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B病毒IgM、IgG及DNA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胡忠昌;丁小霞;梅诗胜

关键词:EB病毒, 呼吸道感染,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EB病毒(EBV )IgM、IgG及EBV‐DNA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100例非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患儿的 EBV‐IgM 和IgG ,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病毒DNA。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EBV‐IgM、IgG及EBV‐DNA阳性率,评价不同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EBV‐IgM 阳性率51.00%,EBV‐IgG阳性率58.50%,EBV‐DNA阳性率56.25%;对照组患儿EBV‐IgM阳性率4.00%,EBV‐IgG阳性率11.00%,EBV‐DNA阳性率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IgM 灵敏度51.00%,特异度96.00%,曲线下面积0.617;EBV‐IgG灵敏度58.50%,特异度89.00%,曲线下面积0.583;EBV‐DNA灵敏度56.25%,特异度95.00%,曲线下面积0.642。结论 EBV‐IgM、IgG及EBV‐DNA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具有诊断价值。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染色体异常及多态变异与不良生育患者染色体核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有不良生育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与多态变异与不良生育的关系,为优生优育进行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5年来该院咨询有不良生育患者1465对,进行外周血培养,细胞收获,制片以及G显带,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1465对夫妇中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5.19%,其中男性1.84%,女性3.34%,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具有不良生育史的患者中,早期流产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8.05%),其次是有缺陷儿出生史的患者(8.00%),明显高于其他不良生育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具有不良生育史的患者中,染色体多态性总检出率为11.74%,男性检出率为10.85%,女性为0.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死胎检出率(14.52%)以及早产检出率(12.68%)高于其他不良生育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异常及多态变异可以导致不良生育的发生,所以染色体核型分析应作为优生优育的常规检查项目,为更好的优生优育进行指导。

    作者:谢德纯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H PV16E7致瘤相关位点的定向突变及其表达纯化

    目的:研究定点突变 HPV16E7基因中与转化有关的位点,原核细胞表达突变后的 HPV16E7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方法在引物内设计突变位点,T载体克隆全部与转化有关的全长 HPV16E7基因,然后亚克隆构建pET‐28a‐HPV16E7质粒(命名为pET‐28a‐HPVm16E7),转化 E .Coli BL21细菌,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 )诱导下表达 HPVm16E7蛋白,用HPV16E7单克隆抗体对其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DNA测序证明了构建的pET‐28a‐HPVm16E7是正确的,转化细菌后能够表达HPVm16E7蛋白,并能与不同的HPV16E7单抗抗体反应。结论在引物中设计突变位点能够定向突变 HPV16E7与转化有关的位点,原核表达的HPVm16E7不影响其免疫原性,增加了基于 HPV16E7的疫苗的安全性。

    作者:彭小丽;郭龙华;吴文权;刘梦琼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短信自动回访服务在医院检验科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索利用移动通讯技术为门诊患者进行检验后服务的方式,拓展检验服务手段,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方法在医院局域网上,利用O racle等工具建立患者检验结果数据库,短信生成管理模块等程序,为存在异常检验结果的门诊患者研发短信自动发送程序。结果短信回访系统已经自动回访门诊患者16000余例,其中包括为235例门诊患者发送危急值短信提醒。收到门诊患者短信回执2115条,收集到125例门诊患者对医院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接听因接收到回访短信进一步咨询的电话523人次。短信回访服务后门诊患者检验复检率(13.9%)高于回访前(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自动短信回访服务,为门诊患者提供了个性化跟踪服务,有效实现了医院检验科与门诊患者之间沟通交流,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作者:李广权;周卫东;钟培英;李隆勇;姚秀菊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及其配套的原装一次性耗材采集血小板,将未采集成功的献血者按照不同原因分类统计。结果2015年3~11月共采集单采献血者7047例,其中采集失败的有46例(0.65%)。采集失败的主要原因有:血管因素(30.4%)、乳糜血(19.6%)、血小板冲红(15.2%)以及献血反应(13.0%)。结论针对不同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发生,从而达到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血液成本。

    作者:杨培;余利华;何涛;曾北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蜡样芽孢杆菌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学检测及文献复习

    蜡样芽孢杆菌为革兰阳性芽孢杆菌(芽孢不突出菌体),需氧或兼性厌氧,轻微运动性,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水和医院环境[1](如空气过滤和通风设备[2]、样本收集管、床单[3]及重复使用的毛巾[4]、静脉导管[5]、光导纤维支气管镜检设备[6]等),可因污染土壤和食品作为一种食源性疾病进行报道(食物中毒)[7]。临床上各种标本(血液、伤口和痰等)分离到该菌时,常被认为是污染菌未鉴定到种或被误鉴为枯草芽孢杆菌,导致临床和微生物室对其研究和报道相对较少[1,6]。为了提高对该菌引起感染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本文结合本院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病原学鉴定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如下。

    作者:谢威;高世超;曹敬荣;闵嵘;王育英;张红艳;赵琪彦;路尧;王培昌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人附睾蛋白4和CYFRA21-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慢性肾脏疾病(CKD)女性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40例慢性肾脏疾病(CKD)女性患者为研究组,3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使用电化学发光法、苦味酸法、颗粒增强免疫投射比浊法和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 HE4、CYFRA21‐1、肌酐(Cr)、胱抑素C(Cystatin C)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不同CKD分期中水平变化;对CKD各期患者的HE4、CYFRA21‐1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ROC曲线对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CKD各期患者 HE4和CYFRA 21‐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HE4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r=-0.851,P<0.05),血清CYFRA21‐1水平与eGFR无明显相关性(r=-0.387,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HE4、CYFRA21‐1、Cr、Cystatin C和β2‐MG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931、0.862、0.930、0.974和0.949,诊断敏感度由高至低依次为:Cystatin C、β2‐MG、HE4、Cr、CYFRA21‐1。结论 CKD女性患者 HE4和CYFRA21‐1水平明显升高,且具有诊断意义。

    作者:安黎云;汤菲;贾克然;王缚鲲;李芳;刘艳丽;张立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运用趋势图对献血车消毒效果分析及消毒方法干预探讨

    目的:运用Microsoft Excel制作环境卫生趋势图对献血车消毒效果进行跟踪监测,利用趋势图的变化对献血车空气消毒施以干预。方法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对10台献血车的环境卫生进行两年(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时间持续跟踪监测,将监测结果运用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管理,并制作趋势曲线图。结果在用10台献血车总菌落数从4月开始献血车总菌落数呈明显增长趋势,5月和6月呈现明显高势态,7月、8月及11月菌落数均维持较高数值。1号献血车在特别的月份中(2014年6月及2015年5月)有陡然的升高变化;献血车的菌落数和趋势变化与购买年限和车辆状况没有关联;献血车10个布点位置的菌落数分布趋势有一定差异。不同位置的菌落数可能与人员进出情况、与空气的流通情况及物品的摆放有关。结论趋势图不仅可以及时反应空气消毒的效果,及时发现清洁消毒存在的问题,也可以为献血车车况的掌握、工作人员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作者:廖玉英;杨俊鸿;邹晓萍;彭楷;骆展鹏;黄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癌痛患者疼痛情况及随访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出院后的癌痛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癌痛患者疼痛的情况、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止痛药使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辅助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患者对电话随访的满意度,并对部分癌痛患者依从性差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癌痛随访护士应用肿瘤中心制订的癌痛患者出院随访表,对出院后的434例癌痛患者按照表格内容进行电话随访,逐项询问并做好登记,同时做好癌痛相关知识宣教、用药指导、不良反应的防治、心理疏导,并与家属沟通,共同参与到疼痛治疗中。结果在对434例癌痛患者电话随访过程中,成功随访了395例,其中发现:数字评分法(N RS )疼痛评分为无痛67例(17.0%)、轻度疼痛230例(58.2%)、中度疼痛68例(17.2%)、重度疼痛30例(7.6%)。66.6%(263/395)的癌痛患者出院后在使用止痛药,52.9%(139/263)的患者使用止痛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23.2%(61/263)的癌痛患者在止痛治疗的同时使用了辅助药物,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有34.9%(138/395)患者存在依从性差的问题,95.9%(379/395)患者对电话随访表示满意,认为疼痛随访具有重要意义。结论通过电话随访,使出院后的癌痛患者得到规范化的镇痛治疗和护理,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日实现癌痛患者无痛生存的目标。

    作者:李燕;汪秀云;许辉琼;刘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成纤维细胞因子21同腹型肥胖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腹型肥胖者成纤维细胞因子21(FGF21)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在体检人员中选择腹型肥胖者90例,并根据颈动脉IM T将其90例分为IM T增厚组(A组)和IM T正常组(B组),并选择90例健康者(C组)进行比较,分别进行 FGF21、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等参数测定。结果 A 组的颈动脉IMT、ln (HOMA‐IR)和FGF21均分别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 IMT 和ln(HOMA‐IR)(r=0.611,P<0.01)、FGF21(r=0.464,P<0.01)、TC(r=0.370,P<0.05)、收缩压(r=0.276,P<0.05)呈正相关。FGF21水平同BMI(r=0.454,P<0.01)、WHR(r=0.353,P<0.01)、TG(r=0.266,P<0.05)、ln(HOMA‐IR)(r=0.223,P<0.05)、空腹胰岛素水平(r=0.220,P<0.05)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GF21、收缩压、ln(HOMA‐IR)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肥胖者颈动脉IM T已有所升高,FG F21可能对预测肥胖者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江波;陈霞;杨玲;王蓓;张歆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经鼻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经鼻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在检查前、中、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指导,对照组患者在检查前进行常规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中、后生命体征,以及焦虑、耐受性及舒适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生命体征较对照组患者平稳;试验组患者焦虑及耐受性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老年患者经鼻胃镜检查前的焦虑心理,提高耐受性及舒适度。

    作者:滕敬华;李小力;刘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接诊的10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硫酸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D‐D、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的变化,比较平均治疗时间、终止孕周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CRP ,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终止妊娠孕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48/50)高于对照组74.00%(37/50),并发症发生率6.00%(3/50)低于对照组24.00%(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可以有效降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体内hs‐CRP和D‐D水平,抑制炎性反应,使新生儿的预后得到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马立苹;陈媛媛;张西艺;李维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吹气球呼吸训练法对哮喘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吹气球呼吸训练法对哮喘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哮喘患者85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3)。对于两组哮喘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进行吹气球呼吸训练法的肺部锻炼,对照组则进行普通的呼吸锻炼。在两组哮喘病患者训练前、训练后一周、训练后1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出量(FEV1)、FEV1/FVC、呼吸频率、肺部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上楼距离、锻炼时间进行检测;编写病患满意度调查问卷,在两组患者训练前后进行满意度调研,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FVC[(2.25±0.14)L]高于对照组[(2.12±0.16)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FEV1[(1.98±0.29)L]高于对照组[(1.67±0.16)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 FEV1/FVC 值[(88.67±5.16)%]高于对照组[(85.37±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呼吸频率[(16.61±1.45)次/分]低于对照组[(17.21±1.80)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 PaO2[(70.25±8.14)mm Hg]、SaO2[(93.98±2.29)%]以及上楼距离[(11.61±1.45)m]均高于对照组[(69.12±7.16)mm Hg、(92.93±1.78)%、(8.21±1.80)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训练后1 d及1个月的锻炼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95.60%)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吹气球呼吸训练法能够增强老年哮喘患者肺部功能,提高病患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自身状况,是一种简易、经济、有效的训练方法。

    作者:董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银屑病患者红细胞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银屑病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变化特点。方法比较分析93例不同类型银屑病确诊患者和体检健康者红细胞参数检测结果。结果银屑病患者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比容(HCT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低于健康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大于健康者(P<0.05),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RDW‐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Hb、HCT ,脓疱型银屑病 HCT水平低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0.05),其他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红细胞参数水平与存在异常改变,可通过红细胞参数检测辅助诊断银屑病。

    作者:周挺;王婧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血浆5-HT 水平与氧化应激作用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血浆5‐羟色胺(5‐H T )表达与氧化应激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8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7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浆5‐HT、脂质过氧化物(LPO)和丙二醛(MDA)的检测,以及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检测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浆MDA浓度(4.46±0.51)nmol/L高于对照组(1.68±0.38)n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PO浓度(18.67±1.48)nmol/L高于对照组(6.62±1.29)n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5‐H T浓度(1828.44±300.87)pg/m L高于对照组(1236.93±289.48)pg/m 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偏相关分析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血浆5‐HT与MDA(r=0.325,P<0.05)、LPO(r=0.432,P<0.05)、TC(r=0.357,P<0.05)都呈正相关,而与HDL‐C(r=-0.385,P<0.05)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DA、LPO、TC与 HDL‐C都为影响5‐HT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血浆5‐HT呈现高表达状况,同时伴随有 MDA与 LPO的高表达,且MDA与LPO的表达情况会影响5‐HT的表达,可能是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作者:史盛梅;韩文;袁东红;温彦丽;王会丰;冯义朝;孟存英;戴光荣;刘磊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米力农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米力农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重庆北部新区第一人民医院2012~2015年收治的肺炎伴心力衰竭患儿共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米力农治疗,首先给予负荷量50μg/kg ,10~15 min缓慢静注,后以0.5μg/(kg?min)维持。对照组22例,采用西地兰组,具体用法是:≤2岁,0.03~0.04 mg/kg ;>2岁,0.02~0.03 mg/kg ,平均分三次,平均每8小时给药一次。洋地黄化后12 h ,开始给予维持量,维持量为总量的1/4,1次/日,每组均持续给药3d,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与西地兰比较,评价米力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肝脏大小以及尿量等指标,治疗组用药3 d后,总有效率95.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仅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力农组患儿血小板计数无异常,心电图无改变,心率、血压无显著变化,无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米力农治疗婴幼儿肺炎伴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优于西地兰。

    作者:张亦维;张维先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单中心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住院患者华法令抗栓治疗分析

    目的:了解2010年欧洲心房颤动(房颤)指南颁布以来,临床实践中非瓣膜病房颤住院抗栓治疗的现状,评估华法令应用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据住院记录收集一般资料、疾病特点、临床并发症及抗栓治疗,并按CHA2DS2‐VASc积分评估抗栓治疗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535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7.15±10.52)岁,女性68.04%。其中5.23%的患者接受华法令抗凝治疗,而71.40%的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药物。CHA2DS2‐VASc≥1分的患者,118(22.26%)例未应用任何抗栓药物。2011年,2012年及2013年3个年度比较,华法令的依从性缓慢提高。年龄≥65岁患者464例,接受华法令的26例(5.6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χ2=4.21,P=0.04)、中风史(χ2=4.77,P=0.03)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χ2=4.38,P=0.04)是华法令抗栓治疗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仅中风史(OR=4.67,P=0.04)是华法令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实践中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令抗凝治疗依从性与指南要求差距甚远,而抗血小板治疗广为临床接受。年龄、中风史等出血危险因素是华法令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作者:钟斌;王亚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急性白血病严重威胁着现代人们的健康,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患病率有着逐年上升的趋势。细胞形态学镜检是急性白血病诊断的基础和核心,但凭形态分型有一定困难,诊断符合率只有60%~70%。随着生物分子学的发展,不少融合基因在病程中有稳定且有独特的形态学和临床特点,在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分析预后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急性髓性白血病进行鉴别分析。

    作者:王丽斌;于远军;姜丽杰;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调查分析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SAS、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35岁以下患者的SAS评分高于26~34岁组和25岁以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34岁组患者的SAS评分高于25岁以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妊娠史、排卵障碍患者的SAS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大于5年患者的SDS评分高于1年、2~5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程1年、2~5年患者的SDS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妊娠史、排卵障碍患者的SD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焦虑状况与其年龄存在相关性,抑郁状况与其病程存在相关性。

    作者:王娟;李引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品管圈活动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及中重度黏痰的影响

    目的:分析并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及中重度黏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且气管切开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气管切开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品管圈。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痰培养病原菌阳性)和中重度黏痰情况,调查圈员应用品管圈前后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1例,发生率为5.00%,中重度黏痰1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肺部感染7例,发生率为35.00%,中重度黏痰8例,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中重度黏痰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品管圈方法应用前,圈员品管圈方法运用评分(1.55±0.25)分,团队精神(6.44±1.27)分,专业知识(7.67±1.26)分,人际关系(6.56±1.34)分,护理品质意识(6.49±1.32)分。品管圈方法应用后,圈员品管圈方法运用评分(6.75±1.34)分,团队精神(8.98±1.55)分,专业知识(9.53±1.56)分,人际关系(8.27±1.43)分,护理品质意识(8.89±1.56)分。品管圈应用后医护人员各项得分均比应用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气管切开患者可以有效地降低肺部感染发病率和中重度黏痰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朱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百草枯中毒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原理和预防措施

    目的:研究并分析百草枯中毒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基本原理,并总结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对26例百草枯中毒致使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其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将其中接受一般治疗的1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采用血液净化、清除氧自由基以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法的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以胃肠道不适、气胸、皮下气肿以及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入院当天至入院后第3天,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动脉血氧分压(PaO2)、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白细胞(WBC )均显著升高,PaO2与入院当日比较降低。出院当天除PaO2以外,所有生化指标项目检测数值均下降。观察组中毒病死率(22.2%)要低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大部分患者存在肺间质病变、肺部毛玻璃样变,两种病变所占百分比要高于其他病变类型,渗出性病变所占百分比要高于纵隔病变和心包病变。结论炎性反应、基因表达异常和氧化损伤等是百草枯中毒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基本原理,对患者进行催吐、灌肠和洗胃的同时,结合血液净化、清除氧自由基以及免疫抑制剂等多种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磨静佳;张剑锋;李浩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