ALP 及 IGF-1水平在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严重骨质疏松组别与正常骨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TRACP5b、B-ALP 的水平随着骨量的降低而升高(P <0.05),而血清IGF-1水平随着骨量的降低而降低(P <0.05)。结论检测血清 TRACP5b、B-ALP 及 IGF-1水平有助于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古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EDTA-K2抗凝剂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目的:对临床 EDTA 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EDTA-PTCP)样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为 EDTA-PTCP 寻找一种可靠的检测血小板的方法,从而寻找一种 EDTA-PTCP 的有效的处理方法和手段,为实验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针对检验工作中遇到的 EDTA-PTCP 样本,分别采用手工法、EDTA-K2、枸橼酸钠、EDTA-K2+氟化钠(NaF)方法对 EDTA-PTCP 进行检测,分析比较3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临床检验工作中,部分血小板减少是由于 EDTA-K2导致血小板聚集引起的。针对临床血小板减少的样本需进行复查,复查方法可采用手工法、枸橼酸钠、EDTA-K2+氟化钠(NaF)方法均可,如果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复检时,需在10 min 内完成检测。结论各实验室可针对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复查方法。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浅谈建立血糖、血气床旁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体会

    床旁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已涉及国内外检验医学多个领域[1-2],具有快速简便、效率高、成本低、检验周期短和标本用量少等优点,代表了检验医学一种新的发展方向[3],然而我国 POCT 试验多数由非检验人员操作,存在诸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较差、操作者的素质较差、POCT过程质量控制不到位、其质量管理体系还未建立或者不完善[4]等诸多问题。这些特殊问题决定了 POCT 质量管理不同于以往常规的实验室检测的质量管理[5],它缺乏成熟经验,需要各方共同探讨和摸索其特殊的质量管理[2]。本中心于2012年12月接受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认证评审并高分通过,成为华南地区首家通过 JCI 认证的公立医院。针对 JCI 标准对 POCT 提出的严格要求,本中心成立了由医务部牵头、临床检验部负责的POCT 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了规范的、符合国际标准的POCT 质量管理体系。鉴于目前国内有关系统建立 POCT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总结报道不多,我们对此次 JCI 认证中有关 POCT 迎评的筹备工作及其经验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检验同行在建立 POCT 质量管理体系时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黄钰君;伍绍国;刘海英;杨红玲;张小玲;丘媛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516株肠球菌菌型感染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分析肠球菌菌型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送检标本分离出的516株肠球菌通过法国梅里埃全自动生物分析仪 VITE-K2型进行菌种鉴定。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进行耐药分析。结果516株肠球菌中共有327株粪肠球菌,占63.37%;屎肠球菌145株,占28.10%;其他肠球菌44株,占8.53%。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特别是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性分别高达100.00%、95.17%,同时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2株。结论院内感染的肠球菌耐药性差异显著,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谨慎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高志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 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收集糖尿病肾病组102例、单纯糖尿病组78例和健康对照组72例,检测血清胱抑素 C、同型半胱氨酸和 D-二聚体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3项指标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糖尿病组 D-二聚体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胱抑素 C、同型半胱氨酸和 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文静;王清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