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国际刊号:1672-9455
  • 国内刊号:50-1167/R
  • 影响因子:1.09
  • 创刊:200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57
  • 全年订价:62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临床医学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2018年22期文献
  • 糖尿病患者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对糖尿病(DM )患者体内微量元素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96例DM 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人群9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微量元素(铁、硒、铬、锌)、脂质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 、载脂蛋白A2(ApoA2)] 、糖脂代谢指标[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空腹血糖(FPG )]进行检测,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血清铁、硒、铬、锌微量元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研究组TC 、TG 、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poA1 、ApoA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研究组C肽、HbA1c 、FP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铁、硒、铬、锌的水平均与TC 、TG 、ApoB 、C肽、HbA1c 、FPG水平呈负相关(P<0 .05) ,且均与ApoA1 、ApoA2水平呈正相关(P<0 .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硒、锌为DM 患者的保护因素(P<0 .05) .结论 DM 患者体内存在微量元素铁、硒、铬、锌的异常情况,且其水平的变化与该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加强对其微量元素的关注.

    作者:李金娟;杨历新;王叶;刘晓莉;李永桂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79例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的原因,探讨降低和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资料,分析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基本信息、输血种类及不良反应类型.结果 2013 -2016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 .18 % .其中发热反应30例,占37 .97 % ;过敏反应49例,占62 .03% .由红细胞引起3例,占3 .8% ,血浆类制品引起76例,占97 .2 % .首次输血发生输血反应23例,占29 .11% ,其中女性16例,均有妊娠史;多次输血发生输血反应46例,占70 .89% .结论 临床输血有一定的风险,患者的输血史、妊娠史以及血液成分都是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及血液成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输血安全.

    作者:何翠;邓素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柴胡疏肝散与胃动力治疗仪联合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与胃动力治疗仪联合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 )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150例 FD 患者分为柴胡疏肝散组(CSP组) 、胃动力仪组(GM A 组)和联合组(CCG组) ,每组50例,疗程14 d ,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消失时间;检测MOT和SS水平.结果 CCG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烧灼感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 .05) ;CSP组、CCG组上腹痛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 P<0 .05 ) .治疗后3组M O T 明显上升而SS明显下降,CCG组改变更明显(P<0 .05).结论 联合治疗对FD患者有更好的疗效,能更显著地调节MOT 和SS等胃肠激素的分泌水平.

    作者:范才波;谢志翔;陈斌;张训兵;罗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E6/E7 mRNA 和DNA 检测对2级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价值的 Meta分析

    目的 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比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和DNA检测对2级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数据库为PubM ed 、Cochrane Library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 KI 、万方等.限定检索文献的时间为数据库建立到2017年10月31日.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完成文献的筛查及数据信息的提取.采用Q U ADAS工具对终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 eta-disc 1 .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终共有21篇文章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分析结果显示HPV E6/E7 mRNA和DN A诊断2级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分别为0 .87和0 .87 ,特异度分别为0 .73和0 .60 ,阳性似然比分别为2 .52和1 .54 ,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 .25和0 .34 ,诊断比值比分别为10 .28和4 .73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49 7和0 .704 8 ,Q*指数分别为0 .780 9和0 .656 8 .结论 相比 HPV DNA 检测, E6/E7 mRNA检测可能具有更优的对2级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双;朱月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尿液α1-MG联合血清β2-MG 、Cys-C检测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尿液α1-微球蛋白(α1-MG)、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在慢性肾小球肾炎(CG )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内分泌科、肾内科的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CG伴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患者58例(疾病组) ,以及同期到该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检测尿液α1-MG和血清β2-MG 、Cys-C 、肌酐(SCr)、尿素(SUrea)的结果.结果 疾病组尿液α1-MG和血清β2-MG 、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SCr和SUre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疾病组中尿液α1-MG和血清β2-MG 、Cys-C单项指标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 .07% ,67 .24% 和65 .52% ,低于3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91 .38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尿液α1-MG和血清β2-MG 、Cys-C是诊断CG早期肾功能的理想的指标,3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CG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检出率.

    作者:刘琳;李林英;潘柏莉;向省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4 -7 月该院体检中心 2 121 例无症状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部超声诊断结果分为NAFLD组721例,非 NAFLD 组1 400 例.测定 U-RBP 水平及其他相关实验室参数进行比较.结果NAFLD组的U-RBP水平显著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且随着U-RBP水平的增加NAFLD患病率也逐步上升(χ2=2 803 .518 ,P<0 .05) ;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 U-RBP与NAFLD的相关性,发现U-RBP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2 .090 ;95% CI :1 .621~2 .694 ;P<0 .05) .结论 U-RBP是NA 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叶孔钊;赵莹;张娟文;唐朝红;张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黄芪甲苷调控LC3/mTOR自噬通路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LC3/mTOR自噬通路调控黄芪甲苷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将5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雷帕霉素(RAPA)组、3-MA 组、黄芪甲苷(AST)组.采用灌胃方法在造模前分别灌注雷帕霉素,3-MA和黄芪甲苷.按Long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计算梗死灶体积和 HE染色观察脑损伤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 mTOR、LC3、Beclin-1、ATG5、SQSTM1/p62 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RAPA组、3-MA 组、AST 组Longa评分显著降低,梗死面积(% )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黄芪甲苷治疗后,大鼠Longa评分低,梗死面积(% )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模型组相比,AST 组mTOR 、p62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LC3和Beclin-1 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黄芪甲苷可以有效治疗和缓解大鼠MCAO ,LC3/mTOR自噬通路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史楠;张燕;李晋峰;金磊;张蔚;赵梅珍;罗峥;赵玫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新型循环提取方法研究 miRNA-21在 NSCLC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 构建新型血清miRN A提取方法,并评估血清外泌体miRN A-2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病理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0例NSCLC患者(试验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 .从每例受试者外周血中离心出两份等量的外周血血清,设为A 、B两组,每组为相同的40例血清标本.在miRN A提取方法方面,A组为直接从血清中提取miRN A-21 ,B组先富集血清外泌体,再从外泌体中提取miR-NA-21 ,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A 、B两组血清miRNA-21表达水平,通过分析两组血清中各自试验组、对照组的检测结果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来比较两种血清miRN A提取方法的优劣;并进一步分析血清外泌体miRNA-21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病理分型、病理分期、TNM 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NSCLC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RNA-21的表达水平较健康人明显上调(P<0 .05) ,上调倍数为2 .93倍,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其预测NSCLC风险价值高,曲线下面积为0 .867(P<0 .05) ,95% CI为0 .721~1 .000 ;而通过直接从血清中提取miRNA-21的方法,NSCLC患者和健康人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NSCLC患者外泌体miR-NA-21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TNM 分期相关(P< 0 .05) ,与病理分型无关(P> 0 .05).结论 血清外泌体miRNA-21表达水平具有更高的预测NSCLC风险的价值,并且与NSCLC病理分期、TNM 分期相关.

    作者:荣昊;任伟宏;李延卿;何鑫;冯倩;李文博;冯慧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联合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 T )的疗效差异.方法 60例DV T 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治疗,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联合非热康谱远红外线照射治疗.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前后患者患肢静脉超声表现、血流速度、血糖、血脂、凝血功能、D-二聚体,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肢围差明显减少,静脉狭窄程度、纤维蛋白原(FIB )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并且治疗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非热康谱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DV T患者病情,同时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琦晖;王晓磊;李凡;邓舜天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 )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132例糖尿病(DM )患者,依据M ogensen分类标准分为DN组、早期DN组和无肾病DM 组,并选取60例门诊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NLR在各组之间的差异,分析NLR与早期DN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DN的危险指标.结果 NLR在早期DN 组患者中显著高于无肾病DM 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NLR与早期DN呈正相关(r=0 .668 ,P<0 .05) ;NLR是早期DN的危险因素[OR=6 .97(95% CI :6 .294~53 .842) ,P=0 .001] .结论 NLR与早期DN 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且可以作为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有效指标.

    作者:王爱兰;倪永圣;何思杰;晏文芬;黄翠芳;汤敏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5项分子指标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PEs)5项指标在良性和恶性PEs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0例PEs标本(良性组43例和恶性组47例)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检测其中的白细胞介素-22(IL-22) 、白细胞介素-27(IL-2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各个分子指标的ROC曲线,根据ROC曲线的特征,比较这5项分子指标在良恶性PEs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恶性组的IL-22 、IL-27 、VEGF 、T F 、T FPI水平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这5项指标呈正相关. ROC曲线特征显示:IL-22的诊断点为36 .95 ng/L ,灵敏度65 .1% ,特异度61 .7% ,准确度63 .3% ;IL-27的诊断点为95 .77 ng/L ,灵敏度65 .6% ,特异度54 .1% ,准确度57 .8% ;VEGF的诊断点为1 338 .4 pg/mL ,灵敏度79 .0% ,特异度85 .7% ,准确度81 .8% ;TF的诊断点为246 .45 pg/mL ,灵敏度71 .4% ,特异度56 .6% ,准确度61 .1% ;TFPI 的诊断点为173 .65 pg/mL ,灵敏度71 .8% ,特异度62 .7% ,准确度66 .8% .结论 VEGF比IL-22 、IL-27 、TF 、TFPI在鉴别良恶性PEs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丽芳;陈咏芳;赖馨;李小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某地区7500例农村女性 HPV 亚型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永川区农村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及亚型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7 500例该区农村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进行 H PV 分型(15型)检测.结果 7 500例标本中检出973例阳性, HPV总体感染率为12 .97% . 35 ~ 45 岁、46 ~ 55 岁、56 ~ 65 岁年龄组感染率分别为 11 .29% 、12 .40% 、16 .92 % .感染率排在前5位的亚型依次为52型(4 .16% ) 、58型(2 .05 % ) 、16型(1 .52 % ) 、51型(1 .33% ) 、68型(1 .28 % ) .多重感染以二重感染为主,感染率为2 .09% ,其复合型别以52型复合58型为主.结论 该区农村女性 H PV感染具有地域特异性,应加强该区健康教育及健康筛查,以降低 H PV 的感染率及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作者:苏星予;廖昂;邓启明;肖成琴;刘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RDS的诊断标准,将136例早产儿分成RDS组(114例)及对照组(无RDS等并发症的普通早产儿22例) ,并按照SA(Silverman Anderson)评分分值将RDS组分为轻度RDS组51例、中度RDS组52例和重度RDS组11例,运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测定其血清中NT-proBNP的水平,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早产儿血清中NT-proBNP水平为1 610(880 .25~2 805 .25)pg/mL ,而轻度RDS 组升高为2 534 (1 509 .00~4 423 .00)pg/mL ,中度 RDS 组为5 168(2 639 .75~ 9 216 .25)pg/mL ,重度 RDS 组为15 630 (2 610 .00~52 868 .00)pg/mL ,各RDS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对早产儿RDS血清中NT-proBNP进行监测,可及早发现心功能下降情况,并有助于判断心力衰竭的程度,对RDS的抢救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志刚;汤庆;钟元锋;李晨;李松;刘沛;陈俊昆;管青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病理性 Q 波在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改变诊断方面的效果

    目的 探究病理性Q波对心肌梗死(M I )患者冠状动脉改变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2例M I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进行详细问诊及电解质、血脂、凝血、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并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所有患者住院后均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的测量,记录其中病理性Q 波出现的位置及出现Q波患者的数量;用右侧桡动脉穿刺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记录回旋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中的病变数目,并将2支及以上血管出现病变的记为多支病变.对比患者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两种检测方法,测量计算对于不同部位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改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阴性率.发现并评价病理性Q波对于MI患者冠状动脉改变位置及血管数目诊断的准确性.评价分析病理Q波与碎裂Q RS波在冠状动脉改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前壁 M I患者33 例(53 .2 % ) ,下壁M I患者24例(38 .7% ) ;单支病变患者41例(66 .1% ) ,其中前壁M I患者有23例,下壁M I患者有18例;多支病变患者16例(25 .8% ) ,其中前壁MI患者7例,下壁MI患者9例.对比前壁MI与下壁MI患者病理性Q波诊断数据可以发现,病理性Q波对于不同梗死部位的诊断效果不同,对于前壁MI多支血管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83 .22% ,特异度为66 .92 % ;对于下壁M I多支血管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71 .90% ,特异度为89 .33% .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由此可以看出病理性Q波对于前壁MI诊断的灵敏度较下壁MI高,而对于下壁MI诊断的特异度高于前壁MI ;对于两种梗死部位下的血管改变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性Q波针对冠状动脉改变诊断的灵敏度低于碎裂QRS波,但特异度远高于碎裂QRS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病理性Q波可对MI患者冠状动脉改变的发现及位置判断提供可靠的诊断参考,并且对于前壁MI诊断的灵敏度较下壁高,而对于下壁MI诊断的特异度高于前壁.

    作者:刘敏;贾凯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变迁

    目的 统计分析近4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 收集2010-2013年该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试验结果判断标准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 ) 2014年版,应用Whonet5 .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标本来源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各标本分离比重未出现大的波动;从科室分布来看,大肠埃希菌在儿科中所占的比重从30 .3% 下降到3 .9% ,肺炎克雷伯菌从36 .7% 下降到4 .3% ,其他科室未出现大的波动;从耐药性变化来看,这4年耐药性趋于平稳,未出现较大的波动.结论 细菌耐药性趋于平稳,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细菌耐药性变化,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师志云;刘香花;李刚;李莎莎;张林;马苗;王文;马红;陶佳;赵梅;贾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2012-2017年某院内分泌项目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目的 对该院近6年来参加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NCCL )内分泌室间质量评价(EQA)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NCCL发放内分泌EQA标本使用化学发光分析操作规程,对科室开展项目进行检测并上报测得值,对回报的EQA结果通过年合格率、项目能力验证(PT )得分、偏倚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6年共完成12次共700个内分泌EQ A标本的测试,其中679个测试结果达到合格标准,总通过率为97% ,各项目PT得分均大于80% ;不同仪器对同一项目的测定结果是有变化的.结论 通过EQA可以考核实验室检测内分泌疾病相关指标的能力,工作中须加强质量控制工作,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作者:刘杉;王栋钢;尹僖;杨渝生;雷培芸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T2DM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WHO于1999年制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该院门诊 T2DM 患者共41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60~120毫克/次每日1次,另一组给予瑞格列奈0 .5~4 .0毫克/次每日3次(三餐前15 min) ,治疗24周后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OGTT 2 h血糖水平(OGTT 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OGTT 2 h胰岛素水平(2 h INS)、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以评估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 、OGTT 2 h PG及HbA1c均降低,FINS 、2 h INS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其中格列齐特缓释片组FPG显著低于瑞格列奈组患者,瑞格列奈组患者 HbA1c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格列齐特缓释片组(P<0 .05) .结论 瑞格列奈治疗T2DM 患者的疗效优于格列齐特缓释片,安全性更佳.

    作者:刘娇;胡蕖;向腾霄;桂灵升;冉柳;邓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抗苗勒管激素和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究抗苗勒管激素(AMH)和甲状腺-抗体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174例,对其促排卵前的AM H水平和甲状腺抗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AM H>4 .17 ng/mL的患者比AM H≤4 .17 ng/mL的两组患者有更高的获卵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患者的流产率(16 .4% )明显高于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的患者(6 .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AM H水平与患者的促排卵结局关系密切,可作为制订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应提高对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阳性不孕症患者的重视,在其妊娠过程中注意防止流产.

    作者:柴蓓蓓;何培;王惠莹;刘浏;张若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克罗米芬抵抗状况研究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妇女克罗米芬抵抗状况,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21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抵抗克罗米芬将所有患者分为抵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免疫功能及糖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抵抗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 、舒张压及双卵巢窦卵泡数分别为(66 .47 ± 11 .94)kg 、(26 .79 ± 3 .95)kg/m2、(77 .05 ± 8 .46)mm Hg 、(38 .05 ± 7 .99)个,痤疮及多毛症发病率分别为15.22% 、10 .87% ,C反应蛋白、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0 .39 ± 0 .56)mg/dL 、(14 .96 ± 11 .64)μIU/mL 、(3 .68 ± 3 .21)个,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体质量、BMI 、舒张压、双卵巢窦卵泡数、痤疮、多毛症、C反应蛋白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可能是PCOS患者克罗米芬抵抗的临床指标.

    作者:张倩;李力;刘倩;赵丹;刘伟;卢志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HBsAg与尿液中 HBV-DNA 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HBV-GN 患者诊断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定量检测与尿液中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 (HBV-DNA)的相关性及联合检验对 HBV 相关肾性炎(HBV-GN)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就治于该院肾内科及感染科的肾炎患者110例,其中 HBV-GN 组60例,非 HBV 相关肾性炎(Non-HBV-GN)组50例.采用发光法检测患者 HBsAg及 HBV e抗原(HBeAg) ,采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患者尿液中的 HBV-DNA 拷贝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乙型肝炎标志物的差异;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HBV-GN组患者 HBsAg水平与尿液HBV-DNA拷贝数的相关性;采用SPSS22 .0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评价HBsAg定量、尿液 HBV-DNA检测及联合检测对 HBV-GN的诊断效果.结果 HBV-GN 组以膜性肾病为主(51 .7% ) ;而 Non-HBV-GN 组以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为主(30 .0% ) ,两组的肾炎病理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HBV-GN 组血清HBsAg 、HBeAg及尿液HBV-DNA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均高于Non-HBV-GN 组(均 P<0 .05) ,其中血清 HBsAg 定量、尿液 HBV-DNA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HBeAg(+)患者的HBsAg定量与尿液HBV-DNA拷贝水平有相关性(r=0 .718 ,P<0 .05) ;HBeAg(-)患者亦有相关性(r=0 .314 ,P<0 .05). HBsAg定量与尿液HBV-DN A拷贝水平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0 .79 ,特异度为0 .78 ,均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 HBsAg 定量与尿液 HBV-DNA 拷贝水平相关性强,二者联合检测对诊断HBV-GN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燕妳;许海涛;吴西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低分子肝素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M W H )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入住该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 )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9例(重症肺炎组) ,分为LM W H组20例、普通肝素(U F H )组20例、对照组19例,并选择同期入住呼吸科的老年非重症肺炎患者60例作为非重症肺炎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 、7 、14 d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 、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检查,比较各两组之间差异.结果 重症肺炎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 .05) .治疗前、治疗后3 d ,重症肺炎3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7 、14 d ,LMWH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599 、8 .595 ,P<0 .05)和UFH组(t=3 .04 、-4 .40 ,P<0 .05).治疗前及治疗后3 、7 d ,重症肺炎3组患者PT 、APTT 、TT 、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治疗后3 d重症肺炎3组患者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治疗后7 、14 d ,LMWH组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 .981 、6 .344 ,P<0 .05)、UFH组(t= -2 .272 、-6 .003 ,P<0 .05) .治疗前及治疗后3 、7 d时重症肺炎3组患者动脉血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及治疗后3 d重症肺炎3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 LMWH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t= -6 .135 、-5 .816 ,P<0 .05)、UFH组(t=4 .686 、6 .399 ,P<0 .05) ;治疗3 、7 d ,血乳酸(Lac)均无明显差异,治疗14 d后,LMWH组Lac明显低于对照组(t=5.675 ,P<0 .05)、UFH组(t= -6 .007 ,P<0 .05).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使用LMWH能降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提高患者的氧合,进而改善预后,且效果优于UFH .

    作者:蔡丽婷;田家伟;刘澄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超声内镜与窄带放大内镜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与窄带成像技术(NBI )放大内镜对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经内镜活检结果为早期食管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52例,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分别评价超声内镜及NBI放大内镜判断病变浸润深度与病理的准确率及一致性.结果 两种方法预测食管癌前病变或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总体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74) .并且与病理结果对比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NBI放大内镜与超声内镜对食管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都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两者在食管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行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绝对适应证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朱建儒;杨莹莹;沈小春;杨婧;曹燕;兰丽;陈东风;兰春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尼泊金丁酯用于24 h尿液标本生化项目测定的研究

    目的 研究尼泊金丁酯作为防腐剂对24 h尿液标本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新鲜无菌或有菌尿液标本各20份,每份分成4组.一组作为处理前原始标本组,定量检测尿液标本中微量总蛋白、葡萄糖、钾、钠、氯、钙、磷离子,以及肌酐、尿素的水平,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其余3组为尼泊金丁酯组、甲苯组、无防腐剂组,均放置24 h后定量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原始标本为无菌尿液时:4组间葡萄糖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明显.原始标本为有菌尿液时:尼泊金丁酯组菌量与原始标本组相比明显减少(P<0 .05) ;甲苯组、无防腐剂组与原始标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尼泊金丁酯组的葡萄糖水平与处理前的原始标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而未加防腐剂组、甲苯组的葡萄糖水平与原始标本比较明显下降(P<0 .05) ;尼泊金丁酯组、甲苯组、无防腐剂组的其余生化指标包括离子、肌酐、尿素、微量总蛋白,与原始标本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尼泊金丁酯作为防腐剂在24 h尿液生化检查中,对离子、微量总蛋白、肌酐及尿素结果无明显影响.且对尿标本中的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可防止葡萄糖的分解,维持该指标的稳定性.

    作者:吴思湟;姜巧;陈翘;孙卫民;彭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320株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细菌,使用 VITEK 2 Compact 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15-2017年共分离到320株无乳链球菌,主要来自女性生殖道分泌物、中段尿、肛拭子、男性尿道拭子、血液及非切口分泌物;主要分布的科室是妇产科、泌尿外科、妇产科门诊、内分泌及肾内科.药敏试验显示无乳链球菌对四环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达89 .1% ,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30% ~40% ,未检出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 无乳链球菌主要来源于生殖道与泌尿道,尚未检出对青霉素G的耐药株.青霉素G仍是治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G过敏的患者,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不宜过度用药.

    作者:罗国兰;李梦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PIVKA-Ⅱ、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中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 、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3月到2018年4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62份PHC血清标本(PHC组) ,48份肝硬化肝炎(肝硬化肝炎组) 、50份肝恶性肿瘤患者(肝恶性肿瘤组)和100份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体检组) .分别检测各组标本PIVKA-Ⅱ和AFP水平,分析PIVKA-Ⅱ和AFP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 单独检测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在PHC组、肝硬化肝炎组、肝恶性肿瘤组和体检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各组联合检测PIVKA-Ⅱ和AFP的阳性率均高于单独检测;单独检测PIVKA-Ⅱ的灵敏度为88 .7% ,单独检测 AFP的灵敏度为74 .2% ,联合检测 PIVKA-Ⅱ和AFP的灵敏度为96 .8% ,单独检测PIVKA-Ⅱ和单独检测AFP与联合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PIV-KA-Ⅱ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与AFP相比可提高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二者联合检测对肝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邱志琦;王欣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某电化学发光仪冷冻试剂再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罗氏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冷冻后试剂再利用的可行性.方法 冷冻复溶试剂更换M 试剂后分别检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黄体酮(PRG)的水平,进行精密度、准确度分析,并与原装试剂分别检测这5个项目的低、中、高3个水平的同一组血清标本,做均值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冷冻试剂更换M 试剂后检测T3 、T4 、TSH 、β-HCG 、PRG两个水平质控品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 )均符合相关标准;质控血清准确性在允许范围内;2种试剂检测血清标本结果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罗氏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冷冻试剂更换M 试剂后可以进行T3 、T4 、TSH 、β-HCG 、PRG检测,能够保证检测质量,避免试剂浪费.

    作者:姚丽;王珊;李佳琪;王莎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H-FABP与cTnI联合检测在诊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中的优越性.方法 选取该院产科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出生的窒息患儿40例,将窒息患儿分为心肌损害组(30例)和无心肌损害组(10例) ,所选对象生后0~3 h及24 h分别抽取静脉血查cT nI 、H-FABP ,比较两个指标在两组不同时间段的表达及灵敏度、特异度的比较.结果 生后0~3 h :心肌损害组cT nI较无心肌损害组高(P>0 .05) ,H-FABP值高于cTnI(P<0 .05) ;生后24 h :心肌损害组H-FABP 、cTnI表达值均较无心肌损害组高(P<0 .05) ;生后0~3 h :H-FABP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cTnI(均 P<0 .05) ;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均 P<0 .05) ;生后24 h :cTnI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于 H-FABP ,但均 P>0 .05 ;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高(均 P< 0 .05 ) .结论 H-FABP与cT nI联合检测可减少漏诊率,提高诊断性.

    作者:党晓平;郑玲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胃癌手术患者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该院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24例,以行常规护理措施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各项恢复用时,如排气、离床活动、术后留院时长等与对照组有差异,同时研究组护理工作认可率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区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对于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速度,加强护理质量,提高护理认可率,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静;孙亚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西安地区1233例食物不耐受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西安地区人群食物不耐受情况.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人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IgG 抗体.结果 阳性率高的前4种是鸡蛋(56 .45% ) 、牛奶(45 .42% ) 、大豆(13 .87 % ) 、鳕鱼(12 .65% ).鸡蛋、牛奶、大豆阳性率在未成年组、青壮年组、老年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鸡蛋、牛奶的阳性程度高.结论 人群中普遍存在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可及时发现饮食中的不适宜食物,减少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韩跃东;张超;翟达;张衍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索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21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分为阳性组(n=46)和阴性组(n=168) .对比两组患者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等指标水平差异.采用复诊的形式对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 阳性组果糖胺(283 .17 ± 66 .35 ) μmol/L ,血红蛋白(93 .24 ± 21 .03 )g/L ,明显低于阴性组的果糖胺[(334 .84 ± 82 .04 )μmol/L ] 、血红蛋白[(128 .35 ± 24.56)g/L ]水平;阳性组C反应蛋白为(36 .03 ± 10 .24)mg/L ,明显高于阴性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7 .23 ± 1 .79)mg/L ,P< 0 .05].随访1 年期间阳性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8 .70% ,显著高于阴性组(4 .7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水平较高的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较高,同时血清果糖胺和血红蛋白水平较低,临床上应该对糖尿病患者血清肌钙蛋白进行密切关注,对患者发生的心血管疾病进行及时治疗.

    作者:陈晶;沈晓燕;林建伯;陈珊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5类呼吸道病毒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感染情况

    目的 统计5类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M 在呼吸道感染(RTI)患儿中的检出情况,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RTI情况,用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收集2017年该院收住0~14岁患儿血清共1 287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乙型流感病毒(IVB)、副流感病毒(PIV)、甲型流感病毒(IVA)、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ADV )特异性IgM .结果 1 287例标本中IVB检出率高为50 .58% ,其余分别为PIV (3 .42% ) 、IVA(25 .17% )、RSV(2 .87% ) ,以及ADV(2 .10% ).在新生儿中均未检出5类呼吸道病毒阳性标本;随着儿童年龄增长IV A和IVB阳性检出率逐渐增高(χ2=145 .24 、357 .97 ,P<0 .05 ) ,均在学龄期儿童检出率高;PIV和IVA随着儿童年龄增长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1) ;RSV在婴儿期阳性检出率高,随着儿童年龄增长阳性检出率下降(χ2=102 .83 ,P<0 .05) .结论 该院IVB特异性IgM 阳性检出高,检出率为50 .58% ,新生儿因免疫功能未完善,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未检出阳性标本,5类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M 在不同年龄段儿童检出率均有差异.

    作者:高秀兰;周绍真;谢天琪;苏胖胖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化学发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特定靶抗原/抗体的临床研究

    目的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疗,分析化学发光法(CLIA )检测抗核抗体(A N A )特定靶抗原/抗体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集的标本中选取405份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标本均分别采用CLIA和免疫荧光法(IIF)进行抗核糖核蛋白抗体(PNP) 、抗史密斯抗体(Sm)、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体(SSA)、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抗体(SSB)、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核小体抗体(Nuc)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Rib-P)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在抗体检出率、检测特异性及检测符合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在ANA特定靶抗原/抗体检测中抗体检出率和特异性相当;而且两种方法检测过程中在抗RNP 、SSA 、SSB等抗体检测中一致性良好,抗Sm 、dsDNA 、Nuc 、Rib-P等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抗体一致性表现一般.结论 CLIA检测ANA特定靶抗原/抗体其抗体检出率和特异性与IIF相当,且在检测抗RNP 、SSA 、SSB等抗体过程中一致性良好.

    作者:周丽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术前 NLR 、PLR 、RDW 与喉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PLT)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与喉鳞状细胞癌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该院头颈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临床病理被确诊为喉鳞状细胞癌.分别检测患者术前近一次全血细胞分析的参数,包括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PLT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RDW ,计算NLR和PLR值.根据ROC曲线,同时兼顾敏感性和特异性,分为低NLR组(NLR<2 .04)和高NLR组(NLR≥2 .04) ;高PLR组(PLR≥120 .32)和低 PLR组(PLR<120 .32) ;高RDW 组(RDW ≥14 .05 fL )和低 RDW 组(RDW<14 .05 fL ) .比较各组术前比值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变化及意义.结果 各组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而在肿瘤分期方面比较,高NLR组T3和T4期比率高于低NLR组T3和T4期比率(74 .3% vs.44 .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7) .结论 术前NLR>2 .04提示喉癌患者分期较晚,预后不良.喉鳞状细胞癌的分期越高,PLR值越大.

    作者:张曦;赵留芳;夏全松;杨伟;陶芃作;李静芳;杨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阿司匹林对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孕期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对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选择9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50例和安慰剂组48例,阿司匹林从确诊怀孕口服至产前,睡前服用,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异常时停药.对比两组的临床结局.结果 阿司匹林组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阿司匹林组剖宫产率显著降低,孕周显著延长,产前、产中和产后出血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胎儿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孕期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何云霞;李莉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87例婴儿肺炎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婴儿肺炎并发肝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儿科住院的87例婴儿肺炎并发肝损害病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儿科住院的60例肝功能正常的婴儿肺炎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显示低氧血症、肺炎支原体感染、严重细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合胞病毒感染、中草药治疗是婴儿肺炎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 P<0 .05) ,而EB病毒、腺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则与婴儿肺炎肝损害的发生无关(P>0 .05) .结论 中草药治疗、低氧血症、肺炎支原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严重的细菌感染是婴儿肺炎并发肝损害的危险因险,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上述情况应动态监测肝功能变化.

    作者:陈东亮;林玉芳;郑少梅;李春芳;钟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提高癫痫患者V-EEG 监测质量的结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提高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V-EEG )监测质量的结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行V-EEG监测癫痫患者160例按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干预前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行专项护理控制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方法.对两组癫痫患者监测成功率、伪差报告发生率、睡眠剥夺率、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V-EEG监测成功率(97 .50% )高于对照组(88 .7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伪差报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睡眠剥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观察组患者电极松动与导联脱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患者V-EEG监测电线损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患者皮疹和外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88 .75 % )高于对照组(72 .50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可有效提高癫痫患者V-EEG监测质量.

    作者:刘美丽;罗尧岳;朱丽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苦豆子总生物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 HSP70的影响

    目的 观察苦豆子总生物碱对溃疡性结肠炎(UC )大鼠中 HSP70的影响.方法 选取55只大鼠平均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SASP组、苦豆子碱高剂量组,苦豆子碱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 TNBS复制UC大鼠模型,模型复制的同时给予SASP或苦豆子碱治疗,3周后观察粪便隐血、DAI 、HSP70等.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HSP70 下降,治疗组 HSP7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苦豆子碱可能通过提高保护性蛋白水平,维持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处于平衡状态,从而调节肠道局部免疫应答和缓解炎症程度.

    作者:李华;骆文婷;陈泽伟;郑慰武;谢文源;龙亚秋;邓虹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强化护理管理应用于口腔种植治疗过程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口腔种植牙患者进行强化护理管理对种植成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患者分为两组,强化护理管理组采用专业护士负责,加强指导宣教与追踪随访等强化护理管理方案,对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和管理;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和配合.结果 强化护理管理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治疗满意度较之常规护理对照组高,出现遗漏和重复工作也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对口腔种植患者应用强化护理管理,可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较好地提高种植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董天贞;钟昌萍;易明伶;邓蔓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浆纤溶指标对脑出血血肿的影响

    目的 探究血浆纤溶指标对脑出血血肿的影响,为脑出血血肿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的152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到该院体检的1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观察组患者血肿和外周血标本,以及对照组健康者外周静脉血标本中的D-二聚体、纤溶酶原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外周血和血肿中测得D-二聚体和纤溶酶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D-二聚体和纤溶酶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血肿和对照组外周血中D-二聚体和纤溶酶原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患者血肿和外周血中纤溶酶原呈正相关,D-二聚体无相关性.结论 血浆中纤溶酶原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血肿内的纤溶酶原水平,对临床上脑出血血肿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全裔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某地区289例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广东云浮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情况,探讨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对289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进行19种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sIgE )和总IgE检测.结果 患者总Ig E阳性检出率为94 .1% (272例) ,特异性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72 .7% (210例) ;吸入组过敏原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食入组;吸入组中以户尘螨(57 .8% ,167例)阳性率高,其次为蟑螂(25 .3 % ,73例)和屋尘(13 .1 % ,38例) ;食入组中以蟹(14 .53% ,42例)阳性率高,其次为虾(12 .8% ,37例) 、菠萝(10 .7 % ,31例) 、腰果(10 .7% ,31例) ;同一患者对2种及2种以上特异性过敏原过敏患者147例,占阳性患者的50 .7% .结论云浮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

    作者:林小玲;梁立锋;赵杰明;蔡秋月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液流变学在新生儿常见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规律,包括血液中有形成分的变形性及无形成分的流动性及其对血液流动的影响,以及血管和心脏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目前已广泛用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中,对疾病的诊断、病因的发现及发病机理的探讨,都提供了新的信息.现今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在成人中应用已较广泛,但血液流变学检查作为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应用于临床实际诊疗操作中,仍未得到普及.近年来,血液流变学在新生儿常见疾病中的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意义,已引起广泛关注,并取得一定进展,现就新生儿常见疾病血液流变学近几年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姜荣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胃癌手术获取足够淋巴结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现有恶性肿瘤排行中,其发病率高居第5位,而病死率位居第2 位[1].据国家肿瘤中心相关数据统计, 2012年我国的胃癌新发病例数已经达到42 .4万,病死例数约29 .8万,严重影响我国疾病负担,在农村较为突出[2].在临床上,由于胃癌症状不典型,确诊的病例大部分处于进展期,因此其预后较差,报道的5年生存率仅仅为27 .4% [3-4].淋巴结转移是其常见转移途径,亦是严重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所以行规范的D2淋巴结清扫术仍是治愈本疾病的标准治疗手段,而术后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是临床分期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不仅可以评估手术质量,亦可以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所以尽可能全面及足够从手术标本获取淋巴结才能提高临床分期和预后评估的准确性,为此胃癌术后获取足够淋巴结意义重大[5].现将国内外关于胃癌手术获取足够淋巴结的临床意义及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永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糖原累积病研究进展

    糖原累积病(GSD )是一组由于参与糖原合成与分解过程的酶生成障碍而引起一系列不同症状的先天性糖代谢异常疾病,主要涉及肝脏、肌肉和脑中的糖原代谢异常. GSD累及肝脏主要表现为低血糖和肝肿大;累及肌肉主要表现为运动不耐受、肌痛、横纹肌溶解、肌无力和心肌病.各型突变基因,遗传模式见表1.对各型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曾召琼;易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病因学及诊疗进展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是一种以T淋巴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增生并伴随大量炎症因子的产生,引起多器官及系统严重炎性反应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持续发热、肝脏及脾脏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及出血等为特征,可引起全身严重感染、出血、急性肝衰竭等,该病起病急、病情重、致死率极高[1-2].尽管近年来人们在该病的病因学、诊断及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临床上对这种致命性疾病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在诊治标准上至今仍没有达成统一共识.

    作者:范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清淀粉样蛋白 A 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肿瘤以其发病率高、起病隐匿、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给临床诊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虽然肿瘤的相关研究及诊疗手段不断提高,肿瘤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充分阐明.筛查反映肿瘤早期状态及疾病进程的生物标志物仍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血清淀粉样蛋白 A (SAA )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一种,主要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活动度评估及疗效观察.近些年,随着对SAA与肿瘤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SAA 与肿瘤的浸润程度、转移及复发等具有相关性. SAA可能成为肿瘤筛查及病情监测的候选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SAA与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保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硫化氢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N )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死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常常进展到末期肾衰竭,对患者的经济及身体造成严重负担.

    作者:李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胃蛋白酶与反流相关性疾病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内科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如烧心、反酸等主要考虑由酸反流引起,但近年来研究发现胃蛋白酶在胃食管反流病中也有致病作用,并且可以考虑将测量唾液胃蛋白酶水平作为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方式.咽喉反流(LPR)反流高度更高,达到食管上括约肌位置,可引起一系列咽喉、口腔及气道症状[1].咽喉反流也被认为是喉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但目前鲜有研究提及咽喉反流与喉癌的发生是否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JOHNS-TON等[2]的研究提示胃蛋白酶促进了咽喉上皮的增殖及癌变发生,提示胃蛋白酶是咽喉反流物中的重要致病物质.现在,胃蛋白酶作为反流物中的重要致病物质得到了学界的重视,更有许多研究表明胃蛋白酶在反流性疾病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现本文将对胃蛋白酶在反流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及诊断价值做

    作者:邹亚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27例妊娠期肾绞痛的诊疗分析

    妊娠期肾绞痛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肾绞痛,诊疗过程中既要解除孕妇的痛苦,也要考虑胎儿的风险,所以治疗较为棘手,导致许多产科医师、泌尿科医师在处理此类患者时茫然无措.本科收集了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27例首诊为妊娠期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智慧;吴跃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岳阳地区Rh(D)阴性献血者D变异型调查

    到目前已发现人类有36个血型系统,对临床输血为重要的是ABO和Rh血型系统. Rh血型是血型系统中复杂、具多态性的血型系统,其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可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和新生儿输血反应.为了给临床医院提供及时、有效、安全的血液,笔者对2013 -2017年410例初筛为Rh (D )阴性的血液进行确认试验,并对其表型、D变异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进行调查.

    作者:苏湘晖;孙昂;粟玉萍;陈敏;谭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情景模拟式教学联合网络平台在机动采血岗临床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式教学联合网络平台在机动采血库护士临床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西安市某三甲综合医院机动采血护理岗的11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上岗前利用网络平台,以模拟情景式教学法进行培训,在培训前后进行考核,以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自主学习能力为评价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对情景模拟联合网络平台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采用网络平台式情景模拟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操作、理论成绩,还调动机动护士的积极性,升华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能更快地融入采血中心工作中.

    作者:郭妮;刘云云;魏沛;赵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大数据时代必知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行业普及应用,行业应用系统规模迅速增大,行业应用产生的数据呈爆炸式增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从科技战略层面上提出一系列的大数据研究计划来推动大数据技术的探索、研究及应用.大数据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遇,不断产生的海量大数据包含很多小数据不具备的潜在深度价值,数据分析挖掘能够对行业、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对实现各种高附加值的服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及创新应用方法,能够进一步提升行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作者:廖玍;应斌武;关明;张本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