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刚;汤庆;钟元锋;李晨;李松;刘沛;陈俊昆;管青
目的 探讨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提高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V-EEG )监测质量的结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行V-EEG监测癫痫患者160例按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干预前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行专项护理控制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方法.对两组癫痫患者监测成功率、伪差报告发生率、睡眠剥夺率、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V-EEG监测成功率(97 .50% )高于对照组(88 .7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伪差报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睡眠剥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观察组患者电极松动与导联脱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患者V-EEG监测电线损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患者皮疹和外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88 .75 % )高于对照组(72 .50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可有效提高癫痫患者V-EEG监测质量.
作者:刘美丽;罗尧岳;朱丽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疗,分析化学发光法(CLIA )检测抗核抗体(A N A )特定靶抗原/抗体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集的标本中选取405份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标本均分别采用CLIA和免疫荧光法(IIF)进行抗核糖核蛋白抗体(PNP) 、抗史密斯抗体(Sm)、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体(SSA)、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抗体(SSB)、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核小体抗体(Nuc)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Rib-P)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在抗体检出率、检测特异性及检测符合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在ANA特定靶抗原/抗体检测中抗体检出率和特异性相当;而且两种方法检测过程中在抗RNP 、SSA 、SSB等抗体检测中一致性良好,抗Sm 、dsDNA 、Nuc 、Rib-P等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抗体一致性表现一般.结论 CLIA检测ANA特定靶抗原/抗体其抗体检出率和特异性与IIF相当,且在检测抗RNP 、SSA 、SSB等抗体过程中一致性良好.
作者:周丽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构建新型血清miRN A提取方法,并评估血清外泌体miRN A-2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病理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0例NSCLC患者(试验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 .从每例受试者外周血中离心出两份等量的外周血血清,设为A 、B两组,每组为相同的40例血清标本.在miRN A提取方法方面,A组为直接从血清中提取miRN A-21 ,B组先富集血清外泌体,再从外泌体中提取miR-NA-21 ,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A 、B两组血清miRNA-21表达水平,通过分析两组血清中各自试验组、对照组的检测结果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来比较两种血清miRN A提取方法的优劣;并进一步分析血清外泌体miRNA-21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病理分型、病理分期、TNM 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NSCLC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RNA-21的表达水平较健康人明显上调(P<0 .05) ,上调倍数为2 .93倍,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其预测NSCLC风险价值高,曲线下面积为0 .867(P<0 .05) ,95% CI为0 .721~1 .000 ;而通过直接从血清中提取miRNA-21的方法,NSCLC患者和健康人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NSCLC患者外泌体miR-NA-21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TNM 分期相关(P< 0 .05) ,与病理分型无关(P> 0 .05).结论 血清外泌体miRNA-21表达水平具有更高的预测NSCLC风险的价值,并且与NSCLC病理分期、TNM 分期相关.
作者:荣昊;任伟宏;李延卿;何鑫;冯倩;李文博;冯慧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规律,包括血液中有形成分的变形性及无形成分的流动性及其对血液流动的影响,以及血管和心脏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目前已广泛用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中,对疾病的诊断、病因的发现及发病机理的探讨,都提供了新的信息.现今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在成人中应用已较广泛,但血液流变学检查作为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应用于临床实际诊疗操作中,仍未得到普及.近年来,血液流变学在新生儿常见疾病中的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意义,已引起广泛关注,并取得一定进展,现就新生儿常见疾病血液流变学近几年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姜荣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苦豆子总生物碱对溃疡性结肠炎(UC )大鼠中 HSP70的影响.方法 选取55只大鼠平均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SASP组、苦豆子碱高剂量组,苦豆子碱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 TNBS复制UC大鼠模型,模型复制的同时给予SASP或苦豆子碱治疗,3周后观察粪便隐血、DAI 、HSP70等.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HSP70 下降,治疗组 HSP7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苦豆子碱可能通过提高保护性蛋白水平,维持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处于平衡状态,从而调节肠道局部免疫应答和缓解炎症程度.
作者:李华;骆文婷;陈泽伟;郑慰武;谢文源;龙亚秋;邓虹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糖尿病肾病(DN )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死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常常进展到末期肾衰竭,对患者的经济及身体造成严重负担.
作者:李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永川区农村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及亚型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7 500例该区农村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进行 H PV 分型(15型)检测.结果 7 500例标本中检出973例阳性, HPV总体感染率为12 .97% . 35 ~ 45 岁、46 ~ 55 岁、56 ~ 65 岁年龄组感染率分别为 11 .29% 、12 .40% 、16 .92 % .感染率排在前5位的亚型依次为52型(4 .16% ) 、58型(2 .05 % ) 、16型(1 .52 % ) 、51型(1 .33% ) 、68型(1 .28 % ) .多重感染以二重感染为主,感染率为2 .09% ,其复合型别以52型复合58型为主.结论 该区农村女性 H PV感染具有地域特异性,应加强该区健康教育及健康筛查,以降低 H PV 的感染率及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作者:苏星予;廖昂;邓启明;肖成琴;刘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血浆纤溶指标对脑出血血肿的影响,为脑出血血肿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的152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到该院体检的1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观察组患者血肿和外周血标本,以及对照组健康者外周静脉血标本中的D-二聚体、纤溶酶原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外周血和血肿中测得D-二聚体和纤溶酶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D-二聚体和纤溶酶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血肿和对照组外周血中D-二聚体和纤溶酶原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患者血肿和外周血中纤溶酶原呈正相关,D-二聚体无相关性.结论 血浆中纤溶酶原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血肿内的纤溶酶原水平,对临床上脑出血血肿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全裔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尿液α1-微球蛋白(α1-MG)、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在慢性肾小球肾炎(CG )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内分泌科、肾内科的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CG伴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患者58例(疾病组) ,以及同期到该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检测尿液α1-MG和血清β2-MG 、Cys-C 、肌酐(SCr)、尿素(SUrea)的结果.结果 疾病组尿液α1-MG和血清β2-MG 、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SCr和SUre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疾病组中尿液α1-MG和血清β2-MG 、Cys-C单项指标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 .07% ,67 .24% 和65 .52% ,低于3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91 .38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尿液α1-MG和血清β2-MG 、Cys-C是诊断CG早期肾功能的理想的指标,3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CG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检出率.
作者:刘琳;李林英;潘柏莉;向省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妊娠期肾绞痛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肾绞痛,诊疗过程中既要解除孕妇的痛苦,也要考虑胎儿的风险,所以治疗较为棘手,导致许多产科医师、泌尿科医师在处理此类患者时茫然无措.本科收集了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27例首诊为妊娠期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智慧;吴跃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LC3/mTOR自噬通路调控黄芪甲苷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将5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雷帕霉素(RAPA)组、3-MA 组、黄芪甲苷(AST)组.采用灌胃方法在造模前分别灌注雷帕霉素,3-MA和黄芪甲苷.按Long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计算梗死灶体积和 HE染色观察脑损伤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 mTOR、LC3、Beclin-1、ATG5、SQSTM1/p62 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RAPA组、3-MA 组、AST 组Longa评分显著降低,梗死面积(% )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黄芪甲苷治疗后,大鼠Longa评分低,梗死面积(% )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模型组相比,AST 组mTOR 、p62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LC3和Beclin-1 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黄芪甲苷可以有效治疗和缓解大鼠MCAO ,LC3/mTOR自噬通路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史楠;张燕;李晋峰;金磊;张蔚;赵梅珍;罗峥;赵玫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与窄带成像技术(NBI )放大内镜对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经内镜活检结果为早期食管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52例,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分别评价超声内镜及NBI放大内镜判断病变浸润深度与病理的准确率及一致性.结果 两种方法预测食管癌前病变或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总体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74) .并且与病理结果对比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NBI放大内镜与超声内镜对食管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都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两者在食管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行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绝对适应证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朱建儒;杨莹莹;沈小春;杨婧;曹燕;兰丽;陈东风;兰春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该院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24例,以行常规护理措施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各项恢复用时,如排气、离床活动、术后留院时长等与对照组有差异,同时研究组护理工作认可率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区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对于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速度,加强护理质量,提高护理认可率,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静;孙亚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统计5类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M 在呼吸道感染(RTI)患儿中的检出情况,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RTI情况,用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收集2017年该院收住0~14岁患儿血清共1 287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乙型流感病毒(IVB)、副流感病毒(PIV)、甲型流感病毒(IVA)、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ADV )特异性IgM .结果 1 287例标本中IVB检出率高为50 .58% ,其余分别为PIV (3 .42% ) 、IVA(25 .17% )、RSV(2 .87% ) ,以及ADV(2 .10% ).在新生儿中均未检出5类呼吸道病毒阳性标本;随着儿童年龄增长IV A和IVB阳性检出率逐渐增高(χ2=145 .24 、357 .97 ,P<0 .05 ) ,均在学龄期儿童检出率高;PIV和IVA随着儿童年龄增长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1) ;RSV在婴儿期阳性检出率高,随着儿童年龄增长阳性检出率下降(χ2=102 .83 ,P<0 .05) .结论 该院IVB特异性IgM 阳性检出高,检出率为50 .58% ,新生儿因免疫功能未完善,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未检出阳性标本,5类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M 在不同年龄段儿童检出率均有差异.
作者:高秀兰;周绍真;谢天琪;苏胖胖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病理性Q波对心肌梗死(M I )患者冠状动脉改变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2例M I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进行详细问诊及电解质、血脂、凝血、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并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所有患者住院后均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的测量,记录其中病理性Q 波出现的位置及出现Q波患者的数量;用右侧桡动脉穿刺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记录回旋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中的病变数目,并将2支及以上血管出现病变的记为多支病变.对比患者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两种检测方法,测量计算对于不同部位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改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阴性率.发现并评价病理性Q波对于MI患者冠状动脉改变位置及血管数目诊断的准确性.评价分析病理Q波与碎裂Q RS波在冠状动脉改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前壁 M I患者33 例(53 .2 % ) ,下壁M I患者24例(38 .7% ) ;单支病变患者41例(66 .1% ) ,其中前壁M I患者有23例,下壁M I患者有18例;多支病变患者16例(25 .8% ) ,其中前壁MI患者7例,下壁MI患者9例.对比前壁MI与下壁MI患者病理性Q波诊断数据可以发现,病理性Q波对于不同梗死部位的诊断效果不同,对于前壁MI多支血管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83 .22% ,特异度为66 .92 % ;对于下壁M I多支血管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71 .90% ,特异度为89 .33% .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由此可以看出病理性Q波对于前壁MI诊断的灵敏度较下壁MI高,而对于下壁MI诊断的特异度高于前壁MI ;对于两种梗死部位下的血管改变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性Q波针对冠状动脉改变诊断的灵敏度低于碎裂QRS波,但特异度远高于碎裂QRS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病理性Q波可对MI患者冠状动脉改变的发现及位置判断提供可靠的诊断参考,并且对于前壁MI诊断的灵敏度较下壁高,而对于下壁MI诊断的特异度高于前壁.
作者:刘敏;贾凯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对口腔种植牙患者进行强化护理管理对种植成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患者分为两组,强化护理管理组采用专业护士负责,加强指导宣教与追踪随访等强化护理管理方案,对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和管理;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和配合.结果 强化护理管理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治疗满意度较之常规护理对照组高,出现遗漏和重复工作也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对口腔种植患者应用强化护理管理,可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较好地提高种植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董天贞;钟昌萍;易明伶;邓蔓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比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和DNA检测对2级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数据库为PubM ed 、Cochrane Library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 KI 、万方等.限定检索文献的时间为数据库建立到2017年10月31日.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完成文献的筛查及数据信息的提取.采用Q U ADAS工具对终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 eta-disc 1 .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终共有21篇文章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分析结果显示HPV E6/E7 mRNA和DN A诊断2级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分别为0 .87和0 .87 ,特异度分别为0 .73和0 .60 ,阳性似然比分别为2 .52和1 .54 ,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 .25和0 .34 ,诊断比值比分别为10 .28和4 .73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49 7和0 .704 8 ,Q*指数分别为0 .780 9和0 .656 8 .结论 相比 HPV DNA 检测, E6/E7 mRNA检测可能具有更优的对2级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双;朱月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婴儿肺炎并发肝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儿科住院的87例婴儿肺炎并发肝损害病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儿科住院的60例肝功能正常的婴儿肺炎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显示低氧血症、肺炎支原体感染、严重细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合胞病毒感染、中草药治疗是婴儿肺炎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 P<0 .05) ,而EB病毒、腺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则与婴儿肺炎肝损害的发生无关(P>0 .05) .结论 中草药治疗、低氧血症、肺炎支原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严重的细菌感染是婴儿肺炎并发肝损害的危险因险,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上述情况应动态监测肝功能变化.
作者:陈东亮;林玉芳;郑少梅;李春芳;钟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定量检测与尿液中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 (HBV-DNA)的相关性及联合检验对 HBV 相关肾性炎(HBV-GN)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就治于该院肾内科及感染科的肾炎患者110例,其中 HBV-GN 组60例,非 HBV 相关肾性炎(Non-HBV-GN)组50例.采用发光法检测患者 HBsAg及 HBV e抗原(HBeAg) ,采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患者尿液中的 HBV-DNA 拷贝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乙型肝炎标志物的差异;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HBV-GN组患者 HBsAg水平与尿液HBV-DNA拷贝数的相关性;采用SPSS22 .0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评价HBsAg定量、尿液 HBV-DNA检测及联合检测对 HBV-GN的诊断效果.结果 HBV-GN 组以膜性肾病为主(51 .7% ) ;而 Non-HBV-GN 组以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为主(30 .0% ) ,两组的肾炎病理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HBV-GN 组血清HBsAg 、HBeAg及尿液HBV-DNA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均高于Non-HBV-GN 组(均 P<0 .05) ,其中血清 HBsAg 定量、尿液 HBV-DNA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HBeAg(+)患者的HBsAg定量与尿液HBV-DNA拷贝水平有相关性(r=0 .718 ,P<0 .05) ;HBeAg(-)患者亦有相关性(r=0 .314 ,P<0 .05). HBsAg定量与尿液HBV-DN A拷贝水平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0 .79 ,特异度为0 .78 ,均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 HBsAg 定量与尿液 HBV-DNA 拷贝水平相关性强,二者联合检测对诊断HBV-GN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燕妳;许海涛;吴西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 、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3月到2018年4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62份PHC血清标本(PHC组) ,48份肝硬化肝炎(肝硬化肝炎组) 、50份肝恶性肿瘤患者(肝恶性肿瘤组)和100份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体检组) .分别检测各组标本PIVKA-Ⅱ和AFP水平,分析PIVKA-Ⅱ和AFP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 单独检测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在PHC组、肝硬化肝炎组、肝恶性肿瘤组和体检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各组联合检测PIVKA-Ⅱ和AFP的阳性率均高于单独检测;单独检测PIVKA-Ⅱ的灵敏度为88 .7% ,单独检测 AFP的灵敏度为74 .2% ,联合检测 PIVKA-Ⅱ和AFP的灵敏度为96 .8% ,单独检测PIVKA-Ⅱ和单独检测AFP与联合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PIV-KA-Ⅱ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与AFP相比可提高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二者联合检测对肝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邱志琦;王欣悦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