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王俊力;鄢翎;伍燕;徐小雅;师路;刘蔺

关键词:高原地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摘要:目的 评价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PH)的发生率及可能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呼吸科住院的川西高原地区的COPD患者26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南)分级:GOLD Ⅰ级92例,GOLD Ⅱ级116例,GOLD Ⅲ级39例,GOLD Ⅳ级14例.患者常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收缩压(PASP)≥40 mm Hg(1 mm Hg=0.133 kPa)拟诊为PH.结果 PH发生率为29.88%.Ⅰ级PH发生率为19.57%,明显低于Ⅱ级的34.48%和Ⅲ~Ⅳ级的37.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P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血氧饱和度、B型钠尿肽、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存在相关关系(r= -0.297 、-0.303 、0.255 、0.302 、-0.336 、0.39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V1%、MPV为PH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原地区COPD患者中PH发生率较高,FEV1%较低、MPV较高的患者更易发生 PH.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诊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肺癌组73例和肺部良性疾病组31例.所有肺癌患者有完整可查的病历资料,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肺癌.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所选对象进行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检测.对参与联合检测患者SA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结果(1)肺癌组患者血清CA199 、CEA 、SCC 、CYFRA21-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水平的表达,肺癌组>肺部良性疾病组>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A125诊断肺癌的特异度低,敏感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晚期肺癌患者CEA 表达水平高于中期和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晚期肺癌患者SCC与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中期肺癌患者CA199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早期与中、晚期肺癌患者比较,CEA和CA199对肺癌的诊断敏感度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有所升高.(5)SAA 联合CYFRA21-1检测对肺癌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率均高.结论 CEA 、CA125 、CA199 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癌症分期均呈正相关,其中CEA的相关性高;血清肿瘤标志物早期升高不明显,具有较低敏感度,联合检测能够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SAA 、CA125 、CEA 、CA199 、SCC 、CYFRA21-1联合检测可以鉴别肺部良、恶性肿瘤.SAA 联合CYFRA21-1诊断效果好.

    作者:燕丕宏;矫秀;巨爱宁;宋珍明;汤滢秀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心脏超声对不同年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效果

    目的 探究心脏超声对不同年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为60~70岁、>70~80岁、80岁以上3组,采用心脏超声检测技术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检查,比较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80岁以上组患者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发病率为43.33%、40.00%,明显高于后下壁及前壁加下壁的10.00%、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0岁以上组患者左心室内径≥50 mm 、左心房内径≥39 mm发病率为36.67%、43.33%,明显高于左心室内径<50 mm 、左心房内径<39 mm的13.33%、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80岁以上患者采用心脏超声诊断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筛查意义.

    作者:何斌;朱秀龙;韦国雄;苏杭;林晓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微量元素及叶酸、维生素B12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关系

    目的 探讨微量元素及叶酸、维生素B12与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76例ROU患者作为ROU组,选取同期76例口腔检查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中锌(Zn)、铁(Fe)、铜(Cu)、叶酸、维生素B12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进行比较,并研究ROU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ROU组血清Zn、Fe、叶酸、维生素B12及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U 组与对照组血清Cu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U 患者存在明显的微量元素及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异常,ROU与上述指标有密切关系.

    作者:童书青;王晓阳;张炳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对人结肠癌上皮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对人结肠癌上皮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的影响.方法 Caco-2细胞培养基选择含有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37 ℃、5%CO2条件下进行培养,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酶标仪检测450 nm波长的吸光度(OD)值计算细胞增殖率,确定葡萄糖溶液对Caco-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将Caco-2细胞分为胆固醇组、胆固醇+依折麦布组、空白组,检测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量.采用WB检测ABCG8 、ABCG5 、NPC1L1 、SR-BI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在不同葡萄糖溶液浓度下,Caco-2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0 、25.0 、50.0 mmol/L的葡萄糖溶液中,胆固醇组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量均明显高于胆固醇+依折麦布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差异随葡萄糖溶液浓度增加而减少.WB检测结果显示,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对Caco-2细胞胆固醇转运基因ABCG8 、ABCG5 、SR-BI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是对NPC1L1蛋白表达影响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可能通过增加Caco-2细胞中NPC1L1蛋白的表达起促进胆固醇重新吸收的作用,这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合并胆石症概率增加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琼;王丽媛;张莉;倪玲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逼尿肌厚度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效能分析

    目的 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逼尿肌厚度(DWT)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OAB患者作为OAB组,另选取同期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10例健康已婚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经阴道彩超测定DWT,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异性;计算经阴道彩超检查DWT 诊断OAB的佳临界值(约登指数)、诊断效能指标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诊断价值,根据诊断临界值回顾性统计诊断结果,并分析与入组数据(金标准)间的一致性,同时绘制ROC曲线图;评估OAB组患者病情程度并分析与DWT 的相关性.结果 OAB患者DWT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T对于OAB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 ≥ 0.9,P< 0.05);佳诊断临界值(约登指数)DWT≥ 2.07 mm.以DWT≥2.07 mm为OAB诊断标准,本组资料诊断符合率为88.64%,敏感度为81.82%,特异度为95.45%;DWT 诊断结果与金标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0.6<Kappa≤0.8,P<0.05).OAB组患者病情程度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与DWT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r>0.8,P<0.05).结论 阴道彩超检查DWT ≥2.07 mm时可作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标准,这一诊断标准所得诊断结果与金标准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且与OAB病情程度具有高度相关性.

    作者:蔡莹莹;周丽红;陈莹;刘滨月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及修饰化脂蛋白水平研究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修饰化脂蛋白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探究修饰化脂蛋白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9-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就诊于华西医院急诊科、终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20例作为病例组,以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血脂及修饰化脂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氧化高密度脂蛋白、糖化低密度脂蛋白、糖化高密度脂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高血糖和高水平修饰化脂蛋白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罗薇;郭英;都向阳;丁霏;李小玲;贺勇;聂鑫;宋昊岚;李贵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利妥昔单抗联合氨甲蝶呤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氨甲蝶呤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B细胞型NHL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CHOP方案(第1天静脉注射750 mg/m2环磷酰胺+第1天静脉注射50 mg/m2表柔比星+第1天静脉注射1.4 mg/m2长春新碱+第1~5天口服100 mg/d泼尼松),此外每次CHOP方案治疗前1 d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375 mg/m2.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CHOP方案结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静脉输入氨甲蝶呤2 g/m2.氨甲蝶呤对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5个周期.治疗后评估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率,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3年随访.结果 治疗结束试验组患者客观缓解率(83.3%)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第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损害,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脱发、乏力等发生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消化道反应、黏膜感染、肝功能损坏、皮疹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仅有1例患者因黏膜感染合并Ⅳ度骨髓抑制后死亡,两组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的患者均在化疗结束予以相应处理后,于下1个周期化疗前指标转归正常.结论 在使用CHOP方案的基础上,利妥昔单抗联合氨甲蝶呤治疗NHL的疗效较利妥昔单抗好,虽增加了消化道反应、黏膜感染、肝功能损坏、皮疹的发生率,但绝大部分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予以相应处理后指标转归正常,临床上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区别使用.

    作者:安世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结直肠癌患者靶标基因检测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靶标基因检测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在重庆市中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或术前术后伴远处转移化疗的85例CRC患者分为常规化疗组(41例)和基因检测组(44例),常规化疗组按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制定化疗方案化疗,基因检测组按基因检测结果制定化疗方案,于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化疗效果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常规化疗组采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FOLFOX方案)18例(43.9%),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XELOX方案)17例(41.5%),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FOLFIRI方案)6例(14.6%);基因检测组患者用FOLFOX方案12例(27.3%),XELOX方案11例(25.0%),FOLFIRI方案10例(22.7%),卡培他滨单药化疗11例(25.0%),两组化疗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肿瘤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无变化率、进展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化疗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基因检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因检测可有效个体化评估化疗相关药物的有效性及毒性,制定更优化的化疗方案,减少联合用药,可以有效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

    作者:郭轶;廖刚;卢小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辅助生殖技术在生殖中的应用及对胚胎移植效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在生殖中的应用及对胚胎移植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生殖中心收治的辅助生殖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在卵裂期完成胚胎移植,观察组进行胚胎移植受精,比较两组胚胎移植效率、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及流产率情况.结果 两组获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产率及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胚胎种植效率、新生儿出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异位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男、女例数及单卵双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生殖中采用辅助生殖技术能获得更高的精子质量,在保持较高临床妊娠率的基础上能提高胚胎移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糖脂毒性诱导胰岛β细胞炎症因子过表达的研究

    目的 了解高糖、高脂环境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Toll受体3(TLR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补体C3及补体C4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小鼠胰岛β细胞株(NIT-1)经高糖高脂刺激后,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LR3 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TNF-α 、IL-1β 、IL-6 、CRP 、补体C3及补体C4的表达.结果 高糖高脂刺激后,胰岛β细胞增殖被抑制,TLR3 mRNA 、TNF-α 、IL-1β 、IL-6 、CRP 、补体C3及补体C4的表达明显增加;并且高糖高脂(GZ)组胰岛β细胞损伤和炎症因子过表达程度明显高于高糖(G)组和高脂(Z)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糖高脂可能通过激活T LR3信号通路等途径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抑制胰岛β细胞增殖,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并且糖、脂协同作用明显大于单独的糖、脂毒性.

    作者:胡朝恩;钟大鹏;艾智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泻患儿大便细菌培养及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与血清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关系

    目的 分析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锌水平、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与腹泻患儿大便细菌培养结果之间的关系,为腹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住院腹泻患儿437例作为研究对象,大便细菌培养为单纯菌群失调241例,纳入菌群紊乱组;非轮状病毒病原体感染性腹泻45例入选非轮状病毒感染组;检出轮状病毒感染腹泻151例,纳入轮状病毒组.另选择同期单纯因外伤门诊小儿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4组研究对象血清锌、CK-MB水平及异常率.结果 菌群紊乱组、非轮状病毒感染组、轮状病毒组血清锌水平低于对照组,3组血清CK-MB水平及异常率、血清锌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群紊乱组血清CK-MB水平、血清锌及异常率低于轮状病毒组,非轮状病毒感染组血清CK-MB水平及异常率高于菌群紊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轮状病毒感染组、轮状病毒组血清锌与血清CK-MB水平及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锌偏低可能是导致感染性腹泻发生的重要原因,感染性腹泻可能会导致CK-MB水平明显升高.

    作者:陈素萍;杜宝静;滑丽芳;张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埃克替尼联合化疗与埃克替尼单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盐酸埃克替尼联合化疗与埃克替尼单药治疗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19外显子缺失或21外显子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接受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的36例患者作为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以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对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中19外显子缺失患者19例,21外显子突变患者17例;单药治疗组中19外显子缺失患者29例,21外显子突变患者13例.结果 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客观缓解率为75.0%,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疾病控制率为97.2%,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0).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2.4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8.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3.3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18.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19外显子缺失患者,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PFS为14.4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9.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OS为24.9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OS为19.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对于21外显子突变患者,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及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PFS分别为10.4 、7.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OS分别为21.8 、18.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2).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大多可耐受.结论 与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比较,埃克替尼联合化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特别是对于19外显子缺失的患者.虽然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多于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但整体可耐受.埃克替尼联合化疗可作为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王璐璐;王东林;李禄椿;李艳;吴志鹃;阳丹;马惠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二甲双胍联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 -12月在该院治疗的1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 T2DM 合并NA 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脂联素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肝功能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血脂指标,BMI及HOMA-IR均降低,脂联素水平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在T2DM 合并NAFLD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血脂水平,有效减轻体质量,升高脂联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输卵管内注射氨甲蝶呤介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输卵管内注射氨甲蝶呤(MTX)介入治疗对于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以及其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剖宫产瘢痕异位妊娠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8例使用输卵管内注射MTX 30 mg介入治疗方法者作为介入治疗组,另100例患者使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MTX肌肉注射配合米非司酮口服,后行清宫术)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治疗后疗效情况,近期和较远期预后信息,完成疗效比较与预后评价.结果 介入治疗组治疗成功率达97.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住院时间和病灶消失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0.67 ± 2.36)d和(51.66 ± 8.76)d,低于对照组的(16.71 ± 2.86)d和(69.16 ± 8.49)d,介入治疗组住院时间及病灶消失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预后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者近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转阴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复发率为2.04%,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预后受孕率为10.20%,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内注射MTX介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成功率高,远期预后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冰侠;李燕;蒲慧然;刘小平;闫利红;彭艳军;陈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住院老年患者低清蛋白血症及营养状况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住院老年患者低清蛋白血症发生率、营养状况与低清蛋白血症的关系.方法 通过病历或直接询问的方式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4 509例住院老年患者相关基本信息,使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对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6天的营养状况予以评估,结合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6天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及患者主治医生的诊断结果(低清蛋白血症),分析低清蛋白血症发生率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 入院时低清蛋白血症患者占87.00%,入院后第6天明显增加至89.99%,并且与血清清蛋白浓度在正常范围的患者比较,低清蛋白血症例数均明显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状况评估发现绝大多数患者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而且营养状况越好,低清蛋白血症患者发生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老年患者低清蛋白血症发生率较高,随着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呈逐渐增高趋势.因此,在护理住院老年患者的过程中应注重血清清蛋白水平监测、营养状况评估,并结合相关护理措施,以防止不良预后.

    作者:何婷;李虎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甲胎蛋白异质体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异质体(AFP-L3)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原发性肝癌(HC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慢性HBV感染患者25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阶段不同分为3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6例作为CHB组、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92例作为LC组、HCC患者119例(包括初发者55例、复发者45例、经治者19例)作为HCC组,并对初发 HCC患者进行TNM 分期.所有患者常规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清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凝血酶原时间、AFP和AFP-L3,比较不同组别之间各项目表达水平和阳性率差异.结果 CHB组AFP水平、AFP阳性率明显高于LC组,HCC组AFP-L3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L3诊断初发HCC患者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AFP,晚期[TNM(Ⅲ+Ⅳ)期]HCC患者AFP水平和AFP-L3阳性率均高于早期[TNM(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和复发 HCC患者AFP水平、AFP和AFP-L3阳性率均高于经治 HCC患者,但只有复发和经治 HCC患者AFP-L3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 AFP-L3对HCC有较好的诊断特异度和准确度,并且与肿瘤阶段、治疗及复发与否相关.

    作者:丰先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某院血流感染的快速报告流程及阳性血培养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并建立血培养三级报告流程,使血流感染的分级报告制度标准化;分析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2016年阳性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仪器握手过程及数据流转实现血培养分级报告建模过程;采用BACTEC 9120进行血培养,采用VITEK-2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采用WHONET软件分析血培养阳性结果.结果 计算机C/S与B/S相结合的模式,保证了血流感染快速报告有序进行;458份非重复阳性血培养中分离到革兰阴性杆菌331株(72.3%),革兰阳性球菌121株(26.4%).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分别占30.1%、21.4%、18.1%、4.8%、3.7%.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敏感率达95.0%以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达60.0%以上.结论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行血流感染三级报告制度效果较好;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较高,临床应注意经验用药的选择,以预防耐药菌增加.

    作者:宫雪;王晓红;张晓丽;王剑;张吉生;曾令怡;王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某地区常规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尿酸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某地区常规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及尿酸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 -12月在该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8 439例人员进行研究.所有来检人员均给予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查.观察各年龄段参检人员 HUA 患病率,以及各年龄段男、女性患病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以是否患有HUA作为应变量,以TC 、TG 、HDL-C 、LDL-C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HUA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8 439例体检人员中总计患病1 814例,患病率为9.84%,其中18~35 、>35~45 、>45~55岁年龄段患病率较低,分别为6.17%、6.05%、7.52%.>55~65 、>65~75 、>75~85岁人群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4.26%、15.14%、13.44%.在18~35 、>35~45 、>45~55 、>55~65 、>75~85岁年龄段,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75岁年龄段男性与女性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患有 HUA 作为应变量,以 TC 、TG 、HDL-C 、LDL-C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 P<0.05时TG 、HDL-C是影响患者 HUA 发病的重要因素,其发病率与 TG水平呈正比,与HDL-C水平呈反比.结论 HUA患病率在55岁以上人群增高,且大部分年龄段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与TG 、HDL-C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宋俊;孙彦;黄黎;刘路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作用及其SAS评分的影响

    目的 研究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作用及对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 -7月该院骨科82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施以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患者施以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效果、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维持及镇痛与下床活动时间、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麻醉前后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麻醉后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92.68%(38/41),总有效率为100.00%(41/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1%(26/41)和80.49%(33/41);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与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88%(2/41),无尿潴留发生[0.00%(0/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5%(14/41)和19.51%(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明显,麻醉时效性更长,且并发症更少,同时还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减少患者对手术的焦虑及抑郁心理,安全性较为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义龙;姚永远;贺海明;赵以林;刘高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诱导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3-10月在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手术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7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级,手术时间少于1 h.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20例:舒芬太尼0.2 μg/kg组(A组)、舒芬太尼0.3 μg/kg组(B组)、舒芬太尼0.4 μg/kg组(C组).A 、B 、C组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 、0.3 、0.4 μg/kg,再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1 mg/kg 、丙泊酚1.5 mg/kg麻醉诱导后,插入1.5或2.0号Cookgas喉罩,采用压力控制(PCV)模式行机械通气.记录3组患儿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时(T2)、插管后3 min(T3)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值,并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罩时间及七氟醚总用量,评价患儿苏醒质量.采用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评估躁动程度,记录麻醉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喉痉挛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T1 、T2 、T3时SB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3组患儿在T1 、T2 、T3时SBP 、DBP 、HR明显降低,SPO2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 、C组七氟醚用量均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C组七氟醚用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苏醒质量较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 、C组PAED评分和躁动发生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有2例(10%)发生窦性心动过缓,A组在拔管时有2例(10%)发生喉痉挛.结论 舒芬太尼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诱导中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其推荐剂量为0.3 μg/kg.

    作者:付雄;赵泽宇;曾会明;乔自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