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星;李莉
目的 分析腹腔镜和开放性肾盂成形手术应用在儿童先天性肾积水中的疗效对比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先天性肾积水12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开放性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58.11±22.86)min,术中出血量(21.82±2.65)ml,切口长度(3.14±1.06)cm,住院时间(7.45±1.31)d;对照组手术时间(114.32±12.21)min,术中出血量(141.53±13.03)ml,切口长度(12.84±1.98)cm,住院时间(11.61±2.32)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72.62±7.33)ml·min-1·1.73m-2,肾盂前后径(1.31±0.49)cm;对照组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52.13±4.35)ml·min-1·1.73m-2,肾盂前后径(2.54±1.03)cm,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应用在儿童先天性肾积水中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升肾小球滤过率,缩短肾盂前后径,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加依那西;李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检验试剂的质量是保证检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检验科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一[1]. 随着临床检验诊断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验管理,尤其是检验试剂的管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的医疗机构采取了不同策略进行检验科试剂的管理以保证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检验结果[2-4]. 本文将对本院临床检验中心检验试剂管理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供交流.
作者:赵进;陈程;王昌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在外伤性脑积水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017年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颅脑外伤手术患者750例,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40例.其中20例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6)个月进行二期颅骨修补(对照组),另20例患者颅骨修补同时行一期脑室腹腔分流(观察组).观察术后1周对比两组脑外伤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观察组外伤性脑积水患者术后1周的GC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术后6个月远期预后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一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能够提高外伤性脑积水患者术后及预后,在颅脑外伤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周临军;胡彦兵;钱忠伟;唐献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的神经血管疾病.弗雷明汉[1]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65%的中风病例结果是由于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在所有的脑血管疾病中,缺血性脑病占80%以上[2]. 其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居高,因此,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明确缺血性脑病的演变及治疗,探索缺血性脑病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建立模拟人类脑梗塞的理想模型尤为重要.
作者:李建明;王丽;牛莉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年龄>65岁)接受非心脏手术前使用氯吡格雷的益处和风险,为临床患者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万方,CBM,CNKI等数据库检索相关资源,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2014年12月,手工检索并辅以追溯文献的方法寻找相关参考文献.收集老年患者(年龄>65岁)接受非心脏手术前使用氯吡格雷的术后影响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由两位研究员独立地完成文献质量评价后,将有效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评价.结果 纳入12篇文献,共计3197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患者(年龄>65岁)行非心脏手术前使用氯吡格雷组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3.23倍的二次手术止血相对风险[RR:3.23;95%CI:1.51-6.87].与对照组相比,围术期死亡率[RR:1.66;95%CI:0.45-6.10]、心脏不良事件[RR:1.10;95%CI:0.79-1.53]、伤口并发症[RR:2.33;95%CI:0.87-6.25]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老年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前使用氯吡格雷会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
作者:郑敏;王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依巴斯汀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4年9月-2017年5月,择取在本院治疗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80例,根据门诊号奇偶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观察组行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依巴斯汀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的鼻部症状评分,血清IL-4、IL-8、IgE水平与RQLQ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依巴斯汀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对于缓解鼻部症状及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南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伴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恶性肿瘤的治疗目的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过去单纯追求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以提高客观疗效, 而现代医学则强调如何延长患者的带瘤生存期并且充分保证其生活质量[1]. 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疼痛. 作为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在初诊癌症患者的发生率约为25%,晚期患者则高达60%~80%[2],在肿瘤的综合诊疗过程中如无针对癌性疼痛的治疗, 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相比于其他疾病的诊治过程,医学人文教育在癌痛规范化诊治过程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因医护人员在癌痛诊治的过程中除了需关注疾病本身外,还要综合考虑到患者生命的价值和质量,同时还要求医护人员能够运用人文关怀的理念,将肿瘤患者个体与其家庭、单位、乃至社会群体相结合,在充分体现了对肿瘤患者的人文关怀的情况下开展相应的临床工作[3]. 临床肿瘤学的带教老师在对医学生进行癌痛规范化诊治的教学培训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人文教育在癌痛规范化诊治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并且应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癌痛规范化诊治教学过程中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作者:张瑞丽;任姜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针对患有剥脱综合征的患者展开临床分析,旨在了解这一疾病的产生特点及治疗,为今后预防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2017年来本院就治的84例剥脱综合征的发病率、临床特点、鉴别诊断、治疗等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4例中共134只眼患有此病,合并开角型青光眼81例,112只眼(83.58%),并发白内障57例,108只眼(80.60%).其中20例行小梁切除术(23.81%),14例行白内障手术(16.67%),7例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8.33%),34例进行药物治疗(40.48%).结论 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但要求医生能认真仔细观察,以免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剥脱综合征多出现于年龄较大患者,且在几年时间内可由一只眼转变为双眼患病.同时,这一疾病具有较高青光眼发病率,患者在出现眼部不适时需尽早就医,避免出现不可逆性视功能损伤.
作者:刘晓弟;丁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community,CAP)因其发病率高,是小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世界儿童的健康. CAP是指患儿在院外感染造成的肺炎,包括院外感染但入院时尚在潜伏期的肺炎, 相对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而言.在新指南中,该定义适用对象是健康儿童,注意排除免疫缺陷病患儿等,因其与健康儿童相比,两者的病原学明显不同.此外,新版指南CAP定义强调病因为感染性,即不涉及过敏性、吸入性等非感染性肺炎[1],CAP病原的讨论不涉及结核分支杆菌、真菌、原虫.
作者:冯长松;李淑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不同通气模式在老年患者胸科手术单肺通气(OLV)期间对气道压力及氧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分析本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行胸科手术需单肺通气的110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容量控制通气组和压力控制通气+呼气末正压(PCV+PEEP)组,在实施全身麻醉双腔管插管后,给予双肺通气,开胸后分别实施不同的通气模式给予单肺通气,将行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C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模式的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单肺通气开始前(t 0)、单肺通气30 min(t 1)、60 min(t 2)、以及OLV结束时(t 3)四个不同时间点的气道压力、肺顺应性以及氧合情况.结果 两组在单肺通气开始前t 0,其Ppeak、Pplat、Cdynh和PCO 2、氧合指数O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 1、t 2、t 3的气道压力和氧合指标对比,观察组气道峰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均较对照组优(P<0.05),两组气道平台压Pplat未见明显异常(P>0.05).结论 老年患者于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期间行小潮气量PCV+PEEP通气模式可有效降低气道压力,改善肺通气和氧合.
作者:朱叶苇;阿布力克木·艾买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在卫计委新版《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指导下建立适合本院的新入职护士的岗前规范化培训指导课程.方法 以2017年新入职的196名护士作为培训对象,按照本院制定的新入职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课程计划进行培训,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本院指定的规范化培训课程指导体系较为全面,培训内容基本符合其想要了解和需要了解的内容,理论和操作考核合格率达100%,96.94%的新入职护士满意度为9分及以上.结论 本院开展的新入职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课程调动了新入职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吴星;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资料分析法对本院血液病中心56例初诊的WBC≥100×109/L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本组56例患者中有19例发生了堵管,堵管率为33.9%.结论 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置管时选择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白细胞计数及凝血功能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及置管的肢体不相关;置管前进行充分的评估、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正确冲、封管、严格无菌操作及健康宣教等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堵管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章美华;陆影;薛素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1329例婴幼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门诊及住院的(0~14)岁婴幼儿,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性别、年龄及季节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329例参与检测的婴幼儿中,男性25-羟基维生素D不足占31.66%,高于女性组的26.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两季婴幼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缺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冬春两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29例(0~14)岁婴幼儿维生素D仍有一定的缺乏率,应结合当地气候及饮食特点,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维生素D水平.
作者:张俊霞;艾秋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塞与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30例急性脑梗塞入组,对其血清S-100B蛋白行连续监测,联合影像学检查,以同期2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动态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S-100B的变化.结果 以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患者血清S-100B水平显著升高,发病3 d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7 d后趋于正常;在动态监测时段内,血清S-100B水平与梗塞面积呈正相关,脑梗塞面积越大,血清S-100B水平升高越显著r=0.969,并且与小面积脑梗塞患者相比,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血清S-100B水平升高出现时间较早,且维持时间较长.结论 S-100B蛋白作为急性脑梗塞的血清标志物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评价、疗效观察以及预后评估等有重要意义.
作者:牛莉莉;马红萍;李建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皮层静脉梗死性脑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手术的27例皮层静脉梗死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及梗死脑组织并复位骨瓣;1例行小骨窗手术仅清除血肿,术区再出血,再次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及梗死脑组织并复位骨瓣;3例仅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出血增加,1例再次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及梗死脑组织,另2例放弃治疗死亡;术后9例治愈,15例转康复治疗,3例死亡.24例随访2月至2年,3例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因心梗死亡,余20例均未再次因脑出血入院.结论 皮层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皮层静脉梗死性脑出血的主要病因,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及梗死脑组织是有效治疗方法,可复位骨瓣、降低术后出血机率,提高生存率并改善预后.
作者:付强;陈培培;李绍山;廖佐明;王增亮;刘波;周庆九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戴明环又称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提出的,分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各环节步步推进,相互制约的循环过程,是适应惯性运行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 [1-2]. 为进一步探讨戴明环(PDCA循环)在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2014年下半年医院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的管理工作中. 在发现和总结存在问题后,通过征集相关人员意见,结合文献资料,分析问题原因、制定可行方案,并对问题逐步实施整改,开展检查和处理等环节. 2014年-2017年医院传染病报告合格率从64.78%上升至88.77%,同时信息登记、诊断、医生与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的配合及领导重视程度都明显提高. 有效的提高了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作者:林悦;阿依努尔·加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气主要污染物与医院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日门急诊就诊人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儿科门急诊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日门诊量及当日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指标.采用Spearman分析大气主要污染物对各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结果 (1)该三甲医院3年间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患儿共计452357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84757例(40.84%),支气管炎162965例(36.03%),肺炎91055例(20.13%),哮喘13580例(3.00%),呈逐年上升趋势;PM2.5、PM10、SO2、CO、NO2、O3日均值分别为39.3(26.70,86.10)(ug/m3)、101.50(69.40,166.80)(ug/m3)、12.30(8.30,20.90)(ug/m3)、0.93(0.66,1.99)(mg/m3)、47.50(37.50,63.00)(ug/m3)、64.00(34.00,95.00)(ug/m3),日均门诊量为195(166,236)例.(2)各污染物之间均存在正相关(除O3外).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就诊人次数仅与O3呈正相关,支气管炎及肺炎就诊情况与各空气污染物有明确的正相关性(除O3外),其中支气管炎与PM2.5、PM10、SO2、CO、NO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2、0.314、0.284、0.442、0.265.肺炎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3、0.361、0.347、0.546、0.379.结论 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日门诊量有关,可通过控制大气污染物浓度减少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就诊率.
作者:张美;茹凉;赵珍珍;杨蕾;戴江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掌握本院围产期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GBS)携带及药敏情况,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7年4月-2017年12月就诊的672例35~37周孕妇,取阴道分泌物采用增菌培养法进行GBS检测,分离的GBS采用MS鉴定确认,通过珠海迪尔DL96-STREP试剂板进行MIC法药敏试验.结果 672例样本通过增菌培养法检出GBS阳性89例,分离率为12.95%,GBS药敏结果显示对利奈唑胺、青霉素、万古霉素、美洛培南、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均敏感100%;89株GBS对左氧氟沙星出现中介株4株,占4.50%;89株GBS对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四环素和克林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44.94%、35.96%、56.18%和12.36%,其中,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7.64%,其次是红霉素为64.04%.结论 本院35~37周围产期孕妇GBS带菌率较高,青霉素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但部分药物耐药率较高,GBS的筛查和药敏试验意义重大.
作者:郭淑丽;罗先道;王昌敏;李建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对喉返神经保护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8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不行显露喉返神经干预,研究组90例,行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总量、住院时间、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总量显著多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虽然会延长手术时间,但不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其可有效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田丰;李婷婷;党前前;王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探查对盆腔结核诊断的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6年3月在本院妇产科的疑似盆腔结核患者住院并接受腹腔镜探查14例,分析腹腔镜探查结果及病理结果,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为(36.35±8.58)岁,主要临床表现中,月经不调或不孕9例(64.29%),腹部压痛8例(约57.14%),腹部包块4例(约28.57%),腹部柔韧感10例(71.43%),腹水8例(57.14%),发热9例(64.29%),体质量降低12例(85.71%),咳嗽2例(14.29%),盗汗3例(21.43%)等.术中见7例输卵管迂曲、增厚,与周围脏器纤维样粘连渗出形成包裹性积液;3例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包块,表面充血;7例盆腔脏器浆膜面散在粟粒样结节;2例腹膜或大网膜水肿、增厚,腹膜及大网膜见散在的;粟粒样结节;8例黄绿色或橘黄色腹水.术中分离粘连,清除积液,对病变组织取活检后进行病理检测,其中经腹腔探查术确诊盆腔结核者13例,确诊率约92.86%;经病理检查确诊盆腔结核者12例,确诊率约85.71%,腹腔镜探查术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率约92.30%(12/13).结论 腹腔镜探查对盆腔结核诊断具有极重要的临床价值,相符率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朱津保;倪俏;吕忠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