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翠;邓素容
目的 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比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和DNA检测对2级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数据库为PubM ed 、Cochrane Library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 KI 、万方等.限定检索文献的时间为数据库建立到2017年10月31日.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完成文献的筛查及数据信息的提取.采用Q U ADAS工具对终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 eta-disc 1 .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终共有21篇文章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分析结果显示HPV E6/E7 mRNA和DN A诊断2级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分别为0 .87和0 .87 ,特异度分别为0 .73和0 .60 ,阳性似然比分别为2 .52和1 .54 ,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 .25和0 .34 ,诊断比值比分别为10 .28和4 .73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49 7和0 .704 8 ,Q*指数分别为0 .780 9和0 .656 8 .结论 相比 HPV DNA 检测, E6/E7 mRNA检测可能具有更优的对2级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双;朱月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永川区农村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及亚型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7 500例该区农村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进行 H PV 分型(15型)检测.结果 7 500例标本中检出973例阳性, HPV总体感染率为12 .97% . 35 ~ 45 岁、46 ~ 55 岁、56 ~ 65 岁年龄组感染率分别为 11 .29% 、12 .40% 、16 .92 % .感染率排在前5位的亚型依次为52型(4 .16% ) 、58型(2 .05 % ) 、16型(1 .52 % ) 、51型(1 .33% ) 、68型(1 .28 % ) .多重感染以二重感染为主,感染率为2 .09% ,其复合型别以52型复合58型为主.结论 该区农村女性 H PV感染具有地域特异性,应加强该区健康教育及健康筛查,以降低 H PV 的感染率及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作者:苏星予;廖昂;邓启明;肖成琴;刘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尼泊金丁酯作为防腐剂对24 h尿液标本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新鲜无菌或有菌尿液标本各20份,每份分成4组.一组作为处理前原始标本组,定量检测尿液标本中微量总蛋白、葡萄糖、钾、钠、氯、钙、磷离子,以及肌酐、尿素的水平,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其余3组为尼泊金丁酯组、甲苯组、无防腐剂组,均放置24 h后定量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原始标本为无菌尿液时:4组间葡萄糖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明显.原始标本为有菌尿液时:尼泊金丁酯组菌量与原始标本组相比明显减少(P<0 .05) ;甲苯组、无防腐剂组与原始标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尼泊金丁酯组的葡萄糖水平与处理前的原始标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而未加防腐剂组、甲苯组的葡萄糖水平与原始标本比较明显下降(P<0 .05) ;尼泊金丁酯组、甲苯组、无防腐剂组的其余生化指标包括离子、肌酐、尿素、微量总蛋白,与原始标本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尼泊金丁酯作为防腐剂在24 h尿液生化检查中,对离子、微量总蛋白、肌酐及尿素结果无明显影响.且对尿标本中的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可防止葡萄糖的分解,维持该指标的稳定性.
作者:吴思湟;姜巧;陈翘;孙卫民;彭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式教学联合网络平台在机动采血库护士临床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西安市某三甲综合医院机动采血护理岗的11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上岗前利用网络平台,以模拟情景式教学法进行培训,在培训前后进行考核,以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自主学习能力为评价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对情景模拟联合网络平台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采用网络平台式情景模拟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操作、理论成绩,还调动机动护士的积极性,升华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能更快地融入采血中心工作中.
作者:郭妮;刘云云;魏沛;赵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T2DM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WHO于1999年制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该院门诊 T2DM 患者共41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60~120毫克/次每日1次,另一组给予瑞格列奈0 .5~4 .0毫克/次每日3次(三餐前15 min) ,治疗24周后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OGTT 2 h血糖水平(OGTT 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OGTT 2 h胰岛素水平(2 h INS)、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以评估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 、OGTT 2 h PG及HbA1c均降低,FINS 、2 h INS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其中格列齐特缓释片组FPG显著低于瑞格列奈组患者,瑞格列奈组患者 HbA1c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格列齐特缓释片组(P<0 .05) .结论 瑞格列奈治疗T2DM 患者的疗效优于格列齐特缓释片,安全性更佳.
作者:刘娇;胡蕖;向腾霄;桂灵升;冉柳;邓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定量检测与尿液中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 (HBV-DNA)的相关性及联合检验对 HBV 相关肾性炎(HBV-GN)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就治于该院肾内科及感染科的肾炎患者110例,其中 HBV-GN 组60例,非 HBV 相关肾性炎(Non-HBV-GN)组50例.采用发光法检测患者 HBsAg及 HBV e抗原(HBeAg) ,采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患者尿液中的 HBV-DNA 拷贝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乙型肝炎标志物的差异;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HBV-GN组患者 HBsAg水平与尿液HBV-DNA拷贝数的相关性;采用SPSS22 .0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评价HBsAg定量、尿液 HBV-DNA检测及联合检测对 HBV-GN的诊断效果.结果 HBV-GN 组以膜性肾病为主(51 .7% ) ;而 Non-HBV-GN 组以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为主(30 .0% ) ,两组的肾炎病理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HBV-GN 组血清HBsAg 、HBeAg及尿液HBV-DNA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均高于Non-HBV-GN 组(均 P<0 .05) ,其中血清 HBsAg 定量、尿液 HBV-DNA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HBeAg(+)患者的HBsAg定量与尿液HBV-DNA拷贝水平有相关性(r=0 .718 ,P<0 .05) ;HBeAg(-)患者亦有相关性(r=0 .314 ,P<0 .05). HBsAg定量与尿液HBV-DN A拷贝水平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0 .79 ,特异度为0 .78 ,均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 HBsAg 定量与尿液 HBV-DNA 拷贝水平相关性强,二者联合检测对诊断HBV-GN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燕妳;许海涛;吴西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PLT)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与喉鳞状细胞癌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该院头颈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临床病理被确诊为喉鳞状细胞癌.分别检测患者术前近一次全血细胞分析的参数,包括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PLT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RDW ,计算NLR和PLR值.根据ROC曲线,同时兼顾敏感性和特异性,分为低NLR组(NLR<2 .04)和高NLR组(NLR≥2 .04) ;高PLR组(PLR≥120 .32)和低 PLR组(PLR<120 .32) ;高RDW 组(RDW ≥14 .05 fL )和低 RDW 组(RDW<14 .05 fL ) .比较各组术前比值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变化及意义.结果 各组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而在肿瘤分期方面比较,高NLR组T3和T4期比率高于低NLR组T3和T4期比率(74 .3% vs.44 .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7) .结论 术前NLR>2 .04提示喉癌患者分期较晚,预后不良.喉鳞状细胞癌的分期越高,PLR值越大.
作者:张曦;赵留芳;夏全松;杨伟;陶芃作;李静芳;杨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细菌,使用 VITEK 2 Compact 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15-2017年共分离到320株无乳链球菌,主要来自女性生殖道分泌物、中段尿、肛拭子、男性尿道拭子、血液及非切口分泌物;主要分布的科室是妇产科、泌尿外科、妇产科门诊、内分泌及肾内科.药敏试验显示无乳链球菌对四环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达89 .1% ,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30% ~40% ,未检出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 无乳链球菌主要来源于生殖道与泌尿道,尚未检出对青霉素G的耐药株.青霉素G仍是治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G过敏的患者,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不宜过度用药.
作者:罗国兰;李梦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孕期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对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选择9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50例和安慰剂组48例,阿司匹林从确诊怀孕口服至产前,睡前服用,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异常时停药.对比两组的临床结局.结果 阿司匹林组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阿司匹林组剖宫产率显著降低,孕周显著延长,产前、产中和产后出血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胎儿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孕期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何云霞;李莉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疗,分析化学发光法(CLIA )检测抗核抗体(A N A )特定靶抗原/抗体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集的标本中选取405份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标本均分别采用CLIA和免疫荧光法(IIF)进行抗核糖核蛋白抗体(PNP) 、抗史密斯抗体(Sm)、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体(SSA)、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抗体(SSB)、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核小体抗体(Nuc)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Rib-P)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在抗体检出率、检测特异性及检测符合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在ANA特定靶抗原/抗体检测中抗体检出率和特异性相当;而且两种方法检测过程中在抗RNP 、SSA 、SSB等抗体检测中一致性良好,抗Sm 、dsDNA 、Nuc 、Rib-P等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抗体一致性表现一般.结论 CLIA检测ANA特定靶抗原/抗体其抗体检出率和特异性与IIF相当,且在检测抗RNP 、SSA 、SSB等抗体过程中一致性良好.
作者:周丽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联合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 T )的疗效差异.方法 60例DV T 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治疗,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联合非热康谱远红外线照射治疗.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前后患者患肢静脉超声表现、血流速度、血糖、血脂、凝血功能、D-二聚体,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肢围差明显减少,静脉狭窄程度、纤维蛋白原(FIB )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并且治疗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非热康谱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DV T患者病情,同时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琦晖;王晓磊;李凡;邓舜天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统计5类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M 在呼吸道感染(RTI)患儿中的检出情况,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RTI情况,用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收集2017年该院收住0~14岁患儿血清共1 287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乙型流感病毒(IVB)、副流感病毒(PIV)、甲型流感病毒(IVA)、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ADV )特异性IgM .结果 1 287例标本中IVB检出率高为50 .58% ,其余分别为PIV (3 .42% ) 、IVA(25 .17% )、RSV(2 .87% ) ,以及ADV(2 .10% ).在新生儿中均未检出5类呼吸道病毒阳性标本;随着儿童年龄增长IV A和IVB阳性检出率逐渐增高(χ2=145 .24 、357 .97 ,P<0 .05 ) ,均在学龄期儿童检出率高;PIV和IVA随着儿童年龄增长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1) ;RSV在婴儿期阳性检出率高,随着儿童年龄增长阳性检出率下降(χ2=102 .83 ,P<0 .05) .结论 该院IVB特异性IgM 阳性检出高,检出率为50 .58% ,新生儿因免疫功能未完善,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未检出阳性标本,5类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M 在不同年龄段儿童检出率均有差异.
作者:高秀兰;周绍真;谢天琪;苏胖胖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4 -7 月该院体检中心 2 121 例无症状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部超声诊断结果分为NAFLD组721例,非 NAFLD 组1 400 例.测定 U-RBP 水平及其他相关实验室参数进行比较.结果NAFLD组的U-RBP水平显著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且随着U-RBP水平的增加NAFLD患病率也逐步上升(χ2=2 803 .518 ,P<0 .05) ;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 U-RBP与NAFLD的相关性,发现U-RBP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2 .090 ;95% CI :1 .621~2 .694 ;P<0 .05) .结论 U-RBP是NA 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叶孔钊;赵莹;张娟文;唐朝红;张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规律,包括血液中有形成分的变形性及无形成分的流动性及其对血液流动的影响,以及血管和心脏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目前已广泛用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中,对疾病的诊断、病因的发现及发病机理的探讨,都提供了新的信息.现今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在成人中应用已较广泛,但血液流变学检查作为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应用于临床实际诊疗操作中,仍未得到普及.近年来,血液流变学在新生儿常见疾病中的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意义,已引起广泛关注,并取得一定进展,现就新生儿常见疾病血液流变学近几年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姜荣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病理性Q波对心肌梗死(M I )患者冠状动脉改变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2例M I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进行详细问诊及电解质、血脂、凝血、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并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所有患者住院后均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的测量,记录其中病理性Q 波出现的位置及出现Q波患者的数量;用右侧桡动脉穿刺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记录回旋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中的病变数目,并将2支及以上血管出现病变的记为多支病变.对比患者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两种检测方法,测量计算对于不同部位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改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阴性率.发现并评价病理性Q波对于MI患者冠状动脉改变位置及血管数目诊断的准确性.评价分析病理Q波与碎裂Q RS波在冠状动脉改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前壁 M I患者33 例(53 .2 % ) ,下壁M I患者24例(38 .7% ) ;单支病变患者41例(66 .1% ) ,其中前壁M I患者有23例,下壁M I患者有18例;多支病变患者16例(25 .8% ) ,其中前壁MI患者7例,下壁MI患者9例.对比前壁MI与下壁MI患者病理性Q波诊断数据可以发现,病理性Q波对于不同梗死部位的诊断效果不同,对于前壁MI多支血管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83 .22% ,特异度为66 .92 % ;对于下壁M I多支血管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71 .90% ,特异度为89 .33% .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由此可以看出病理性Q波对于前壁MI诊断的灵敏度较下壁MI高,而对于下壁MI诊断的特异度高于前壁MI ;对于两种梗死部位下的血管改变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性Q波针对冠状动脉改变诊断的灵敏度低于碎裂QRS波,但特异度远高于碎裂QRS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病理性Q波可对MI患者冠状动脉改变的发现及位置判断提供可靠的诊断参考,并且对于前壁MI诊断的灵敏度较下壁高,而对于下壁MI诊断的特异度高于前壁.
作者:刘敏;贾凯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现有恶性肿瘤排行中,其发病率高居第5位,而病死率位居第2 位[1].据国家肿瘤中心相关数据统计, 2012年我国的胃癌新发病例数已经达到42 .4万,病死例数约29 .8万,严重影响我国疾病负担,在农村较为突出[2].在临床上,由于胃癌症状不典型,确诊的病例大部分处于进展期,因此其预后较差,报道的5年生存率仅仅为27 .4% [3-4].淋巴结转移是其常见转移途径,亦是严重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所以行规范的D2淋巴结清扫术仍是治愈本疾病的标准治疗手段,而术后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是临床分期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不仅可以评估手术质量,亦可以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所以尽可能全面及足够从手术标本获取淋巴结才能提高临床分期和预后评估的准确性,为此胃癌术后获取足够淋巴结意义重大[5].现将国内外关于胃癌手术获取足够淋巴结的临床意义及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永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对口腔种植牙患者进行强化护理管理对种植成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患者分为两组,强化护理管理组采用专业护士负责,加强指导宣教与追踪随访等强化护理管理方案,对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和管理;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和配合.结果 强化护理管理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治疗满意度较之常规护理对照组高,出现遗漏和重复工作也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对口腔种植患者应用强化护理管理,可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较好地提高种植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董天贞;钟昌萍;易明伶;邓蔓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对该院近6年来参加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NCCL )内分泌室间质量评价(EQA)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NCCL发放内分泌EQA标本使用化学发光分析操作规程,对科室开展项目进行检测并上报测得值,对回报的EQA结果通过年合格率、项目能力验证(PT )得分、偏倚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6年共完成12次共700个内分泌EQ A标本的测试,其中679个测试结果达到合格标准,总通过率为97% ,各项目PT得分均大于80% ;不同仪器对同一项目的测定结果是有变化的.结论 通过EQA可以考核实验室检测内分泌疾病相关指标的能力,工作中须加强质量控制工作,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作者:刘杉;王栋钢;尹僖;杨渝生;雷培芸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广东云浮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情况,探讨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对289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进行19种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sIgE )和总IgE检测.结果 患者总Ig E阳性检出率为94 .1% (272例) ,特异性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72 .7% (210例) ;吸入组过敏原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食入组;吸入组中以户尘螨(57 .8% ,167例)阳性率高,其次为蟑螂(25 .3 % ,73例)和屋尘(13 .1 % ,38例) ;食入组中以蟹(14 .53% ,42例)阳性率高,其次为虾(12 .8% ,37例) 、菠萝(10 .7 % ,31例) 、腰果(10 .7% ,31例) ;同一患者对2种及2种以上特异性过敏原过敏患者147例,占阳性患者的50 .7% .结论云浮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
作者:林小玲;梁立锋;赵杰明;蔡秋月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苦豆子总生物碱对溃疡性结肠炎(UC )大鼠中 HSP70的影响.方法 选取55只大鼠平均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SASP组、苦豆子碱高剂量组,苦豆子碱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 TNBS复制UC大鼠模型,模型复制的同时给予SASP或苦豆子碱治疗,3周后观察粪便隐血、DAI 、HSP70等.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HSP70 下降,治疗组 HSP7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苦豆子碱可能通过提高保护性蛋白水平,维持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处于平衡状态,从而调节肠道局部免疫应答和缓解炎症程度.
作者:李华;骆文婷;陈泽伟;郑慰武;谢文源;龙亚秋;邓虹珠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