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通气模式在老年患者胸科手术单肺通气的应用效果分析

朱叶苇;阿布力克木·艾买提

关键词:胸科手术, 老年, 单肺通气, 通气模式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通气模式在老年患者胸科手术单肺通气(OLV)期间对气道压力及氧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分析本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行胸科手术需单肺通气的110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容量控制通气组和压力控制通气+呼气末正压(PCV+PEEP)组,在实施全身麻醉双腔管插管后,给予双肺通气,开胸后分别实施不同的通气模式给予单肺通气,将行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C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模式的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单肺通气开始前(t 0)、单肺通气30 min(t 1)、60 min(t 2)、以及OLV结束时(t 3)四个不同时间点的气道压力、肺顺应性以及氧合情况.结果 两组在单肺通气开始前t 0,其Ppeak、Pplat、Cdynh和PCO 2、氧合指数O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 1、t 2、t 3的气道压力和氧合指标对比,观察组气道峰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均较对照组优(P<0.05),两组气道平台压Pplat未见明显异常(P>0.05).结论 老年患者于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期间行小潮气量PCV+PEEP通气模式可有效降低气道压力,改善肺通气和氧合.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内耳畸形诊断研究进展

    先天性耳聋是儿童常见的慢性残疾之一,发生率达到1/1000以上[1],有重症监护室就诊经历的新生儿或早产儿发生率更高[2,3],出生时就已经存在的耳聋可影响言语发育甚至引起聋哑;其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各约占到一半[4,5].

    作者:余良才;张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新入职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课程的需求调查

    目的 在卫计委新版《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指导下建立适合本院的新入职护士的岗前规范化培训指导课程.方法 以2017年新入职的196名护士作为培训对象,按照本院制定的新入职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课程计划进行培训,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本院指定的规范化培训课程指导体系较为全面,培训内容基本符合其想要了解和需要了解的内容,理论和操作考核合格率达100%,96.94%的新入职护士满意度为9分及以上.结论 本院开展的新入职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课程调动了新入职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吴星;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甲状腺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对喉返神经保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对喉返神经保护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8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不行显露喉返神经干预,研究组90例,行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总量、住院时间、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总量显著多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虽然会延长手术时间,但不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其可有效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田丰;李婷婷;党前前;王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科学规范化助力检验科试剂管理

    检验试剂的质量是保证检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检验科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一[1]. 随着临床检验诊断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验管理,尤其是检验试剂的管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的医疗机构采取了不同策略进行检验科试剂的管理以保证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检验结果[2-4]. 本文将对本院临床检验中心检验试剂管理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供交流.

    作者:赵进;陈程;王昌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HPV高危感染合并宫颈CINⅠ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HPV高危感染合并宫颈CINⅠ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7年6月间在本院门诊就诊HPV高危感染合并宫颈CINⅠ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80例,采用抗HPV生物蛋白敷料阴道上药,每次1支,隔日1次,每月10次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对照组80例,给予观察不使用药物.结果 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总有效率(80.95%)优于对照组(46.67%);试验组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转阴率(80.77%)优于对照组(31.58%);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试验组HPV-DNA的负荷量均明显减少,减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三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HPV高危感染合并宫颈CINⅠ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叶;张新圆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两种通气模式在老年患者胸科手术单肺通气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通气模式在老年患者胸科手术单肺通气(OLV)期间对气道压力及氧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分析本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行胸科手术需单肺通气的110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容量控制通气组和压力控制通气+呼气末正压(PCV+PEEP)组,在实施全身麻醉双腔管插管后,给予双肺通气,开胸后分别实施不同的通气模式给予单肺通气,将行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C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模式的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单肺通气开始前(t 0)、单肺通气30 min(t 1)、60 min(t 2)、以及OLV结束时(t 3)四个不同时间点的气道压力、肺顺应性以及氧合情况.结果 两组在单肺通气开始前t 0,其Ppeak、Pplat、Cdynh和PCO 2、氧合指数O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 1、t 2、t 3的气道压力和氧合指标对比,观察组气道峰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均较对照组优(P<0.05),两组气道平台压Pplat未见明显异常(P>0.05).结论 老年患者于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期间行小潮气量PCV+PEEP通气模式可有效降低气道压力,改善肺通气和氧合.

    作者:朱叶苇;阿布力克木·艾买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米索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使用情况.方法 筛选了七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169例.随机分为二组:米索I组85例,米索II组84例.均将米索前列醇放置阴道后穹隆8 h一次,直到临产.I组放1/8米索前列醇片,II组放1/4米索前列醇片.对比两组孕妇用药前后的各项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用药前后的各项指标上,米索前列醇各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分娩效果上,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产生不良反应上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足月妊娠使用25 ug米索前列醇引产效果肯定.

    作者:朱津保;倪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经皮肾镜EMS碎石清石术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EMS碎石清石术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5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依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经皮肾镜EMS碎石清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前后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结果 观察组碎石取石时间、手术时长、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76.19%(32/42)(P<0.05);术前及术后2 h、24 h、48 h两组血清Cys-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24 h两组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术后48 h两组血清Cys-C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21.43%(9/42)(P<0.05);术后1周观察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肾镜EMS碎石清石术可缩短复杂性肾结石术中碎石取石时间及手术时长,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患者肾功能影响小,有助于其早日下床活动、早日出院,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腹腔镜辅助与开放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肾积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腹腔镜和开放性肾盂成形手术应用在儿童先天性肾积水中的疗效对比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先天性肾积水12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开放性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58.11±22.86)min,术中出血量(21.82±2.65)ml,切口长度(3.14±1.06)cm,住院时间(7.45±1.31)d;对照组手术时间(114.32±12.21)min,术中出血量(141.53±13.03)ml,切口长度(12.84±1.98)cm,住院时间(11.61±2.32)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72.62±7.33)ml·min-1·1.73m-2,肾盂前后径(1.31±0.49)cm;对照组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52.13±4.35)ml·min-1·1.73m-2,肾盂前后径(2.54±1.03)cm,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应用在儿童先天性肾积水中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升肾小球滤过率,缩短肾盂前后径,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加依那西;李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情景模拟配合分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医学专业属于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专业,其理论知识极为复杂、内容抽象、实践性要求极高[1].传统常规的教学模式不能将抽象内容具体化,且较为枯燥难懂,学生常常理解困?难,且不能较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脱离课本面对病人容易束手无策,不利于临床应用能力的提高[2]. 情景模拟配合分组合作式教学模式是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的一种教学方法[3],本研究将本院2015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分别给予传统教学模式和情景模拟配合分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分析比较两种模式的教学效果.

    作者:周言;王育珊;王沁;马杰;木胡牙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戴明环在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戴明环又称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提出的,分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各环节步步推进,相互制约的循环过程,是适应惯性运行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 [1-2]. 为进一步探讨戴明环(PDCA循环)在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2014年下半年医院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的管理工作中. 在发现和总结存在问题后,通过征集相关人员意见,结合文献资料,分析问题原因、制定可行方案,并对问题逐步实施整改,开展检查和处理等环节. 2014年-2017年医院传染病报告合格率从64.78%上升至88.77%,同时信息登记、诊断、医生与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的配合及领导重视程度都明显提高. 有效的提高了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作者:林悦;阿依努尔·加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在外伤性脑积水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在外伤性脑积水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017年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颅脑外伤手术患者750例,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40例.其中20例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6)个月进行二期颅骨修补(对照组),另20例患者颅骨修补同时行一期脑室腹腔分流(观察组).观察术后1周对比两组脑外伤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观察组外伤性脑积水患者术后1周的GC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术后6个月远期预后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一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能够提高外伤性脑积水患者术后及预后,在颅脑外伤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周临军;胡彦兵;钱忠伟;唐献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DCA护理管理程序对医院护士绩效考核以及护士满意度以及积极性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PDCA护理管理程序对医院护士绩效考核、护士满意度以及积极性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乌鲁木齐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内部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月新入职6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管理程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护士的绩效考核结果、护士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结果 研究组护士绩效考核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PDCA护理管理程序实施后,研究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研究组护士工作积极性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护理管理程序应用于护士管理中,不仅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还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更有利于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因而宜广泛应用于医院护理管理中.

    作者:董红丽;李爱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84例剥脱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针对患有剥脱综合征的患者展开临床分析,旨在了解这一疾病的产生特点及治疗,为今后预防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2017年来本院就治的84例剥脱综合征的发病率、临床特点、鉴别诊断、治疗等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4例中共134只眼患有此病,合并开角型青光眼81例,112只眼(83.58%),并发白内障57例,108只眼(80.60%).其中20例行小梁切除术(23.81%),14例行白内障手术(16.67%),7例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8.33%),34例进行药物治疗(40.48%).结论 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但要求医生能认真仔细观察,以免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剥脱综合征多出现于年龄较大患者,且在几年时间内可由一只眼转变为双眼患病.同时,这一疾病具有较高青光眼发病率,患者在出现眼部不适时需尽早就医,避免出现不可逆性视功能损伤.

    作者:刘晓弟;丁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community,CAP)因其发病率高,是小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世界儿童的健康. CAP是指患儿在院外感染造成的肺炎,包括院外感染但入院时尚在潜伏期的肺炎, 相对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而言.在新指南中,该定义适用对象是健康儿童,注意排除免疫缺陷病患儿等,因其与健康儿童相比,两者的病原学明显不同.此外,新版指南CAP定义强调病因为感染性,即不涉及过敏性、吸入性等非感染性肺炎[1],CAP病原的讨论不涉及结核分支杆菌、真菌、原虫.

    作者:冯长松;李淑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心衰与心衰合并房颤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新疆地区慢性心衰患者与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的不同,探讨心衰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凝血指标、生化指标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来本院诊治的心衰患者,其中心衰无房颤患者54例,合并房颤患者31例,收集病人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的凝血指标、生化指标、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血栓的发生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组间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多变量间进行spes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衰组有8例发生静脉血栓(8/46),占17.39%;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组有7例发生静脉血栓(7/24),占29.17%,两组血栓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合并房颤组PT时间、D-D浓度、vWF活性、TG浓度、年龄及心功能级别有显著差异,血栓发生与心功能级别、vWF活性显著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血栓发生率高于无房颤者,但差异不显著,血栓的发生与vWF活性显著相关,为临床的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红春;宋金萍;王昌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1329例婴幼儿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1329例婴幼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门诊及住院的(0~14)岁婴幼儿,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性别、年龄及季节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329例参与检测的婴幼儿中,男性25-羟基维生素D不足占31.66%,高于女性组的26.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两季婴幼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缺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冬春两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29例(0~14)岁婴幼儿维生素D仍有一定的缺乏率,应结合当地气候及饮食特点,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维生素D水平.

    作者:张俊霞;艾秋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急性脑梗塞与血清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相关性探讨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塞与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30例急性脑梗塞入组,对其血清S-100B蛋白行连续监测,联合影像学检查,以同期2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动态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S-100B的变化.结果 以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患者血清S-100B水平显著升高,发病3 d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7 d后趋于正常;在动态监测时段内,血清S-100B水平与梗塞面积呈正相关,脑梗塞面积越大,血清S-100B水平升高越显著r=0.969,并且与小面积脑梗塞患者相比,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血清S-100B水平升高出现时间较早,且维持时间较长.结论 S-100B蛋白作为急性脑梗塞的血清标志物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评价、疗效观察以及预后评估等有重要意义.

    作者:牛莉莉;马红萍;李建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加强癌痛规范化诊治教学中的医学人文教育

    伴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恶性肿瘤的治疗目的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过去单纯追求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以提高客观疗效, 而现代医学则强调如何延长患者的带瘤生存期并且充分保证其生活质量[1]. 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疼痛. 作为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在初诊癌症患者的发生率约为25%,晚期患者则高达60%~80%[2],在肿瘤的综合诊疗过程中如无针对癌性疼痛的治疗, 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相比于其他疾病的诊治过程,医学人文教育在癌痛规范化诊治过程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因医护人员在癌痛诊治的过程中除了需关注疾病本身外,还要综合考虑到患者生命的价值和质量,同时还要求医护人员能够运用人文关怀的理念,将肿瘤患者个体与其家庭、单位、乃至社会群体相结合,在充分体现了对肿瘤患者的人文关怀的情况下开展相应的临床工作[3]. 临床肿瘤学的带教老师在对医学生进行癌痛规范化诊治的教学培训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人文教育在癌痛规范化诊治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并且应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癌痛规范化诊治教学过程中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作者:张瑞丽;任姜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氯吡格雷对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评价-meta分析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年龄>65岁)接受非心脏手术前使用氯吡格雷的益处和风险,为临床患者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万方,CBM,CNKI等数据库检索相关资源,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2014年12月,手工检索并辅以追溯文献的方法寻找相关参考文献.收集老年患者(年龄>65岁)接受非心脏手术前使用氯吡格雷的术后影响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由两位研究员独立地完成文献质量评价后,将有效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评价.结果 纳入12篇文献,共计3197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患者(年龄>65岁)行非心脏手术前使用氯吡格雷组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3.23倍的二次手术止血相对风险[RR:3.23;95%CI:1.51-6.87].与对照组相比,围术期死亡率[RR:1.66;95%CI:0.45-6.10]、心脏不良事件[RR:1.10;95%CI:0.79-1.53]、伤口并发症[RR:2.33;95%CI:0.87-6.25]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老年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前使用氯吡格雷会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

    作者:郑敏;王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