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康复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李雪飞

关键词:喉切除术/护理, 手术后医护, 康复, 自我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实施护理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进行调查.评价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护技能都有了显著提高.结论 护士应重视全喉切除患者气管套管及气管瘘口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培养,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临床试验中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控制

    药物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2003年颁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规范药物临床试验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子以客观准确的评价,保证结论的真实性[1].但在我国临床研究中,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而临床试验中有效的监查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做好临床试验的重要一环.在此笔者谈谈所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查工作中发现的、及参加有关药物临床试验交流会、启动会而知晓的其他机构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阐述.

    作者:黄玉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霍乱72例强制隔离期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索霍乱患者在隔离期间的心理表现和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观察72例隔离患者的表现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换位思维,充分理解患者,针对不同的心理特征开展心理护理,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注意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满足患者的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结果 72例均逐渐适应隔离生活,配合隔离治疗至解除隔离,康复出院.结论 霍乱患者在隔离期,除了忍受疾病的折磨外,其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及时、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是使患者配合隔离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晓华;刘晞照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石膏托固定外敷中药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69例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门急诊石膏托固定配合外敷膏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方法 在血肿内麻醉下行手法整复、中药“三七散”外敷加石膏托外固定,通过适时调整固定,指导功能锻炼,科学有效的整复后护理,促使骨折早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果 临床结果按Gatrland and 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本组369例,优288例,良69例,可12例,优良率96.7%.结论 经外敷膏药石膏托固定后,369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谭萍娟;王瑞红;郭侨悦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电吹风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头面部、会阴部烧伤常采取暴露疗法,基本的要求是保持创面清洁干燥,临床常用烧伤治疗仪、红外线治疗装置或烤灯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由于治疗时间固定,治疗范围广,会造成患者恐惧、烦躁,且对门诊患者无法进行.我们将电吹风应用于烧伤的创面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泮莹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艾滋病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21例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AIDS)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总结21例AIDS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护理经验.结果 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症状好转,血CD4淋巴细胞上升,17例病情好转出院,3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 AIDS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病情复杂,但只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通过有效的治疗及积极地护理,可改变患者预后及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秦红英;陈爱民;魏瑞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临床输血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以保证输血的不良反应降到低,确保患者的输血安全.输血科及临床医务人员,应遵循以下规章制度.

    作者:车丽敏;周勇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医院药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医院药房是医院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患者进行服务的过程中,也是容易产生纠纷的一个环节,对于容易产生药患纠纷的因素,本文从医师方面、收费方面、药师方面、患者方面、管理方面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整理,并针对每一种因素给出了防止措施,希望在能够提高患者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药患纠纷的发生,从而建立一种和谐的药患关系.

    作者:姬利红;李福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商环包皮环切200例术后处理

    目的 探讨改进并注重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术后处理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积极作用.方法 本组选择年龄2~65岁患者200例,其中包茎28例,包皮过长1 72例,改进前术后处理方案组60例,改进术后处理方案后组140例,均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吻合术,并于术后采用相应的术后处理方案治疗.结果 采用改进方案组患者较改进前方案组患者手术的并发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 对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后患者的处理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注重对降低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效果.

    作者:戢金瓯;张家林;朱代惠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烟花爆炸致眼球破裂伴颅脑和颜面复合伤13例的护理

    目的 总结了13例眼球破裂伴颅脑、颜面复合伤的护理经验.方法 总结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眼科中心2010-01-2011-02所收治的13例的护理体会.结果 13例术后伤口愈合良好,行二次手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术前、术后对患者正确的护理,避免交感性眼炎的发生,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愈后及今后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郑云萍;吴萍;任巧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舒张性心衰的诊治3例分析

    本文对舒张性心衰的诊治3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85岁.主因咳嗽5.6d,胸憋心悸3h于2010-12-15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查体:BP 160/100 mm Hg,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啰音,心音亢进,无杂音.心电图:左室肥厚.心脏彩超:EF83%,左室顺应性减低.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正常.胸片:左上肺结核球,双肺纹理重.患者入院后持续硝酸甘油静脉泵入,倍他乐克25 mg,2次/d口服,辅以调脂、抗血小板聚集、降压,夜间仍有阵发性剑突下憋,咳嗽较多,多次复查心电图无动态变化,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正常,考虑心脏舒张功能衰竭,2010-12-21下午给予口服速尿及安体舒通各20 mg,当天晚上未再出现胸憋,以后夜间咳嗽明显减少.

    作者:马剑锋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宫内节育器移位至膀胱误诊为膀胱肿瘤1例

    1病历摘要女,32岁.因尿频、尿痛1 a.反复位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1个月前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间断发作,来我院就诊.彩超检查提示膀胱后壁肿物大小为1.5 cm×1.0 cm,有弱血流回声,性质待查.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后壁偏左带蒂肿物,色略发红,大小同彩超描述,诊断:膀胱肿瘤.CT平扫提示后壁膀胱肿物,子宫内节育环影像.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未见手术禁忌证.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中切除膀胱后壁肿物后,切肿物蒂时发现有一金属物位于蒂内,试用异物钳取出失败.

    作者:林哲放;王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血栓性浅静脉炎误诊为嗜酸性筋膜炎1例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属常见疾病,但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做出诊断,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现将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血栓性浅静脉炎误诊为嗜酸性筋膜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2岁.因右下肢肿胀、疼痛及行走受限4d于2010-12入院.4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下肢肿胀伴疼痛,行走受限.自行服用“青霉素、曲马多”等药,疼痛略微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以嗜酸性筋膜炎收入院.专科检查:右下肢肿胀明显,皮温偏高,触痛明显,皮下血管走行清晰可见,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扪及.辅助检查:血WBC 11.52×109/L,L0.188,M1.18×109/L(0.102),N 7.80×109/L.DIC常规示Fg4.71 g/L(正常值2.0~4.0 g/L),ATⅢ78.6%(正常值80%~120%),D-二聚体551.00 μg/L(正常值<246.4 μg/L).

    作者:王婷婷;刘宏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健康教育在中医门诊的应用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的煎药和服药的方法,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方法 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评估,根据不同的文化层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有效的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及时评估患者和家属掌握药物知识的技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非治疗性措施,既提升了医院品质服务的形象,又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作者:向丽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肝素预防PICC置管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效果评价与分析

    目的 观察肝素封管液对预防PICC置管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抽取2008-2010年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209例,均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实验组105例,在输液前后均用氯化钠溶液10ml行脉冲式正压冲管后再用肝素钠稀释液(浓度为10 U/ml)5~10 ml行脉冲式正压冲管.对照组104例,在输液前后只用氯化钠溶液冲管,方法同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置管1个月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氯化钠溶液冲管后用小剂量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可有效预防PICC置管期间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吴晶;甘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汶川地震后青川县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为了解汶川地震后青川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2009-05-06-2009-06-15我们对青川县25个乡镇及县级机关432名基层干部进行了心理健康问卷测试,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随机选择青川县25个乡镇及县级机关干部432人,其中:男228人,女192人,年龄18~59岁,平均(30士2.70)岁;文化程度:高中197人,高中及以上223人;行政级别:副科级及以上干部148人,普通干部272人.

    作者:陈光财;张英辉;王其林;杨新;盛莉;胡天超;赵桂军;邓小豆;王德燧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结肠癌CT检查误诊7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癌CT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以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梅河口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7例结肠癌CT诊断结果,找出误诊病例,进行影像误诊分析.结果 共发现CT误诊病例7例.结论 结肠癌影像学表现复杂,不典型病变较多,应引起影像医师的重视,减少误诊率.

    作者:王英姿;王鸿艳;凤志岚;董鹏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血管球瘤导致肢体末端顽固性疼痛误诊误治36例分析

    目的 探讨肢体末端血管球瘤的误诊、误治,提出正确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被误诊患者,总结误诊原因,提出正确治疗方案.结果 36例误诊患者确诊后接受手术治疗,均达到临床治愈,随访3个月~4 a无复发.结论 血管球瘤是导致肢体末端顽固性疼痛的重要病因之一,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晓楠;朱晓爽;董长宪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灭菌前后化学指示物颜色变化对比图的制作

    正确识别灭菌前后化学指示物颜色变化是使用灭菌包的基础保障,是控制感染的关键环节.消毒供应中心使用的化学指示物品种多样,不同的灭菌方法显示不同的颜色.临床医务人员是医疗器械包的主要使用者,但这部分人员多数未经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对化学指示物灭菌前后变色情况掌握能力尚薄弱.因此,为了提高临床科室人员对灭菌物品的正确识别率,加强对灭菌前后化学指示物颜色的了解,同时作为科室内部的正确工作指引图谱,我科室于2010-01设计并制作了灭菌前后化学指示物颜色变化对比图,效果良好,现将制作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周淑萍;符林秋;孙诚;符蔚;王秀菊;林娇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包皮环切术后阴茎坏死2例病因分析

    包皮环切术主要用于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术后发生阴茎皮肤或部分阴茎坏死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在近几年中,我们共诊治2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例1:18岁.在某医院行包皮环切术,术中高频电刀止血,为防止术后出血,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后来患者自觉阴茎疼痛剧烈,认为是术后正常反应,未及时诊治.术后3d,发现龟头发黑,表面可见多发水疱,遂来我院就诊.松解弹力绷带后发现阴茎远端1/2左右变黑,20 min后未见明显颜色变化,注射器针头穿刺龟头仅见少许暗红色血液流出.观察数日后,阴茎黑色部分组织干性坏死,待界限清楚后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残留正常阴茎组织约4 cm.术后病理证实坏死阴茎海绵体内大量血栓形成.

    作者:徐衍盛;刘萃龙;关维民;赵豫渡;欧阳昀;高雪松;张勇建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血清总胆汁酸在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本文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测定其总胆汁酸(TBA)变化,了解其在新生儿黄疸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检测87例黄疸患儿血清TBA水平.同时对其总胆红素和相关酶类进行测定.并与40例同期住院的不伴有高胆红素足月新生儿比较.结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相关酶类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TBA测定发现当常规肝功能指标改变不明显时,血清TBA检测是一项新生儿黄疸患儿较为灵敏的肝实质损伤的指标;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TBA升高,可能存在胆汁淤积,应给予适当的利胆治疗.

    作者:范广来;魏红;仲跻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