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站式考核在院前急救护士培训中的实施

杨秀红;蒋涛;李玉红

关键词:
摘要:院前急救是高风险、易感染、集急危重为一体多元素交叉的医疗工作,受环境、病情、心理、舆论、技术、社会支持等因素相互制约[1].而院前急救护士是院前医疗急救队伍的主体,做好院前急救护士的培训工作,直接关系到院前急救的医疗质量和急诊科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1975年,英国Harden博士建立了一种客观、有序、有组织的考核框架,依次让考生在各个模拟的临床考站中考核包括多种操作在内的广泛内容,并且实施评估,形成了“临床多站式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elinical examination,OscE)的模式[2].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肛周脓肿MRI扫描的临床应用

    目的:讨论肛周脓肿MRI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对2013年6~12月30例怀疑肛周脓肿的患者进行MRI肛周及盆底扫描.结果:30例临床怀疑肛周脓肿的患者行术前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后被手术证实为肛周脓肿的是30例.共发现32处脓肿,其中17例患者有部分脓壁结构显示不佳,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明,有22例边缘不规则,另有6例与肛管直肠邻近的脓肿则成不规则环带状强化,此次检查的患者中高位脓肿患者10例(肛提肌上)低位脓肿患者20例(肛提肌下).结论:MRI是肛周脓肿患者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无损伤准确快捷的对患者病灶的部位、大小、范围做出判定,可以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丰富的精细解剖图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克明;林光耀;袁晶;胡云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欧盟及我国职业性皮肤病防治现状及措施

    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与接触和过度使用化学物质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职业性皮肤病约占职业病总数的50~70%.皮肤作为人体大的器官,时刻与各种化学、物理和生物危害因素相接触,然而因为没有科学的方法去衡量这种通过皮肤接触有害物质导致的后果和风险水平,这就使得创建一整套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因素的方法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琳;陈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肝囊型包虫病(CE)手术患者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和患者病案对新疆某包虫病技术指导医院115例术后6月的肝CE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并运用统计描述、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肝CE手术患者的生理领域得分受到不同年龄和民族的影响;心理领域得分受到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住院费用的影响;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受到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平均年收入和住院费用的影响;量表总分受到不同年龄、职业和住院费用的影响.结论:根据肝CE手术患者生命质量现状,可运用临床路径、心理干预、远程医学等措施进行改进.

    作者:李波霖;郭敏;段新宇;林仁勇;魏晶晶;温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妇科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如今,随着微创技术的逐渐成熟、医疗器械的优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腹腔镜逐渐成为妇科手术的“主角”,以其痛苦小、恢复快等优势拥有开腹手术无法取代的地位,但因腹腔镜的特殊性及技术成熟后手术指征逐渐放宽,导致其总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却无明显下降[1].现对2005年1月~2014年6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有腹腔镜手术指征并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1700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报道如下.

    作者:梁艳;张映艳;谢丽红;张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文献回顾并个案报道1例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是胚胎一个着床于宫内,另一个着床于宫外并同时发育的一种特殊的多胎妊娠,在自然妊娠(Spontaneous pregnancy,SP)中较罕见,极易漏诊、误诊.宫外妊娠可发生在:输卵管、卵巢、腹腔、阔韧带、宫颈、剖宫产瘢痕部位、子宫肌层、子宫残角等.其中,宫内合并输卵管妊娠较为常见,以单侧居多,也可双侧同时存在;合并宫颈妊娠多见于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受孕者;宫内可见单胎、双胎,甚至多胎.腹腔镜及超声在HP诊治中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熊万春;李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比较两种皮下拔针方法在麻疹疫苗强化中的应用

    麻疹是春秋季节常见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强化免疫定位消除麻疹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此方法是短期内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有效预防手段,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3年消除麻疹工作实施方案》、《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当中的技术规范要求,注射前用75%乙醇消毒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待干后再注射,注射后不能用酒精棉球按压或涂擦注射部位.

    作者:徐继红;向卉;林海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留学生《临床肿瘤学》教学模式初探

    近半个世纪以来,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病死率高的首位疾病.临床肿瘤学目前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并逐步发展和完善.新疆医科大学自2012年起在留学生中广泛开展了《临床肿瘤学》理论课和见习课的教学,在留学生中如何开展好《临床肿瘤学》理论及实践的教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教学课题.我科室在过去两年的理论和见习课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阿依古丽·买买提;顾国民;刘春玲;卢素琼;段惠洁;赵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T双能量扫描对甲状腺碘含量测量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我国甲状腺患病率明显增加,特别是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已高达13.12/10万[1],碘缺乏或碘过量均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从而导致甲状腺组织内含碘量的异常[2],测量甲状腺组织中的含碘量,可以了解甲状腺组织的碘摄人量及身体内碘存储量,进而判断是由碘缺乏还是碘过量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牛桂华;刘烁;王云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具体疗效.方法:从本院近期收治并确诊的新生儿肺炎小儿中抽取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30例.两组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区别在于雾化吸入药物不同.对照组雾化吸入0.9%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程度,住院时间等,以探讨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因此,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相关统计学差异.另外,观察患儿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等,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无1例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分别是鹅口疮2例,哭声嘶哑1例.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相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选择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作为雾化吸入药物能取得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吴萍;若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护士岗前培训及轮转的效果评价

    护理工作是个实践性很强而又平凡的岗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护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怎样才能帮助新护士尽快的适应新环境,并把她们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素质、服务意识及奉献精神,成为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的优秀护理人员,加强新护士的岗前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高素质的重要保证,对新护士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有利于新护士尽快适应护士的角色、适应临床工作环境、规范护理行为.

    作者:王艳;庞晓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在危重病人困难气道的临床应用

    危重病人发生的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中,气管插管仍是主要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1].但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插管困难因素往往会导致常规插管方法失败,可能延误抢救时机[2]及加重病情.近年来,经鼻气管插管的优越性逐渐得到临床医师的认识,在临床呼吸衰竭的救治中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回顾性研究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行床旁纤支镜引导下经鼻行困难气管插管抢救急性呼吸衰竭40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范丽丽;陈彬;高永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SSE教学法在口腔内科实习生小讲课中的应用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口腔内科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还应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

    作者:周晶;张文丽;李一鸣;陈诚;吴佩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胸腰段椎弓根形态学测量与临床应用进展

    Michele[1]等在1949年首先报道了椎弓根的解剖特点和可应用螺钉从后路经椎弓根达椎体的相关研究.近十几年来,后路经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在脊柱外科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与椎弓根相关的应用解剖及椎弓根螺钉的固定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作者:杨晓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品管圈活动对医院药房门诊调配差错件数的应用

    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简称品管圈,是由工作性质相近或同一部门的人员自发组织的团体,针对所选定的问题,确定质量改善主题,全体合作,集思广益,运用各种QCC手法,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并进行持续性的品质管理[1].近年来,QCC作为品质管理持续改善的新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界和医疗界,我院药学部急救药房在科室主任的指导下,于2014年3~8月开展了以降低门诊处方调配差错件数为主题的QCC活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冯杰;滕威;张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大量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术式选择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大量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血肿量60mL)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大量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血肿钻孔外引流、小骨窗开颅及骨瓣开颅三种手术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相对于血肿钻孔外引流和小骨窗开颅,采用骨瓣开颅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能明显降低大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结论:对于出血量较大的高血压脑出血,骨瓣开颅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是改善患者预后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玉宝;冯力;李欣;何斌;陶亚东;张欲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122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有住院记录组和无住院记录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透析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糖、透析前血肌酐、透析前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血浆白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透析充分性(Kt/v值)等临床指标,观察住院组患者的住院原因,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4个月中,122例患者54人有住院记录;共计住院66例次,平均住院次数为(1.50±1.62)次;每次住院时间(13.43±10.55)d;住院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和透析通路功能不良.有住院记录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无住院记录组(68.2±10.36比52.33±14.24,P≤0.000)岁;有住院记录组透析前血肌酐和血浆白蛋白显著低于无住院记录组(799.12±428.14比866.42±286.48,P<0.030)um01/L和(31.22±5.32比31.20±3.20,P≤0.000)g/L;有住院记录组患者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无住院记录组(51.20±5.1比71.32±4.42,P≤0.000)g/L.有住院记录组患者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发生率)(58.9%比34.2%,P=0.002),血压控制水平(168±13/86±11mmHg比143±12/78±14mmHg,P<0.001),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456.2±24比136.9±87pg/ml,P≤0.003)显著高于无住院记录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红蛋白持续低于目标值以及在目标值以下小波动、低透析龄和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B≤0.0280、-0.406和-0.032).结论:心血管系统疾病仍然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首要原因,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和血管通路功能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血红蛋白持续低于目标值以及在目标值以下小波动、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低透析龄和低蛋白血症是影响其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喻业安;古力尼沙·艾塔弘;李相友;林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冠脉搭桥联合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的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联合瓣膜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冠脉搭桥联合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及死亡率、术后一年的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仅在呼吸机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在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一年生存质量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生存质量得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手术治疗使得老年冠脉搭桥联合瓣膜置换术术后结局与非老年组并没有显著差异,手术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阿不都·艾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HELLP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

    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HELLP syndrome)是以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妊娠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 2013年12月间收治的34例妊娠期高血压并发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及分析,探讨HELLP综合征的有效诊断、治疗方法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作者:罗彩霞;王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加强临床营养学教育的体会与建议

    我国的疾病模式已从以各类传染病为主的疾病模式转变为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模式[1].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具备大量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临床营养学知识.这样才能较好地指导人们如何合理膳食及平衡营养,已达到预防、保健、促进治疗及加快自身康复的目的.

    作者:热孜亚·阿不来提;李莉;吐尔逊江·买买提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ACEI联合利尿剂在高血压危象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ACEI联合利尿剂在高血压危象(HC)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80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ACEI和乌拉地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利尿剂,观察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SBP、DBP和HR相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h内血压降低幅度和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首次用药起效时间、持续作用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用药2h后出现心率反射性增高,观察组未见心率反射性增高现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I联合利尿剂在显著降低HC患者血压同时,不会反射性增高心率,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

    作者:高杉;李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