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宇;蔡徐山;焦家军;张春利
目的 评估不同促凝添加剂采血管对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测定甲状腺激素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同一志愿者肘正中静脉血至3种真空采血管中,分离血清后测定5项甲状腺激素指标.结果 经过ANO-VA检验,与对照A管比较,B管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等4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SH、FT3、FT4超过临床可接受范围;与对照A管比较,C管的总甲状腺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超过临床可接受范围;B管与C管比较,TSH、T3、FT3、FT4等4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均超过临床可接受范围.结论 不同添加剂真空采血管对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测定甲状腺激素结果可能产生影响,大批量使用前需要进行比对和可接受性评估.
作者:欧超;黄文成;朱波;黄玲莎;黄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学和肽素(CPP)、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3项指标水平的变化,旨在指导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应用抗生素,并对患者预后作出评估.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5月住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26例,分别留取其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标本,另选取同期22例稳定期患者标本及15例体检健康者标本,分别检测3组对象CPP、PCT和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CPP、PCT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患者组CP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CT和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PP、PCT和CRP分别反映了AECOPD患者的气道炎性反应和缺氧程度,对AECOPD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杨剑;陈素婷;廖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及对家属希望水平、患儿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汉中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白血病患儿作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出院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给予FCC.比较护理前及护理6个月后两组患儿家属家庭功能[家庭功能评定表(FAD)]、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记录两组患儿护理前及护理6个月后心理韧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水平.结果 与护理前比较,护理6个月后,两组患儿家属FAD得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th希望量表得分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CD-RISC得分、SF得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血病患儿出院后实施FCC模式,可减少患儿家庭矛盾,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小苗;范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人体后 ,大部分经过6~10年的平均潜伏期发展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随着我国AIDS患者和 HIV 感染者逐年增多 ,增加了临床人员职业暴露感染 HIV 的危险[1] ,其中护理人员发生 HIV 职业暴露处于其职业分类的首位[2] ,但是目前不管任何人感染了 HIV ,都会给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3 ]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破裂者需要手术治疗 ,护理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概率增大 ,职业暴露感染 HIV的危险性增强.因此 ,在护理 HIV感染的异位妊娠破裂者时 ,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 ,而且更要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保护自己.2016年7月 ,榆林市妇幼保健院采用腹腔镜为1例异位妊娠(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破裂)患者手术后 ,发现其HIV筛检呈阳性 ,医院立即按照《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要求 ,给予患者隔离救治,并对医务人员进行风险评估.7月16日 ,省级 HIV 实验室反馈 ,送检血样确证为 HIV阳性 ,CD4为300/m m3 .
作者:李变变;高红宇;王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广州市中医医院住院患者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耐药状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送检的感染类标本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先后分离的药敏试验结果一致的重复菌株.依据预后不同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详细记录临床资料、检验结果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32例患者中好转101例,死亡31例,以脑病科患者居多,以痰液(咽拭子)标本检出率高,占39.39%;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几乎完全耐药,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机械通气史、留置导管装置史、初始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可能是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有机械通气史、有留置导管装置史、初始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可能是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泳;林丽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案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47)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7)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生活质量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均明显提高,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护理前,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液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液流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中有积极作用,可加速下肢深静脉血液流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高婧;李晓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一种毛细管聚合酶链反应(PCR)芯片电泳方法,实现快速、准确地检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耐药菌.方法 根据NDM-1基因设计1对特异引物,对临床微生物检测的80株耐药肠道杆菌和6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细菌培养液进行毛细管振荡流PCR扩增,芯片电泳快速检测PCR产物.将NDM-1阳性标本进行测序验证,同时对NDM-1阳性菌细菌悬液定量梯度稀释进行PCR,考察免核酸提取PCR的敏感度.结果 毛细管PCR芯片电泳方法检测出2例阳性标本,其产物经测序验证,确定携带NDM-1基因,阳性率为100%.该方法在40 min内实现产NDM-1耐药菌扩增产物的快速分离检测,细菌检测线为1.15×101 CFU/mL.结论 毛细管PCR芯片电泳方法检测NDM-1基因准确性高、特异性强,具有快速、廉价等特点,适合NDM-1阳性菌的早期快速现场诊断.
作者:王秋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微生物室是检验中心各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潜在危险因素较多的科室,可能会出现生物安全意外事故.临床微生物检验是检验医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课上存在生物安全隐患,引起授课教师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思索.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有望加强学生实验课中的生物安全意识,多样化形式执行实验室规章制度,多种方式开展专门的生物安全教育学习,强化微生物无菌操作,使学生具备安全素质,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能较好地应对和处理生物安全问题.
作者:张峰波;王红英;朱玥洁;丁剑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主动脉血管生长的作用,研究TGF-β1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无菌分离出大鼠的胸主动脉,显微镜下小心地将大鼠的胸主动脉分离,并将剔好的动脉剪成小段,每段长度1~2 mm;将主动脉放入盛有青霉素、链霉素的冰磷酸盐缓冲液中,拿出预先用M atrigel胶包被的48孔板,将动脉环小心接种到48孔板的M atrigel胶上;再取出液态M atrigel胶,加在环上,形成夹心状;37℃培养箱中再放置30 min,使其凝固.人乳腺癌细胞M DA-M B-231培养基中给予3.125、6.250、12.500 ng/mLTGF-β1分别加至Matrigel胶上层;培养箱中常规培养并进行拍照、统计.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发现,随着TGF-β1水平增加,大鼠主动脉环的血管生成速度、密度、直径及血管分支长度均增加.结论 TGF-β1能刺激乳腺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形成.
作者:马锐;万巧凤;于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堵管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98例PCNS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堵管分为观察组(27例)及对照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堵管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化疗方案、置管长度、置管时间、患肢异常、导管异常及高黏液体使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长度(≥45 cm)、置管时间(≥60 d)、患肢异常及高黏液体使用与堵管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 PCNSL患者PICC堵管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上应给予全面干预.
作者:周来凤;花艳红;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雅培m2000和罗氏AmpliPrep/TaqMan两种全自动分析系统定量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病毒载量的一致性,为临床选择高精度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对30例艾滋病患者血浆标本同时采用雅培m2000全自动分析系统和罗氏AmpliPrep/TaqMan全自动分析仪进行病毒载量测定,比较二者检出率、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雅培m2000全自动分析系统和罗氏AmpliPrep/TaqMan全自动分析仪测得HIV-1病毒载量平均值分别为(2.990±0.284)log copy/mL和(3.100±0.244)log copy/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6,P>0.05);两种检测系统检测出的病毒载量有明显相关性(r=0.968,P<0.001),且与患者的CD4+T细胞数及CD4+/CD8+呈明显直线负相关.结论 雅培m2000全自动分析系统和罗氏AmpliPrep/TaqMan全自动分析仪检测HIV-1病毒载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实际工作中,均可作为高精度检测HIV-1的可靠方法.
作者:李丽华;余婷婷;丁彩梅;张润武;杨冬梅;王红英;白经;普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及幽门螺杆菌(Hp)对胃癌的筛查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锦州市妇婴医院210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20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G17水平,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定性检测血清中Hp阳性结果.观察两组受试者血清PGⅠ 、PGⅡ 、G17、PGⅠ/PGⅡ(PGR)水平及Hp阳性率,以及Hp阳性和Hp阴性受试者血清PGⅠ 、PGⅡ 、G17及PGR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PGⅠ 、PGR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PGⅡ 、G1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Hp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 p阳性受试者血清PGⅡ 、G17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受试者,Hp阳性受试者血清PGⅠ 、PGR水平明显低于Hp阴性受试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G、G17及Hp检测对于早期胃癌筛选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满元;张宏;赵劲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在乳腺肿瘤预测中的价值,探讨NLR与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乳腺癌中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6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术前NLR,分析NLR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eclin1 mRNA的表达,初步探讨Beclin1与NLR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组NLR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在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Ki67表达率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肿瘤直径大小、病理分级、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等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Beclin1 mRNA结果显示,肿瘤组织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根据Beclin1 mRNA表达差异分组分析发现,Beclin1 mRNA表达下调组NLR较高,与未下调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在乳腺肿瘤预测中有一定价值,炎性反应、自噬、肿瘤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促进关系.
作者:宦宇;蔡徐山;焦家军;张春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常见变应原的分布特征,为该地区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545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20种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slgE)抗体检测,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月份、疾病类型条件下变应原的分布差异,同时对变应原谱与总IgE抗体、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检测结果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45例患者sIgE总阳性率为36.15%,且多为单种吸入性变应原,尘螨为阳性率高的致病性变应原,淡水鱼、海鱼类、屋尘和猫毛为常见的变应原;不同性别患者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患者变应原阳性率差异不明显,但表现为随年龄增长由单一吸入性变应原向多种混合性(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发展的趋势;月份(季节)之间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高,11月次之,全年尘螨阳性率均高;变应性呼吸疾病患者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皮肤变应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IgE抗体阳性率与变应原检出率不匹配,血清总IgE水平分别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sIgE总强度、sIgE大强度、sIgE种类数呈正相关(r=0.186、0.464、0.460、0.447,P<0.01),与年龄呈负相关(r=-0.102,P<0.05).结论 尘螨为武汉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主要的致病性变应原,淡水鱼、海鱼类、屋尘和猫毛为常见的变应原;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血清总IgE抗体和sIgE可优势互补,联合检测更具诊断价值.
作者:陈鹏;彭丽;喻超;唐婷;肖明中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筛选和鉴定艰难梭菌(Cd)毒素A(TcdA)适配子(Apt).方法 体外合成80 bp的单链DNA(ssDNA)随机文库,采用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筛选TcdA的核酸适配子.使用DNA MAN5.2.2.0软件和mfold软件对筛选出的适配子序列的同源性和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其亲和常数.结果 经过12轮筛选,文库中随机ssDNA与TcdA的结合率从1.4% 增加到44.6%,筛选出来50条适配子,二级结构稳定的是Apt-A22,其亲和常数为2.25×107 M-1.结论 采用SELEX技术成功筛选出高亲和力的TcdA适配子,为临床Cd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具.
作者:刘红菊;苏恒;吴爱武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髌骨骨折患者经皮穿刺张力带固定手术中麻醉的应用及对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8 h镇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24 h后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髌骨骨折患者经皮穿刺张力带固定手术中麻醉应用效果明显,对患者苏醒质量有积极影响,临床价值突出,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秦悦;赵元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作为对照标准,对CMIA筛查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S/CO≥1.00)标本进行复检确认,将标本S/CO值排序分段统计阳性预测值,确定真阳性(≥95%)结果的S/CO值,并探讨CMIA S/CO值与T PPA滴度的相关性,为阳性结果判定提供参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应用CMIA佳的S/CO值,以提高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1)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通过CM IA进行梅毒筛查患者共22902例,其中筛查阳性466例,通过TP-PA补充试验得出真阳性样本372例,阳性预测值为79.8%(372/466),将S/CO值分为1.00~2.99、>2.99~4.99、>4.99~6.99、>6.99~8.99、>8.99~10.99、>10.99共6个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3.0% 、77.8% 、85.2% 、91.3% 、92.3% 、99.6%.(2)通过Spearman线性趋势检验对CMIA S/CO值与T PPA滴度进行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41,P=0.000),等级相关系数为0.747(P=0.000),说明CM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S/CO值与T PPA检测梅毒的滴度明显相关,并且TPPA检测梅毒的滴度随S/CO值的增加而升高.(3)以TPPA作为确证试验,对CM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S/CO值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ROC曲线下面积为0.927(P=0.000),可认为CMIA对梅毒的实验室诊断价值较高,当Youden指数为大时,即CMIA筛查梅毒特异性抗体诊断价值大时(S/CO值为4.50),此时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90.4%.结论 (1)CMIA对梅毒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可替代TPPA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当CMIA检测结果S/CO>10.99时,可直接发阳性报告,当S/CO值为1.00~10.99时,需加做T PPA确证试验,以减少假阳性报告,提高实验室筛查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报告质量.(2)CM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S/CO值与TPPA检测梅毒的滴度明显相关,并且TPPA滴度随S/CO值增加而升高.
作者:张薇;车玉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西安市长安医院给予常规基础护理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该院给予镇静护理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55例作为研究组.持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效果、疼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3天、第5天、第1周、第2周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镇静护理效果更为理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刘毓英;史华颖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细胞死亡是机体清除内源性和外源性伤害刺激的重要机制 ,是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研究的深入 ,坏死、凋亡、胀亡、自噬、焦亡等细胞死亡方式逐渐被人们发现.细胞焦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 ,由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介导,细胞溶解性死亡伴炎性因子释放,诱发联级放大的炎性反应.通过对细胞焦亡形态学特征、分子机制及其与感染性疾病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有助于加深对细胞死亡方式的认识 ,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方向.本文就细胞焦亡与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游宇来;王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北京辖区铁路职工健康体检贫血状况的调查分析,明确铁路职工贫血现状,为铁路职工的健康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017年在北京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72400例20~60岁在职铁路职工,按照年龄和性别分组,比较各组贫血检出率、贫血严重程度和贫血分类情况.结果 男性贫血检出率为0.30%(187/63384),女性为5.09%(459/9016),女性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39~49岁年龄组贫血检出率高,达37.00%(239/646);男女贫血程度均以轻度贫血为主,占贫血总人数的80.18%(518/646),贫血类型均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占贫血总人数的78.02%(504/646),男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检出率为16.72%(108/646),女性为61.30%(396/646),女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贫血是女性较为常见的疾病,应加强健康宣传,提高认识,定期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任淑媛;张家瑞;吴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