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介入诊治病人中的应用

裴学玲;李秀玲

关键词:健康教育, 冠心病, 介入诊治, 病人护理, 预防并发症, 应用, 医学科学, 介入技术, 手术, 疾病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介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疾病的诊治当中,尤其是应用到了冠心病的诊治当中.我院开展此项技术已达3年之久,诊治病人2肋余例,通过对病人护理的体会,笔者认为健康教育配合冠心病介入诊治病人,对手术的成功及预防并发症的产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发性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的观察与护理

    脂肪栓塞是严重创伤引起的以意识障碍,皮肤淤斑,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综合征[1],也是骨折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达10%~12%[2].因此,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自1998年以来,我院骨科成功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6例,现将观察与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玲;何海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早期应用氟伐他汀的经验总结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重要的病理形式,病情发展迅速,其结果难以预料,随时都有发展成心肌梗死的危险.本文通过观察UA思者早期应用氟伐他汀治疗,探讨氟伐他汀在UA患者早期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作用.

    作者:崔红;陶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阻塞性黄疸病人营养支持效果观察

    阻塞性黄疽可对机体多个脏器系统造成损害.由于肠道内因胆汁缺乏而出现食欲下降、腹胀等症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使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同时由于胆道压力增高,导致肝细胞结构与功能受损,出现肝功不全,使其对糖、氨基酸和脂肪的代谢能力降低,影响肝脏对蛋白质的合成,出现低蛋白血症.阻塞性黄疽还可使机体出现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功能下降,这一改变与黄疸持续时间和深度呈正比,而且营养不良将加重这一改变.因此,对阻塞性黄疸病人,如能实施适当的营养支持,将有利于营养不良状态的纠正及免疫功能提高,这时提高病人的手术耐受性和术后恢复,以及提高保守治疗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对近两年我院12例保守治疗的阻塞性黄疽病人的营养支持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玉珍;祁成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如何做好ICU病人安全护理

    ICU作为一个危重病人集中的治疗单元,护理工作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和转归以及抢救成功率,而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ICU护理质量管理应以保障病人安全,确保护士能够提供正确、规范的技术服务为安全底线,安全是质量的基础[2].因此如何做好ICU病人安全护理,成为我们工作重点,下面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作者:王海燕;海燕;陈海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清胆红素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CDH)的发病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及血管痉挛性收缩有关,近年来,关于血清总胆红素(TBIL)浓度改变在冠心病中的意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般认为,冠心病的形成与脂类(脂蛋白)代谢异常有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对167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进行分析,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红;潘杰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00例老年人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分析

    静脉留置针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尤其对于老年人,在心理及生理上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及恐惧感,减轻患者因穿刺困难产生的焦虑心理,从而达到既可及时抢救患者,又保护了患者血管的目的.封管技术是留置成功的关键,根据患者病情及病种的不同,封管药物可选择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由于老年人输液量较多,两次输液间隔时间为8~23小时,需延长封管维持时间.有些特殊病种,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若采用生理盐水封管效果如何,若采用肝素盐水封管其浓度如何选择需要进行研究.我科2003年~2005年对100老年人采用生理盐水和肝素盐水进行封管,并对2种封管液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海丽古力;茹鲜古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Robersshow双腔支气管插管下行胸腔镜手术的麻醉

    我院近来开展了胸腔镜徽创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患者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其特殊的操作,对麻醉医生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将有关麻醉方法及术中监测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段萍;张希;陈红;王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冠心病引起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较常见,导致心脏病猝死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因此控制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控制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更为有效的方法,我院从2002年6月~2006年3月,观察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初步评价两药的疗效差异,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文;傅正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在病原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无论是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还是从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如何在<病原学>教学中,加强逻辑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彭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三维适形放疗在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例前列腺癌患者,其中8例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前接受双侧睾丸去势术.采用美国VARIAN的6MV-X线直线加速器,拓能公司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剂量-时间-分割方式:2.0~3.0 Gy/f,5 f/w,23~36 f,总剂量70~72 Gy,4~7周完成.结果:三维适形放疗后1个月时PR 7例(63.6%)、NC4例;3个月时CR 1例、PR 8例、NC 2例,总有效率(CR+PR)81.8%;6个月时CR 6例、PR 5例,总有效率(CR+PR)100%.无Ⅲ、Ⅳ级消化、泌尿系统放射反应发生.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治疗前列腺癌,照射剂量70~72 Gy是安全剂量.

    作者:张华;包永星;尚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乳腺增生症的近红外线扫描分析

    目前临床已经将近红外线扫描作为对女性乳腺疾病的普查手段之一.本文700例女性应用该技术做了乳腺检查,诊断乳腺增生症3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泗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机械通气的应用对于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当呼吸衰竭发展到严重程度,经抗炎、祛痰、平喘及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及无创通气均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这时需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我们从2003年8月~2004年7月采用人工气道通气治疗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键;赵华;许西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抗青光眼滤过术后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

    青光眼患者在接受滤过手术后多发生白内障,而滤过术后的眼前节改变,如抗青光眼手术滤过泡、浅前房、瞳孔固定及晶体核硬化等,常使手术难度增加.术中既要保护手术滤过泡,又要顺利完成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且术后避免出现较大散光是术者所关注的问题.我们从2003年3月~2004年6月采用经上方或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云霞;罗菊香;谢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2004年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抗菌药物是医院临床应用中广泛的药物,对控制、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增多,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也不断发生.本文就我院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伏醒;张英梅;韩慧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青少年离体第一前磨牙的根管情况的研究

    熟悉和掌握牙齿的髓腔解剖特点是成功地完成牙髓治疗的前提,我国高等口腔教课书上仅有简单的描述,缺乏详细的根管分类报道[2].而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上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变异的情况.本试验希望通过对离体第一前磨牙的根管形态及类型,根管分叉的水平位置研究,能更好地指导于临床工作.

    作者:杨慧珍;雷(韦华);易玉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护理

    近年来糖尿病(DM)患病率逐年升高,且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UKPDS的研究已证实强化治疗不仅能有效的延缓并发症发生,还减缓其进展[1],胰岛素泵能模拟人体胰腺的分泌,在24小时内持续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正常范围内,胰岛素泵的应用为糖尿病强化治疗提供了先进的手段,我院内分泌科2005年1月~2006年5月,应用美国MiniMed公司的胰岛素泵,对36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星梅;郭建新;张翠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人磨牙根管治疗与塑化治疗联合应用的临床评价

    现代科学技术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人的寿命普遍延长,人口分布的结构发生了改变,老年人占的比例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旨在探讨适合老年人牙齿特点的根管治疗方法,以服务于日益老龄化的社会.笔者自2001年1月~2002年1月对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采取根管与塑化联合治疗,并与根管治疗及塑化治疗对照,分别与术后3天、0.5年、2年进行追踪观察,以期评价老年人磨牙根管与塑化联合治疗的实际应用效果.

    作者:张勤;李兰;王春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介入治疗大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6%.在经食道超声(TEE)和经胸超声(TTE)指导下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是近年来一种替代外科手术治疗的新方法.对于大房间隔缺损绝大多数的报道是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和测量球囊指导下完成,本文报道我院在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完成缺损在24 mm以上的ASD10例封堵病例,探讨TTE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开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过程中浅析医院如何防范医疗纠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近年来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全疆医疗纠纷事件明显增多.笔者在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4年的实践中认识到:医院部分医务人员及管理者存在着信息渠道不通畅,诊疗技术水平及操作水平偏低,医院管理方式与实际情况相脱节等不足,提出以下建议与大家探讨.

    作者:艾克拜尔·哈力克;郑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两点法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国内直肠癌根治手术多半常采用双管法连续硬膜外阻滞[1].本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两点法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晋荣;王丽;王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