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郭丽英;栾梅香;侯宝国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 婴儿,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结果:B超确诊15例(93.8%),CT检查2例、MRI检查2例和MRCP检查5例均确诊。15例手术治疗,1例放弃治疗。胆总管囊形扩张13例,梭形扩张2例。痊愈12例,术后吻合口梗阻1例,早期肝硬化死亡3例。结论:及早解除胆道梗阻可使肝功能损害逆转,因此婴儿胆总管囊肿应早期手术治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前臂双骨折固定方法的改进

    前臂双骨折是较常见的一种骨折,因为前臂结构和功能复杂,双骨折发生后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效果不理想,常发生骨不愈合及功能障碍,主张对有移位的成人前臂双骨折和闭合复位失败者施行手术治疗。我科在常规手术方法的基础上对固定方法进行改进,从1996年6月到2000年12月对21例前臂双骨折患者采用桡骨骨外固定架、尺骨骨圆针固定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阿斯卡尔·买买提明;帕拉提·阿巴伯克力;田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模型建立

    目的:建立国外常用的啮齿类动物颈部异位心脏移植的标准术式,用于移植免疫、病理、生化和器官保存等方面的实验研究。方法:供体的无名动脉和肺动脉分别与受体的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端端吻合。结果:手术150次,手术成功率90%。结论: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术的局限性,并有其自身特别的应用价值。该术式可在国内器官移植动物实验中推广应用。

    作者:邵英梅;赵晋明;温浩;陈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原发性腹膜后神经纤维瘤1例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发病率很低,约0.3~0.7/10万。我科于2001年7月收住1例腹膜后神经纤维瘤,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9岁,2001年7月以右上腹包块6年为主诉入院。患者6年前B超检查发现上腹部肝肾间隙肿块,在外院做剖腹探查,行部分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神经纤维瘤”,6年间肿块逐渐增大。入院查体,右上腹可触及大小约5……

    作者:哈尔曼·阿吉汗;温浩;栾梅香;易湘龙;艾克拜尔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后开槽式前路减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探讨一种能减少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手术中的切骨量同时又能达到有效减压的方法。方法:对1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将常用的前开槽式减压法改为后开槽式减压法。结果:11例随访8~25个月,优7例(64%),良2例(18%),改进2例(18%),优良率为82%,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后开槽式前路减压法切骨量少,减压彻底,植骨融合率高。

    作者:曲延标;谢增如;阿德力·阿不都热西提;乌米提·艾拜都拉;买买提明·赛依提;李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细镜粗网取石35例报告

    自纤维胆道镜应用于临床以来,对胆道疾病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目前诊治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被各医院广泛应用。由于胆道镜及附件价格昂贵,配件易损坏,取石网在胆道镜内孔反复推拉,易损伤胆道镜内膜。为使胆道镜寿命延长,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0年11月用细镜粗网取石3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宏国;杨含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颈丛神经阻滞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例

    颅内或颅外脑动脉(A)阻塞引起脑血供障碍、脑梗塞常威胁中老年患者的生命,死亡占据第3位,仅次于心肌梗死.目前常用颈A内膜剥脱术治疗颅脑A阻塞,可改善大脑循环,并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我科2001年11月在颈丛麻醉下行颈A内膜剥脱术治疗1例右侧颈A粥样硬化狭窄闭塞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艾合买提·哈斯木;张建军;叶力肯·叶尔道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全程保留水疱法治疗Ⅱ°烧伤手指的体会

    手烧伤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其治疗效果可直接影响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对手指Ⅱ°烧伤水疱的处理,传统的方法和新疗法均是或早或晚的将水疱清除,其结果常常导致创面加深,手指因瘢痕而发生畸形甚至残废。我科于1997~2001年期间采用全程保留水疱的方法治疗Ⅱ°烧伤408根手指,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明德;杨旭;吴佩玲;任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手术配合

    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是指硬膜内终丝短缩、增粗,纤维粘连或脂肪团块等病变束缚了脊髓末端的正常回缩,致使圆锥部处于低位,脊髓发生病理改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尿便失禁、足部畸形、脊柱侧弯等。MRI检查可确定诊断。我院1995~2000年12月对20例TCS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常丽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引导式胃管置入方法的临床应用

    在外科手术中,因手术需要,术前常需要插胃管,在操作过程中,病人往往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因而对这一操作产生恐惧心理而不愿配合手术治疗。我科于1999~2001年对47例病人行引导式胃管置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安平;岳新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食管癌及贲门癌伴糖尿病89例的围术期治疗

    目的: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治疗的佳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9例食管癌及贲门癌伴糖尿病患者的外科治疗,将治疗的重点放在对糖尿病监测和控制上。术前3 d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早、中、晚餐前胰岛素皮下注射,术中监测血糖,术后禁食水期间,每日补充的葡萄糖量不低于125~150 g,并按糖:胰岛素为4~5∶1的比例给予胰岛素治疗,以防发生酮症酸中毒。结果:全组治愈87例,死亡2例。结论:对于食管癌及贲门癌伴糖尿病患者,将血糖控制在6~9 mmol/L,尿糖控制在(±)时实施手术较为安全。另外应用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张铸;吴明拜;库尔班·塞来;张昌明;伊力亚尔·夏合丁;张力为;李德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髂腹股沟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带血管蒂的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解剖及临床疗效。方法:经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于10例20侧尸体标本内,对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进行解剖及观察,修复手腕部及前臂部软组织缺损24例。结果: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血供来自旋髂浅动脉,并在髂前上棘外(2±0.4)cm处出浅筋膜进入真皮下,供应大面积为9 cm×20 cm,全部存活且功能及色泽较好。结论:带血管蒂的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作者:艾合麦提·于素普;阚玉华;木和普里·穆合甫尔买合斯托夫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损伤性肝外胆管狭窄4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损伤性肝外胆管狭窄发生的原因和损伤后狭窄的修复术式选择。方法:损伤性肝外胆管狭窄45例,诊断方法以B超、PTC、ERCP为主,全组分别行胆管空肠吻合术、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肝门胆管整形术等手术治疗。结果:随访36例,末次手术行胆管空肠吻合术33例,优良87.9%。结论:可见性损伤和隐性损伤所致的瘢痕收缩是胆道狭窄的主要原因。损伤性肝外胆管狭窄的治疗方法以胆管空肠Y形吻合术较为理想。

    作者:李涛;杨含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脾肾静脉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目的:探讨脾肾静脉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联合术式治疗8例门静脉高压症,并与8例采用单纯断流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满意,术后近期无1例再出血。术后1例发生肝性脑病。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保持在(23.63±5.04)cm H2O。结论:脾肾静脉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可认为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合理而可行的术式。远期临床疗效尚需积累更多的病例和进行更长期的随访以进一步观察。

    作者:温浩;邵英梅;张金辉;哈尔曼·阿吉汗;易湘龙;柯山;栾梅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离体猪肝体外灌注治疗暴发性肝衰竭

    尽管近代药物治疗肝昏迷已取得很大进展,但肝昏迷的死亡率仍很高,约达80%。在并发尿毒症时,几乎全部死亡。因此,有试用各种外科治疗方法对肝昏迷进行抢救,目前公认,肝移植是暴发性肝衰竭(Fu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的有效疗法,但由于受自身病情和供体来源的限制,多数FHF患者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紧急肝移植。国内外学者长期致力于人工肝研究,以期做为等待肝移植的过渡支持手段。然而,早期的血液灌流、吸附等非生物型人工肝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临床应用离体猪肝体外灌注治疗暴发型肝衰竭的成功报道日见增多,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邵英梅;陈实;温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神经外膜和神经束膜吻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疗效观察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有700多年的历史,疗效一直较差,1964年Smith首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1972年有学者报道束间吻合术后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优良率提高到70%~81%。但近30年以来无新的发展,而且对于选择外膜与束膜吻合术方面不能肯定,我科于1986年开始对周围神经损伤二期手术的病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治疗。本文对1994~1999年我院102例患者采用上述2种方法治疗,并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艾尔肯·萨德尔;买尔旦·买买提;盛军;宋兴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Microarray),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是指采用原位合成或直接点样的方法将DNA片段或寡核苷酸片段排列在硅片、玻璃等介质上形成微阵列,待检样品用荧光分子标记后,与微阵列杂交,通过荧光扫描及计算机分析即可获得样品中大量的基因序列及表达信息,以达到快速、高效、高通量地分析生物信息的目的。基因芯片能将cDNA文库中的已知和未知序列固定于玻片上,可同时检测比较生物样品中多个已知或未知的序列表达状况,向研究者报告所要比较样品中的差异基因,为进一步有效地进行基因测序和鉴定功能提供线索和范围。因此,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肿瘤生物学家用来分析比较肿瘤组织与相应正常组织之间基因表达的差异,以期发现肿瘤组……

    作者:刘开江;李庭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谈成人医学生学好临床专业课的策略与方法

    成人高等医学专业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医疗事业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以勤为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一部分学生学习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究其原因,除某些主观因素(如年龄、基础文化差异)及客观因素(如教学条件、学习年限)等影响外,关键还在于缺乏科学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本文就此问题,从8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能对广大成人医学生学好临床专业课有所启迪和裨益。……

    作者:高丽;范秉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微血管减压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压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肿清除术后即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对病人血压的影响。方法:1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血肿清除术后,即行左侧枕下乳突后入路,延髓舌咽、迷走神经入脑区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术后死亡3例,15例收缩压、12例舒张压较术前下降。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与延髓舌咽、迷走神经入脑处微血管压迫有关。微血管减压术可能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作者:栾新平;刘继新;贾宏宇;木塔力甫·努热合买提;党金山;木依提·阿不力米提;林琳;田海龙;依玛木·依达依吐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桥脑血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桥脑血肿的诊断及外科手术原则。方法:对本院神经外科1993~1999年进行手术的7例桥脑血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7例患者中术后死亡1例,6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复查CT或MRI,血肿消失,桥脑形态明显改善。结论:桥脑血肿直径大于2.0 cm者应首选手术清除血肿,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刘继新;栾新平;徐颖;木塔里甫·努热合买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选择性肝门阻断肝叶切除术治疗60例肝占位性病变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门阻断肝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肝癌、胆管癌、肝血管瘤、肝包虫病等)行选择性肝门阻断法肝切除,对病变大小、位置、术前、术后肝功能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56例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出血、胆漏、感染等并发症,平均住院13.5 d。术后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3例出现反应性胸腔积液。结论:与全肝肝门阻断法相比,选择性肝门阻断法行肝切除术出血少并便于控制,对肝脏损伤小,有利于术后病人恢复。

    作者:温浩;栾梅香;张新峰;张金辉;刘兵;赛力克·马高维亚;邵英梅;哈尔曼·阿吉汗;地力木拉提·艾斯木;易湘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新疆医科大学

主办:新疆医科大学