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马淑慧
目的 探讨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β2-微球蛋白(β2-MG)在酒精性肝硬化和乙肝肝炎肝硬化患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30例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和7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HLC)患者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r-GT)、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β2-微球蛋白(β2-MG),计算AST/ALT比值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LC患者血清中的LAP、r-GT活性和AST/ALT比值均高于HLC患者,β2-MG的含量低于HL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P、r-GT、AST/ALT比值、β2-MG在ALC患者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7、0.702、0.698和0.685;阳性率分别为75.0%、70.1%、67.8%和68.9%,ALC患者的各项指标的阳性率分别高于HLC患者(P<0.01).结论 LAP和β2-MG在酒精性肝硬化和乙肝肝炎肝硬化患者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对该地区149例抗-HCV和HCV核酸定量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血清标本同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HCV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 RNA.结果 在149例标本中,抗-HCV阳性率为70.47%(105/149),HCV RNA的阳性率为59.73%(89/149).结论 荧光PCR检测HCV RNA可以直接反映体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活动性和复制情况,优于抗-HCV对HCV感染检测的准确性,有利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党民芳;邢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过程能力研究在临床血流变检测系统方法评价和质控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按照<临床定量指标过程能力研究进展>介绍的方法,应用恰当的过程能力评价方法,评定临床血流变8项直接检测项目的过程能力,并根据血流变检测项目的方法性能特征参数应用质控方案,设计工具软件理性化地设计出基于其过程能力的、合适的、个性化的质控方案.结果 检测出ZL6000血流变检测系统8项直接检测项目在自配血流变质控物3个水平上的多项过程能力参数,评定其过程能力在A+级~D级之间,其中A+级33.33%,A级20.83%,B级25.00%,C级16.67%,D级4.17%.根据血流变项目检测方法性能特征参数绘制出各项目的过程能力图、6σ水平方法决定图、功效函数图和OPSpecs图,终制定出各血流变项目的合适的、个性化的质控方案,同时提出各项目过程能力和质控方案的维持和改进措施.结论 血流变检测项目过程能力研究是其质控方案设计、选择和改进的前提基础,对临床血流变项目的质控方案设计与选择和血流变检测系统的过程改进与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永富;许文荣;陈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建立排除血压、血脂高于正常参考值和胰岛素抵抗以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健康人群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 用矾酸盐法在日本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本地区8 728例健康人血清TBIL和DBIL,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按年龄和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BIL和 DBIL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7.92~23.11、1.98~7.12 μmol/L;男女不同性别组的TBIL和DBIL检测值分别为:8.01~23.51、7.71~21.90,2.07~7.35、1.54~6.70 μmol/L范围.结论 胆红素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胆红素处于低水平状态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各地区建立健康人群的胆红素参考范围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明辉;孙浩;周新民;邢桂英;李晓梅;崔征;杨志娜;田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引起血清磷测定升高的原因并研究解决办法.方法 利用混合血清,通过不同项目之间的测试顺序重复测定血清磷浓度并计算出携带污染率,采用浸泡搅拌棒等方法处理携带污染.结果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尿酸(UA)试剂对磷(P)的携带污染率分别为4.4%~56.3%、0.0%~15.7%,其他测试项目对血清磷无携带污染.结论 α-HBDH及UA对磷测定有显著污染,可通过浸泡搅拌棒,分单元测定或分内外圈测定的方法加以解决.
作者:高应东;张瑞生;夏永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DENND1B基因多态性在儿童哮喘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与患者血清IgE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哮喘儿童296例(哮喘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25例(健康对照组),同时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通过高温连接酶检测法(PCR-LDR)检测DENND1B基因rs1747815 、rs1775444、rs1775456位点的基因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样本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rs1747815位点3组基因型(GG/GA/AA)及rs1775456位点3组基因型(AA/GA/GG)在健康对照组与哮喘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775444位点3组基因型(CC/TC/TT)在健康对照组与哮喘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哮喘组3种基因型患者中血清Ig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NND1B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有一定相关性,但与哮喘患者血清IgE水平无相关性.
作者:李佳;周娟;王娟;蔺丽慧;彭霞;刘亚楠;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定位显色培养基在细菌快速初步鉴定中的作用.方法 将3 313株临床菌株和145株室间质评菌株点种于定位显色培养基上,观察显色特点,总结细菌显色规律.结果 不同种属的细菌在定位显色培养基上具有一定的显色规律.结论 定位显色培养基对细菌的快速初步推测和鉴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成本低廉、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自副;陈默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检测心肌标志物的结果.方法 用定性、定量方法检测胸痛患者心肌标志物及确诊心肌梗死(AMI )患者胸痛后1、3、7 d心肌标志物,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0例AMI患者首次检测结果定性、定量差异不显著,第1、3、7天定量结果显示,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出现明显降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 (cTnI)结果也呈一定下降,但不明显,定性结果变化无显著意义;150例胸痛患者其中被确诊为AMI的患者31例,定量结果较定性结果更敏感,特异性较差,但对诊断的比较无显著意义.结论 对可疑胸痛患者入院筛查宜选取用定量法检测,定性方法可协助进行确诊,但对已确诊患者作疗效及愈后观察应选用定量检测.
作者:李祥坤;赵芬;陈小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不同实验室对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检测方法的结果比较,了解各种方法的临床诊断意义,探讨MP的快速、准确和特异的检测手段.方法 对89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血清标本,分别进行核酸PCR扩增检测DNA、ELISA法、金标渗透法检测血清抗MP-IgM和冷凝集试验(CAT).结果 894例标本有327例经临床证实为MP感染者,阳性率结果分别为27.5%、26.4%、26.3%、11.9%.MP符合率分别为74.6%、71.9%、71.6%、31.8%.假阳性数分别为2、1、1、3例.4种方法总MP符合率为81.6%.结论 CAT法阳性率太低,可以被另外3种方法代替.另外3种方法能达到临床要求,特别是金标法,操作简单,不需要任何特殊仪器,在所有的医院都能开展.PCR法和金标法检测的标本不同,检测对象不同,两种方法可以组合检测,提高检出率.
作者:朱传新;周玉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PCR方法以检测广谱人乳头瘤病毒.方法 该实时荧光PCR方法利用了degenerate PCR引物与非特异性的SYBR Green染料替代通常使用的PCR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并与市售高危13型、低危6型试剂盒以及degenerate 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用高危13型试剂盒及低危6型试剂盒检测的100例黏膜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标本,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PCR方法检出的阳性数为69例,敏感性为69%,相反,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出的40例皮肤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标本,用高危13型试剂盒以及低危6型试剂盒检测均为阴性;对于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PCR方法及degenerate PCR方法检测的90例黏膜型、60例皮肤型标本,其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有高度一致性(Kappa=0.907).结论 与市售试剂盒相比,SYBR Green实时荧光PCR方法可以覆盖广谱的HPV型别(皮肤型与黏膜型),并且比degenerate PCR方法高效、快速和简便,不失为一个可用于临床与科研的良好检测手段.
作者:徐平;章晓鹰;张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缺铁性贫血(IDA)红细胞参数改变,有助于提高IDA的诊断水平.方法 联合使用铁染色及血清铁蛋白确诊IDA患者70例,并以健康无贫血人员4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IDA组MCV、MCH及MCHC中位数分别为58.0 fL、16.40 pg、288.5 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RDW中位数为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8例(97.1%)IDA患者MCV<82 fL,67例MCH<27 pg,52例MCHC<320 g/L,62例RDW≥16.0%.Hb与MCV、MCH、MCHC均呈正相关(校正rs=0.4747、0.5983、0.5313);Hb与RDW负相关(校正rs=-0.3903).52例(74.3%)患者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结论 MCV、MCH、RDW及MCHC诊断IDA的灵敏度依次降低.贫血越严重,IDA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越显著,红细胞大小不等也越显著.近3/4的IDA患者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作者:周建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同一品牌三分群与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住院患者58例,采集外周血抗凝标本后2 h内在两台经校准的血液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台仪器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检测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5);中间细胞群百分比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5).结论 定期对不同仪器进行检测结果比对和校准,有利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三分群分析仪对白细胞的检测只能作为初筛,采用五分类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更为理想.
作者:何平;姚舒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对产CMY型AmpC酶费劳地枸橼酸杆菌进行耐药表型及分子学特性进行研究,探讨研制新的酶抑制剂.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两株费劳地枸橼酸杆菌所产CMY型AmpC酶用纸片扩散法、三相水解试验进行耐药表型检测,以该菌总基因组DNA和质粒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序列分析、质粒接合试验、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及AmpC酶检测.结果 两株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均表现为耐药,对呋喃类和碳青霉烯类表现为敏感;三相水解试验结果显示该菌能水解头孢西丁;PCR扩增出大小为1 146 bp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多种CMY亚型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7%;质粒接合试验证实质粒上含CMY基因,为可转移质粒.结论 两株菌株所产CMY型AmpC酶为新的CMY型头孢菌素酶,它介导了该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耐药,其耐药性能水平传播.
作者:张晓坤;徐韫健;廖伟娇;张东梅;张丽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使用新的乳汁前处理方法对乳汁中的HBV DNA含量进行检测,提高乳汁中HBV DNA的检出率,以期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方法 应用Microcon YM 100超滤柱法与传统的提取方法提取乳汁中的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HBV DNA,比较两种方法对乳汁中HBV DNA的检出率.结果 在50例乳汁样本中,使用超滤柱法检出HBV DNA阳性的样本共40例,阳性率达到80%,而使用传统方法共检出30例,阳性率只有60%;比较两种方法检出HBV DNA的拷贝数,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超滤柱法提取乳汁中的HBV DNA能提高乳汁中的HBV检出率,对于指导临床科学的母乳喂养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李国玉;陈勇;陈金弟;李静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及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进行比较,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利用BN-Ⅱ型特种蛋白仪和流式细胞仪对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结果 糖尿病患者除IgA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外,无论是体液免疫功能还是细胞免疫功能都明显降低,而且红细胞的免疫黏附功能发生明显变化,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其胰岛功能受损也是造成免疫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
作者:杨伟国;居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三钾(EDTA-K3)引起血小板(PLT)聚集原因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方法 对3例典型EDTA 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PTCP)患者采用XE-2100血液分析仪,观察不同抗凝剂(EDTA-K3、枸橼酸钠及肝素锂)在不同时间段测定血小板的变化.结果 (1)3例典型EDTA-PTCP患者均显示在仪器旁,即刻检测血小板3种抗凝剂均可,且结果相近,超过30 min后,EDTA-K3抗凝下降明显,而枸橼酸钠与肝素锂抗凝血对血小板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仪器异常直方图和散点图提示血小板的异常凝集.(3)新鲜血涂片与EDTA-K3抗凝血对比显示血小板的大片聚集.结论 EDTA-PTCP患者采取机前即刻检测结果比较可靠,更换枸橼酸钠与肝素锂抗凝剂的方法不作首选.结合临床症状、血常规直方图与散点图及周围血涂片,避免对EDTA-PTCP患者的误诊误治.
作者:张静;韩志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分离率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头孢西林纸片法进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鉴定.结果 本组233株SA在呼吸道标本检出率高,在脓液中第2.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结论 应加强对患者医院感染好发部位的监测与护理,即使在二级医院的临床微生物室也务必常规开展MRSA的检测工作.
作者:吕卫东;张平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胸水中白介素-18(IL-18)、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胸水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检测127例不同病因引起胸水的患者IL-18、ADA和CEA浓度.结果 结核组IL-18和ADA平均含量分别为(619.7±186.8)ng/L和(53.1±23.4)U/L,显著高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CEA平均水平为(38.63±18.55)U/L,显著高于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水中IL-18、ADA和CEA的联合检测对鉴别结核性与恶性胸水有重要价值.
作者:熊军;龙聪;郭辉;周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区发生里氏7.2级地震,为了解伤员的总体机体状态,进行了血常规、生化指标的检测及甲型肝炎抗体、丙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三系统、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实验,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梁勤;乔登嫣;柳渊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满足吡嗪酰胺活性需要的同时,研制使结核菌生长良好的吡嗪酰胺(PZA)药敏培养基.方法 以改良罗氏培养基为基础,加大镁离子浓度,去掉马铃薯淀粉,用pH值2.34、氧化还原电位为1 174 mV的酸化离子水配制PZA药敏培养基.按<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检测120株结核分枝杆菌对PZA的敏感性.结果 门诊分离的60株分枝杆菌,PZA耐药率为13.3%,该院患者和深圳市慢性病医院分离的15株完全耐药的分枝杆菌,在此培养基上对PZA呈耐药性.结论 此培养基配制简单,可与其他药敏试验同步进行,易于推广应用.
作者:胡云岚;程冬娥;申建维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