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津保;倪俏;吕忠梅
目的 研究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在外伤性脑积水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017年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颅脑外伤手术患者750例,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40例.其中20例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6)个月进行二期颅骨修补(对照组),另20例患者颅骨修补同时行一期脑室腹腔分流(观察组).观察术后1周对比两组脑外伤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观察组外伤性脑积水患者术后1周的GC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术后6个月远期预后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一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能够提高外伤性脑积水患者术后及预后,在颅脑外伤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周临军;胡彦兵;钱忠伟;唐献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资料分析法对本院血液病中心56例初诊的WBC≥100×109/L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本组56例患者中有19例发生了堵管,堵管率为33.9%.结论 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置管时选择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白细胞计数及凝血功能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及置管的肢体不相关;置管前进行充分的评估、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正确冲、封管、严格无菌操作及健康宣教等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堵管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章美华;陆影;薛素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戴明环又称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提出的,分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各环节步步推进,相互制约的循环过程,是适应惯性运行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 [1-2]. 为进一步探讨戴明环(PDCA循环)在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2014年下半年医院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的管理工作中. 在发现和总结存在问题后,通过征集相关人员意见,结合文献资料,分析问题原因、制定可行方案,并对问题逐步实施整改,开展检查和处理等环节. 2014年-2017年医院传染病报告合格率从64.78%上升至88.77%,同时信息登记、诊断、医生与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的配合及领导重视程度都明显提高. 有效的提高了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作者:林悦;阿依努尔·加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掌握本院围产期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GBS)携带及药敏情况,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7年4月-2017年12月就诊的672例35~37周孕妇,取阴道分泌物采用增菌培养法进行GBS检测,分离的GBS采用MS鉴定确认,通过珠海迪尔DL96-STREP试剂板进行MIC法药敏试验.结果 672例样本通过增菌培养法检出GBS阳性89例,分离率为12.95%,GBS药敏结果显示对利奈唑胺、青霉素、万古霉素、美洛培南、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均敏感100%;89株GBS对左氧氟沙星出现中介株4株,占4.50%;89株GBS对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四环素和克林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44.94%、35.96%、56.18%和12.36%,其中,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7.64%,其次是红霉素为64.04%.结论 本院35~37周围产期孕妇GBS带菌率较高,青霉素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但部分药物耐药率较高,GBS的筛查和药敏试验意义重大.
作者:郭淑丽;罗先道;王昌敏;李建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1329例婴幼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门诊及住院的(0~14)岁婴幼儿,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性别、年龄及季节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329例参与检测的婴幼儿中,男性25-羟基维生素D不足占31.66%,高于女性组的26.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两季婴幼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缺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冬春两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29例(0~14)岁婴幼儿维生素D仍有一定的缺乏率,应结合当地气候及饮食特点,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维生素D水平.
作者:张俊霞;艾秋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属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假单胞菌属代表菌种,为条件致病菌, 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易感染抵抗力低下和皮肤粘膜屏障受损的患者.针对细菌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抗生素治疗, 但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目前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重症感染患者单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已经不能改善病情进展,给临床抗感染治疗以及控制医院内感染带来极大困难, 因此寻找新的抗菌策略迫在眉睫.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易定植、变异及多种药物耐药等特点,其感染已成为当前抗感染治疗中关注的问题之一. 近几年,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发现其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secretion system,T3SS)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重要致病机制[1]. 目前已经研究出了一些铜绿假单胞菌T3SS抑制剂,T3SS是极具有创新和吸引力的药物靶标, T3SS抑制剂主要是抑制PA T3SS毒力蛋白的表达和分泌,阻止其对宿主细胞的侵入,改善免疫反应,有效的降低PA感染的发病率. 本文对铜绿假单胞菌T3SS及其抑制剂的现状做一概述.
作者:张艳;赵淑珍;李静;郑锦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对喉返神经保护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8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不行显露喉返神经干预,研究组90例,行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总量、住院时间、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总量显著多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虽然会延长手术时间,但不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其可有效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田丰;李婷婷;党前前;王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评价本院住院患者孕产妇用药临床使用情况,使用趋势以及合理性趋势,并且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提出2018年度工作重点及持续改进措施.方法 2017年度出院病历3120份,每月随机抽取30份进行点评,共计点评360份,统计临床用药情况,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 2017年度第一季度医嘱合理率为85.56%,第二季度医嘱合理率为87.78%,第三季度医嘱合理率为93.33%,第四季度医嘱合理率为95.56%.结论 住院患者孕产妇用药医嘱合理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有所下降,体现持续改进.
作者:任建荣;侯委位;李锐;卢志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的神经血管疾病.弗雷明汉[1]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65%的中风病例结果是由于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在所有的脑血管疾病中,缺血性脑病占80%以上[2]. 其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居高,因此,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明确缺血性脑病的演变及治疗,探索缺血性脑病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建立模拟人类脑梗塞的理想模型尤为重要.
作者:李建明;王丽;牛莉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临床医学专业属于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专业,其理论知识极为复杂、内容抽象、实践性要求极高[1].传统常规的教学模式不能将抽象内容具体化,且较为枯燥难懂,学生常常理解困?难,且不能较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脱离课本面对病人容易束手无策,不利于临床应用能力的提高[2]. 情景模拟配合分组合作式教学模式是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的一种教学方法[3],本研究将本院2015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分别给予传统教学模式和情景模拟配合分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分析比较两种模式的教学效果.
作者:周言;王育珊;王沁;马杰;木胡牙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新疆地区慢性心衰患者与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的不同,探讨心衰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凝血指标、生化指标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来本院诊治的心衰患者,其中心衰无房颤患者54例,合并房颤患者31例,收集病人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的凝血指标、生化指标、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血栓的发生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组间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多变量间进行spes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衰组有8例发生静脉血栓(8/46),占17.39%;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组有7例发生静脉血栓(7/24),占29.17%,两组血栓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合并房颤组PT时间、D-D浓度、vWF活性、TG浓度、年龄及心功能级别有显著差异,血栓发生与心功能级别、vWF活性显著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血栓发生率高于无房颤者,但差异不显著,血栓的发生与vWF活性显著相关,为临床的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红春;宋金萍;王昌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输尿管结石病人在使用急诊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择期ESWL两种方法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输尿管结石病人,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急诊ESWL治疗,另46例对照组采用择期ESWL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再次疼痛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在碎石成功率上,观察组(97.72%)显著比对照组(84.78%)高(P<0.05);在结石排净率上,观察组(95.45%)显著比对照组(80.43%)高(P<0.05);在再次疼痛率上,观察组(4.55%)显著比对照组(19.57%)低(P<0.05),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4.55%)与对照组(19.57%)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诊ESWL与择期ESWL两种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时,其并发症发生率相近,但急诊ESWL能显著提升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降低再次疼痛率,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建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HPV高危感染合并宫颈CINⅠ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7年6月间在本院门诊就诊HPV高危感染合并宫颈CINⅠ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80例,采用抗HPV生物蛋白敷料阴道上药,每次1支,隔日1次,每月10次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对照组80例,给予观察不使用药物.结果 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总有效率(80.95%)优于对照组(46.67%);试验组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转阴率(80.77%)优于对照组(31.58%);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试验组HPV-DNA的负荷量均明显减少,减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三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HPV高危感染合并宫颈CINⅠ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叶;张新圆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本文着重阐述温湿度监控软硬件设备在药品冷链管理中应用效果,并通过冷链管理研究状况及某医药公司使用冷链管理系统进行温湿度监控前后效果对比,表述冷链药品的仓储、运输过程中温湿度控制的重要性、难点和可控的效果.为流通企业提高冷链药品在仓储、运输过程中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范海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探查对盆腔结核诊断的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6年3月在本院妇产科的疑似盆腔结核患者住院并接受腹腔镜探查14例,分析腹腔镜探查结果及病理结果,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为(36.35±8.58)岁,主要临床表现中,月经不调或不孕9例(64.29%),腹部压痛8例(约57.14%),腹部包块4例(约28.57%),腹部柔韧感10例(71.43%),腹水8例(57.14%),发热9例(64.29%),体质量降低12例(85.71%),咳嗽2例(14.29%),盗汗3例(21.43%)等.术中见7例输卵管迂曲、增厚,与周围脏器纤维样粘连渗出形成包裹性积液;3例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包块,表面充血;7例盆腔脏器浆膜面散在粟粒样结节;2例腹膜或大网膜水肿、增厚,腹膜及大网膜见散在的;粟粒样结节;8例黄绿色或橘黄色腹水.术中分离粘连,清除积液,对病变组织取活检后进行病理检测,其中经腹腔探查术确诊盆腔结核者13例,确诊率约92.86%;经病理检查确诊盆腔结核者12例,确诊率约85.71%,腹腔镜探查术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率约92.30%(12/13).结论 腹腔镜探查对盆腔结核诊断具有极重要的临床价值,相符率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朱津保;倪俏;吕忠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研究新疆(5~17)岁儿童、青少年遗尿症的流行情况,为预防儿童、青少年遗尿症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乌鲁木齐市5所学校的2600名5~17岁无白天排尿异常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近3个月中夜间是否有过尿床,过去3个月内是否每月夜间睡眠时尿床1次或以上;既往是否有过持续6个月不尿床期.结果 实际回收问卷2508份,有效问卷2486份,其中男1255份,女1231份.各年龄段夜间遗尿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由学龄期18.18%下降至青少年期3.98%.结论 学龄儿童遗尿的发生率较高,青少年期后能稳定在3%左右.故应采取一定干预措施.
作者:钱婵;王飞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PDCA护理管理程序对医院护士绩效考核、护士满意度以及积极性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乌鲁木齐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内部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月新入职6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管理程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护士的绩效考核结果、护士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结果 研究组护士绩效考核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PDCA护理管理程序实施后,研究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研究组护士工作积极性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护理管理程序应用于护士管理中,不仅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还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更有利于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因而宜广泛应用于医院护理管理中.
作者:董红丽;李爱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先天性耳聋是儿童常见的慢性残疾之一,发生率达到1/1000以上[1],有重症监护室就诊经历的新生儿或早产儿发生率更高[2,3],出生时就已经存在的耳聋可影响言语发育甚至引起聋哑;其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各约占到一半[4,5].
作者:余良才;张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针对患有剥脱综合征的患者展开临床分析,旨在了解这一疾病的产生特点及治疗,为今后预防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2017年来本院就治的84例剥脱综合征的发病率、临床特点、鉴别诊断、治疗等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4例中共134只眼患有此病,合并开角型青光眼81例,112只眼(83.58%),并发白内障57例,108只眼(80.60%).其中20例行小梁切除术(23.81%),14例行白内障手术(16.67%),7例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8.33%),34例进行药物治疗(40.48%).结论 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但要求医生能认真仔细观察,以免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剥脱综合征多出现于年龄较大患者,且在几年时间内可由一只眼转变为双眼患病.同时,这一疾病具有较高青光眼发病率,患者在出现眼部不适时需尽早就医,避免出现不可逆性视功能损伤.
作者:刘晓弟;丁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年龄>65岁)接受非心脏手术前使用氯吡格雷的益处和风险,为临床患者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万方,CBM,CNKI等数据库检索相关资源,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2014年12月,手工检索并辅以追溯文献的方法寻找相关参考文献.收集老年患者(年龄>65岁)接受非心脏手术前使用氯吡格雷的术后影响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由两位研究员独立地完成文献质量评价后,将有效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评价.结果 纳入12篇文献,共计3197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患者(年龄>65岁)行非心脏手术前使用氯吡格雷组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3.23倍的二次手术止血相对风险[RR:3.23;95%CI:1.51-6.87].与对照组相比,围术期死亡率[RR:1.66;95%CI:0.45-6.10]、心脏不良事件[RR:1.10;95%CI:0.79-1.53]、伤口并发症[RR:2.33;95%CI:0.87-6.25]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老年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前使用氯吡格雷会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
作者:郑敏;王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