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红;蓝杰
目的 纯化人IgG,制备兔抗人IgG多克隆抗体,用于配制IgG的免疫比浊定量诊断试剂.方法 用PEG-6000、辛酸沉淀、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纯化人IgG.纯化后的IgG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并用相同方法纯化兔抗人IgG,配制IgG的免疫比浊定量诊断试剂并进行性能验证.结果 纯化的IgG纯度97%,收获率68.4%,配制试剂批内、批间CV分别为1.04%、2.62%,线性范围上限可达60.15 g/L,大干扰率为4.8%.结论 该纯化方法简单易行,收获率高,配制的试剂品质优良,精密度、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作者:岳菊香;杨锦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对以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进行他克莫司治疗药物监测进行评价.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文件EP10-A提供的方法,以Architect i2000型分析仪连续5 d检测他克莫司定值质控品,计算偏差、总不精密度(CV)、截距、斜率、非线性、携带污染率和漂移度;以CMIA和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平行检测58例临床患者全血标本,比较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各水平质控品测定值与靶值的偏差和CV在可接受范围内;漂移度和携带污染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IA与MEIA检测结果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2,P<0.05),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IA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性能指标基本符合临床应用要求,可以替代MEIA用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监测.
作者:刘旭华;戚润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广泛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对2例难治性广泛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在原有治疗基础上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后部分缓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为难治性广泛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2例患者均表现广泛或局限的硬皮病、干眼症、肝功能损害、口腔广泛性溃疡损害和(或)增殖性病变等广泛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利妥昔单抗治疗方案: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375 mg/m2,每周1次,连用4周后改为每个月1次,共用6次.结果 2例患者均获得明显改善并明显减少激素用量,患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持续好转并无病存活.利妥昔单抗治疗期间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广泛性cGVHD安全有效,对于激素和环孢素耐药的cGVHD具有良好效果.提示B细胞在cGVHD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杰平;曾东风;陈幸华;张曦;刘红;王庆余;向茜茜;孔佩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目前正取代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成为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1].为适应当前医学模式转变的新趋势,作者在血液内科的临床见习教学改革中采用了这一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耀;张曦;陈幸华;高蕾;高力;张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结核病是常见的人类传染病之一.约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曾经感染MTB,亚洲地区感染者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发国之一,发病人数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印度[1].全国第4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结核病疫情有高患病率、高耐药率、低递减率和低病例发现率等特点[2-3].
作者:曹德明;石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膀胱癌抗原核基质蛋白22(NMP22)、尿膀胱癌抗原(UBC)、膀胱肿瘤抗原(BTA)在诊断膀胱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膀胱癌疑似患者尿中NMP22、UBC、BTA的水平,并与健康组进行对比,评价NMP22、UBC、BTA的诊断价值.结果 膀胱癌患者 3项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性96.9%(33/34),特异性80%(20/25),阳性预测值92.5%,阴性预测值90.9%;显著高于任何单一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NMP22、UBC水平和阳性率随着膀胱移行细胞癌分期、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增加,BTA水平和阳性率在各分级和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NMP22、UBC、BTA检测可用于膀胱癌的诊断,三者联合检测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优于单一标志物进行检测.
作者:李扬;郑衍平;许旭昀;张敬成;卢小卓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美罗华治疗老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和美罗华两种方法,对该科收治的老年AIHA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美罗华的治疗效果.结果 美罗华治疗组血红蛋白水平较常规方法回升快(P<0.05),两种方法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美罗华治疗老年AIHA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陈婷;张曦;张诚;刘耀;高蕾;高力;文钦;罗晓庆;陈幸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出现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伊曲康唑抗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334例接受HSCT术治疗的病例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90例HSCT患者术后被诊断为真菌感染,全部病例均予静脉注射伊曲康唑治疗,125~250毫克/次,第1、2天给予2次/天,第3天后给予1次/天,病情稳定后改为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结果 HSCT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27%,接受伊曲康唑治疗的患者有效率75.6%.确诊患者中10例(76.9%)有效,临床诊断病例58例(75.3%)有效.结论 HSCT患者术后真菌感染发病率高;伊曲康唑疗效明确,可用于HSCT患者术后患者抗真菌感染的治疗.
作者:龚奕;高力;刘耀;张诚;陈幸华;高蕾;曾韫璟;文钦;孔佩艳;刘红;彭贤贵;张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输血工作中,为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保证患者用血安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显得尤为重要[1-3].现将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对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东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33例RITP患者,于治疗前后定期监测外周血小板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观察治疗可能存在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8%,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利妥昔单抗治疗RITP疗效确切.
作者:刘焕凤;张曦;高蕾;刘耀;张诚;高力;李云龙;刘学;陈幸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是体内转运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LDL具有明显的异质性,Austin等[1]根据非变性梯度凝胶扫描测定的LDL主峰颗粒直径(peak particle diameter,PPD)将LDL分成两种亚型:PPD≥25.5 nm 为A型LDL,即大LDL (large LDL,lLDL),密度接近1.02 g/mL; PPD<25.5 nm为B型LDL,即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DL,sdLDL),密度接近1.06 g/mL.1 sdLDL的代谢LDL颗粒的不均一性是其代谢过程受多因素调节的结果,但具体生化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作者:张正清;王连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快速检测(胶体硒)和抗原-抗体联合酶联检测(4代酶联检测)以及集合核酸检测对男男同性恋人群(MSM)HIV急性感染的检验效能.方法 结合该市2008年男男同性恋人群HIV感染专项调查工作,应用快速检测、4代酶联检测对接受调查的2 165例MSM进行HIV抗体初筛,对结果阴性者进行集合核酸检测,直至找到急性期感染者;对不同方法的检测成本进行估算,比较发现1例感染者的性价比.结果 快速检测和4代酶联检测应用于MSM人群HIV筛查时,分别存在7.6%和2.9%的漏检率.本次调查使用集合核酸检测共发现10例急性期感染者.使用快速检测、4代酶联检测发现1例感染者的成本分别为48.8、50.5元,使用集合核酸检测发现1例急性期感染者的成本为7 380.2元.结论 4代酶联检测与快速检测成本接近,但前者功效更高,应该成为目前针对MSM人群HIV检测策略的组成部分,集合核酸检测应成为必要的补充,在该市MSM人群中使用上述方法的成本低于国外同类报道.
作者:韩梅;冯连贵;蒋岩;潘品良;赵金扣;凌华;丁贤斌;张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相关因素、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2001年6月至2010年9月385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患者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385例患者中有19例发生出血性膀胱炎,发病率4.9%,中位发病时间28 d(6~68 d),中位病程26 d(19~41 d).其中因出血性膀胱炎死亡1例,其余患者通过碱化、水化、留置尿管冲洗膀胱、抗GVHD、抗病毒等治疗后痊愈.多因素分析提示,清髓性预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 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给予巯乙磺酸钠、还原型谷胱甘肽及碱化、水化、冲洗膀胱等措施对出血性膀胱炎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曾韫璟;高力;陈幸华;陈榜霞;高蕾;张诚;王庆余;彭贤贵;孙爱华;张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和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使学生从课堂走向工作岗位,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起点,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和工作态度等起着非常重要作用[1].因此,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阶段和关键环节,加强对实习的组织管理,有利于提高实习效果,保证实习任务圆满完成.
作者:龚道元;王晓娟;李子萍;甘春葆;康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量子点标记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水平.方法 应用量子点标记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2例不同病理类型人子宫内膜中ERα的表达.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ERα阳性表达的标本.阳性信号为桔红色荧光,定位于腺上皮细胞或癌细胞的细胞核.结论 量子点标记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可成功地应用于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检测.
作者:黄慧;郑芳;彭俊;孙慧;饶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TRFIA)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TRFIA对272例血清标本的HBV-M进行平行检测,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LISA和TRFIA检测血清HBV-M各指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6.9%、86.5%、94.6%、98.2%和96.8%.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HBV-M阳性符合率除HBsAb外均高于90%,表明两种方法均适合应用于乙肝病毒的临床检测;ELISA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TRFIA检测HBV-M不仅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而且能够定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双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科2003年4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4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2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在完全缓解后行第1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另外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在完全缓解后行第1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4个月行第2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 42例患者均造血功能重建.其中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无病生存13例(65%),复发7例(35%).单次自体移植无病生存10例(45.5%),复发12例(54.5%).结论 双次自体移植较单次自体移植复发率低,移植相关死亡率低,无病生存率较高,可以作为没有找到合适供者或经费困难患者的较好选择.
作者:罗晓庆;陈榜霞;张诚;张曦;高蕾;高力;文钦;陈婷;陈幸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尿液分析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因此尿液检查质量控制是关系到临床检查的重要工作.在尿液检查质量控制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适合尿液分析仪评价的鉴定方法,主要对国内外尿液分析仪的应用进行了评价,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对于新引进的尿液分析仪及每次维修后必须进行评价之后才能使用的概念.在其标准化方面,建立了适用于尿沉渣的标准化方法,提倡以定量板来报告尿沉渣结果,并探讨了尿沉渣测定不同方法的参考范围.
作者:林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餐饮业食(饮)具消毒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卫生安全,为了解本市餐饮行业食(饮)具卫生状况,对2007~2009年本市部分餐饮行业食(饮)具进行大肠菌群的检测,现将监测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何源;王红;王文斟;刘晓鹏;段刚;李志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并探讨与其他肿瘤标志物相比较的优越性.方法 通过对56例健康人和89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的测定,以及部分恶性肿瘤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的测定,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出相应的评价指标.结果 TSGF对恶性肿瘤的敏感度80.9%;对非小细胞性肺癌和肠癌的敏感度优于CEA对这两种癌症的敏感度;TSGF对肝癌的敏感度优于AFP对肝癌的敏感度,且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1.7%.结论 TSGF是1种敏感度较高、特异性较强且广谱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肿瘤血清学筛查以及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减少漏检的发生.
作者:陈芳华;骆曦;饶万楷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