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华玲;高春彪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止血时间、产后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胎儿死亡率。结果研究组产后0.5、2、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止血时间、子宫切除率、胎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周凯苏;赵卫华;柯玮琳;唐雨帆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继发胰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接受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手术方案,对照组术前应用地西泮、哌替啶、山莨菪碱,观察组术前应用地西泮、哌替啶、间苯三酚。比较术中不良反应、胃蠕动次数、血清淀粉酶及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恶心呕吐、高血压发生率及胃蠕动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h、术后24h,观察组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可安全、有效地预防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作者:贾昭;吴丙美;翟健;李安平;尹晶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3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Bartbel指数(BI)评分及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及GQLI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便秘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海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疗效。方法将24例维持血液透析RLS患者两两配对,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维持现有治疗方案。治疗组在现有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普拉克索(0.25~0.75 mg/d ,口服)。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RLS研究组评分量表(IRLSSGRS)评分结果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RLSSG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RLSSG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RLSSG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5.67±2.77)分 vs .(25.33±6.37)分,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结果[(15.67±2.77)分 vs .(24.33±6.34)分,P<0.05]。结论普拉克索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RLS患者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邓英辉;林娜;付文静;贾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针药并用法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将80例斑秃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针药并用法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36/40),对照组有效率67%(27/40例),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2例患者、对照组3例患者斑秃皮损处在针刺后接受紫外线照射治疗,出现局部红斑反应,调整照射剂量及时间后,红斑反应消失。结论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针药并用法治疗斑秃,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易处理。
作者:王力;高瑞岭;吴海建;张霞;梁成;刘斌;苏心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大承气汤加减经鼻空肠饲入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将80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消炎、肠胃减压、抑酶抑酸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经鼻空肠饲入)。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胃肠减压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减压时间及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承气汤加减经鼻空肠饲入治疗SAP疗效确切,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海军;顾勤;林爱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全球约20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 ),约3.5亿人进展为慢性感染;每年约100万人死于 HBV感染所致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相关疾病[1]。中国是乙肝高发国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8%~10%,携带者约占全世界1/3左右,50%~70%的慢性 HBV感染者存在病毒复制活跃和炎性反应,多数发展至肝硬化、原发性肝癌[2]。慢性HBV感染传染性强弱取决于 HBV DNA水平,HBV DNA复制直接影响乙肝发展、治疗、转归及预后。 HBsAg定量检测在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疗效评价、预后分析、传染预防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 HBsAg定量检测价值、方法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林雪茹(综述);李树臣(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助产时情志干预护理在高龄二胎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二胎高龄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由助产士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情志干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疼痛的耐受度、对助产护理的满意度、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对疼痛的耐受度、对助产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10、30、45 d ,试验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给予二胎高龄产妇情志干预可提高产妇对疼痛的耐受度、对助产护理的满意度,同时有效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江玲;江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肺动脉栓塞也称肺栓塞,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通过血流进入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阻塞肺循环血流并引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本研究分析了2例肺栓塞死亡患者医疗纠纷鉴定经过,阐述了该类案例的分析重点和关键。
作者:杨荫;吴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 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细胞因子、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外周血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 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Ig M、Ig G、Ig A水平明显升高,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6.0%,P<0.05)。结论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斌;龚亮;钱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建立适用于湖北地区育龄期女性的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参考区间。方法按照美国国家临床生化研究院(NACB)的标准,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3文件的要求,以1208例育龄期非孕期健康女性为受检者,采用罗氏公司Elecsys和Cobas系列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血清AMH水平。建立不同年龄段育龄期女性血清AMH参考区间。结果20~<25岁年龄段按x±1.96s建立的血清AMH参考区间为1.86~9.08ng/mL。其余各年龄段按P2.5~P97.5计算95%参考区间,分别为25~<30岁1.25~8.95ng/mL,30~<35岁0.97~6.76ng/mL,35~<40岁0.87~5.02ng/mL,40~45岁0.66~2.85ng/mL。结论依据CLSIC28‐A3文件建立血清AMH参考区间简便易行,所建立的参考区间适用于湖北地区育龄期女性。
作者:苏汉文;顾剑;夏尊恩;李艳;李爱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PDC A循环管理法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手术室1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比较PDC 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护理人员管理目标得分及护理质量水平。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基础操作、理论知识得分,优质护理、护理安全、规范化服务、护理文书规范书写、消毒隔离等管理目标得分,以及护理质量得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对提升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秀清;胡艳;关婷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针眼贴在婴幼儿头皮静脉采血按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接受头皮静脉穿刺采血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0例。对照组采血后用棉签顺血管走向纵向按压3~5 min。试验组采血后用一次性针眼贴敷贴采血处,两指并拢按压3~5 m in。比较两组患儿按压效果。结果试验组按压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小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针眼贴按压,可增加按压面积,避免按压移位,减少采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有利于保护患儿血管,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妮;郝晓柯;刘云云;王哲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2型糖尿病(T2DM )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于2015年1~12月,将84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44例)和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40例),另将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研究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抵抗指数(HOMA‐I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ngptl2、TGF‐β1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T2DM大血管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T2DM 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年龄大于单纯 T2DM 组及对照组人群,病程较T2DM长,TC、LDL‐C、HOMA‐IR、SBP、CRP、IL‐8、TNF‐α、Angptl2、TGF‐β1水平高于单纯 T2DM 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TC、SBP、IL‐8、TNF‐α、Angptl2、TGF‐β1与 T2DM 大血管病变相关(P<0.05);平衡各项混杂因素后,Angptl2、TGF‐β1仍与T2DM大血管病变相关(P<0.05)。结论 Angptl2、TGF‐β1是T2DM 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监测二者水平对预测T2DM大血管病变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张颖;吉向军;李君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价IMMAGE800免疫化学分析仪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相关文件及国内卫生行业相关标准,对IMMAGE800免疫化学分析仪检测IgG、IgA、IgM、C3、C4的精密度、正确度、分析测量范围(AMR)、临床可报告范围(CRR)进行验证,并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IgG、IgA、IgM、C3、C4浓度在线性范围内时,高值及低值标本检测结果重复性标准差(Sr)、批间标准差(Si)均小于厂商声明标准,可以接受。以室间质评物质作为参考物质,5个项目的参考物质偏倚值(b参)均大于参考物质测量不确定度(S a ),但参考物质赋值均在偏倚的验证区间内。5个项目的AMR均通过线性验证。CRR验证结果显示,各项目CRR上限为大稀释倍数乘以AMR上限,CRR下限为 AMR下限。结论 IMMAGE800免疫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IgG、IgA、IgM、C3、C4的精密度、正确度、AMR均在相关要求范围内,符合实验室要求,可应用于临床检测。
作者:高志芬;熊大迁;陈晓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仪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该研究分析了罗氏公司Cobas e 602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甲状腺激素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显示其测量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包括批内重复性不确定度、批间重复性不确定度、方法偏倚不确定度和校准品不确定度。分析不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对保证检验结果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商延芳;章金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三维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予以三维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75.56%)高于对照组(62.22%),手术时间[(98.32±12.42)min]长于对照组[(78.54±10.78)min],骨折愈合时间[(19.83±3.78)周]、住院时间[(16.82±3.36)d ]和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23.38±4.31)周,(22.63±5.17)d ,33.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内固定术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兵;瞿刚波;陈建强;袁俊;郝攀登;杨家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显色肉汤法、金标免疫层析法(简称金标法)、乳胶凝集法在孕妇B群链球菌(GBS )定植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同时采用细菌培养法、显色肉汤法、金标法、乳胶凝集法对1300例孕35~37周孕妇阴道下端或肛周拭子进行GBS筛查。以细菌培养法作为金标准方法,评价显色肉汤法、金标法、乳胶凝集法的诊断性实验性能。结果显色肉汤法检出率为12.8%、金标法为11.5%、乳胶凝集法为12.1%、细菌培养法为12.0%,不同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显色肉汤法准确度、灵敏度高,分别为98.4%和98.6%;金标法特异度高,为98.9%,但漏诊率达到14.7%;乳胶凝集法特异度为97.2%,阴性预期值为97.3%。结论与细菌培养法相比,3种方法筛查GBS的检出率相近。显色肉汤法准确、特异,检测系统独立,可作为孕妇GBS定植筛查和辅助诊断的常规方法。金标法检测速度快,可用于门诊大规模常规筛查。乳胶凝集法特异度较好,成本低,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雷蜜;倪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P选择素、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根据血栓形成情况,将60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血栓组(28例)和非血栓组(32例)。20例体检健康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研究组外周血P选择素、D‐二聚体、Hcy、hs‐CRP水平。结果血栓组患者年龄大于无血栓组(P<0.05)。血栓组P选择素、D‐二聚体水平高于无血栓组和对照组(P<0.05);无血栓组P选择素、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组、无血栓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栓组和无血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选择素、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DVT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4%和83.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7。结论P选择素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脑卒中后DV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亮;史晓洁;刘志忠;张国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3家医院不同分析仪全血细胞计数比对实验结果。方法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交大二院)采用的日本希森美康公司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简称XE‐2100分析仪)作为参比仪器,以西京医院采用的日本希森美康公司XN‐3000分析仪(检测XN‐3000分析仪)及唐都医院采用的XE‐2100作为实验仪器,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发布的EP9‐A2文件的要求,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红细胞比容(HCT)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计算检测结果相关系数(r),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总允许误差范围为标准,判断检测结果偏差是否可接受。结果交大二院XE‐2100分析仪和西京医院XN‐3000分析仪WBC、RBC、Hb、HCT检测结果的 r值分别为0.998、0.998、0.984、0.981,相关性良好,PLT检测结果的 r值为0.953,相关性不佳;WBC、RBC、Hb、HC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L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大二院XE‐2100分析仪和唐都医院XE‐2100分析仪WBC、RBC、PLT、Hb、HCT检测结果的 r值分别为0.999、0.999、0.998、0.999、0.998,相关性良好;各参数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医院全血细胞计数部分参数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检测结果可以互认。
作者:雷娜;张彦平;井敏敏;胡恩亮;程翔;张利军;张磊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