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LCT和ELISA法检测HLA-B27的比较

田卫花;李芳娟;梁勤;邢福军;文建强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HLA-B27, 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摘要:目的 比较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MLC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LA-B27结果差异性.方法 采用MLCT法和ELISA法同步检测483例患者的HLA-B27的表达.结果 两种方法经配对χ2检验(χ2=80.378,P<0.01).Kappa值评价(K=0.308),显示两种方法一致程度不够满意.MLCT法敏感度,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0.801 1,0.980 3,0.888 2,均优于ELISA法.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HLA-B27存在差异,ELISA法的敏感度较低,MLCT法的敏感度、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均优于ELISA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抗体抗E、抗Fyb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

    体内抗体的特异性是针对自身的抗原,该类抗体称之不规则抗体[1].由于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会导致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破坏输入的不配合的红细胞或缩短其寿命,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临床交叉配血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规则抗体的检出.引起临床交叉配血不合的不规则抗体多较单一,联合抗体较少.本文就1例联合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进行报道.

    作者:朱素敏;王芳;毛伟;黄霞;李小红;廖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纤溶酶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纤溶酶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6~72 h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综合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应用纤溶酶治疗,对照组应用血塞通治疗.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判定疗效,并复查头脑CT,同时观察血糖、纤维蛋白原、血脂、血流变指标的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54例,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总有效45例,总有效率为72.6%,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头颅CT复查结果,纤维蛋白原、血脂、血流变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纤溶酶能降低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改善血脂代谢,且不良反应少见,为治疗急性糖尿病性脑梗死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作者:贾爱萍;张海林;邢丽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泌尿系统分离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患者泌尿系统分离的肠球菌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所有泌尿系统分离的肠球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泌尿系统共分离肠球菌109株,屎肠球菌分离率(53.2%),略高于粪肠球菌(44.0%).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性高,均高于90%.发现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VRE)4株,其中3株同时耐高浓度的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HLAR);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苯唑西林、头孢西丁耐药率高,均高于90%.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环丙沙星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奎努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低于粪肠球菌.结论 肠球菌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且呈多重耐药性,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耐药水平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不同种类的肠球菌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陈倩;王茹;郭燕菊;王会中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乙肝产妇HBV-DNA载量与母婴垂直传播之间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乙肝产妇HBV-DNA载量与母婴垂直传播之间关系,为产前阻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174例乙肝孕妇血清中HBV-DNA含量进行检测,同时运用ELISA方法检测婴儿脐带血中HBsAg,并根据HBV-DNA载量的不同分为3组进行比较,HBV-DNA阳性分为两组进行产前阻断.结果 在受检的174例标本中,HBV-DNA载量小于或等于5.0×102 copies/mL的产妇60例(HBV-DNA阴性),宫内感染的阳性率为6.67%(4/60);HBV-DNA载量:>5.0×102~1.0×106 copies/mL产妇45例,宫内感染的阳性率为13.33%(6/45);HBV-DNA载量大于1.0×106 copies/mL的产妇69例,宫内感染的阳性率为78.26%(54/69),HBV-DNA阳性的产妇宫内感染高于HBV-DNA阴性的产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2,P<0.01),HBV-DNA载量:>5.0×102~1.0×106copies/mL和HBV-DNA载量大于1.0×106copies/mL两组产妇之间宫内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5,P<0.01);114例HBV-DNA阳性产妇中,阻断组宫内感染的阳性率为8.22%(6/73),对照组宫内感染的阳性率为31.73%(13/41),阻断组和对照组的宫内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3,P<0.01).结论 乙肝孕妇的HBV-DNA载量与母婴垂直传播呈正相关,通过产前阻断可以降低母婴间垂直传播.

    作者:罗慧琴;王志刚;李玲;刘付芹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肺癌患者血小板计数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血小板计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肺癌患者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临床明确诊断的肺癌患者105例(肺癌组)、肺良性疾病患者36例(肺良性疾病组)及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血小板计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肺癌组血小板计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转移的肺癌患者血小板计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肺癌患者(P<0.05).转移组中血小板计数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血小板计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肿瘤转移相关,两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预测肿瘤转移的敏感性、准确度.

    作者:黄媛;陈建魁;于农;宋世平;尹秀云;金欣;左向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血站血液检测标本保存信息管理的初步探讨

    <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血液标本的保存期为全血或成分血使用后2年.照这样计算,短的保存时间是2年,长的是12年(例如冰冻红细胞),如此大量的血液标本,在需要复查时,怎样才能快速而准确地查找出来呢?血站检验科正面临这样一个重大难题,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保存管理系统才能把大量的血浆标本相关信息登记保存和管理好,才能高效的查询到指定条形码的血浆标本[1].规范化、高效率、少空间、低成本的血浆标本保存和管理,是血站检验科需要迫切探讨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2],本文将本站实验室血浆标本管理的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黎淦平;刘宜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Cys C在肝硬化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18例肝硬化、48例CHB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同时采用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水平.对各组血清Cys C、Scr、Urea及β2-MG水平差异、相关性及异常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肝硬化组、CHB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ys C水平分别为(1.29±0.33)mg/L、(0.98±0.21)mg/L和(0.92±0.15)mg/L,肝硬化组显著高于CHB组(P<0.05)和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Scr、Urea和β2-MG水平分别为(69.22±21.21)μmol/L 5.47±2.16)mmol/L和(2.58±0.88)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清Cys C与Scr均呈正相关,肝硬化组(r=0.502,P<0.01),CHB组(r=0.485,P<0.01),对照组(r=0.494,P<0.01).肝硬化组血清Cys C异常率(75.4%)显著高于Scr(5.9%)、Urea(17.8%)和β2-MG(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Cys C可以作为评价肝硬化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标志物,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秦安东;曾东晓;刘娟;王兴亮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白细胞介素-18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中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方法检测SoJIA并MAS组、活动性SoJIA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其他亚型组及正常儿童血清中的IL-18 水平.结果 4组研究对象中SoJIA合并MAS患儿血清IL-18的表达高,活动性SoJIA组次之,健康对照组血清IL-18的表达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oJIA合并MAS患者血清IL-18表达明显增高,检测患者血清IL-18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MAS.

    作者:皮蕾;刘海英;刘云峰;关启鸿;李文利;郭彩娇;曾华松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新型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试剂盒的临床应用初步评价

    目的 通过对比实验,对结核分枝杆菌(TB)核酸检测试剂的临床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用分离培养法与圣湘生物结核分枝杆菌(TB)核酸检测试剂分别对202例临床收集的样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并对比其结果,同时,将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分别与测序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试剂与培养法的阳性一致性百分比为100%,阴性一致性百分比为98.61%,总一致性百分比为99.01%;对2例不符样本进行测序复核,并对复核后的结果进行Kappa检验一致性分析,结果Kappa值为1.000,表明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试剂结果与金标准分离培养法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现出较好的准确性.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试剂与分离培养法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阳性率较分离培养法更高,所需检测时间大为缩短,具有内标控制假阴性,结果准确,符合临床检测要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庆芳;何小宁;王小婷;周翠蕃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不同检测指标对临床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深部真菌感染检测指标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分析深部真菌感染在医院中的分布,以及进行感染常见检测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1-3)-β-D葡聚糖]的相关性分析,从而推测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可靠检测指标.结果 深部真菌感染在ICU、呼吸科、内分泌科、血液科、肿瘤科、儿科的送检率分别为59%、47%、33%、31%、24%、19%.患者体内(1-3)-β-D葡聚糖与CRP及PCT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分别为0.455、0.744(P=0.044,P=0.000).菌群失调患者中,(1-3)-β-D葡聚糖检测的阳性率为16.7%,处于病变期的阳性率为53.3%.结论 深部真菌感染在医院内以ICU、呼吸科、内分泌科、血液科、肿瘤科多见.PCT作为深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比CRP更具可行性,PCT联合G试验对诊断临床深部真菌感染意义更大.

    作者:施保华;汪海霞;范泽旭;孙君拓;陈一蕊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MLCT和ELISA法检测HLA-B27的比较

    目的 比较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MLC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LA-B27结果差异性.方法 采用MLCT法和ELISA法同步检测483例患者的HLA-B27的表达.结果 两种方法经配对χ2检验(χ2=80.378,P<0.01).Kappa值评价(K=0.308),显示两种方法一致程度不够满意.MLCT法敏感度,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0.801 1,0.980 3,0.888 2,均优于ELISA法.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HLA-B27存在差异,ELISA法的敏感度较低,MLCT法的敏感度、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均优于ELISA法.

    作者:田卫花;李芳娟;梁勤;邢福军;文建强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禁食对SPF级SD大鼠血液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禁食对大鼠血生化、血细胞、电解质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40只SPF级SD大鼠,适应性饲养90 d,第91天禁食、不禁食条件下,检测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总蛋白(TP)、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G),葡萄糖(GLU)、肌酐(Crea)、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红细胞计数(RBC)及其分类、白细胞计数(WBC)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PLT)、钾离子浓度(K+)、钠离子浓度(Na+)、氯离子浓度(Cl-)、凝血酶原时间(PT)进行测定.结果 禁食组雄性TG 、CHO降低,TBIL、TP、ALB、WBC、Na+升高(P<0.01,P<0.05);禁食组雌性TG、MCHC降低,TBIL、ALB、Na+升高(P<0.01,P<0.05).结论 禁食对SPF级SD大鼠血液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热比姑丽·伊斯拉木;尤力都孜·艾买提;阿娜古丽·马合木提;买合素提·卡德尔;闫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ERG甲基化位点检测技术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检测和分析游离胎儿DNA的 ERG基因在不同孕期中浓度的变化,探讨利用ERG甲基化位点检测技术应用于无创性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健康妊娠妇女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各30例.采用 HpaⅡ、MspⅠ分别对血浆中提取的游离DNA酶切后进行SYBR PCR反应,通过检测ERG基因甲基化位点,定量分析不同孕期的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浓度.结果 游离胎儿DNA的ERG基因在孕妇血浆中的浓度随着孕周的增长而升高.各孕周组的母血浆中ERG基因浓度(LG copies/mL)中位数分别为5.38,6.10和7.04(χ2 =75.104,P<0.01).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游离胎儿DNA的ERG基因序列上CCGG位点存在甲基化的特性.进一步确定了ERG基因作为胎儿DNA的标记物应用于无创性产前诊断的可行性.

    作者:陈熙;熊礼宽;曾婷;肖克林;黄艳萍;郭冀丹;麦光兴;郭辉;任景慧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肛门直肠常见病变中HPV感染基因型比较

    目的 比较肛门直肠常见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302例肛门直肠常见病变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302例肛门直肠常见病变HPV总阳性率为40.73%(123/302),一重感染阳性率为27.48%(83/302),多重感染阳性率为13.25%(40/302),两性HPV总阳性率、一重和多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肛门直肠组织HPV分型检测,对肛门直肠常见病变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崑岚;张金浩;耿建祥;王小峰;王宏景;刘忠伦;李海;王晓红;赵雪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显微镜下观察外周血涂片中检出有核红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方法 外周血涂片经瑞吉染色在显微镜下分类100个白细胞检出有核红细胞并计数.结果 120例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主要分布于14种疾病,有53例(44.17%)病例同时检出幼稚粒细胞.结论 外周血涂片出现有核红细胞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形态学检查在血液病的诊断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陆作洁;农少云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高尿酸与高脂血症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血尿酸与高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2011年和2012年公司3 851名在职职工2次查体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项目为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对206名中层人员的饮食进行了调查.结果 男性血尿酸及血脂结果明显高于女性(P<0.05);高尿酸者血脂结果明显异常(P<0.05);2012年各项结果的阳性率明显低于2011年(P<0.05).结论 血尿酸与血脂呈正相关,以TG和LDL-C明显,不合理的膳食和饮酒是引起高尿酸、高血脂的主要原因.

    作者:宋福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艾滋病患者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活性的应用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脑脊液腺苷脱氨酶的活性、临床意义及与其他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36例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和36例感染性疾病患者(HIV阴性且排除细菌性脑膜炎、结核、白血病),检测其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Glu)、氯(Cl)和总蛋白(TP)的水平.结果 艾滋病患者脑脊液ADA水平显著高于HIV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IV阳性患者脑脊液ADA水平与LDH、TP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与Glu、Cl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脑脊液ADA水平与其他生化指标联合应用,有助于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诊断.

    作者:方欢英;周毅;李海聪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公式在健康中青年人群中的应用调查

    目的 对5个eGFR公式在健康中青年人群的适用性进行调查,并建立本地区的eGFR参考区间.方法 用5种不同eGFR公式分别计算本地区年龄为18~59岁健康体检者(n=1 074)的eGFR,并按性别和年龄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各公式计算出的eGFR的分布情况选出合适的公式,应用线性回归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法比较入选公式计算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以适公式的结果建立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95%参考区间.结果 简化MDRD、CKD-EPI和EPI-Asia公式能较正确的反映我省健康中青年人群的eGFR,三者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男、女性e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R与年龄呈负相关(r2=0.651,P<0.01).EPI-Asia为适公式,据此建立我省健康中青年男女不同年龄段的eGFR参考区间(单位:mL/min·1.73 m2).男性:(18~29)岁(107.0~151.7),(30~39)岁(92.7~128.5),(40~49)岁(94.5~123.1),(51~59)岁(88.3~115.2);女性:(18~29)岁(120.6~162.5),(30~39)岁(113.9~139.0),(40~49)岁(95.5~127.8),(50~59)岁(90.9~113.2).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可靠,为eGFR公式的准确使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杨佳锦;黄猛;杨静静;穆萨;唐爱国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红细胞平均体积、脆性以及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联合检测在产前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脆性及毛细管血红蛋白(Hb)电泳联合检测在产前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在某三级医院进行产前地贫筛查的263名孕妇同时进行MCV、红细胞脆性及毛细管Hb电泳3项血液学指标检测和中国人群常见的地贫基因突变或缺失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基因检测结果为参比标准,计算三项血液学指标单项或联合检测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263名进行产前地贫筛查的孕妇中,56名基因检测确诊为地贫,其中α地贫37例,β地贫17例,α合并β地贫2例.MCV、红细胞脆性及毛细管Hb电泳单项检测结果对地贫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2.14%和87.44%,87.50%和93.23%,53.57%和96.13%;MCV与红细胞脆性、MCV与毛细管Hb电泳、红细胞脆性与毛细管Hb电泳二项试验平行联合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43%和83.01%,89.29%和85.99%,96.43%和89.86%;系列联合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3.21%和97.58%,46.43%和97.58%,44.64%和99.52%.MCV、红细胞脆性和毛细管Hb电泳三项平行联合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100.00%和81.64%;系列联合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41.07%和99.52%.三项平行联合试验的灵敏度、系列联合试验的特异度,与各单项试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前地贫筛查、诊断检测中,MCV、红细胞脆性和毛细管Hb电泳三项平行联合试验可提高灵敏度,系列联合试验可增加检测特异度.

    作者:何英;张银辉;吴润香;黄宇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1798例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结果的质量分析

    目的 探讨羊水细胞培养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的质量情况.方法 普通培养瓶法对1 798例羊水细胞进行细胞培养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其结果做质量分析.结果 1 798例羊水标本中,培养成功1 744例,成功率为97%,培养成功的1 744例制作为羊水细胞胎儿染色体标本片,并对其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其分析的成功率为99.3%.结论 该实验室羊水细胞培养胎儿染色体分析结果的质量符合行业标准.

    作者:代云才;漆晓玲;罗立;张林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