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梅;时建国
目的: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的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5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术后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切口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687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有150例患者术后出现细菌感染,感染率为21.83%。大肠埃希菌的构成比高,为28.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褪色沙雷菌分别占20.67%、16.67%;所占构成比小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占2.0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9.52%和11.90%;褪色沙雷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均为8.00%;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均为12.50%;阴沟肠杆菌对美罗培南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33%和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为0;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6.45%和16.13%。结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发生细菌感染的概率较高,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术后切口感染,若发生细菌感染,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开展治疗。
作者:曹毅;马娜;李建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对提高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为完善疼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肿瘤科疼痛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疼痛状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14 d 疼痛状况、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症疼痛患者实施疼痛管理,能够改善疼痛患者的疼痛状况,提高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鞠进;何静;黄兴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25-羟维生素 D(25-OH-VitD)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筛查1100例12~18孕周孕妇的血清中25-OH-VitD 表达水平,同时分析25-OH-VitD 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在该院筛查的1100例孕妇中,在该院分娩的产妇有1000例,其中101例产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41例,轻度子痫前期32例,重度子痫前期28例,发病率为10.1%。健康孕妇、轻度子痫前期孕妇、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25-OH-VitD血清表达水平分别为(19.5±3.3)、(12.5±1.5)、(9.5±1.2)ng/mL 。健康孕妇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的25-OH-VitD 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25-OH-VitD 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OH-VitD 的降低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密切相关,并且在子痫前期临床症状发生之前出现异常,可能成为子痫前期的一项预测性标志物。
作者:马晓春;李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PDCA 循环是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理论,主要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4个阶段。将 PDCA 循环应用于麻醉监护仪整理工作中,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能够明显改善麻醉医生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麻醉安全,同时对监护仪各线路、探头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了损耗,节约了医疗资源和成本,使麻醉科设备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作者:袁霞;何开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促宫颈成熟球囊引产疗效及对分娩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具有引产指征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控释前列腺素 E2(PCE2)治疗;观察组给予促宫颈成熟球囊治疗。比较两组孕妇促宫颈成熟疗效、Bishop 评分、分娩方式、剖宫产术率及分娩状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高达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 Bioshop 评分高达(8.39±0.9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术率仅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诱发临产时间为(14.7±2.8)h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4±3.4)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妇产后出血(160.2±49.3)mL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0.8±56.1)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宫颈成熟球囊引产疗效明显,可明显降低孕妇剖宫产术率,并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与推广应用。
作者:王治荣;公丕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应用性格色彩特征对胸腰椎体骨折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0例进行胸腰椎体骨折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对胸腰椎体骨折患者进行性格色彩特征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使用传统教育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健康行为、生活质量、满意度和人体测量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在疾病认知及健康行为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后生活质量各方面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性格色彩特征认知教育,能够加强患者对自身性格色彩特征的认知,对自身行为负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荣元;孙红霞;王淑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血小板(PLT )对脓毒症的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收集160例 ICU 危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按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与对照组,按是否发生脓毒性休克,将脓毒症组分为非脓毒性休克组与脓毒性休克组。所有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大于10分。收集入院24 h 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白细胞(WBC)、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 )、血小板计数(PLT )情况。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非脓毒性休克组、脓毒性休克组和对照组间的 PLT 、CRP 、PCT 差异,脓毒症组 PCT 、PLT与 SOFA 、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 PCT 、PLT 的诊断价值。结果脓毒症组 PLT 明显低于对照组,脓毒性休克组 PLT 明显低于非脓毒性休克组,脓毒症组 CRP 、PCT 明显高于对照组,脓毒性休克组 CRP 、PCT 明显高于非脓毒性休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脓毒症组 PCT 与SOFA 、APACHE 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LT 与二者呈显著负相关。 ROC 曲线确定 PLT ≤100×109/L ,PCT ≥2.0μg/L 为佳截点值,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0.857,灵敏度分别为89.4%、87.4%,特异度分别为74.2%、69.8%。结论 PCT联合 PLT 对脓毒症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丽丽;马增香;李川;魏晓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应激时胃黏膜的损伤程度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新兵60名,在其军训前后进行血清皮质醇(COR)、儿茶酚胺(CA)、14 C-尿素呼气试验、Hp 抗体检测,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部分受试者行胃镜检查和胃黏膜病理分析。结果心理调查问卷分析中,军训后较军训前 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偏执分明显升高,与军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军训后新兵的血清 COR 和 CA 水平分别为(276.64±156.89)μg/dL 、(320.76±123.75)pg/mL ,明显高于军训前的(8.28±2.43)μg/dL 、(18.69±5.98)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病理检查显示军训后胃黏膜炎症积分和14 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明显升高。结论应激可导致胃黏膜损伤加重,且加重了机体 Hp 的感染。
作者:安黎云;贾克然;王缚鲲;李玮;张然;汤菲;贺政新;程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治疗的150例(240只眼)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对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患者术后1年内的屈光度、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定期临床随访,对随访成功的患者信息进行统计,并进行手术前后对比。结果将术前与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及1年信息对比,发现术后屈光度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4.38、5.33、6.74,P =0.04、0.02、0.03、0.04);术后裸眼视力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3.56、3.31、5.22,P=0.04、0.03、0.02、0.02);术后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3.42、3.75、4.79,P=0.04、0.04、0.03、0.01);眼轴长度大于30 mm 时相应的矫正视力均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2.44、3.26、3.79,P=0.01、0.03、0.04、0.04)。对手术前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P=0.92)。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围术期的总体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具有创伤小、视力改善明显、屈光稳定、并发症少及维持时间久等良好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万丽萍;李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23例2型糖尿病(T2DM )患者依据尿清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成3组:正常清蛋白尿(NA)组40例,微量清蛋白尿(MA)组40例,大量清蛋白尿(OA)组43例,另选择42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NC)组,检测血清 TBIL 、SOD 、TNF-α水平,分析 TBIL 、SOD 、TNF-α与 UACR 的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 UACR 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在NC 组、NA 组、MA 组、OA 组,TBIL 、SOD 依次降低,OA 组 TBIL 、SOD 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但其他3组间 TBIL 、SO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水平依次升高,OA 组 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MA 组和NA 组 TNF-α水平明显高于 NC 组(P<0.05),但 MA 组与 NA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DN 患者 UACR 与 TBIL 、SOD 水平呈负相关,与 TNF-α水平呈正相关。血清 TBIL 与 SOD 呈正相关,与 TNF-α呈负相关, SOD 与 TNF-α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TBIL(β=-0.068,P=0.001),SOD(β=-0.012,P=0.000),TNF-α(β=-0.018,P=0.002)是 UACR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N 患者早期即存在微炎性反应,在 OA 组更伴有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与微炎症互相促进,与肾功能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张斌;张珏;孟佳丽;陈建中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拟肾上腺类药品说明书中有关药物干扰临床检验方面的信息。方法收集美国和中国拟肾上腺类药品说明书,比较其中药物干扰临床检验的相关内容。结果根据美国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说明书的描述,6种拟肾上腺类药物(硫酸异丙肾上腺素、盐酸索他洛尔、盐酸哌唑嗪、甲基多巴、盐酸甲基多巴、盐酸拉贝洛尔)会对临床检验产生干扰,而国内相应的药品说明书并没有提及此内容。结论相比国内的药品说明书,美国说明书对于临床检验的干扰这方面信息表述更加全面,建议国产药品生产企业在说明书中增加这方面的信息介绍,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的帮助。
作者:朱莹;凌敏;陈丽华;李天来;李海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该院自2014年12月开始对11间手术室及1间麻醉恢复室实施5S 管理,通过推行组织,制订计划,开展教育训练,全面实施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结果显示实施5S 管理后,该院麻醉恢复室的感染率均得到了明显控制,从实施前的26.76%降至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6,P <0.05);实施5S 管理后麻醉恢复室室内含尘浓度为(2600.73±691.14)粒/升,空气非致病细菌浓度为0/20 cm2,低于实施前的室内含尘浓度(4000.19±1103.86)粒/升和空气非致病细菌浓度(1.97±0.54)/20 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0、45.87,P<0.05)。说明5S 管理法能有效提高麻醉恢复室感染控制程度,有效降低室内含尘浓度及空气非致病细菌浓度。
作者:肖玲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心理结合健康教育对高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门诊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依照入院先后顺序依次交替归属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采用 Moriky-Green 服药依从性量表及坚持用药自我效能量表(MASES)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比较2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服药依从性佳者(82.26%)优于对照组(5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07);干预后研究组情境维度及 MASES 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7、7.310,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3,P=0.012)。结论心理结合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护理效能,有效控制血压稳定。
作者:王璐;万云高;徐艳;赵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洛铂联合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乳腺癌中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5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予以洛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21~28 d 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治疗,之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无1例达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16例,疾病稳定(SD)21例,疾病进展(PD)15例,有效率(RR)为30.8%,疾病控制率(DCR)为71.2%。雌激素受体(ER)或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比较,RR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治疗者与二线及以上治疗者比较,R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突变者与 BRCA1无突变者的 DCR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内脏转移患者 RR 高于有内脏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日期止,46例患者为 PD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5个月(95%置信区间为5.2~7.8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多为0~Ⅱ度,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洛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作者:张娜;刘美;曾晓华;辇伟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了解桂林地区2010~2015年腹泻儿童 A 群轮状病毒(RV-A)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2015年该院收治的包括门诊和住院的5岁及以下儿童腹泻大便标本,采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对标本进行 RV-A 抗原检测。结果2010~2015年桂林地区腹泻儿童 RV-A 总感染率为21.75%,2010~2015年检出率分别为36.13%、35.35%、24.82%、22.41%、13.85%、10.15%;0~<6个月、6个月至小于1岁、1~<2岁、2~<3岁、3~<4岁、4~5岁患儿 RV-A 感染率分别为11.84%、32.54%、40.52%、23.39%、19.51%、9.27%,其中1~<2岁组的阳性率高;11、12、1月的检出率分别为27.98%、36.91%、29.54%,与其他月份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A 是桂林地区5岁及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具有性别、年龄和季节差异,感染高峰期在秋、冬季节,尤其在11、12、1月,6个月至小于2岁儿童为 RV-A 感染高危人群,应着重做好 RV-A 感染的预防工作。
作者:谭秋培;陈建锌;罗厚龙;闻涛;刘行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自1961年 Jevons 首次分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以来,MRSA 在世界各地的感染率和分离率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医院、社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由于 MR-SA 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均耐药,因此,MRSA 也被称为“超级细菌”。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 MRSA 耐药谱越来越广,尤其是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近年来,随着 MRSA研究的深入,苯唑西林边缘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BORSA)、苯唑西林敏感的 MRSA (OS-MRSA )等的发现也给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1],不同类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区别见表1。目前,MRSA 的耐药问题及临床治疗已成为人类健康研究的重点,因此,快速、准确的检测、诊断对于 MRSA的感染控制和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 MRSA 的耐药机制和分子分型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斌泽;李泽慧;冯强生(综述);彭俊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6对 ALD-DNA 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小鼠 SLE 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健康的雌性 C57BL/6小鼠体内用活化淋巴细胞来源的 DNA(ALD-DNA)免疫,从而诱导小鼠的 SLE ,未免疫的小鼠被用作对照。检测了疾病相关的一些发病指标,包括抗双链 DNA 抗体,尿蛋白和肾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IL-6 KO 基因敲除的小鼠能抵抗ALD-DNA 诱导的小鼠 SLE 模型。在 IL-6 KO 免疫的小鼠中,CD4+ T 细胞的活化状态低于野生型的免疫小鼠。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结果表明,IL-6 KO 免疫的小鼠体内 Foxp3的表达高于野生型免疫的小鼠。结论在 ALD-DNA 诱导的 SLE 模型中,IL-6可以抑制 Treg 细胞的分化,从而促进疾病的发展。
作者:张小蓉;陈于思;王君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功能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收治的6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泼尼松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和凝血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χ2=7.85,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SCr 、BUN 、24 h 尿蛋白定量和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Ccr 和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肾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 PT 、APTT 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 PT 、APTT 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肾病综合征采用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的联合治疗,可以使两种药物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改善肾功能指标,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周平;谭忠友;秦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与非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高压氧科气管切开与非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送检痰标本,采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进行比较。结果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检出病原菌前10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黏质沙雷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分别占25.3%、13.8%、12.8%、11.7%、11.1%、8.2%、5.9%、5.6%、1.7%和1.5%;非气管切开患者的检出病原菌前10位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恶臭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21.1%、20.5%、15.1%、12.9%、6.0%、5.8%、4.7%、4.1%、3.3%和3.3%。铜绿假单胞菌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而在非气管切开患者中对多黏菌素 B 较为敏感,耐药率都小于25.0%;所有患者均出现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较高,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阿米卡星、多黏菌素 B 、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稍低。气管切开与非气管切开患者中真菌感染均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首位,但非气管切开患者中真菌类型和感染率较高。结论气管切开与非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率有明显区别,临床应根据药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医院感染,以利于肺部感染控制。
作者:郭大志;沈晨;张禹;孟祥恩;冯园;肖宏;潘树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污水、食品、粪便等环境中,以及健康人和动物的胃肠道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1-2]。患者外伤后侵入伤口并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入血,菌血症患者可发生严重的血管内溶血而迅速死亡。肝硬化、胃肠道恶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切口较深的重大外伤及糖尿病控制不佳等易发生产气荚膜梭菌感染[3]。目前产气荚膜梭菌血流感染致死病例罕见,现报道产气荚膜梭菌血流感染致死1例。
作者:吕自兰;付刚;罗光丽;李品宏;王红羚;张达容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