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张红英;袁宁霞;朱丽红;车虹彩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57例产后尿潴留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针灸组49例、肌注组50例,分别接受穴位注射、针灸、肌肉注射治疗,比较3种不同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5,P=0.000);总有效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4,P=0.002);治疗组患者残尿量为(25.3±6.9)mL ,针灸组为(56.4±13.2)mL ,肌注组为(47.4±12.8)mL ,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6,P=0.000),治疗组残尿量低于其他2组。结论穴位注射对产后尿潴留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巧娟;贾皖宁;陈巧玉;陈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建立规范麻醉恢复室管理模式对降低苏醒期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6例入住麻醉恢复室的患者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建立规范麻醉恢复室管理模式加强麻醉恢复室控制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苏醒时间,麻醉苏醒期并发症,躁动发生次数、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全身麻醉停药后,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拔管时间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症、高血压、苏醒延迟、寒颤、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躁动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麻醉恢复室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苏醒期并发症,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
作者:朱海娟;吕娜;黄丽华;马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病例的声像图特征,探讨子宫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血流改变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滋养细胞肿瘤患者102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42例,良性组60例,均行腹部彩超平扫及多普勒超声扫描,记录影像学特征、血流变化、阻力指数(RI),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定量检测。结果恶性组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子宫肌壁的 RI 值分别为(0.62±0.12)、(0.61±0.08)、(0.43±0.13),良性组为(0.82±0.11)、(0.83±0.10)、(0.73±0.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9,9.020,7.989,P<0.01)。根据多普勒超声彩色血流分布特征可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分为弥漫浸润型、灶性高回声型、混合回声型等3型。混合回声型反应的大速度(Vmax)为(73.8±18.6)cm/s ,显著高于弥漫浸润型[(58.9±16.8)cm/s]和灶性高回声型[(61.3±15.4)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318,2.871,P<0.01);RI 为(0.51±0.06),显著低于弥漫浸润型[(0.65±0.10)]和灶性高回声型[(0.68±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67,7.265,P<0.01);β‐hCG 为(69231.4±13625.8)IU /mL ,介于弥漫浸润型[(6407.3±4312.6)IU /mL]和灶性高回声型[(124257.3±16822.5)IU /mL]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95,14.329,P<0.01);弥漫浸润型β‐hCG 明显低于其他2个类型(t=38.953,P<0.01)。结论动态监测子宫血流变化及β‐hCG 水平对于鉴别诊断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可区分不同肿瘤类型。
作者:罗欢;张惠芳;霍咪;黄蓉;叶蓝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 (VD)对2型糖尿病(T2MD)患者的血糖控制、代谢综合征及炎性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就诊的 T2MD 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额外补充 VD ,对照组患者使用相同计量的安慰剂。治疗3、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血糖控制及炎性标志物表达的变化。结果补充 VD 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25(OH)D 和1,25(OH)2 D3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2组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6个月之后,FBG 、餐后2 h 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 HbA1c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治疗后 Ca2+水平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治疗6个月后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有所下降,CRP 和 IL‐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充 VD能够改善 T2MD 患者血糖控制及炎性反应。
作者:吴锋;王海生;张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少见,Curling 首先报道,其被 Malassez界定为一种临床实体,此瘤罕见,预后差,约占结外淋巴瘤的2.4%,而占发生于睾丸恶性肿瘤的1%~7%,常发生于50岁以上男性[1‐2]。儿童睾丸淋巴瘤罕见,国内外少有报道,临床容易误诊。现对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睾丸 B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周军;高燕;吕孟兴;李霁伟;阿智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为该菌的感染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该院2011~2014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68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检测。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占73.1%;以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病房检出率高;该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耐药率低,分别为27.9%和26.9%;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7.4%、73.9%;对其余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在62.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较高并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治疗应及时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作者:邓健康;郭晓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CSO)的疗效及对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胰岛素(INS)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治疗的160例 CSO 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健康宣教、心理指导、饮食与运动干预等综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生活方式改善率、生化代谢指标、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 CRP 及 INS 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缺乏运动改善率、高脂高热食物摄入改善率及含糖、碳酸饮料摄入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 BMI 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 CRP 及 INS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治疗 CSO 疗效确切,且可显著降低血清 CRP 及 INS 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红;张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对血液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55例血液病患者和51例非血液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分为血液病感染组(39例)、血液病非感染组(16例)、非血液病感染组(36例)、非血液病非感染组(15例),检测所有患者的 CD64、降钙素原(PCT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其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血液病感染组患者 CD64阳性指数、PCT 、CRP 水平显著高于血液病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 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血液病感染组患者 CD64阳性指数、PCT 、CRP 水平与 WBC 计数显著高于非血液病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病患者 CD64阳性指数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973,95% CI 为0.727~0.998,灵敏度为0.973,特异度为0.947;非血液病患者 CD64阳性指数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942,95% CI 为0.853~0.984,灵敏度为0.894,特异度为0.863。恶性与非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 CD64阳性指数、PCT 、CRP 水平与 WBC 计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 CD64能够作为血液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对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志峰;聂海英;李焱;李慧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钝针扣眼穿刺法与锐针绳梯穿刺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该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使用钝针扣眼穿刺(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锐针穿刺(25例),比较2组患者的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感染率、渗血率及疼痛程度。结果穿刺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渗血率、感染率与疼痛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钝针扣眼穿刺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点渗血和局部感染,减轻穿刺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石梅;陈林;曹晓翼;余雯雯;熊小红;刁永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海南省三甲医院科研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调查、文献检索法等方式对该省三甲医院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涵盖各三甲医院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医、护、技、药等专业)。对各医院科研状况,包括科研人员管理、科研氛围、科研投入等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并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结果表明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级别与专业技术人才的学位高度相关;海南省三甲医院科研氛围较良好;科研支撑平台功能分化优良率为77.78%(7/9);实验仪器设备状况优良率为88.89%(8/9);科研投入优良率为66.67%(6/9);科研经费合理使用优良率为77.78%(7/9);科研项目完成度优良率为88.89%(8/9);科研产出优良率为88.89%(8/9);9家医院总体状况较好。结论海南省三甲医院科研管理状况良好,应总结有效经验对其做出相关优化。
作者:高芳;莫少伟;王为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82例 ACI 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梗死体积分为3组:大梗死组(L 组)13例,中梗死组(M 组)47例,小梗死组(S 组)22例;选取同一时期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 Hcy 、CRP 、D‐D 水平和 Hcy 、CRP 、D‐D 三者联合检测对 ACI 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研究对象 Hcy 、CRP 、D‐D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Hcy 灵敏度为84.14%,特异度96.00%,正确诊断指数0.8014,阴性预测值88.07%;CRP 灵敏度90.24%,特异度91.00%,正确诊断指数0.8124,阴性预测值91.92%;D‐D 灵敏度75.61%,特异度98.00%,正确诊断指数0.7361,阴性预测值83.05%;Hcy + CRP + D‐D灵敏度98.78%,特异度89.00%,正确诊断指数0.8778,阴性预测值9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cy 、CRP 、D‐D 三者联合的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 、CRP 、D‐D 联合检测可用于 ACI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徐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正常足月产妇羊水中的组织因子(T F )水平与妊娠高凝状态及羊水栓塞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待产的正常足月妊娠产妇158例,检测产妇血浆、羊水、羊水上清液及羊水沉渣中的 TF 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结果羊水沉渣 TF 水平为(1409.36±120.34)ng/L ,明显高于血浆、羊水及羊水上清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 TF 水平为(30.17±6.49)ng /L ,明显低于羊水各标本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沉渣 TFPI 水平为(9.46±1.77)g/L ,明显低于血浆、羊水及羊水上清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 TFPI 水平为(22.19±5.16)g /L ,明显高于羊水各标本(P<0.05);羊水及羊水上清液 TF 和 TFPI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羊水、羊水上清液、羊水沉渣中 TF 与 TFPI 呈负相关关系(P<0.05),其中羊水沉渣相关性强(r =-0.903,P <0.05),血浆标本 TF 与 TFPI 无相关性(P >0.05)。结论正常足月产妇羊水 TF 含量较高,而 TFPI 较低,可能在羊水栓塞的发生机制中起一定的临床作用。
作者:张华;张红英;袁宁霞;朱丽红;车虹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不同引产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行引产处理的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患者68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腹羊膜腔行依沙吖啶注入,并接受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性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引产时间及宫颈成熟评分:实验组患者胎盘排出至宫缩时间[(5.62±1.34)h]和宫缩至用药时间[(29.24±4.13)h]比对照组缩短[(11.22±3.62)、(35.26±5.6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成熟评分[(8.24±2.95)分]比对照组[(6.14±1.92)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引产效果:实验组引产成功率(94.12%)比对照组(64.7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分娩期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实验组产后出血(2.94%)、软产道损伤(20.58%)、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0)与对照组(2.94%、17.64%、2.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泻(11.76%)、恶心呕吐(14.70%)、寒战发热发生率(14.70%)均比对照组(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依沙吖啶+米非司酮联合引产方案可达终止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目的,引产效果确切,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张丽;杨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0例全身麻醉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干预组患者围术期采用音乐干预,对照组患者围术期使用普通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以及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干预可显著提高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
作者:周莉;杜彦玲;孙亮;孙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佑美托咪啶对胃癌根治术后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 )患者 T 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该院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75例,随机分为复合组(n=89)和对照组(n=86),2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麻醉方法,术后行 PCIA ,复合组患者使用佑美托咪啶1μg/kg +吗啡0.48 mg /kg ,对照组应用吗啡0.48 mg/kg 。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24、48 h 吗啡用量、有效按压次数、PCIA 总次数;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T 细胞亚群。结果复合组患者术后24、48 h 吗啡用量、有效按压次数、PCIA 总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术后瘙痒、恶心、呕吐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 T0时刻比较,2组患者 T1~4时刻 CD3+和 CD4+细胞水平均降低(P<0.05),且 CD4+/CD8+比值也降低(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复合组 T2~4时刻 CD3+和 CD4+细胞水平及 CD4+/CD8+比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佑美托咪啶联合吗啡应用于胃癌根治术后行 PCIA 的患者,可有效减少吗啡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镇痛及 T 细胞免疫。
作者:贺桂文;王才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痰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 )与胶体金法联合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364例肺结核患者和67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分别采用痰 PhaB 法和胶体金法进行检测,比较痰PhaB 法、胶体金法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痰 PhaB 法与胶体金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82.14%(299/364)]高于痰 PhaB 法、胶体金法单独检测,但特异度[86.57%(58/67)]却有所下降。联合检测对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为99.07%(107/108),明显高于胶体金法72.22%(7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75,P<0.001);联合检测对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为75.00%(192/256),明显高于痰 PhaB 法54.69%(140/256)、胶体金法60.16%(154/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167,P<0.001;χ2=12.872,P<0.001)。结论痰 PhaB 法对肺结核诊断提供新的检测途径,其与胶体金法联合检测更利于肺结核尤其是涂片阴性肺结核的准确诊断。
作者:胡彦;刘洁;杜昌廷;胡代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该实验室不同孕期健康孕妇血浆抗凝血酶Ⅲ(A T‐Ⅲ)和 D‐二聚体(D‐D )参考区间。方法选取该院2850例不同孕期健康孕妇及同期260例非妊娠期健康女性,采用法国 STA‐R Evolution 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 AT‐Ⅲ活性及 D‐D 浓度,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3文件,建立该实验室各指标的参考区间。结果非妊娠健康女性血浆 AT‐Ⅲ及 D‐D 参考区间分别为84.7%~123.3%,≤0.52μg/mL 。≤13孕周、>13~27孕周、>27孕周的孕妇血浆 AT‐Ⅲ的参考区间分别为81.8%~115.8%、77.7%~112.1%、68.1%~113.1%。≤13孕周、>13~20孕周、>20~27孕周、>27孕周的孕妇血浆 D‐D 的参考区间分别为:≤0.75、≤1.04、≤2.14、≤3.24μg/mL 。结论建立该实验室健康孕妇不同孕期血浆 AT‐Ⅲ及 D‐D 的参考区间,有助于临床评价妊娠期女性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
作者:邓群英;张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与液基细胞学(TCT)检测结果比较,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妇科接受 TCT 检查的140例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5个组:炎性/良性组(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44例),IN Ⅱ组(38例),CIN Ⅲ组(17例),宫颈癌组(9例)。比较各组HPV E6/E7 mRNA 检测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结果 CIN 异型程度增高,HPV E6/E7 mRNA 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均呈增加趋势,不同 CIN 分级患者的阳性率和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TCT 病理检查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高危型 HPV E6/E7 mRNA 可以作为惠州地区宫颈癌筛查手段之一,联合 HPV E6/E7 mRNA 及 TCT 检测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作者:何晓清;唐跃华;胡惠军;盛晓艳;王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优化检验科无纸化检验流程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改进现有L IS系统,采用生化免疫流水线样本管理器的自动分配功能,个性化设置虚拟流水线,将线下仪器整合至流水线,完成标本检验信息的分类与标本检验。结果流水线上项目当日高效完成线上、线下仪器无纸化检验,择日检验免疫项目可通过样本管理器自动归类检验。结论基于 LIS 应用条码、西门子生化免疫流水线可实现线上、线下仪器联合应用,免疫项目顺利完成当日及择日检验,流程明显优化,工作效率极大提高。
作者:韩红星;吕宁;李小勇;杨燕;张琳;刘厚明;单万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品牌、批号的试剂原料对α‐淀粉酶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优选3个品牌(A 、D 、E)和3个批号(A 、B 、C)α‐葡萄糖苷酶、4个批号(A 、I 、J 、K)4,6‐亚乙基‐4‐硝基苯‐α‐D‐麦芽七糖(EPS),采用2级参考方法和 GBW(E)090282分别评价8种不同试剂组合运行2级参考方法结果的正确度,正确度符合要求后的试剂组合同时检测7份α‐淀粉酶活性浓度为(26.9~783.4)U /L 的冰冻人血清样本组,分别比较其差异性。结果 D和 K 方法试剂及正确度评估未通过,其余 A 、B 、C 、E 、I 、J 方法采用 GBW (E)090282检测结果分别为:66.1、66.0、66.3、64.8、66.5、64.7 U /L ;不同品牌α‐葡萄糖苷酶试剂、不同批号α‐葡萄糖苷酶试剂、不同批号 EPS试剂检测7份冰冻人血清样本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J 方法检测结果均低于其他5种方法。结论不同品牌、不同批号的试剂原料对α‐淀粉酶参考方法的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评估关键试剂的质量,以确保正确运用α‐淀粉酶参考方法。
作者:孙慧颖;胡滨;刘春龙;陈宝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