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

燕丕宏;矫秀;巨爱宁;宋珍明;汤滢秀

关键词:糖类抗原125, 癌胚抗原,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诊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肺癌组73例和肺部良性疾病组31例.所有肺癌患者有完整可查的病历资料,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肺癌.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所选对象进行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检测.对参与联合检测患者SA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结果(1)肺癌组患者血清CA199 、CEA 、SCC 、CYFRA21-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水平的表达,肺癌组>肺部良性疾病组>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A125诊断肺癌的特异度低,敏感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晚期肺癌患者CEA 表达水平高于中期和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晚期肺癌患者SCC与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中期肺癌患者CA199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早期与中、晚期肺癌患者比较,CEA和CA199对肺癌的诊断敏感度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有所升高.(5)SAA 联合CYFRA21-1检测对肺癌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率均高.结论 CEA 、CA125 、CA199 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癌症分期均呈正相关,其中CEA的相关性高;血清肿瘤标志物早期升高不明显,具有较低敏感度,联合检测能够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SAA 、CA125 、CEA 、CA199 、SCC 、CYFRA21-1联合检测可以鉴别肺部良、恶性肿瘤.SAA 联合CYFRA21-1诊断效果好.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微量元素及叶酸、维生素B12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关系

    目的 探讨微量元素及叶酸、维生素B12与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76例ROU患者作为ROU组,选取同期76例口腔检查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中锌(Zn)、铁(Fe)、铜(Cu)、叶酸、维生素B12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进行比较,并研究ROU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ROU组血清Zn、Fe、叶酸、维生素B12及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U 组与对照组血清Cu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U 患者存在明显的微量元素及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异常,ROU与上述指标有密切关系.

    作者:童书青;王晓阳;张炳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血清CD146表达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机制

    目的 明确血清CD146在结直肠癌(CRC)早期筛查中的诊断价值及机制.方法 收集22例新鲜结直肠癌患者的标本(癌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各11例),对YAP及CD146进行免疫印迹法(WB)检测;在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及HT-29中过表达YAP后采用WB检测CD146表达;选取健康对照者40例作为对照组,腺瘤患者40例作为腺瘤组,以及167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CR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D146水平.结果 CD146及其调控因子 YA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明显表达上调,HCT-116及 HT-29细胞中过表达YAP可明显上调CD146表达;CRC组血清CD14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腺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C患者切除术后血清CD146明显低于术前.血清CD146水平与结直肠癌分化、肿瘤细胞浸润程度、远处转移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CD146有望作为CRC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CD146的表达与YAP密切相关.

    作者:邱芳华;刘道利;龙华婧;杨泽填;刘丽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狂犬病暴露患者防治知识认知现状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狂犬病暴露患者防治知识认知现状及护理干预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600例狂犬病暴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狂犬病暴露患者防治知识认知现状,并将6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增加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 600例狂犬病暴露患者特征为:暴露级别以Ⅲ度为主,四肢是患者受伤的主要部位,大部分患者被自家宠物咬伤.在狂犬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中,答对率高的问题是狂犬病是否为传染病(97.00%);答对率较低的问题为严重伤是否要注射免疫球蛋白(37.00%);疫苗接种时间长、次数多(40.62%)是影响狂犬病暴露患者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狂犬病暴露患者防治知识认知现状并不乐观,仍需加强宣传力度和医患沟通,以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在狂犬病疫苗接种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与完成率.

    作者:刘春玲;刘琼;杨会茹;侯桂英;刘珊;张红霞;蔡莉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结直肠癌患者靶标基因检测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靶标基因检测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在重庆市中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或术前术后伴远处转移化疗的85例CRC患者分为常规化疗组(41例)和基因检测组(44例),常规化疗组按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制定化疗方案化疗,基因检测组按基因检测结果制定化疗方案,于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化疗效果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常规化疗组采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FOLFOX方案)18例(43.9%),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XELOX方案)17例(41.5%),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FOLFIRI方案)6例(14.6%);基因检测组患者用FOLFOX方案12例(27.3%),XELOX方案11例(25.0%),FOLFIRI方案10例(22.7%),卡培他滨单药化疗11例(25.0%),两组化疗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肿瘤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无变化率、进展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化疗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基因检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因检测可有效个体化评估化疗相关药物的有效性及毒性,制定更优化的化疗方案,减少联合用药,可以有效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

    作者:郭轶;廖刚;卢小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逼尿肌厚度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效能分析

    目的 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逼尿肌厚度(DWT)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OAB患者作为OAB组,另选取同期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10例健康已婚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经阴道彩超测定DWT,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异性;计算经阴道彩超检查DWT 诊断OAB的佳临界值(约登指数)、诊断效能指标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诊断价值,根据诊断临界值回顾性统计诊断结果,并分析与入组数据(金标准)间的一致性,同时绘制ROC曲线图;评估OAB组患者病情程度并分析与DWT 的相关性.结果 OAB患者DWT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T对于OAB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 ≥ 0.9,P< 0.05);佳诊断临界值(约登指数)DWT≥ 2.07 mm.以DWT≥2.07 mm为OAB诊断标准,本组资料诊断符合率为88.64%,敏感度为81.82%,特异度为95.45%;DWT 诊断结果与金标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0.6<Kappa≤0.8,P<0.05).OAB组患者病情程度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与DWT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r>0.8,P<0.05).结论 阴道彩超检查DWT ≥2.07 mm时可作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标准,这一诊断标准所得诊断结果与金标准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且与OAB病情程度具有高度相关性.

    作者:蔡莹莹;周丽红;陈莹;刘滨月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甲胎蛋白异质体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异质体(AFP-L3)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原发性肝癌(HC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慢性HBV感染患者25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阶段不同分为3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6例作为CHB组、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92例作为LC组、HCC患者119例(包括初发者55例、复发者45例、经治者19例)作为HCC组,并对初发 HCC患者进行TNM 分期.所有患者常规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清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凝血酶原时间、AFP和AFP-L3,比较不同组别之间各项目表达水平和阳性率差异.结果 CHB组AFP水平、AFP阳性率明显高于LC组,HCC组AFP-L3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L3诊断初发HCC患者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AFP,晚期[TNM(Ⅲ+Ⅳ)期]HCC患者AFP水平和AFP-L3阳性率均高于早期[TNM(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和复发 HCC患者AFP水平、AFP和AFP-L3阳性率均高于经治 HCC患者,但只有复发和经治 HCC患者AFP-L3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 AFP-L3对HCC有较好的诊断特异度和准确度,并且与肿瘤阶段、治疗及复发与否相关.

    作者:丰先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糖脂毒性诱导胰岛β细胞炎症因子过表达的研究

    目的 了解高糖、高脂环境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Toll受体3(TLR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补体C3及补体C4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小鼠胰岛β细胞株(NIT-1)经高糖高脂刺激后,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LR3 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TNF-α 、IL-1β 、IL-6 、CRP 、补体C3及补体C4的表达.结果 高糖高脂刺激后,胰岛β细胞增殖被抑制,TLR3 mRNA 、TNF-α 、IL-1β 、IL-6 、CRP 、补体C3及补体C4的表达明显增加;并且高糖高脂(GZ)组胰岛β细胞损伤和炎症因子过表达程度明显高于高糖(G)组和高脂(Z)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糖高脂可能通过激活T LR3信号通路等途径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抑制胰岛β细胞增殖,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并且糖、脂协同作用明显大于单独的糖、脂毒性.

    作者:胡朝恩;钟大鹏;艾智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乳腺癌组织中人乳腺球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人乳腺球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乳腺癌组织(A组)、癌旁正常组织(B组)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C组)标本各40例,通过组织微阵列技术与免疫组化方法对3组中人乳腺球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并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3组中人乳腺球蛋白mRNA表达进行测定,比较3组人乳腺球蛋白及其mRNA 表达情况.结果 A组人乳腺球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B 、C组,且其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B 、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人乳腺球蛋白阳性率及其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人乳腺球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ER)密切相关(P<0.05),而与病理类型、TNM 分期、肿瘤大小及孕激素受体(PR)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乳腺癌组织中人乳腺球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R及ER水平均存在明显关系(P<0.05).结论 人乳腺球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水平,并且与组织学分级、PR及ER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病过程,可作为评估患者肿瘤侵袭能力及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刚;廖翠屏;刘敏;温亚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血清甲状腺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目的 探究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179例正常妊娠期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促化学发光免疫法(ALP-APMMD)检测孕妇血清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孕妇空腹血糖(FBG)水平;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观察组孕妇 T3 、T4 、FT3 、FT4 、TSH 分别为(2.24 ± 0.21)nmol/L 、(4.31 ± 0.61)pmol/L 、(157.71 ± 35.23)nmol/L 、(15.85 ± 3.54)pmol/L 、(1.78 ± 1.29)mU/L,对照组孕妇 T3 、T4 、FT3 、FT4 、TSH数据分别为(2.74 ± 0.76)nmol/L 、(4.71 ± 0.59)pmol/L 、(179.17 ± 34.02)nmol/L 、(17.72 ± 5.77)Pmol/L 、(1.53 ± 1.45)m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妇 HbA1c为(6.11 ± 0.63)%,FBG 为(5.47 ± 0.87)mmol/L,对照组孕妇 HbA1c 为(5.44 ± 0.19)%,FBG 为(4.62 ± 0.71)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FT3的 Wals 值、95%CI 、P值分别为5.110 、1.096~3.624 、0.024,FT4的Wals 值、95%CI 、P值分别为5.957 、0.852~0.983 、0.015.结论 血清甲状腺素中FT3 、FT4水平降低将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概率.

    作者:焦明远;马俊凤;李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AASI、IMT、Crouse积分及血清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指数(Crouse积分)及血清选择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该院确诊的CHD患者173例作为CHD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对象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AASI 、IMT 、Crouse积分及血清选择素水平,并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CHD组患者AASI 、IMT 、Crouse积分、血清选择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CHD患者AASI 、IMT 、Crouse积分、血清选择素水平逐渐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IMT 、Crouse积分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及AMI组患者AASI 、血清选择素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HD 患者 AASI 、IMT 、Crouse积分、血清选择素与 Gensini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AASI 、IMT 、Crouse积分及血清选择素水平变化能够反映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作者:徐树东;贺江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多发性骨髓瘤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生存状况研究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生存状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进行首次血液透析的6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组,以首次进行血液透析的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28例作为对照组,以年龄、血管通路、首次透析时间进行匹配筛选.收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至首次血液透析的时间、异常免疫球蛋白分型、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化疗方案及化疗疗效;收集多发性骨髓瘤与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首次透析时的年龄、性别、血管通路、实验室检查指标、合并基础疾病及肾小球滤过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状况,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疗效,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多发性骨髓瘤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状况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行血液透析患者与非多发性骨髓瘤行血液透析患者比较,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血钙水平较高,血小板水平较低,合并糖尿病病史患者例数较少.截止随访终止时,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34.4%,病死率为65.6%,转肾移植率为0.0%;对照组患者生存率为71.1%,病死率为28.9%,转肾移植率为6.3%.经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18 d,其中化疗后完全缓解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 253 d,部分缓解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73 d,未达部分缓解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2 d;经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化疗疗效患者之间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血管通路为导管、血小板低于100×109/L 、清蛋白低于30 g/L 、化疗疗效为未达部分缓解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行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血钙水平较高,血小板水平较低,合并糖尿病史患者例数较少,合并肺部感染较多.

    作者:吴桂明;刘林;王晓红;郭明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泻患儿大便细菌培养及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与血清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关系

    目的 分析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锌水平、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与腹泻患儿大便细菌培养结果之间的关系,为腹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住院腹泻患儿437例作为研究对象,大便细菌培养为单纯菌群失调241例,纳入菌群紊乱组;非轮状病毒病原体感染性腹泻45例入选非轮状病毒感染组;检出轮状病毒感染腹泻151例,纳入轮状病毒组.另选择同期单纯因外伤门诊小儿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4组研究对象血清锌、CK-MB水平及异常率.结果 菌群紊乱组、非轮状病毒感染组、轮状病毒组血清锌水平低于对照组,3组血清CK-MB水平及异常率、血清锌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群紊乱组血清CK-MB水平、血清锌及异常率低于轮状病毒组,非轮状病毒感染组血清CK-MB水平及异常率高于菌群紊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轮状病毒感染组、轮状病毒组血清锌与血清CK-MB水平及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锌偏低可能是导致感染性腹泻发生的重要原因,感染性腹泻可能会导致CK-MB水平明显升高.

    作者:陈素萍;杜宝静;滑丽芳;张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评价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PH)的发生率及可能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呼吸科住院的川西高原地区的COPD患者26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南)分级:GOLD Ⅰ级92例,GOLD Ⅱ级116例,GOLD Ⅲ级39例,GOLD Ⅳ级14例.患者常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收缩压(PASP)≥40 mm Hg(1 mm Hg=0.133 kPa)拟诊为PH.结果 PH发生率为29.88%.Ⅰ级PH发生率为19.57%,明显低于Ⅱ级的34.48%和Ⅲ~Ⅳ级的37.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P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血氧饱和度、B型钠尿肽、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存在相关关系(r= -0.297 、-0.303 、0.255 、0.302 、-0.336 、0.39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V1%、MPV为PH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原地区COPD患者中PH发生率较高,FEV1%较低、MPV较高的患者更易发生 PH.

    作者:王俊力;鄢翎;伍燕;徐小雅;师路;刘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多种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7例(37眼)作为研究对象,于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等待新生血管消退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根据角膜情况在合适的时机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情况、各时间点眼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复诊,视力提高27眼,视力不变7眼,视力下降3眼.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1周与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无活动性出血情况发生,术后1 d,有4眼出现前房少量积血,2眼出现玻璃体积血.结论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改善视力,控制眼压,效果明显,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洋;陈春生;马君鑫;范伟杰;史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输卵管内注射氨甲蝶呤介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输卵管内注射氨甲蝶呤(MTX)介入治疗对于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以及其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剖宫产瘢痕异位妊娠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8例使用输卵管内注射MTX 30 mg介入治疗方法者作为介入治疗组,另100例患者使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MTX肌肉注射配合米非司酮口服,后行清宫术)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治疗后疗效情况,近期和较远期预后信息,完成疗效比较与预后评价.结果 介入治疗组治疗成功率达97.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住院时间和病灶消失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0.67 ± 2.36)d和(51.66 ± 8.76)d,低于对照组的(16.71 ± 2.86)d和(69.16 ± 8.49)d,介入治疗组住院时间及病灶消失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预后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者近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转阴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复发率为2.04%,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预后受孕率为10.20%,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内注射MTX介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成功率高,远期预后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冰侠;李燕;蒲慧然;刘小平;闫利红;彭艳军;陈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孕妇子痫前期并发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探究孕妇子痫前期并发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子痫前期孕母的临床资料,依据孕母是否合并糖代谢异常将其分为糖代谢异常组(22例)和非糖代谢异常组(54例).比较两组孕母胎盘病理、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糖代谢异常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代谢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9,P=0.012);糖代谢异常组早产、羊水过多、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代谢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异常组与非糖代谢异常组早产儿、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痫前期并发糖代谢异常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

    作者:尕项卓玛;简勤勤;秦风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跨理论模型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跨理论模型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7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跨理论模型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出院后均进行为期12个月随访,对两组患者生活方式、遵医行为改变、复发时间、心肌梗死复发率及心源性死亡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吸烟(16.67%)、酗酒(26.67%)、缺乏锻炼(8.33%)、不良饮食(10.00%)、熬夜(15.00%)等不良生活方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肌梗死复发患者13例,死亡4例,复发率为22.81%,观察组心肌梗死复发患者4例,无死亡患者,复发率为6.67%,观察组心肌梗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坚持治疗计划、坚持服药、注意禁忌事项、及时复诊等遵医行为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跨理论模型能够帮助患者落实二级预防措施,提高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预防心肌梗死的能力,减少心肌梗死的复发风险.

    作者:韩丽军;王珏雅;李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食管癌中miR-203和miR-2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中miR-203和miR-2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该院病理科47例食管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种组织中miR-203 、miR-21的表达,分析miR-203 、miR-21表达与食管癌组织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miR-203表达水平为0.35 ± 0.21,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0.87 ± 0.14,miR-21表达水平为1.37 ± 0.2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0.79 ± 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03表达与食管癌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F=5.629 、15.021 、3.159,P= 0.000 、0.000 、0.003),而与食管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t= 0.321 、0.776 、0.498,P= 0.750 、0.442 、0.621);miR-21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F=4.201 、41.646 、5.109,P=0.000 、0.000 、0.000),而与食管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t=0.732 、1.436 、0.597,P=0.468 、0.158 、0.553).miR-203高表达组生存率明显高于miR-203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1低表达组生存率明显高于miR-21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和检验结果显示,食管癌组织中miR-203与miR-21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 -0.564,P<0.05).结论 miR-203在食管癌组织中明显低表达,miR-21为明显高表达,二者有望成为食管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有效标志物.

    作者:陈剑峰;沈宗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青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不同Hcy水平与中心动脉压、cfPWV、AIx及RHI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中青年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不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中心动脉压、颈-股动脉脉搏传导速度(cfPWV)、中心动脉增强指数(AIx)及内皮功能指数(RHI)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RH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血清Hcy水平及血管功能指数,分别以Hcy 、cfPWV≥fPWV2为临界值,对两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以 Hcy≥10 μmol/L为临界值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吸烟史、饮酒史、用药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10 μmol/L组患者cfPWV 、RHI 、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 Hcy<10 μmol/L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Hcy<10 μmol/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以cfPWV ≥14 m/s为临界值时,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并发症、用药史、吸烟史、饮酒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fPWV ≥14 m/s组患者年龄、Hcy 、SBP 、DBP 、TC 、TG 、LDL-C水平明显高于cfPWV<14 m/s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cfPWV<14 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分析血清 Hcy水平与cfPWV 、SBP/DBP 、TC 、TG 、LDL-C 、HDL-C的相关性得出,血清Hcy与TC 、TG 、LDL-C 、HDL-C水平不存在相关性(P>0.05);但血清 Hcy 与cfPWV 、SBP/DBP呈正相关(r=0.633 、0.341,P<0.05).(4)分析cfPWV 与年龄、Hcy 、SBP/DBP 、TC 、TG 、LDL-C 、HDL-C的相关性得出,cfPWV 与年龄、Hcy 、SBP/DBP 、TC 、TG 、LDL-C呈正相关(r=0.251 、0.622 、0.347 、0.427 、0.288 、0.339,P<0.05),与HDL-C呈负相关(r= -0.479,P<0.05).(5)对年龄≥50岁、Hcy≥10 μmol/L 、SBP>130 mm Hg 、LDL-C> 3.12 mmol/L 与cfPWV 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Hcy ≥ 10 μmol/L 、SBP>130 mm Hg 、LDL-C > 3.12 mmol/L 均是引起 cfPWV 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中青年RH患者血清高 Hcy水平是引起cfPWV 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加速动脉硬化进展,需要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加以关注.

    作者:周国强;李哲;叶柱均;朱振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心脏超声对不同年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效果

    目的 探究心脏超声对不同年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为60~70岁、>70~80岁、80岁以上3组,采用心脏超声检测技术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检查,比较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80岁以上组患者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发病率为43.33%、40.00%,明显高于后下壁及前壁加下壁的10.00%、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0岁以上组患者左心室内径≥50 mm 、左心房内径≥39 mm发病率为36.67%、43.33%,明显高于左心室内径<50 mm 、左心房内径<39 mm的13.33%、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80岁以上患者采用心脏超声诊断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筛查意义.

    作者:何斌;朱秀龙;韦国雄;苏杭;林晓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