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白娟;王理英
目的:确定肌性斜颈患者有无寰枢椎异常改变并探讨其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21例肌性斜颈患者术前行颈CT检查,自行设计测量方法测得枢椎齿状突侧向偏移值。结果:21例中11例有不同程度寰枢椎关节旋转性半脱位,表现为枢椎齿状突轴线与寰椎轴线分离,枢椎齿状突侧向移位,严重者偏移侧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离几乎消失。结论:寰枢椎关节旋转性半脱位可认为是肌性斜颈的又一继发畸形,它的确定有助于解释在成功的斜颈矫正术后部分患者仍有习惯性头颈部偏斜的现象。肌性斜颈患者术前应常规行颈CT检查。
作者:马少林;刘文亚;秦涛;王海涛;董祥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去氢骆驼蓬碱(HM)微球与羟基喜树碱(HCPT)注射液对大鼠正常肝细胞(BRL)的毒性作用的比较研究,为HM的临床应用提供佐证。方法:采用MTT法测试一定浓度范围内HM与HCPT对大鼠正常肝细胞(BRL)的细胞毒作用大小。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HM与HCPT的细胞毒作用与药物浓度均呈线性关系;针对BRL细胞,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HM的细胞毒作用较HCPT注射液的细胞毒作用为小,经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TT法操作简单、快速、敏感,是较好的体外实验方法之一。HM微球新剂型对BRL的毒性作用小于HCPT注射液,体外实验表明其毒副作用小,结合其剂型的靶向性、缓释性、栓塞性等特点,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春芳;李岩;阿孜古丽·吐尔逊;孙殿甲;温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有700多年的历史,疗效一直较差,1964年Smith首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1972年有学者报道束间吻合术后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优良率提高到70%~81%。但近30年以来无新的发展,而且对于选择外膜与束膜吻合术方面不能肯定,我科于1986年开始对周围神经损伤二期手术的病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治疗。本文对1994~1999年我院102例患者采用上述2种方法治疗,并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艾尔肯·萨德尔;买尔旦·买买提;盛军;宋兴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在外科手术中,因手术需要,术前常需要插胃管,在操作过程中,病人往往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因而对这一操作产生恐惧心理而不愿配合手术治疗。我科于1999~2001年对47例病人行引导式胃管置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安平;岳新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门阻断肝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肝癌、胆管癌、肝血管瘤、肝包虫病等)行选择性肝门阻断法肝切除,对病变大小、位置、术前、术后肝功能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56例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出血、胆漏、感染等并发症,平均住院13.5 d。术后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3例出现反应性胸腔积液。结论:与全肝肝门阻断法相比,选择性肝门阻断法行肝切除术出血少并便于控制,对肝脏损伤小,有利于术后病人恢复。
作者:温浩;栾梅香;张新峰;张金辉;刘兵;赛力克·马高维亚;邵英梅;哈尔曼·阿吉汗;地力木拉提·艾斯木;易湘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胸廓入口段食管癌特指同时累及下颈段与上胸段两个区域的癌肿,该段癌肿按常规颈、胸入路仅能行钝性分离,无法对癌周致密粘连的组织进行安全稳妥的直视电刀分离,无法切除受累结构及清扫该区域淋巴结。我院1993~2001年间采取部分或全部胸骨纵劈加颈部及上腹切口、联合或不联合右前外切口实施该段手术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海;木沙·乌买尔;哈里木·克里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手烧伤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其治疗效果可直接影响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对手指Ⅱ°烧伤水疱的处理,传统的方法和新疗法均是或早或晚的将水疱清除,其结果常常导致创面加深,手指因瘢痕而发生畸形甚至残废。我科于1997~2001年期间采用全程保留水疱的方法治疗Ⅱ°烧伤408根手指,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明德;杨旭;吴佩玲;任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种能减少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手术中的切骨量同时又能达到有效减压的方法。方法:对1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将常用的前开槽式减压法改为后开槽式减压法。结果:11例随访8~25个月,优7例(64%),良2例(18%),改进2例(18%),优良率为82%,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后开槽式前路减压法切骨量少,减压彻底,植骨融合率高。
作者:曲延标;谢增如;阿德力·阿不都热西提;乌米提·艾拜都拉;买买提明·赛依提;李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传统的胸外科手术是在胸部作几十厘米的切口,多数需切除1根肋骨才能进入胸腔完成手术。而胸腔镜手术是在患侧肋间隙作3个1~1.5 cm长的小切口,通过胸腔镜将胸内的器官、组织有选择地显示在电视屏幕上,以观察病变,进行活组织检查或手术治疗。目前我科将胸腔镜手术应用于43例自发性气胸、肺大泡、肺结核球、良性肿瘤、纵隔肿瘤切除以及胸膜肺活检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蒋丽英;左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非寄生虫性肝囊肿B超引导经皮穿刺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6例肝囊肿病人均在B超引导下行一次经皮肝囊肿穿刺注射治疗,抽出大部分囊液后,重复注射无水乙醇。结果:24例单发囊肿患者1次穿刺肝囊肿抽出囊液,注射无水乙醇后1年内囊肿消失者20例,1年后闭合3例,复查3年未闭合1例,但囊肿明显缩小。2例多发囊肿经一次穿刺肝囊肿抽液,注射无水乙醇后1年内穿刺囊肿消失,其它囊肿无明显变化。结论:非寄生虫性肝囊肿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方法简单,疗效肯定,对合适的病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俊;栾梅香;吕永泉;温浩;王迎;张金辉;姚兰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周围血管损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治疗的方法、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周围血管损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并阐述了术中注意事项,提出佳手术时机及预后情况。结果:22例均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痊愈19例(86.4%),截肢3例(13.6%)。22例患者无死亡,随访2~9年,20例肢体功能恢复满意,2例移植段狭窄,但肢体功能良好。结论: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是治疗周围血管损伤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血管吻合的时间应在24 h以内,佳为8 h以内。
作者:陈启龙;哈尼帕·伊斯坎德尔;叶德存;李国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发病率很低,约0.3~0.7/10万。我科于2001年7月收住1例腹膜后神经纤维瘤,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9岁,2001年7月以右上腹包块6年为主诉入院。患者6年前B超检查发现上腹部肝肾间隙肿块,在外院做剖腹探查,行部分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神经纤维瘤”,6年间肿块逐渐增大。入院查体,右上腹可触及大小约5……
作者:哈尔曼·阿吉汗;温浩;栾梅香;易湘龙;艾克拜尔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复位不当常导致畸形愈合,从而影响美观,并且有潜在血管、神经损伤的危险。我院自1994年6月至2001年10月共收治移位性锁骨骨折94例,经手术治疗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阿布力米提·阿米提;刘应祯;宝勒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翼点入路开颅术中筋膜下分离技术保护面神经额支的有效性。方法:经翼点入路开颅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筋膜间翼点入路,B组采用筋膜下翼点入路,每组各30例。结果:采用筋膜间入路面神经额支保护率为70.0%,采用筋膜下分离技术面神经额支保护率为9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与筋膜间分离技术比较,翼点入路中采用颞肌筋膜下分离技术能更有效地保护面神经额支。
作者:更·党木仁加甫;赛力克·对山拜;刘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国外常用的啮齿类动物颈部异位心脏移植的标准术式,用于移植免疫、病理、生化和器官保存等方面的实验研究。方法:供体的无名动脉和肺动脉分别与受体的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端端吻合。结果:手术150次,手术成功率90%。结论: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术的局限性,并有其自身特别的应用价值。该术式可在国内器官移植动物实验中推广应用。
作者:邵英梅;赵晋明;温浩;陈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测定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期用于急性胆道感染肝损坏的早期诊断,预测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胆总管结扎组、急性胆道感染组。3组分别在术后6 h、12 h、18 h和24 h活杀取材,观察各时相点血清TNF-α、血浆内毒素、肝脏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以及肝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急性胆道感染组TNF-α在术后6 h已有显著提高,12 h、18 h达分泌高峰;内毒素水平和肝脏ALT及AST的活性与TNF-α均密切相关。同时,在肝脏病理形态上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急性胆道感染时TNF-α是内毒素所致肝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可作为判断肝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李涛;王炳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实施Mile′s手术会阴伤口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导致伤口裂开的因素。方法:对56例低位直肠癌实施Mile′s手术会阴伤口Ⅰ期缝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于已裂开的伤口,可于会阴伤口上、下方各重新放置橡皮引流管1根,同时缝合裂开处,并经上方管冲洗、下方管引流。结果:56例会阴伤口Ⅰ期愈合52例(92.9%),拔管后8 d左右痊愈;4例(7.1%)会阴伤口拆线后部分裂开,其中1例(1.8%)因骶前感染裂开。结论: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会阴伤口均可Ⅰ期缝合;骶前感染与创面渗血、积液有关,术后有效地引流及术中无菌操作,可促进伤口迅速愈合。
作者:王海江;尹东;刘江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术前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骶骨肿瘤病人术前经导管动脉栓塞,栓塞后第2天进行手术。结果:术中出血量较前明显减少,平均为1120 ml,且肿瘤发生部分坏死,体积缩小,9例肿块被完全切除,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骶骨肿瘤术前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减少出血的方法,有利于肿瘤的切除,值得推广。
作者:曹力;郭海龙;普拉提·买买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移植病人围术期影响呼吸功能的因素以及对低氧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例背驮式原位肝移植(POL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移植病人围术期发生的呼吸功能不全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围术期存活2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感染、急性排斥反应、肾衰等。结论:减少外科手术并发症是提高肝移植患者手术成功率以及长期存活的关键;呼吸“泵”衰竭是低氧血症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有效的氧疗和机械通气是治疗肝移植病人术后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王在义;温浩;黄亦芬;百合提·尼沙;徐思成;艾尔肯·斯依提;张跃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结果:B超确诊15例(93.8%),CT检查2例、MRI检查2例和MRCP检查5例均确诊。15例手术治疗,1例放弃治疗。胆总管囊形扩张13例,梭形扩张2例。痊愈12例,术后吻合口梗阻1例,早期肝硬化死亡3例。结论:及早解除胆道梗阻可使肝功能损害逆转,因此婴儿胆总管囊肿应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郭丽英;栾梅香;侯宝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