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全;冯华国;代国华;冯毅;朱耀虹;龚建平;游宇来
目的 分析海南省三亚地区24例唐氏综合征(DS)活产婴儿的临床合并症及相关发病因素,为DS三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三亚市人民医院及三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分娩的24例DS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新生儿经产科医师详细体检,对临床疑似DS的新生儿通过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确诊,并分析DS患儿及其产妇的临床特征.结果 24例DS患儿均为三体型,男占75.00%,女占25.00%;患儿以第1、第2胎者居多,共占83.33%;患儿合并有脏器畸形者占62.50%;24例DS患儿的产妇中位年龄为29.83岁;除1例产妇孕前曾接受唐氏筛查结果为低风险外,其余23例均未接受产前唐氏筛查或产前诊断.结论 DS患儿多数合并重要脏器畸形;加强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是避免DS患儿出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玉丰;田秀娟;唐青蓝;李志霞;代霁虹;邢晓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的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PEGS)前、后24 h眼压的改变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治疗的APACG患者80例(80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2组:观察组40例(40眼)采用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的PEGS,对照组40例(40眼)采用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的PEGS.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NCT)测量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昼夜眼压变化.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平均眼压(16.40±1.20)mm Hg、峰值眼压(18.95±2.89)mm Hg、眼压波动值(2.85±2.60)mm Hg;对照组平均眼压(17.86±1.28)mm Hg、峰值眼压(19.65±2.88)mm Hg、眼压波动值(3.26±2.61)mm Hg.2组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峰值眼压、眼压波动值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峰值眼压、眼压波动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合并白内障的APACG患者,2种方式行房角分离手术均能显著降低患者平均眼压,减少昼夜眼压波动.但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效果优于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
作者:张宏光;沙爱娟;关文雯;叶丹;王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探索在腹腔镜下行肝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收诊、行肝切除术患者170例,按数字法随机平均分所有患者为观察组(给予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治疗)与对照组(给予单极电凝治疗)各组85例,比较2组治疗后肝切除所耗时长、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患者相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 观察组的肝切除术各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的VAS、ODI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在腹腔镜下行肝切除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德全;冯华国;代国华;冯毅;朱耀虹;龚建平;游宇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颅咽管瘤患者术前与术后的人格特征,探讨肿瘤的侵袭程度及手术对颅咽管瘤患者人格特征的影响.方法 在术前及术后对各组患者分别进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MMPI)的问卷调查,共收集资料19例,将术前、术后及中国常模的各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患者各分量表在Hs、D、Hy、Pd、Pt、Sc指标上与常模比较,颅咽管瘤患者的得分均值大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在D、Si指标上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级与MMPI各分量表之间的关系显示,type 2级患者在术前的Hy、Pd、Ma指标上较其他分级显著增高.颅咽管瘤患者type 2级与type 0、type 1级比较,术前、术后人格特征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对下丘脑的侵犯程度是患者认知与人格特征改变的重要影响因素,手术对下丘脑及邻近边缘系统的保护和术前术后的心理学辅导至关重要.
作者:钱征;周凯;范雁东;张庭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和胱抑素C(Cys-C)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市人民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4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冠心病患者65例为冠心病组,脑梗死患者47例为脑梗死组,心肌梗死患者35例为心肌梗死组.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标本血清中Hcy、Lp(a)、和Cys-C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阳性率.结果 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和心肌梗死组血清Hcy、Lp(a)、Cys-C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时,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和心肌梗死组血清Hcy、Lp(a)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和心肌梗死组中Cys-C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疾病组中,Hcy、Lp(a)、Cys-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皆比单项检测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分析,Hcy、Lp(a)、Cys-C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比单项检测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Hcy、Lp(a) 、Cys-C联合检测可提高3组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血清Hcy、Lp(a)和Cys-C皆可作为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指标,临床上可将此3项指标联合检测作为筛查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作者:程燃;苏小燕;何云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联合塞来昔布对宫颈癌Caveolin-1的表达及下游信号分子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不同水平的塞来昔布、洛伐他汀联合塞来昔布与Hela细胞体外共孵育,采用MTT法分别检测其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塞来昔布、洛伐他汀联合塞来昔布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Caveolin-1及下游信号分子磷酸化的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和p-Akt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eLa细胞经过不同水平的塞来昔布、洛伐他汀联合塞来昔布处理24 h后,塞来昔布的IC50值为50 μM,洛伐他汀联合塞来昔布的IC50值为30 μM;塞来昔布、洛伐他汀联合塞来昔布均能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洛伐他汀联合塞来昔布作用更显著;塞来昔布与HeLa细胞共孵育24 h后,Caveolin-1的蛋白表达轻微上调,而洛伐他汀联合塞来昔布能够显著增加Caveolin-1的表达;塞来昔布能抑制p-STAT3和p-Akt的表达,而洛伐他汀联合塞来昔布共同处理HeLa细胞后,p-STAT3和p-Akt的表达进一步下降.结论 洛伐他汀联合塞来昔布能够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同时上调宫颈癌Caveolin-1的表达,从而抑制下游信号分子的激活.
作者:杜克先;胡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HBN)患儿检测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6年6月该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2 325例,依据血清总胆红素(TSB)结果分为3组:中重度黄疸组、轻度黄疸组和对照组,分别收集并比较血清肌钙蛋白T(TnT)、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肌酐(Cr)、尿素(U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蛋白(TP)和清蛋白(ALB)的测量结果.结果 中重度黄疸组的TnT、AST和GGT结果均高于轻度黄疸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黄疸组的 MYO、Cr和Ur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N能够造成心肌损伤,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临床上对HBN患儿应尽早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以降低其对心肌、肝脏及肾脏损伤的风险.
作者:梁健伟;周玮;李万莎;闪全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与倦怠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精神科护士28例作为观察组,在本市其他医院非精神科护士中随机抽取2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集中填写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 2组比较,情感衰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去人格方面和成就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人员的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进行比较,患者护理方面2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压力、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观察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外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精神质、情绪稳定性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较大,倦怠感较强,应该注意改善.
作者:盛丽萍;许秋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估血糖(Glu)、血清尿素(Urea)、肌酐(sCr)、尿酸(sUa)、视黄醇结合蛋白(sRBP)、β2-微球蛋白(β2-MG)、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Cys-c)等项目在常规血液透析(C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3种方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疗效评价上的应用价值,寻找合适、有效的组合以评估尿毒症患者透析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该院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9例为观察组,按照透析治疗方法分为CHD组(58例)、HFHD组(23例)和HDF组(2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人群97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肾功能指标,检测观察组透析前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肾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组患者透析后血清Glu、Urea、sCr、sUa水平均显著低于透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透析前后血清sRBP、β2-MG、s-Cys-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和HFHD组患者透析后血清β2-MG、s-Cys-c水平均显著低于透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和HFHD组患者透析前后sR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通过检测Glu、Urea、sCr、sUa来观察CHD疗效;HFHD和HDF透析疗效评估除上述检测项目外,可追加检测β2-MG、s-Cys-c、sRBP,但sRBP的检测周期需加长,不建议频繁检测.
作者:陈静;刘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14、21 d时患者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2.37±3.84)分、(8.11±2.55)分和(5.67±1.32)分,对照组同期治疗后7、14、21 d时患者NIHSS评分为(20.57±6.43)分、(17.08±5.66)分和(14.54±4.44)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9.14、13.48,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P<0.05).结论 在治疗期间对脑梗死患者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后,大部分患者NIHSS评分能显著降低,神经功能较护理前得到显著改善,心血管事件复发率也显著降低.
作者:郭晓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对血浆血尿酸(UA)、白细胞介素(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认知功能关联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PD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将同期参与体检的健康者82例作为健康组,均进行分血浆UA、IL-2、IL-6及TNF-α测定, 并比较分析2组患者各项指标的表达及其和认知功能关联性.结果 观察组的UA水平、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显著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2、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治疗后,观察组的UA、IL-2、IL-6、TNF-α水平及MoCA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IL-6、TNF-α和MoCA评分存在关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与MoCA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低表达和IL-6、TNF-α高表达与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存在关联性,可基于有关指标测定基础上进行预测.
作者:罗旺胜;朱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首胎孕妇、二胎孕妇各200例血清中的TORCH抗体,将结果数据进行对比,了解2组人群的感染情况,及2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采用ELISA检测2组人群血清中的弓形虫病毒(TOX)、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HSV)Ⅰ、HSVⅡ的Ig抗体.结果 对首胎孕妇与二胎孕妇的结果进行比较,数据显示:2组孕妇血清的总IgM、TOX-IgM、CMV-IgM、RV-IgM、HSVⅠ-IgM、HSVⅡ-IgM、TOX-IgG、CMV-IgG、RV-IgG、HSVⅠ-IgG及HSVⅡ-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人群的总IgM阳性率差异较小(Kappa值为0.839),在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中,HSVⅠ-IgM的阳性率差异较大(Kappa值为0.142),RV-IgG的阳性率差异一般(Kappa值为0.511),其他项目差异较小(Kappa值均大于0.75).结论 首胎孕妇与二胎孕妇的TORCH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HSVⅠ-IgM、RV-IgG外,其他项目的阳性率差异较小.二胎孕妇总IgM阳性率比首胎孕妇高,尤其是RV-IgM、HSVⅠ-IgM、HSVⅡ-IgM,临床上仍需重视孕妇的TORCH检查,尤其是二胎孕妇.
作者:林立鹏;刘泽滨;王斌;陆学东;黄威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及汉族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情况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内蒙古地区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307例,其中蒙古族161例、汉族146例,分为无症状HBV感染(ASC)组、慢性乙型肝炎(CHB)组和HBV所致乙型肝炎肝硬化(LC)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熔解曲线法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 161例蒙古族标本中,B型30例(占24.8%),C型117例(占65.5%),B/C混合型14例(占8.1%);146例汉族标本中,B型34例(占23.3%),C型95例(占65.1%),B/C混合型17例(占11.6%).在ASC组中,B型所占比例高;在LC组的感染者中,C型所占比例高.结论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及汉族HBV基因型均为B型、C型和B/C混合型,均以C型占多数;B型感染者预后较好,C型感染者预后较差.
作者:刘丽;马佳;付建伟;王振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和E-钙黏蛋白(E-ca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5例乳腺癌组织和47例癌旁组织中SATB1和E-cad的表达,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SATB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73.6%,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6%,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SATB1和E-cad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SATB1和E-cad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绝经与否、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癌组织中SATB1和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r=-0.582,P<0.05).结论 SATB1和E-cad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两者的联合检测对临床判断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发生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瞿丛新;吴莹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视网膜中谷氨酸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降糖方面给予降糖药物口服治疗;观察组在降糖方面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其他治疗同对照组,2组都治疗观察4周.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和86.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降低,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OMA-IR、HOMA-I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患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值都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患眼EDV与PSV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谷氨酸水平分别为(3.20±1.34)和(5.38±1.24)μmol/L,都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1.38±2.18)和(11.99±1.83)μmol/L,治疗后观察组的谷氨酸水平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减少视网膜中谷氨酸的表达,降低胰岛素抵抗,促进基础胰岛素分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视神经状况,从而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
作者:王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不同病原菌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随机选取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安徽省芜湖市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51例作为本次研究试验对象,对所有患儿行脑脊液检查,并根据检查采用相应抗菌药物治疗,观察并统计不同病原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各项生理指标情况,比较1年后患儿预后.结果 51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均为细菌感染,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共36例(占70.59%),革兰阴性菌共15例(占29.41%).接受治疗后,共治愈34例,好转13例,治疗无效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2.16%.观察患儿早期临床表现,除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外,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脑膜炎患儿其余各项临床资料与其他病原菌所致的脑膜炎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通过对患儿进行随访调查,5例患儿有智力障碍,2例患儿出现运动障碍,2例患儿有癫痫,总后遗症发生率为17.65%.结论 感染大肠埃希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概率较高,对于体温异常、拒奶和呕奶严重及患有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要及早检测脑脊液生理指标,确认是否感染大肠埃希菌,及早使用抗菌药物对症治疗,以避免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作者:朱金涛;姚余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带教要从实验室安全、培养全面质量控制意识、强化基本功训练、培养临床综合能力、加强多元化带教方式等方面进行,以增强实习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作者:陈中举;黄敏;孙自镛;管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乳腺癌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20例,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系统健康教育,比较2组间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淋巴水肿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臂周差距(2.72±0.75)cm短于对照组的(3.31±1.6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全部功能项目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淋巴水肿的知识和各预防措施方面知晓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轻淋巴水肿对上肢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滢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白细胞介素 (IL)-17受细菌生物膜影响引起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肺泡灌洗液标本261例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分别检测健康人群、生物膜细菌感染人群及非生物膜细菌感染人群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的Th17细胞表达率和IL-17细胞因子,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生物膜感染人群肺泡灌洗液中Th17细胞表达率及IL-17细胞因子水平与非生物膜感染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2组外周血与健康人群外周血的Th17细胞表达率及IL-17细胞因子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生物膜可以刺激机体感染局部Th17细胞表达水平和IL-17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而并未引起全身免疫反应,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景阳;王宇娟;刘晖;张文;杨晓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效果.方法 将产科分娩产妇264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132例行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其中自然分娩53例,剖宫产79例;观察组132例行循证护理模式,其中自然分娩81例,剖宫产51例.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2组焦虑量表(SAS)评分、抑郁量表(SD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后24h出血量状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状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好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
作者:李玉琼;王秀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